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倍档机构及变速总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37992阅读:来源:国知局
15以及第二离合机构的第一主动件181和第一从动件182以第二速度比(等速) 驱动第二输出轴122。输入轴10所接收的输入动力经过齿圈15以及第二离合机构的第一 主动件181和第一从动件182等速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22。
[0024] 第三种状态,第一主动件181和第一从动件182处于半离合状态,同时制动件171 和被制动件172处于半制动状态,使输入动力分别经行星齿轮组14和第二离合机构的第一 主动件181和第一从动件182传递至第一输出轴121和第二输出轴122,以实现无动力中断 换档。
[0025] 第四种状态,控制第一离合机构的制动件171和被制动件172以及第二离合机构 的第一主动件181和第一从动件182均处于分离状态。此时,行星齿轮机构的各部件无确 定输出,无法将输入轴10的输入动力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21和第二输出轴122。
[0026]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离合机构设置于齿圈15与第二输出轴122之间,并用于选择 性接合齿圈15与第二输出轴122,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想到将第二离合机构设置于 其他位置来实现输入轴10与第二输出轴122之间的接合,以使输入轴10在不经过行星齿 轮组14的情况下驱动第二输出轴122。例如,将主动件181直接设置在输入轴10上,或者 设置在与输入轴10关联的其他元件上。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双轴倍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双轴 倍档机构3包括用于从发动机输出轴接收动力的输入轴30、与输入轴30连接的变矩器400 以及第一输出轴321和第二输出轴322。第一输出轴321和第二输出轴322同轴设置并与 变速器4连接。输入轴30与第一输出轴321和第二输出轴322之间设置一行星运动机构。 其中,变矩器400接收发动机输出轴传递的输入动力,并通过输入轴30传递至行星运动机 构。该行星运动机构包括太阳轮33、设置于太阳轮33周围并与太阳轮33外啮合的行星齿 轮组34、与行星齿轮组34内啮合的齿圈35以及设置于行星齿轮组34上的行星架36。
[0028] 本实施例的行星运动机构的齿圈35与输入轴30连接,以作为行星运动机构的动 力输入件。行星架36与第一输出轴321连接,以作为行星运动机构的动力输出件。行星齿 轮组34作为行星运动机构的传动件,太阳轮33作为行星运动机构的传动控制件。
[0029] 双轴倍档机构3还包括制动件371及设置于太阳轮33上的被制动件372。被制动 件372与太阳轮33同轴固定,并与制动件371 -同构成双轴倍档机构3的第一离合机构。 齿圈35上设置有第一主动件381,且在第二输出轴322上对应设置有第一从动件382。第 一从动件382与第二输出轴322同轴固定,并与第一主动件381 -同构成双轴倍档机构3 的第二离合机构。齿圈35上设置有第二主动件391,且在行星架36上对应设置有第二从动 件392。第二从动件392与行星架36同轴固定,并与第二主动件391 -同构成双轴倍档机 构3的第三离合机构。
[0030] 本实施例的双轴倍档机构3可以产生以下几种传动状态:
[0031] 第一种状态,控制第一主动件381和第一从动件382以及第三离合机构的第二主 动件391和第二从动件392处于分离状态,同时控制第一离合机构的制动件371和被制动 件372处于制动状态。此时,输入轴30通过齿圈35、行星齿轮组34和行星架36以第一速 度比(减速)驱动第一输出轴321。输入轴30所接收的输入动力经过齿圈35、行星齿轮组 34和行星架36减速传递到第一输出轴321。
[0032] 第二种状态,控制第二离合机构的第一主动件381和第一从动件382处于接合状 态,同时控制第一离合机构的制动件371和被制动件372以及第三离合机构的第二主动件 391和第二从动件392处于分离状态。此时,输入轴30通过齿圈35以及第二离合机构的 第一主动件381和第一从动件382以第二速度比(等速)驱动第二输出轴322。输入轴30 所接收的输入动力经过齿圈35以及第二离合机构的第一主动件381和第一从动件382等 速传递到第二输出轴322。
[0033] 第三种状态,控制第三离合机构的第二主动件391和第二从动件392处于接合状 态,同时控制制动件371和被制动件372以及第二离合机构的第一主动件381和第一从动 件382处于分离状态。此时,输入轴30通过齿圈35、第三离合机构的第二主动件391和第 二从动件392以及行星架36以第三速度比(等速)驱动第一输出轴321。此时,输入轴30 所接收的经过齿圈35、第三离合机构的第二主动件391和第二从动件392以及行星架36等 速传递到第一输出轴321。
[0034] 第四种状态,控制输入轴30的输入动力经两个离合机构或经其中一个离合机构 及传动件共同传递。
[0035] 第五种状态,控制制动件371和被制动件372、第一主动件381和第一从动件382 及第二主动件391和第二从动件392均处于分离状态。此时,行星齿轮机构的各部件无确 定输出,无法将输入轴30的输入动力传递到第一输出轴321和第二输出轴322。
[0036] 以下结合如下所示两表说明双轴倍档机构3与两种不同变速器4进行组合而形成 变速总成的各部件工作状态:

[0039] 其中,Cl表示第一离合机构,C2表示第二离合机构,C3表示第三离合机构,Dl~ D5和R分别表示变速器4内各啮合齿轮对。当CU C2或C3被选中时,表示该离合机构处 于接合状态,当Dl~D5和R被选中时,表示经该齿轮对传递动力。
[0040] 利用上述双轴倍档机构3与变速器4相结合,可以使具有M+N+1对齿轮(即与第一 输出轴321连接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上有M个前进档位,与第二输出轴322连接的第二变 速器输入轴上有N个前进档位和1个倒档)的变速器4,组合成具有MX 2+N+1个档位(即 具有MX 2+N个前进档位,1个倒档)的变速总成。或者,使具有M+N+1对齿轮(即第一变速 器输入轴上有M个前进档位和1个倒档,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上有N个前进档位)的变速器 4,组合成具有MX 2+N+2个档位(即具有MX 2+N个前进档位,2个倒档)的变速总成,并且 可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档。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双轴倍档机构结合变速器,可对变速器其中 一个轴的档位数进行倍档,可使用较少的齿轮数实现较多档位,以获得更好的动力性能、更 高的传递效率、更低的能耗、更低的尾气排放,并可以把变速器总成做得相对更小。
[0041] 本实施例的第三离合机构设置于齿圈35与行星架36之间,并用于选择性接合齿 圈35与行星架36,其他实施例可将第三离合机构设置于其他位置来实现输入轴30与第一 输出轴321之间的接合,以使输入轴30在不经过行星齿轮组34的情况下驱动第一输出轴 321。例如,将主动件381和从动件382分别直接设置在输入轴30与第一输出轴321上,或 者设置在与输入轴30与第一输出轴321关联的其他元件上。
[0042] 此外,行星运动系统还可以采用其他配置方式并由此实现减速或加速传动,例如 动力输入件对应于太阳轮,动力输出件对应于行星架,传动控制件对应于齿圈;动力输入件 对应于行星架,传动控制件对应于太阳轮,动力输出件对应于齿圈;动力输入件对应于行星 架,传动控制件对应于齿圈,动力输出件对应于太阳轮;动力输入件对应于齿圈,传动控制 件对应于行星架,动力输出件对应太阳轮或者动力输入件对应于太阳轮,传动控制件对应 于行星架,动力输出件对应于齿圈。
[004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双轴倍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双轴 倍档机构包括用于从发动机输出轴接收动力的输入轴50、与输入轴50连接的变矩器600以 及第一输出轴521和第二输出轴522。第一输出轴521和第二输出轴522同轴设置并与变 速器连接。输入轴5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