可控伸缩减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3275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可控伸缩减振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减振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控伸缩减振器。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代步工具,人们希望汽车具有很好的乘坐舒适性,以减缓汽车行驶在不平路面上的颠簸,同时还希望汽车有很好的操纵稳定性,防止汽车在起步加速或减速制动及高速过弯时的车身倾斜摇晃,汽车悬架系统的优劣则担当着保障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重要角色。汽车悬架系统是连接车轮与车身的弹性结构,其主要部件之一为阻尼减振器。阻尼减振器与弹性原件配合,起着缓冲、减振和保持车身姿态平稳的作用,在汽车突然上、下运动或者急转、急停时其作用尤为明显。
[0003]而需要说明的是,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对汽车悬架的要求是矛盾的:一方面,舒适性要求悬架要软以减少汽车行驶在不平路面上的颠簸,这就要求悬架弹性刚度和搭配阻尼小;另一方面,稳定性要求悬架要硬以减少汽车在急转、急停和加速启动时车身倾斜摇晃,这就要求悬架弹性刚度和搭配阻尼大。一般汽车安装的是弹性和阻尼固定的被动悬架,只能在汽车设计时折中选择悬架的软硬以适应通常工况的一般要求。显然,舒适性和稳定性二者都是汽车驾驶和乘坐过程中必须同时保证的性能,因此,在不同情况下需要迅速实现舒适性和操控性的切换,也即减振器刚度小与刚度大的切换。
[0004]由此,传统的的汽车被动悬架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应运而生的是半主动悬架系统和主动悬架系统。这两种悬架系统都能够根据不同的路面状况和汽车行驶状态自动调节,从而实现舒适性和操控性和切换。但主动悬架系统结构复杂,耗能高,价格偏高,仅有少数昂贵的车型选用,大多数中高档的汽车则主要选用半主动悬架系统。
[0005]同时,目前各种主动或半主动悬架中,其减振系统仍采用弹性元件搭配阻尼的方式,即通过电子控制方法改变阻尼或弹性刚度的大小,可以通过加大弹性刚度和阻尼保证操纵稳定性,也可以通过减小弹性刚度和阻尼以获得较好的乘坐舒适性,但是这些方法还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汽车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对汽车悬架要求矛盾的状况,同时其系统为了区分汽车的工况还需要采用多种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油门位置传感器、制动传感器、方向盘角度传感器,以便判断汽车是否在起步加速还是减速制动,车速是高或低,直行还是转弯,道路是否平坦等,以便其电子控制单元决定是加大或是减小弹性刚度和阻尼,控制算法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阻尼减振器成本高,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结构简单可控伸缩、成本低、性能可靠的可控伸缩减振器。
[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控伸缩减振器,包括内层的工作缸、中间层的围住所述工作缸的贮油缸、外层的将所述贮油缸包围在内的外缸套、装在所述工作缸内将工作缸内部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上/下腔体的活塞、装在活塞上随其上下移动的活塞杆、分别位于所述工作缸顶/底端以通过通电或断电来连通或封闭所述工作缸与贮油缸之间油路的上/下电磁阀、分别位于上/下电磁阀与活塞之间的上/下单向阀、一端与所述贮油缸上端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缸套上端密封连接的减振弹簧,所述上/下电磁阀为直动式电磁阀;所述上/下单向阀通过开或关来连通或封闭所述贮油缸与工作缸上/下腔体之间的油路;所述外缸套下端被端盖封闭,所述活塞杆伸出下电磁阀且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外缸套上下移动。
[0008]在本发明所述的可控伸缩减振器中,所述活塞与所述工作缸间隙配合,其与活塞杆为一体结构。
[0009]在本发明所述的可控伸缩减振器中,所述上/下单向阀包括密封垫座、密封垫和弹簧所述密封垫座包括圆柱部分和圆柱前端的法兰圈,所述密封垫套在圆柱部分上且与法兰圈之间被弹簧隔开。
[0010]在本发明所述的可控减振器中,所述上/下电磁阀包括电磁阀体、线圈、线圈骨架、导磁柱及电磁阀密封垫,所述电磁阀密封垫盖在所述电磁阀体的外侧端面上所述电磁阀体内装有导磁柱,所述导磁柱上的线圈骨架上缠绕有所述线圈。
[0011]在本发明所述的可控伸缩减振器中,所述导磁柱和所述密封垫座为一体结构。
[0012]在本发明所述的可控伸缩减振器中,所述电磁阀密封垫和电磁阀体之间装有弹簧,弹簧将所述电磁阀密封垫与电磁阀阀体外侧端面之间隔开。
[0013]在本发明所述的可控伸缩减振器中,所述电磁阀体上绕其竖直中心线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和进油孔。
[0014]在本发明所述的可控伸缩减振器中,所述瞳孔一端被所述电磁阀密封垫盖住,另一端与工作缸连通。
[0015]在本发明所述的可控伸缩减振器中,所述贮油缸上端有与所述贮油缸连通的气室所述气室为由转接环和上端盖二者所密封的空腔,且所述转接环装配在所述贮油缸上端圆周外表面上,所述上端盖盖在所述转接环上端并通过紧固螺圈与转接环密封连接。
[0016]在本发明所述的可控伸缩减振器中,所述转接环的下端与外接环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外接环的下端与减振弹簧连接,依次相连接的所述转接环、外接环、减振弹簧、外缸套、端盖和贮油缸之间围成的空腔为密封空腔,内部为空气。
[0017]实施本发明的可控伸缩减振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可控伸缩减振器结构简单且性能可靠,其工作缸、贮油缸、活塞等均可采用标准件,可大大降低成本,采用减振弹簧和电磁阀来驱动活塞运动,能够达到现有的节流孔径调节的阻尼减振器和电/磁流便减振液的阻尼减振器的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可控伸缩减振器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所不实施例的上电磁阀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上电磁阀的C-C剖视图。
[0019]各附图中的标号对应名称如下: 10工作缸,20贮油缸,21转接环,22外接环,23上端盖,24紧固螺圈,30外缸套,40上单向阀,50下单向阀,41密封垫做,42密封垫,43弹簧,440油孔,60上电磁阀,70下电磁阀,61电磁阀体,62线圈,63线圈骨架,64导磁柱,65电磁阀密封垫,80活塞,90活塞杆,100减振弹簧,200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可控伸缩减振器,包括工作缸10、贮油缸20、夕卜套刚30、上单向阀40、下单向阀50、上电磁阀60、下电磁阀70、活塞80、活塞杆90减振弹簧100 等。
[0021]其中,结合图1、图2可知,活塞80采用实体结构,其上不设阻尼孔,装在工作缸10内从而将工作缸10分为上/下腔体两个部分。活塞80与工作缸10间隙配合,保证工作缸内活塞80以上和以下的上、下腔体之间的密封,也就是说,工作缸10上、下两腔室通过活塞80隔绝而无液体流动。活塞80下端连接有活塞杆90,在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中,活塞80和活塞杆90为一体结构。
[0022]分别安装在工作缸10顶端和低端的上单向阀40和下单向阀50均由弹簧43、密封垫42和密封垫座41组成,所述密封垫座41包括圆柱部分和位于圆通前端的法兰圈,密封垫42套在圆柱部分上且与法兰圈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弹簧43位于密封垫42和法兰圈之间。
[0023]上/下单向阀40/50外端装有上/下电磁阀60/70,在本实施例中,上/下电磁阀60/70均采用直动式电磁阀,用于通过电流的控制来控制相应上/下单向阀40/50的通断,从而控制油的流向。此处以上电磁阀60为力说明直动式电磁阀的结构。
[0024]结合图1、图3、图4可知,上电磁阀60包括电磁阀体61、线圈62、线圈骨架63、导磁柱64、端阀密封盖45和电磁阀密封垫65。
[0025]上单向阀40的密封垫42上端装有导磁柱64,在本实施例中,导磁柱64与密封垫座41作为一体结构。导磁柱64的圆周外表面上套有线圈骨架63,线圈骨架63上缠绕着线圈62,。线圈62外围装有圆筒形的电磁阀体61。电磁阀体61的上端面上装有电磁阀密封垫65,导磁柱64的中心有凹孔放置一个连接上电磁阀密封垫65和导磁柱64的弹簧。在弹簧的作用下,正常下弹簧将电磁阀密封垫65顶起而与电磁阀体61的上端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当电磁阀通电,则电磁阀密封垫65被吸附到电磁阀体61上端面上。
[0026]如图2、图3、图4所示,电磁阀体61上开有上下贯通的通孔610和进油孔440,且通孔610的上端被密封垫42封住,上端的电磁阀密封垫42盖住而与工作缸10连通,进油孔440则是下端被密封垫42封住,上端的电磁阀密封垫65对应位置开有圆孔从而与贮油缸20连通。为了保证液油在电磁阀内的自由流通,可设置多个通孔610和进油孔440,保证液油的流量足够大,使得活塞80上下移动是引起的液油流动阻尼足够小。
[0027]上电磁阀体60上端有贮油缸20顶端连通的气室,此气室为装配在贮油缸20顶端圆周上的转接环21和与转接环21上端通过紧固螺圈24密封链接的上端盖23 二者所包围的空腔。电磁阀体61的通孔610上端没有密封时,则直接与气室连通,进油孔440的上端则始终保持与气室相同。要保证贮油缸20内的油压大于工作缸10,必须贮油缸20内液位高于工作缸10顶部,故气室的一部分容积装有油。由此可见,气室容积必须大于工作缸10容积变化最大量。
[0028]在正常工作时,导磁柱64上的线圈62内无电流,以减少发热量,提高上电磁阀60的工作寿命,此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电磁阀密封垫65被弹开与电磁阀体61的上端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则通孔610的上端没有被电磁阀密封垫65封住,电磁阀61与工作缸10、贮油缸20均相通,所有区域油压相等,油可自由流动,此时电磁阀为通路状态。
[0029]当线圈62通电时,电磁阀密封垫65被吸到电磁阀体61的上端面上从而将通孔610密封,经过电磁阀的油路断开。若此时工作缸10内压强大于贮油缸20内压强,单向阀的密封垫42被压紧封住进油孔440,则液油不能进出,且工作缸10内油压越大,密封垫42压紧力越大,密封越好;若贮油缸20的油压大于工作缸10油压,则贮油缸20内的液油克服上单向阀40的弹簧43弹力做功,推开密封垫42而进入到工作缸10内,上单向阀40为通路。
[0030]下电磁阀70工作原理同上电磁阀60,由于下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