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载具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810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电动载具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动载具所使用的传动机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单一旋转动力源,分别带动两行星减速模块及两输出轴作差速输出的电动载具的动力传递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如:电动代步车、工厂搬运车、高尔夫球车、电动沙滩车等电动载具,因为负载较低且不需要时速快,而不需采用使用石化燃料的引擎结构,大多都是采用以电动马达作为旋转动力源,其利用电池的电力作为驱动,因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0003]然而,大多数的电动载具所使用的电动马达多采用高转速设计,配合适当的动力传递机构,可将电动马达的高转速动力经过转换而成为高扭力动力,以带动该电动载具作移动。但,这类动力传递机构的设计都是将单一旋转动力源经减速而输出至一输出轴上,且分别于该输出轴的两端部分设一轮体,故该两轮体仅能作同步的旋转运动,因此,该电动载具无法在原地进行转弯移动或转向。是以,为了解决该一问题而针对该两轮体分别安装马达及动力传递机构,使该两轮体可进行不同步的旋转运动,以达到前述原地进行转弯移动或转向等功效,相对地,也提升了制造时的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
[0004]有鉴于此,如公开号为第M472137号公开的台湾新型专利公告,“传动装置”包括:一壳体、一第一行星齿轮模块及一第二行星齿轮模块,该壳体包括一第一外壳及一第二外壳;该第一行星齿轮模块包括一第一行星架、一第一太阳齿轮、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及一第一环形齿轮,一第一传动件穿套该第一外壳并固设于该第一行星架;该第二行星齿轮模块包括一第二行星架、一第二太阳齿轮、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及一第二环形齿轮,一第二传动件穿套该第二外壳并连动该第二环形齿轮,借由该第一行星齿轮模块的该第一环形齿轮及第一行星架的差速输出,使用单一旋转动力源而具有双输出动力源的差速效果,使该两输出轴可分别带动该两轮体作差速转动,亦即使该两轮体作不同步的转动。
[0005]然而,从该新型专利的构造作分析之后,本案申请人认为其有多处不可实施的缺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该两输出轴系独立不相连接,造成该第一行星齿轮模块及该第二行星齿轮模块在旋转时难以顺畅动作,并容易压偏致输出轴卡死或断裂,如此一来,反倒容易使其减速效果低落或故障,故有必要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载具的动力传递机构。该动力传递机构利用两组行星减速模块及相对应的一对输出轴,该输出轴之间具有定位活动连接,进而形成具有减速效果的差速机构。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本发明安装在电动载具上,分别带动所述电动载具上两轮体;该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壳体、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马达定子、马达转子、第一行星减速模块、第二行星减速模块,其中马达定子安装在壳体内的一端、并与电力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活动设置于该马达定子的轴中心位置,该第一输出轴的一端穿出所述壳体、与所述电动载具一侧的轮体相连,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马达转子可相对转动地位于马达定子一侧,且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行星减速模块位于马达转子一侧,该第一行星减速模块的一端与所述马达转子连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所述马达转子产生的旋转动力通过第一行星减速模块减速、带动所述第一输出轴旋转;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互抵靠并活动连接的第二定位部,该第二输出轴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与所述电动载具另一侧的轮体相连;所述第二行星减速模块的一端安装在壳体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轴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行星减速模块与第一行星减速模块相连,所述马达转子产生的旋转动力通过第一、二行星减速模块减速、带动第二输出轴旋转,所述电动载具两侧的轮体分别通过第一、二输出轴带动旋转。
[0009]其中:所述马达转子连接有使其作锁定或释放动作的电磁煞车模块,该电磁煞车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靠近马达定子的一端外侧;
[0010]壳体的两端外侧分别安装有电磁煞车模块,靠近马达定子一端外侧的电磁煞车模块与所述马达转子相连、使马达转子作锁定或释放动作,所述壳体另一端外侧的电磁煞车模块与所述第二输出轴连接、使该第二输出轴作锁定或释放动作;
[0011]所述电磁煞车模块包括电磁煞车本体、电磁铁、煞车片、连动片及固定座,该电磁煞车本体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磁铁容置于电磁煞车本体内、且与所述电力源电连接,所述煞车片位于电磁铁的一侧,并套接于所述马达转子或所述第二输出轴上、随马达转子或第二输出轴同步旋转,所述连动片位于所述电磁铁与煞车片之间,并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或第二输出轴上、且沿所述第一输出轴或第二输出轴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连动片通过通电的电磁铁吸引与煞车片分开,使所述煞车片呈现随马达转子旋转的状态,所述连动片在电磁铁断电后通过安装在所述电磁煞车本体内的弹簧顶出并锁住煞车片,进而锁定所述马达转子或第二输出轴;
[0012]所述马达转子沿轴向延伸形成套设在第一输出轴上的中空轴套,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轴承与该中空轴套转动连接;所述中空轴套由壳体的一端穿出,并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煞车片与中空轴套位于壳体外部的末端连动;
[0013]所述电磁煞车本体上穿设有拉弓I连动片朝电磁铁方向移动的煞车解除器,该煞车解除器的一端位于所述电磁煞车本体外,另一端穿入电磁煞车本体内、并与所述连动片连接,通过所述煞车解除器的拉引使所述煞车片随马达转子或第二输出轴旋转,以解除所述马达转子或第二输出轴的锁定状态;
[0014]所述电磁煞车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的煞车解除器,所述马达转子或第二输出轴通过通电的煞车解除器解除锁定状态,断电的煞车解除器使马达转子或第二输出轴保持锁定状态;
[0015]所述壳体包括管体及分别安装在管体两端的封盖,所述第一输出轴及第二输出轴分别由管体两端的封盖穿出,并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封盖转动连接;
[0016]所述第一行星减速模块包括第一太阳齿轮、第一行星架、第一环形齿轮及多个第一行星齿轮,该第一太阳齿轮安装在所述马达转子的一侧、随马达转子同步旋转,所述第一环形齿轮位于马达转子的一侧,所述第一行星架转动连接于该第一环形齿轮内,所述第一输出轴依次穿过第一太阳齿轮、第一行星架,并与所述第一环形齿轮连动;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行星架朝向第一太阳齿轮的一侧,并沿圆周方向均布,各第一行星齿轮均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啮合,且均与所述第一环形齿轮啮合;
[0017]所述第二行星减速模块包括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第二环形齿轮及多个第二行星齿轮,该第二太阳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环形齿轮的一侧、随第一环形齿轮同步旋转,所述第二行星架安装在壳体内,且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穿设于第二行星架的轴中心处;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二行星架上,并沿圆周方向均布,各第二行星齿轮均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环形齿轮包覆于第二行星架的外部,并与各第二行星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轴依次穿过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并与所述第二环形齿轮连动。
[0018]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19]1.本发明将马达转子的旋转动力通过第一、二行星减速模块减速后,再通过第一、二输出轴输出给电动载具两侧的轮体,实现了使用单一动力源即有双输出动力源的差速效果。
[0020]2.本发明设置了电磁煞车模块,确保了煞车力道能够最省力间接的方式施加在中空轴管上而达到煞车的目的。
[0021 ] 3.本发明的电磁煞车模块可分别设置于壳体两侧,进一步提高了煞车效果。
[0022]4.本发明在电磁煞车模块上设置了煞车解除器,当使用者因运动或复健而不需使用电力时,或是电力用完时,可强制解除煞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一;
[0024]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二 ;
[0025]图3为本发明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
[0026]图4为本发明组装后的内部剖视图;
[0027]图5为本发明安装电磁煞车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发明安装电磁煞车模块的内部剖视图;
[0029]图7为本发明在一侧轮体安装电磁煞车模块的内部剖视图;
[0030]图8为本发明在两侧轮体均安装电磁煞车模块的内部剖视图;
[0031]图9为本发明安装于电动载具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2]其中:1为电动载具的动力传递机构,11为壳体,111为管体,1111为容置空间,112为封盖,1121为第一轴承,1122为第二轴承,12为马达定子,13为第一输出轴,131为第一定位部,14为马达转子,141为永久磁铁,142为中空轴管,15为第一行星减速模块,151为第一太阳齿轮,152为第一行星架,153为第一行星齿轮,154为第一环形齿轮,16为第二输出轴,161为第二定位部,17为第二行星减速模块,171为第二太阳齿轮,172为第二行星架,173为第二行星齿轮,174为第二环形齿轮,18为电磁煞车模块,181为电磁煞车本体,182为电磁铁,183为煞车片,184为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