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290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合器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离合器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盖。
【背景技术】
[0002]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起到对动力中断和结合的作用还起到对传动系过载保护的作用。当发动机传递的扭矩大于离合器设定扭矩上限或有冲击时,离合器滑磨,从而起到对传动系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在汽车启动时尤为重要。离合器滑磨时,摩擦片生热导致温度升高。如果温度不能降低将会影响离合器的寿命和传递扭矩的可靠性。所以离合器散热能力也非常重要。对于湿式离合器来说,摩擦片浸在润滑油中,摩擦产生的热量被润滑油带走,从而保证了摩擦片温度在合理范围内。而干式离合器主要靠空气冷却,其冷却效率主要取决于离合器内部空气流动情况。空气流动越快,带走的热量越多,离合器摩擦片的温度越低,离合器性能越好。反之,空气流动越慢,带走的热量越少,离合器摩擦片的温度越高,离合器性能越差【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汽车离合器散热性能的离合器盖。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合器盖,包括圆盘状的底壁,以及与底壁边缘相接的圆环状侧壁,所述侧壁上远离底壁的一端与离合器飞轮的端面连接,所述底壁、侧壁和飞轮共同围合成容纳离合器部件的腔体,所述底壁上设有供离合器输入轴穿过的中心孔;所述侧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侧壁和/或底壁上还设有导流叶片,当壳体随飞轮旋转时,导流叶片能够使腔体内产生从进气孔向出气孔流动的气流。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当离合器转动时,在导流叶片的作用下,离合器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到离合器内部;离合器内部空气再通过出气孔流出离合器。以这种方式在离合器中形成一个空气循环流动圈,大大增加了散热效率,使得摩擦片温度稳定在合适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离合器的工作稳定性;进而,由于空气循环流动圈的散热效率高,在离合器盖上留有的散热孔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离合器盖的强度;以及在相同强度下,实现了离合器盖轻量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2所示,一种离合器盖,包括圆盘状的底壁10,以及与底壁10边缘相接的圆环状侧壁11,所述侧壁11上远离底壁10的一端与离合器飞轮的端面连接,所述底壁10、侧壁11和飞轮共同围合成容纳离合器部件的腔体,所述底壁10上设有供离合器输入轴穿过的中心孔15;所述侧壁11和底壁10上分别设有进气孔12和出气孔13,所述侧壁11和/或底壁10上还设有导流叶片14,当壳体随飞轮旋转时,导流叶片14能够使腔体内产生从进气孔12向出气孔13流动的气流。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即为壳体旋转方向。当离合器转动时在导流叶片14的作用下,离合器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孔12进入到离合器内部;离合器内部空气再通过出气孔13流出离合器。以这种方式在离合器中形成一个空气循环流动圈,大大增加了散热效率,使得摩擦片温度稳定在合适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离合器的工作稳定性;进而,由于空气循环流动圈的散热效率高,在离合器盖上留有的散热孔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离合器盖的强度;以及在相同强度下,实现了离合器盖轻量化的要求。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进气孔12和出气孔13处均设有导流叶片14。
[0010]其中进气孔12的结构为:所述进气孔12为多个,并且沿侧壁11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导流叶片14为多个,且分别从各进气孔12的后方边缘向进气孔12的外侧弯折设置,该后方是指壳体旋转时,侧壁11上各点运动方向的反方向。所述导流叶片14与侧壁11切线方向的夹角为30°?60°。
[0011]出气孔13的结构为:所述出气孔13为多个,并且沿底壁10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导流叶片14为多个,且分别从各出气孔13的后方边缘向出气孔12的内侧弯折设置,该后方是指壳体旋转时,底壁10上各点运动方向的反方向。所述导流叶片14与底壁10之间的夹角为30°?60°。
[0012]进一步的,所述侧壁11上远离底壁10的一端设有法兰状翻边16,所述翻边16上设有螺钉孔17。壳体通过该翻边16与离合器飞轮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壁10的中心孔15边缘处开设有铆钉孔18,用于连接轴封组件。
【主权项】
1.一种离合器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状的底壁(10),以及与底壁(10)边缘相接的圆环状侧壁(11),所述侧壁(11)上远离底壁(10)的一端与离合器飞轮的端面连接,所述底壁(10)、侧壁(11)和飞轮共同围合成容纳离合器部件的腔体,所述底壁(10)上设有供离合器输入轴穿过的中心孔(15);所述侧壁(11)和底壁(10)上分别设有进气孔(12)和出气孔(13),所述侧壁(11)和/或底壁(10)上还设有导流叶片(14),当壳体随飞轮旋转时,导流叶片(14)能够使腔体内产生从进气孔(12)向出气孔(13)流动的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12)为多个,并且沿侧壁(11)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14)为多个,且分别从各进气孔(12)的后方边缘向进气孔(12)的外侧弯折设置,该后方是指壳体旋转时,侧壁(11)上各点运动方向的反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14)与侧壁(11)切线方向的夹角为30°?60°。5.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离合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13)为多个,并且沿底壁(10)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6.根据权力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14)为多个,且分别从各出气孔(13)的后方边缘向出气孔(12)的内侧弯折设置,该后方是指壳体旋转时,底壁(10)上各点运动方向的反方向。7.根据权力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14)与底壁(10)之间的夹角为30°?60°。8.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离合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1)上远离底壁(10)的一端设有法兰状翻边(16),所述翻边(16)上设有螺钉孔(17)。9.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离合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0)的中心孔(15)边缘处开设有铆钉孔(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离合器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盖,包括圆盘状的底壁,以及与底壁边缘相接的圆环状侧壁,所述侧壁上远离底壁的一端与离合器飞轮的端面连接,所述底壁、侧壁和飞轮共同围合成容纳离合器部件的腔体,所述底壁上设有供离合器输入轴穿过的中心孔;所述侧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侧壁和/或底壁上还设有导流叶片,当壳体随飞轮旋转时,导流叶片能够使腔体内产生从进气孔向出气孔流动的气流。当离合器转动时,在导流叶片的作用下,离合器中形成一个空气循环流动圈,大大增加了散热效率,使得摩擦片温度稳定在合适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离合器的工作稳定性。
【IPC分类】F16D13/72, F16D13/58
【公开号】CN205244175
【申请号】CN201521049584
【发明人】周坤鹏, 严正峰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