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转向变速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32790阅读:来源:国知局
侧变速箱履带车辆的改装。
【附图说明】
[0036]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 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7]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包括中央转向变速传动装置在内的动力传动 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中央转向变速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中央转向变速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是现有四挡侧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5是现有七挡侧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中:100,1000L,1000R分别是中央转向变速传动装置及其左、右输出端;10是 输入齿轮;30L,30R分别为左转向变速机构和右转向变速机构;1,15,11?,1(:分别是第一行 星排、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和第一行星架;2,251,252、21?,2(:分别是第二行星排、第二大 太阳轮、第二小太阳轮、第二齿圈和第二行星架;3, 3S,3R,3C分别是第三行星排、第三太阳 轮、第三齿圈和第三行星架;4,451,452、41?,4(:分别是第四行星排、第四大太阳轮、第四小 太阳轮、第四齿圈和第四行星架;Cl, C2, BI, B2, B3, B4, B5, B6分别是第一离合器、第二离 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和第六制动器;7,71, 72, 73分别是液力变矩器、泵轮、涡轮及闭锁离合器;8是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4]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0045]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具体阐释。
[0046] 第一具体实施例:
[0047]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包括中央转向变速传动装置在内的动力传动 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中央转向变速传动装置的结构 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中央转向变速传动装置100,包括:输入齿轮10,发动机8的动力 经过前传动(未示出)传递到其上;左转向变速机构30L包括:第一行星排1,其为三元件行 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1S、第一齿圈IR和第一行星架IC ;第二行星排2,其为四元件复式行 星排,包括第二大太阳轮2S1、第二小太阳轮2S2、第二齿圈2R和第二行星架2C ;第一制动 器Bl用于制动第一太阳轮1S,第二制动器B2用于制动第二齿圈2R,第三制动器B3用于制 动第二小太阳轮2S2,第一离合器Cl用于连接第一齿圈IR和第一太阳轮IS ;第一齿圈IR 作为左转向变速机构30L的输入端,第一太阳轮IS与第二行星架2C相连接,第一行星架IC 与第二大太阳轮2S1相连接,第二大太阳轮2S1作为中央转向变速传动装置100的左输出 端100L与左侧变速箱9L相连接;右转向变速机构30R包括:第三行星排3,其为三元件行 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3S、第三齿圈3R和第三行星架3C ;第四行星排4,其为四元件复式行 星排,包括第四大太阳轮4S1、第四小太阳轮4S2、第四齿圈4R和第四行星架4C;第四制动 器B4用于制动第三太阳轮3S,第五制动器B5用于制动第四齿圈4R,第六制动器B6用于制 动第四小太阳轮4S2,第二离合器C2用于连接第三齿圈3R和第三太阳轮3S ;第三齿圈3R 作为右转向变速机构30R的输入端,第三太阳轮3S与第四行星架4C相连接,第三行星架3C 与第四大太阳轮4S1相连接,第四大太阳轮4S1作为中央转向变速传动装置100的右输出 端100R与右侧变速箱9R相连接;以及左转向变速机构30L的输入端通过输入齿轮10与右 转向变速机构30R的输入端相连接。
[0048] 表1是左、右转向变速机构的操纵摩擦元件状态表。转向变速机构30L和30R各 具有多个挡位,即左1挡、左2挡、左3挡和左4挡,以及右1挡、右2挡、右3挡和右4挡。 当第二制动器B2接合,第一离合器Cl、第一制动器Bl和第三制动器B3分离,左转向变速机 构30L实现左1挡;当第一制动器Bl接合,第一离合器Cl、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 分离,左转向变速机构30L实现左2挡;当第三制动器B3接合,第一离合器C1、第一制动器 Bl和第二制动器B2分离,左转向变速机构30L实现左3挡;当第一离合器Cl接合,第一制 动器Bl、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分离,左转向变速机构30L实现左4挡;当第一离 合器Cl、第一制动器Bl、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分离,左转向变速机构30L实现空 挡;当第五制动器B5接合,第二离合器C2、第四制动器M和第六制动器B6分离,右转向变 速机构30R实现右1挡;当第四制动器M接合,第二离合器C2、第五制动器B5和第六制动 器B6分离,右转向变速机构30R实现右2挡;当第六制动器B6接合,第二离合器C2、第四 制动器M和第五制动器B5分离,右转向变速机构实现右3挡;当第二离合器C2接合,第四 制动器M、第五制动器B5和第六制动器B6分离,右转向变速机构30R实现右4挡;以及当 第二离合器C2、第四制动器M、第五制动器B5和第六制动器B6分离,右转向变速机构30R 实现空挡。
[0049] 表1中也列出了分别根据左、右转向变速机构30L、30R的行星排运动学方程求得 的挡位速比,其中ki、k21与k22、k3、k41与k 42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排的结构特 征参数,h是第一齿圈IR与第一太阳轮IS的齿数比,k21是第二齿圈2R与第二大太阳轮 2S1的齿数比,k22是第二齿圈2R与第二小太阳轮2S2的齿数比,k3是第三齿圈3R与第三太 阳轮3S的齿数比,k41是第四齿圈4R与第四大太阳轮4S1的齿数比,k42是第四齿圈4R与 第四小太阳轮4S2的齿数比。为了保证左右转向时输出对称,选择1^=1?3、1?21=1? 41与k22=k42。
[0050] 表1 :左、右转向变速机构的操纵摩擦元件状态表(X分离,〇接合)
[0051]
[0052]
[0053] 参考表1可知,如果一侧转向变速机构的速比为1,则另一侧的速比i即为两侧速 比的比值,决定了规定相对转向半径的大小。因此,根据式(1)由选定的规定相对转向半径 可确定各挡速比,其中,左1挡或右1挡的速比根据第三规定相对转向半径P 3设置,左2挡 或右2挡的速比根据第二规定相对转向半径P 2设置,左3挡或右3挡的速比根据第一规 定相对转向半Sp1设置。第一、第二和第三规定相对转向半径依次减小,即p PpP P 3。
[0054]
[0055] 当左转向变速机构30L挂左4挡,右转向变速机构30R挂右4挡时,车辆实现直驶; 当左转向变速机构30L挂左3挡,右转向变速机构30R挂右4挡时,车辆实现第一规定相对 转向半径P i的左转向;当左转向变速机构30L挂左2挡,右转向变速机构30R挂右4挡时, 车辆实现第二规定相对转向半径P 2的左转向;当左转向变速机构30L挂左1挡,右转向变 速机构30R挂右4挡时,车辆实现第三规定相对转向半径P 3的左转向;当左转向变速机构 30L挂左4挡,右转向变速机构30R挂右3挡时,车辆实现第一规定相对转向半径Pi的右 转向;当左转向变速机构30L挂左4挡,右转向变速机构30R挂右2挡时,车辆实现第二规 定相对转向半径P2的右转向;当左转向变速机构30L挂左4挡,右转向变速机构30R挂右 1挡时,车辆实现第三规定相对转向半径p 3的右转向。
[0056] 表2示出了右转向变速机构30R挂右4挡,左转向变速机构30L挂左1挡、左2挡 和左3挡时的大、中、小规定相对转向半径Pp 02和P3。根据P的分布范围,选择合适 的h、k21与k22数值。参考常规高机动性履带车辆常用规定相对转向半径的数值范围,选 择 p i = 8 ~9, P 2=5 ~6 和 P 3 = 3 ~4,则 ipl. 1176 ~1. 1333, i2=l. 1818 ~1. 2222, i3=l. 2857~I. 4。试算后选择1^=3. 0, k21=l. 5与k22=2. 5。据此计算的挡位速比和规定相 对转向半径的具体数值见表3。
[0057] 表2 :挡位速比和规定相对转向半径
[0058]
[0059] 表3 :挡位速比和规定相对转向半径的具体数值
[0060]
[0061] 虽然左转向变速机构30L和右转向变速机构30R各有四个操纵元件,但每次转向 时,只需分离一个操纵元件并接合另一个操纵元件,因此操纵控制非常简单,没有任何不便 之处。转向盘或操纵杆提供转向角信号,传动装置的电子控制器据此信号以及其它传感器 信号一起对转向换挡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控制相应的操纵元件及其接合程度,实现期望 的转向半径。
[006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