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吹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6609阅读:2362来源:国知局
自动吹气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冲气柱袋的自动吹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气柱袋又称缓冲气柱袋,是21世纪使用自然空气填充的新式包装材料。气柱袋因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摔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物料运输、缓冲防震装置等领域。

现有气柱袋的充气方式一般都是人工使用高压气枪对准气柱袋的充气口进行充气,一次充气可以将整排的气柱充满空气,气柱袋具有自动锁气功能,当某个气柱中充满空气时,该气柱的进气口自动闭合,气柱内的空气不会溢出。当气柱袋遇到破损时,只有破损的气柱漏气,其余气柱完全不受影响,气柱袋能提供长时间储运不漏气的抗震保护。

但是,人工使用高压气枪对气柱袋充气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无法对气柱袋的所有气柱进行均匀充气,甚至会出现有的气柱被空气充爆,而有些气柱还没充满的情况,这样一来导致产品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品率高的自动吹气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吹气机包括台体,依次设置在台体上的牵引杆和吹气组件;吹气组件包括吹气杆,吹气杆的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设置为进气口,吹气杆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吹气杆的上表面设置有吹气孔;吹气杆相邻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圆轮对,圆轮对包括两个相互邻接且相互挤压的圆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圆轮对转动时可以带动气柱袋薄膜沿着吹气杆移动,将吹气杆的吹气孔对准气柱袋的进气孔,吹气杆的进气口与气泵连接,由于吹气杆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因此气泵向吹气杆中吹入的气体经过吹气杆的吹气孔后从气柱袋的进气孔中进入气柱袋的每一个气柱中,实现了自动化吹气的过程,通过调节吹气速率和气压,可以保证气柱袋的气柱吹气充分,且不会将气柱袋充爆。

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一个圆轮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凹槽,吹气杆从环形凹槽中穿过。

可见,环形凹槽使得圆轮形成两个压紧轮,两个压紧轮将气柱袋薄膜的薄膜层压紧,减小吹气杆充气时的漏气。

进一步的方案是,吹气杆相邻的两侧等间距地对称设置有第一圆轮对、第二圆轮对和第三圆轮对,第二圆轮位对于第一圆轮对和第三圆轮对之间;第一圆轮对包括相互邻接且相互挤压的两个第一圆轮;第二圆轮对包括相互邻接且相互挤压的两个第二圆轮;第三圆轮对包括相互邻接且相互挤压的两个第三圆轮。

由此可见,设置三对彼此压紧的圆轮,可以对气柱袋进行多次充气,提高充气的效率,防止充气不充分。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两个第一圆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相连接,两个第二圆轮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相连接,两个第三圆轮分别与两个第三齿轮相连接,两个第一齿轮彼此啮合,两个第二齿轮彼此啮合,两个第三齿轮彼此啮合。相邻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相邻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相邻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设有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与相邻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还与第六齿轮啮合,第六齿轮与电机相连,电机驱动第六齿轮转动。

由此可见,多个齿轮彼此配合,有效地带动第一圆轮、第二圆轮和第三圆轮的转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自动吹气机还包括卷膜杆,卷膜杆与牵引杆平行设置。

可见,可将气柱袋薄膜绕卷在卷膜杆上,防止气柱袋薄膜掉落在地上,沾上灰尘或者被其他的部件割破。

进一步的方案是,吹气组件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上设置有缺口,缺口位于吹气杆的上方。

由此可见,保护罩可以保护吹气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吹气机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吹气机隐藏保护罩后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吹气机的吹气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吹气机的吹气杆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吹气机的第一圆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吹气机的吹气组件的底部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自动吹气机包括台体1,依次设置在台体1上的牵引杆4和吹气组件3,吹气组件3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罩2,保护罩2上设置有缺口21,缺口21位于吹气杆30的上方,保护罩2的前端端面上还设有多个按钮22,按钮22可以调节吹气组件3的吹气速率、气压等参数。自动吹气机还包括卷膜杆5,卷膜杆5与牵引杆4平行设置,卷膜杆5通过连杆6固定在台体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气柱袋薄膜可以绕卷在卷膜杆5上,绕卷在卷膜杆5上的薄膜经过牵引杆4的引导后变得平直、规整。

参见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吹气组件的结构图。吹气组件3包括吹气杆30,吹气杆30相邻的两侧等间距地对称设置有第一圆轮对、第二圆轮对和第三圆轮对,其中,第一圆轮对包括相互邻接且相互挤压的两个第一圆轮31;第二圆轮对包括相互邻接且相互挤压的两个第二圆轮32; 第三圆轮对包括相互邻接且相互挤压的两个第三圆轮3。吹气杆30从第一圆轮对、第二圆轮对和第三圆轮对的中间穿过。吹气杆30、第一圆轮31、第二圆轮32和第三圆轮33均设置在工作台34的台面上。

参见图4,图4为本实施例中吹气杆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吹气杆30为L形的长杆,吹气杆30的轴心设置为导通的内部空腔。吹气杆30的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设置为进气口301,进气口301与气泵相连。吹气杆30的另一端为封闭端302。吹气杆30的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一排吹气孔303,吹气孔303从吹气杆30的上表面导通至吹气杆30的内部空腔。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吹气杆30的形状为L形,但是吹气杆的形状并不限于这种形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吹气杆30的形状还可以是直线形。

参见图5,图5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圆轮的结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圆轮31、第二圆轮32和第三圆轮33的结构相同。第一圆轮31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凹槽312,环形凹槽312使得第一圆轮31形成两个压紧轮:上压紧轮311和下压紧轮313。回看图3,吹气杆30从两个第一圆轮31的环形凹槽312中穿过,从而使得吹气杆30处于上压紧轮311和下压紧轮313之间;同时吹气杆30从两个第二圆轮32和两个第三圆轮33的环形凹槽中穿过。第一圆轮31的轴向上设有连接杆314,连接杆314与齿轮41(参见图6)连接。

参见图6,图6是本实施例中吹气组件的底部结构图。吹气组件3的底部设有多个齿轮,两个第一齿轮41分别与两个第一圆轮31连接,两个第二齿轮42分别与两个第二圆轮32连接,两个第三齿轮43分别与两个第三圆轮33连接,两个第一齿轮41之间彼此啮合,两个第二齿轮42之间彼此啮合,两个第三齿轮43之间彼此啮合。相邻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之间设有第四齿轮44,第四齿轮44与相邻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啮合;相邻的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之间设有第五齿轮45,第五齿轮45与相邻的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啮合。另外,一个第二齿轮42与第六齿轮46啮合,第六齿轮46与电机(图中未示出)相连,电机驱动第六齿轮46转动,第六齿轮46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42转动,该第二齿轮42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另一个第二齿轮42、第四齿轮44和第五齿轮45转动;第四齿轮44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41转动,该第一齿轮41的转动带动另一个第一齿轮41的转动;第五齿轮45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三齿轮43转动,该第三齿轮43的转动带动另一个第三齿轮43的转动。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的转动带动分别与他们相连的第一圆轮31、第二圆轮32和第三圆轮33的转动。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的结构相同,第四齿轮44与第五齿轮45的结构相同,第六齿轮46的结构与第一齿轮41的结构相同。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六齿轮46的结构也可以与第四齿轮44的结构相同,第六齿轮46也可以与第一齿轮41、第四齿轮44的结构均不同。

以下结合图1至图6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吹气机的工作原理。

将气柱袋薄膜绕卷在卷膜杆5上,从卷膜杆5上将气柱袋薄膜拉至牵引杆4上,然后,气柱袋薄膜被拉至吹气组件3的位置,将气柱袋薄膜的充气口从吹气杆30的封闭端302穿过,第一圆轮对、第二圆轮对和第三圆轮对压住气柱袋薄膜的薄膜层,吹气杆30的上表面的吹气孔303对准气柱袋薄膜的气柱的进气孔。根据气柱的形状和体积大小,预先设置吹气速率、气压和电机的功率。启动电源,气泵对吹气杆30的进气口301吹气,电机带动第六齿轮46转动,第六齿轮46的转动同时带动第一圆轮对、第二圆轮对和第三圆轮对的转动,由于第一圆轮对、第二圆轮对和第三圆轮对压住气柱袋薄膜的薄膜层,因此第一圆轮对、第二圆轮对和第三圆轮对的转动带动气柱袋薄膜移动。与此同时,吹气杆30的吹气孔303对气柱袋进行充气,由于吹气杆30的表面设置有一排的吹气孔303,因此气柱袋在沿着吹气杆移动过程中,每一个气柱经过多个吹气孔303后均能充分均匀的充气。而且预先设置好吹气速率、气压和电机的功率,因此可以保证气柱袋的每一个气柱中均能充分的充气,同时不至于将气柱袋充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吹气机,不仅气柱的充气效率高,而且产品的合格率高,充气均匀。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例如,圆轮不一定使用三对,也可以是一对、两对或三对以上;或者直接将其中一个第二齿轮与电机连接,电机带动该第二齿轮转动。这些改变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