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以内制冷剂气瓶充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1925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钢瓶的灌装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等级要求的1升以内(含)制冷剂气瓶的充装工艺。



背景技术:

制冷剂是一种压缩的液化气体,用于制冷、制热工程,常见用于汽车空调、家用空调、冰箱、空气源热水器。制冷剂出厂运输以槽罐车为主,到分装厂分灌成小包装,然后流通到市场。随着汽车、家用空调使用越来越多,在维修市场对1升及以下包装的需求越来越大。分装过程如何保持制冷剂质量的稳定是一个技术关键,因为制冷剂对纯度、水分、不凝性气体、蒸发残留物等指标要求非常严格。

现有制冷剂分装方法是:首先对气瓶抽高真空,然后灌入液态制冷剂。这种分装方法会造成制冷剂二次污染,无法在纯度、水分、不凝性气体、蒸发残留物方面达到要求;并且各个厂家出厂的小包装气瓶内部已充有压缩气体,水分含量极高,采用高真空的方法无法排净水分和不凝性气体。因此,先抽高真空再灌入液态制冷剂,将直接导致整个气瓶内的制冷剂不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1升以内(含)制冷剂气瓶的充装方法,该方法应能确保气瓶内的充装气体达到要求,并且具有工艺简单、损耗小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1升以内制冷剂气瓶充装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对气瓶抽真空,然后充入少量欲灌装的制冷剂气体消除真空;

2)接着对气瓶再次抽真空,然后又充入欲灌装的制冷剂气体消除真空;

3)重复步骤2)至少一次;然后再灌入制冷剂液体;即可满足气瓶内制冷剂气体对纯度、水分、不凝性气体要求。

所述步骤1)、步骤2)中的真空,是指气瓶内的气压小于等于80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气瓶抽真空再灌入制冷剂气体,如此多次循环,就能够有效满足制冷剂气体对纯度、水分、不凝性气体要求,并且在多次循环过程中灌入瓶内气体与欲分装的制冷剂气体相同,没有二次污染。因此,不但灌装方法简单,消耗成本也小;据测算,该方法仅仅消耗约0.6%的制冷剂,就可以满足灌入制冷剂技术指标。如1升瓶要灌入工业用二氟一氯甲烷(HCFC-22)1030克为例,抽真空后每次用3克制冷剂气体即可消除真空,2次循环就达到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原有灌装工艺无法彻底清除气瓶内水分、不凝性气体,导致灌入的制冷剂受到二次污染的难题;本发明利用本气(欲分装的制冷剂气体)多次循环抽消真空,使瓶内气体与欲分装的制冷剂气体基本一样,没有二次污染。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气置换一次:

将气瓶抽真空15秒,真空度达到80Pa,然后用表压为0.1MPa的本气置入3秒(本气3克)以消除真空,再抽真空15秒,最后本气置入5秒(5克本气),保持瓶内微正压,然后灌入1025克HCFC-22(总量还是1030克)。

测试结果如下:表1

实施例2

本气置换二次;

将气瓶抽真空15秒,真空度达到80Pa;然后用表压为0.1MPa的本气置入3秒(本气3克)以消除真空;

接着再抽真空15秒,真空度达到80Pa;然后用表压为0.1MPa的本气置入3秒(本气3克)以消除真空;

再抽真空15秒,最后本气置入5秒(5克本气),保持瓶内微正压,然后灌入1025克HCFC-22(总量还是1030克)。

测试结果如下:表2

结果显示,瓶内样品各项指标和原样品基本一样,已满足优等品要求。理论上本气置换次数越多越好,但会浪费本气更多,结果显示2次置换本气(即实施例1)已足够满足要求。

对比实验

本气不置换:将气瓶抽真空30秒,真空度达到50Pa,灌入1030克HCFC-22,测试结果如下:表3

灌装后瓶内二氟一氯甲烷的质量分数有所下降,蒸发残留物有所增加,尤其水分达100PPM,不凝性气体的体积分数(25℃)达8.5%,严重超标。

工业用二氟一氯甲烷(HCFC-22)GB/T7373-2006优等品技术指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