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承重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44213阅读:来源:国知局
加一个符合人体构造的承重面;如图6所示的摇椅或摇床是由本实用新型图I所示的基本结构为基本单元,该基本单元经软质索、棒串联而成。
[0028]为了限制第一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由度,可利用第一组件中的上支撑连接面2与第二组件中的下支撑连接立面5相互作用达到限制第一组件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自由度的目的,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为可在水平方向单向自由晃动的茶几,第二组件中的下支撑连接立面5插入第一组件中的上支撑连接面2,两者的契合限制了第一组件的前后运动,单第一组件在自由方向可以自由运动。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为一多边形储物盒,第一组件中的上支撑连接面2与第二组件中的下支撑连接立面5构成一种类似榫卯结构的“插” “锲”锁定关系,这种锁定关系使第一组件上支撑承重面I水平方向的自由度得到完全限制,即水平方向为稳定结构,高度方向通过调节一根连接第一组件与第一组件的索绳7实现。
[0029]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为一搁物架,搁物架具有水平方向自由晃动的特点,为了限制第一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由度,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为被锁定的搁物架,也可在第一组件上支撑承重面I与第二组件中的下支撑上悬挂面6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硬质连接件8,上支撑承重面I位于下支撑上悬挂面6上部,当第一组件欲相对于第二组件进行晃动时,通过第一硬质连接件8拉伸或支撑第一组件以限制第一组件的自由度,以防第一组件晃动。同理,也可在第一组件中的上支撑下悬挂面3与第二组件中的下支撑支撑面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硬质连接件9(图10中未示),上支撑下悬挂面3位于下支撑支撑面4的上部,第二硬质连接件9与第一硬质连接件8相同,通过第二硬质连接件拉伸或支撑第一组件以限制第一组件的自由度。
[0030]第一组件高度的调节可以通过软质连接件7的提拉实现,也可以通过第一组件相对于第二组件的旋转,通过软质连接件7的扭动实现第一组件高度的调节。如图11和图12所示,其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的一种圆形小几,位于上支撑下悬挂面3与下支撑上悬挂面6环形缝隙内的第一组件中的上支撑连接面2与第二组件中的下支撑连接立面5,由于上支撑下悬挂面3与下支撑上悬挂面6环形缝隙的作用使得第一组件无法进行平移运动,只能沿着环形缝隙进行旋转运动,在旋转时扭动两根索绳7,实现小几面即第一组件上支撑承重面I的高度调节。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均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发展。
[003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挂式承重结构,结构新颖独特,实现了上支撑承重面为敞开式的自由空间,可改变承重结构的形状和对结构进行组合;通过下悬挂实现上支撑的悬挂式承重结构,与传统悬挂方式在承重面(或点、梁)上部有一个悬挂点不同,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上承重的承重面上部没有悬挂点,为一敞开空间,由此为其各种应用场合打开了想象空间,可应用于家具制作,建筑结构,机械结构等方面;并可通过开放水平方向的自由度以达到抗震、减震的目的。
[0032]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悬挂式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位于第二组件的上部,第一组件内设置有上支撑下悬挂面(3),第二组件内设置有下支撑上悬挂面(6),上支撑下悬挂面(3)位于下支撑上悬挂面(6)的下部,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具有叠合部分,叠合部分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软质连接件(7),软质连接件的一端与上支撑下悬挂面(3)相连,另一端与下支撑上悬挂面(6)相连,通过软质连接件实现对第一组件的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悬挂式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组件还包括与下支撑上悬挂面(6)平行走向的下支撑支撑面(4),下支撑支撑面(4)通过下支撑连接面(5)与下支撑上悬挂面(6)相连,第一组件中的上支撑下悬挂面(3)位于下支撑支撑面(4)与下支撑上悬挂面(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悬挂式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件还包括与上支撑下悬挂面(3)平行走向的上支撑承重面(I),上支撑承重面(I)通过上支撑连接面(2)与上支撑下悬挂面(3)相连,第二组件中的下支撑上悬挂面(6)位于上支撑下悬挂面(3)与上支撑承重面(I)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悬挂式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支撑上悬挂面(6)与上支撑下悬挂面(3)之间设置有第一软质连接件和第二软质连接件,通过调节软质连接件的长度可调节第一组件的高度,调节第一软质连接件和第二软质连接件的长度比例可调节第一组件的倾斜度。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悬挂式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件中的上支撑承重面(I)与第二组件中的下支撑上悬挂面(6)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硬质连接件(8),上支撑承重面(I)位于下支撑上悬挂面(6)上部,第一硬质连接件用于限制第一组件的水平自由度。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悬挂式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件中的上支撑下悬挂面(3)与第二组件中的下支撑支撑面(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硬质连接件(9),上支撑下悬挂面(3)位于下支撑支撑面(4)的上部,第二硬质连接件用于限制第一组件的水平自由度。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悬挂式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件的一侧、两侧或四周设置有上支撑连接面(2),第二组件的一侧、两侧或四周设置有下支撑连接面(5),上支撑连接面(2)与下支撑连接面(5)交叉连接在一起可以限制第一组件的水平自由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挂式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件中的上支撑下悬挂面(3)可与第二组件中的下支撑上悬挂面(6)接触重合。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悬挂式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为刚性结构,其中的各个平面部件通过传统的榫卯结构、粘接、焊接、整体热塑成型方式组合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承重结构,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位于第二组件的上部,第一组件内设置有上支撑下悬挂面(3),第二组件内设置有下支撑上悬挂面(6),上支撑下悬挂面(3)位于下支撑上悬挂面(6)的下部,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具有叠合部分,叠合部分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软质连接件(7),软质连接件的一端与上支撑下悬挂面(3)相连,另一端与下支撑上悬挂面(6)相连,通过软质连接件实现对第一组件的支撑。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挂式承重结构,实现了上支撑面为敞开式的自由空间,通过下悬挂实现上支撑的悬挂式承重结构,实现了上承重的承重面其上部没有悬挂点,为其各种应用场合打开了想象空间。
【IPC分类】F16F15/02
【公开号】CN205155023
【申请号】CN201520949961
【发明人】赵敏行
【申请人】赵敏行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