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及逆止减速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8427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图1所示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横剖视图。
[0019]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式底座的立体图。
[0020] 图3-2为图3-1所示固定式底座的俯视图。
[0021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可转动式耳板的立体图。
[0022]图4-2为图4-1所不可转动式耳板的俯视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支撑环的立体图。
[0024] 图6-1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式底座、滚柱及可转动式耳板相互位置关系的初始状 态剖视图。
[0025] 图6-2为本发明实施例对可转动式耳板施加外力TO使其逆时针转过角度01时的状 态剖视图。
[0026] 图6-3为本发明实施例对可转动式耳板施加外力TO使其逆时针转过角度01后再对 输出箱体3施加外力-T3的状态剖视图。
[0027] 图7-1为本发明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剖视图。
[0028] 图7-2为本发明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侧视图。
[0029] 图7-3为本发明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示意出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位置的侧视 图。
[0030] 图7-4为图7-3中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推动销、复位弹黃的侧视图。
[0031] 图7-5为图7-3中推动销的示意图。
[0032] 图7-6为原动机为锥形转子电动机时与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组合图。
[0033] 图7-7为原动机为Y系列S相异步电动机时与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组合图。
[0034] 图7-8为图7-7中电磁阀的示意图。
[0035] 图8为输出箱体外圆做成双联齿轮的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剖视图。
[0036] 图9-1为本发明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的剖视图(显示双联齿轮)。
[0037] 图9-2为本发明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的剖视图(显示推动销)。
[0038] 图9-3为原动机为锥形转子电动机时与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的组合图。
[0039] 图9-4为原动机为Y系列S相异步电动机时与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的组合图。
[0040] 图10为采用转子向前运动的锥形电机时推动销4的示意图。
[0041] 图1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处于逆止状态的示意图。
[0042] 图11-2为图11-1所示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处于自由状态的示意图。
[0043] 图11 -3为图11 -1所示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4引参见图1、图2、图3、图4,本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包括: 固定式底座1,固定式底座1上设有锁止轴,锁止轴横截面呈与4dl(直径为dl)的圆内 接的正n边形(n含3,n为整数),并W (6(12的圆修去尖角,在每条边上设有n个沿圆周方向均 布且切于每条边的中点的滚柱2;固定式底座1可W做成实屯、轴或者是空屯、轴的形式,采用 空屯、轴形式时,内孔设有键槽,与轴连接; 滚柱2,位于可转动式耳板4的(601槽孔内,可自由的在槽孔内转动,槽孔轴线形成的圆 的直径为D2。滚柱2与固定式底座1的正n边形的边相切于中点且与输出箱体3之间设有间隙 Al,与可转动式耳板4的槽孔左右两侧设有间隙A2、A3; 输出箱体3,箱体外圆设有渐开线齿,输出箱体3的内孔与可转动式耳板4之间设有间 隙,通过轴承与固定式底座1连接,形成回转运动副; 可转动式耳板4,可转动式耳板4上设有n个槽孔沿圆周方向均布,保持滚柱2可在其内 自由的转动;可转动式耳板4内孔底部与支撑环5通过定位销和螺钉连接固定,成为一个整 体; 支撑环5上设有滑动轴承,与固定式底座1形成回转运动副,并在支撑环上设有复位弹 黃6与固定式底座1连接,使可转动式耳板4在自由状态下保持槽孔的轴线对应于固定式底 座1上正n边形的相应边长的中点(即轴线在边长两端点的垂直平分线上); 复位弹黃6,在可转动式耳板4与固定式底座1之间设有四根弹黃,四根弹黃对可转动式 耳板4均产生作用力,总作用力达到平衡状态,使可转动式耳板4在不受外力时保持自由状 态,即保持槽孔的轴线对应于固定式底座1上正n边形的相应边长的中点。
[0046 ] 本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双向传动原理: W固定式底座1上多边形为正屯边形为例,W2a,2b,2c=个滚柱中的状态为代表,分析 滚柱2的状态说明传动原理。
[0047]图6-1所示为固定式底座1、滚柱2及可转动式耳板4相互位置关系的初始状态,图 6-1中,固定式底座1上的正屯边形有一个边呈水平状态,与可转动式耳板4的中屯、线4X平 行,并且可转动式耳板4的中屯、线4X与固定式底座1的中屯、线IX重合;滚柱2a的轴线与可转 动式耳板4上(601内孔轴线4a重合,且滚柱2a与边长相切于中点Ml;滚柱化的轴线与可转动 式耳板4上(I)Dl内孔轴线4b重合,且滚柱化与边长相切于中点M2;滚柱2c的轴线与可转动式 耳板4上(I)Dl内孔轴线4c重合,且滚柱2c与边长相切于中点M3;即:每一个滚柱均符合W上 的状态要求。
[004引滚柱2与输出箱体3之间设有正常配合间隙Al,滚柱2与内孔(I)Dl的间隙A 2= A 3〉 0,滚柱可在内孔4 Dl内自由转动,输出箱体3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均可自由转动,此 时设可转动式耳板4与固定式底座1的复位弹黃使可转动式耳板4保持自由状态。即:在可转 动式耳板4保持自由状态下,输出箱体3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均可自由转动,两个方 向均可输出。
[0049 ]本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同向逆止、反向输出的原理: 图6-1所示为固定式底座1、滚柱2及可转动式耳板4相互位置关系的初始状态。设输出 箱体3逆时针转动为正转,其它传动件与箱体转动方向相同为正。
[0050] 对可转动式耳板4施加外力TO使其逆时针转过角度01并保持在此状态,对输出箱 体3施加外力T3使其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时,参见图6-2,滚柱2在可转动式耳板4的边上 滚动,产生位移,使得滚柱2与固定式底座1的边及输出箱体3之间间隙为零,甚至达到微弱 的过盈,此时滚柱2与内孔(I)Dl的间隙A 3〉A 2〉0;对输出箱体3施加外力T3使其有逆时针转 动的趋势,由于输出箱体3与滚柱2之间摩擦力F2的作用,就使得滚柱2也具有逆时针转动的 趋势,滚柱2产生微小的位移,滚柱2与内孔d) Dl的间隙A 2=0,A 3达到最大,此时无论对输 出箱体3施加的外力T3多大,都不会使得输出箱体3逆时针转动(结构强度允许范围之内), 实现角锁,即同向逆止;此时若对输出箱体3施加外力-T3(负号表示方向相反)使其具有顺 时针转动的趋势,由于输出箱体3与滚柱2之间摩擦力F2的作用,就使得滚柱2顺时针转动, 滚柱2产生位移,使得滚柱2与内孔(I)Dl的间隙A 2〉0, A 3〉0,参见图6-3,滚柱2可在内孔d) Dl内自由转动,使得输出箱体3顺I时针可W自由转动,即反向输出。
[0051] 当对可转动式耳板4施加外力TO为零时,可转动式耳板4与固定式底座1之间的复 位弹黃使可转动式耳板4回到并保持自由状态,参见图6-1,输出箱体3双向输出。
[0052] 同理,对可转动式耳板4施加外力TO使其顺时针转过角度01并保持在此状态时,亦 可实现输出箱体3顺时针方向逆止,逆时针方向可自由转动,当TO为零时,输出箱体3双向输 出。
[0053] 将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应用到一种结构中,使其实现可控双向逆止功能。参见图 7-1、图7-2、图7-3、图7-4、图7-5、图7-6、图7-7、图7-8,本发明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包 括: 连接法兰11,装置整体靠连接法兰止口定位,通过螺栓固定; 箱体12,与连接法兰1通过止口定位,沉孔螺钉连接固定,对称设有两个弹黃座孔,箱体 12上设有通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