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充气座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584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充气座椅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充气座椅系统,汽车充气座椅系统的座椅采用不透气且柔软的 皮料制造而成,内充空气;汽车充气座椅系统由电路开关系统、座椅排气系统、紧急离合系 统、紧急刹车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电路开关系统包括电子开关和机械开关两种,电子开关 包括距离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转弯传感器和电控单元,距离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转弯传 感器和电控单元合为一体,安装在汽车前面;机械开关包括由多个触点组成的五组触点式机 械开关,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面、两侧面和挡风玻璃两边;座椅排气系统包括皮质座椅和电 子排气阀门;紧急离合系统和紧急刹车系统包括由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组成的气囊模块;安装 了汽车充气座椅系统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时,避免了人体被外界物体生硬的撞击和 被卡在车内的事故,不仅能够降低驾乘人员受伤程度,而且能够降低死亡事故的发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座椅是固定在车内的,同时占用了一定的空间,当汽车发生碰撞时, 驾乘人员将被座椅靠背顶住,任凭外界物体的撞击;同时,受碰撞的汽车变形后,向座椅方 向变形部分将会将驾乘人员的腿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牢牢夹住,使驾乘人员不能移动,失去了 自救的时间,也为他人抢救增加了困难,给事故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时汽车座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充气座椅系统,该汽车充气座 椅系统,不仅具备现时汽车座椅的所有功能,满足驾乘人员的舒适要求,而且当汽车发生碰 撞时,汽车充气座椅内的气体将瞬间排出,使座椅体积消失,人体将在重力的作用下仰卧车 内(因为安全带是固定在座椅"L"形钢板结构上的,所以,汽车刹车时驾乘人员不会因惯性 作用而向前滑动,人体只能向后仰卧),避免了人体被外界物体生硬的撞击,同时也避免了驾 乘人员被卡在车内的事故发生,为自救和抢救取得了宝贵的时间;另外,当汽车发生碰撞时, 紧急离合系统和紧急刹车系统瞬间起动,迫使汽车停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子开关中的距 离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转弯传感器分别随时监视着自身与前方物体(主要是车辆)的距离、 车辆速度及车辆是否转弯,并及时向电控单元发送数据,当电控单元分析到距离传感器、车
速传感器、转弯传感器的数据到达极限时(比如车辆以100公里/小时时速作直线运行时,车
辆与前方物体的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内就要刹车,否则就会撞到前方物体),电控单元发出指令,
使电路接通;为了安全起见,当电子开关发生故障时,机械开关发挥作用,当汽车在行驶过 程中发生碰撞时,外界物体将首先碰撞安装在汽车前面、挡风玻璃两侧或汽车两侧面中的任 意一电路触点式机械开关,此处触点开关的触片将因碰撞而变形接触,使电路接通,(该电路 触点开关每组由若干个触片组成,只要任意组的任意两触片相接触,电路即可接通,电源利 用汽车自身蓄电池作电源);电路中无论是电子开关或机械开关,只要有一只开关工作,电路即可接通,电路接通后,将分二路同步工作:一路连接排气系统电路的电子排气阀门,电子排 气阀门通电后使阀门瞬间打开,充气座椅内的气体在自身气体压力和人体重力的作用下排放 出来,使座椅体积消失,人体在失去支撑的情况下便仰卧车内,避免了人体被外界物体生硬 的撞击,同时也避免了驶乘人员被卡在车内的事故发生; 一路连接紧急离合系统和紧急刹车 系统电路中的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通电后,迅速点火并产生大量气体给气囊充气,充气 后的气囊体积扩大,推动连接着离合踏板和刹车踏板的杠杆,离合踏板和刹车踏板运动,使 汽车为离合状态,同时,刹车活塞运动,使刹车系统工作(为了安装的方便和安装成本,同 时又不改变车辆的结构,该离合系统和刹车系统力的作用点设计在原系统的脚踏板上,但两 者互不影响,当然,如果没有安装ABS防抱死系统的汽车,该紧急离合系统和紧急刹车系统也 可以设计成一独立部分);充气座椅排气系统电路、紧急离合系统和紧急刹车系统电路并联, 然后串联在总电路上,电子开关及所有的触点式机械开关组并联,然后串联在总电路上。另 外在总电路上串联一个自动断电器,电路接通一定时间后自动断电器将电路断开,使充气座 椅排气系统电路、紧急离合系统和紧急刹车系统电路断开,以便汽车能够继续行驶。同时在总 电路上串联一个手动断电器,当汽车在人多等复杂环境下行驶时可将该汽车充气座椅系统关 闭,以免该汽车充气座椅系统起动。另外充气座椅并不直接固定在汽车上,而是固定在一块 可以沿轨道前后移动的钢板上,以满足驶乘人员前后移动座椅的要求;座椅底座和靠臂采用 两块组成"L"形的可以调节的钢板固定,通过调节两块钢板的夹角来调节靠臂的角度,以满 足驶乘人员乘坐舒适要求;同时在充气座椅系统上配备一套充气的辅助系统,用以给充气座 椅充气和补气。辅助系统由空气泵和充气管道组成,充气管道一端连接空气泵,另一端和充 气座椅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具备现时汽车座椅的所有功能,满足驶乘人员的舒服要 求,而且当车祸发生时,避免了驾乘人员被外界物体生硬的撞击和被卡在车内的事故,降低 驾乘人员受伤程度和死亡事故的发生。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l.电源,2.距离传感器,3.车速传感器,4.转弯传感器,5.电控单元,6.汽车一侧 面机械开关,7.挡风玻璃一侧机械开关,8.汽车前面机械开关,9.挡风玻璃另一侧机械开 关,IO.汽车另一侧面机械开关,ll.充气座椅,12.电子排气阀门,13.离合杠杆,14.离合器 总成,15.气体发生器,16.气囊,17.刹车杠杆,18.刹车总成,19.自动断电器,20.手动 断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距离传感器(2),车速传感器(3),转弯传感器(4)随时监视着前方障碍物 (主要是车辆)的距离、车辆速度及车辆是否转弯,并及时向电控单元(5)发送数据,当电 控单元(5)分析到距离传感器(2)、车速传感器(3)、转弯传感器(4)发送的数据到达极 限时(比如车辆以100公里/小时时速作直线运行时,车辆与前方物体的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内 就要刹车,否则就会撞到前方物体),电控单元(5)发出指令,使电路接通;为了安全起见,当电子开关发生故障时,机械开关发挥作用,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时,外界物体将 首先碰撞汽车前面的机械开关(8)或汽车侧面的机械开关(6)、 (10)或挡风玻璃侧面的机 械开关(7)、 (9)中的任意一电路触点式机械开关组,此处触点式机械开关的触片将因碰撞 而变形接触,使电路接通,(该电路触点式机械开关每组由若干个触片组成,只要任意组的任 意两触片相接触,电路即可接通,电源利用汽车自身蓄电池(1)作电源);电路中无论是电 子开关或机械开关,只要有一只开关起动,电路即可接通,电路接通后,将分二路同步工作 一路连接排气系统电路的电子排气阔门(12),电子排气阀门(12)通电后使阀门瞬间打开, 充气座椅(11)内的气体在自身气体压力和人体重力的作用下排放出来,使座椅体积消失; 一路连接紧急离合系统和紧急刹车系统电路中的气体发生器(15),气体发生器(15)得到 电信号后,迅速点火并产生大量气体给气囊(16)充气,充气后的气囊(16)体积瞬间扩大, 推动连接着离合踏板杠杆(13)和刹车踏板杠杆(17)运动,使汽车为离合状态,同时,刹 车活塞运动,使刹车系统工作。(为了安装的方便和安装成本,同时又不改变车辆的结构,该 离合和刹车系统力的作用点设计在原系统的脚踏板上,但两者互不影响,当然如果没有安装 ABS防抱死系统的汽车,该紧急离合系统和紧急刹车系统也可以设计成一独立部分);充气座 椅排气系统电路、紧急离合系统电路、紧急刹车系统电路并联,然后串联在总电路上,电子 开关及所有的触点式机械开关组并联,然后串联在总电路上。另外在总电路上串联一个自动 断电器(19),电路接通一定时间后自动断电器(19)将电路断开,使充气座椅排气系统电路、 紧急熄火系统电路、紧急刹车系统电路断开,以便汽车能够继续行驶;同时在总电路上串联一 个手动断电器(20),当汽车在人多等复杂环境下行驶时可将该汽车充气座椅系统关闭,以免 该汽车充气座椅系统起动。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充气座椅系统,汽车充气座椅系统上设计了排气系统、紧急离合系统、紧急刹车系统和辅助系统,其特征是排气系统电路、紧急离合系统电路、紧急刹车系统电路并联,机械开关和电子开关并联,两并联电路和自动断电器及手动断电器串联在总电路中,排气系统的电子排气阀门安装在皮质座椅的底部,紧急离合系统、紧急刹车系统分别通过离合杠杆和刹车杠杆与气体发生器的气囊机械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充气座椅系统,其特征是汽车充气座椅系统在汽车左右两佩 面分别安装上和车身长度相同的一排机械开关组,在汽车前面安装上和车身宽度相同的一排 机械开关组和一电子开关,在车身前挡风玻璃两侧的钢架上分别安装上一排机械开关组。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降低驾乘人员受伤程度和死亡事故的汽车充气座椅系统。系统中座椅采用不透气且柔软的皮料制造,汽车充气座椅系统设计了电路开关系统、座椅排气系统、紧急离合系统、紧急刹车系统和辅助系统,排气系统电路和紧急离合系统电路及紧急刹车系统电路并联,然后串联在总电路上,所有的开关组并联,然后串联在总电路上,辅助系统电路为一独立电路,电源采用车备电池,电路开关系统在汽车左右两侧面分别安装上和车身长度相同长度的一排机械开关组,在汽车前面保险杠上安装上和车身宽度相同的一排机械开关组和电子开关,机械开关组环绕在车身的前面、左面和右面,跟路面成平行状态,在车身挡风玻璃两侧的钢架上分别安装上一排机械开关组。
文档编号B60N2/44GK201161562SQ20072019944
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9日
发明者徐维清 申请人:徐维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