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气的贮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271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然气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天然气的贮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燃煤锅炉占到锅炉总数的80%以上。由于各种燃煤锅炉、燃煤能源的大量使用,大家都意识到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是大气污染加剧、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燃煤工业锅炉作为煤炭能源使用大户,能源浪费严重,煤炭燃烧时排放大量烟尘、SO2和NOx等污染物,是我国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支持下,各地加快了“煤改气”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燃煤锅炉改造为清洁无污染的燃气锅炉,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对于管输天然气不能直接到达的城乡结合部或小型城镇工业锅炉用户和其它天然气用户,用LNG(液化天然气)气化站提供天然气的供气方式,是一种经济、高效、安全的首要选择。

LNG是一种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它在常压下温度为-162.5℃。由于这种超低温的液态特点,LNG需要存储在真空绝热保温的贮罐或杜瓦瓶中,经过输入汇管、气化器、安全阀、过滤器、减压调压、流量计量,转换为天然气,通过管道提供给锅炉和燃气用户使用,而由于杜瓦瓶太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一般将液化的天然气储存在贮罐中,然后经过一些列的处理后再输送给居民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增压、泄压的天然气的贮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天然气的贮罐装置,包括贮罐进液管、贮罐、增压器、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贮罐气相管,所述贮罐进液管的输出端分别与贮罐上进液管的输入端和贮罐下进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上进液管的输出端与设置在贮罐上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下进液管的输出端与设置在贮罐下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下进液管还与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的输出端通过法兰与增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压器的输出端通过另一法兰与贮罐气相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气相管的输出端与设置在贮罐上端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的输出端与贮罐出液管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贮罐上进液管上设置有上进液管截止阀a、上进液管截止阀b、上进液管手动阀,所述上进液管截止阀a设置在靠近贮罐上进液管的输入端,所述上进液管截止阀b设置在靠近贮罐上进液管的输出端,所述上进液管手动阀设置在上进液管截止阀a和上进液管截止阀b之间,通过关闭上进液管截止阀a,从而切断天然气从贮罐上进液管进入贮罐。

所述贮罐下进液管上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下进液管截止阀a、下进液管手动阀a、下进液管紧急切断阀、下进液管手动阀b、下进液管截止阀b,所述下进液管截止阀a和下进液管手动阀a设置在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与贮罐下进液管连接处一侧,下进液管紧急切断阀、下进液管手动阀b、下进液管截止阀b设置在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与贮罐下进液管连接处另一侧,通过控制下进液管截止阀a开启状态,从而控制天然气流入贮罐或增压器。

所述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上设置有液相管截止阀,当同时开启下进液管截止阀a和液相管截止阀时,天然气进入增压器进行增压。

所述贮罐气相管上设置有气相管截止阀a、气相管截止阀b、泄压阀组,所述气相管截止阀a靠近贮罐气相管的输入端,所述气相管截止阀b靠近贮罐气相管的输出端,所述泄压阀组设置在所述气相管截止阀a和气相管截止阀b之间,当气相管截止阀a和气相管截止阀b同时开启,增压器将增压后的天然气输送至贮罐,当气相管截止阀a关闭,气相管截止阀b开启时,通过泄压阀组给贮罐内的天然气泄压。

所述泄压阀组包括并联连接在贮罐气相管上的上贮罐BOG管、下贮罐BOG管,所述上贮罐BOG管、下贮罐BOG管输出端均与贮罐BOG总管连接,所述上贮罐BOG管上设置有泄压截止阀a、泄压截止阀b、自立式调节阀a,所述自立式调节阀a设置在泄压截止阀a与泄压截止阀b之间;

所述泄压阀组还包括并联连接在所述贮罐气相管上的气相截止阀c、截止阀d,所述截止阀d与自力式调节阀b连接,所述自力式调节阀b与气相截止阀e 连接,所述气相截止阀c与气相截止阀e的另一端与贮罐气相管连接;

所述泄压阀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贮罐气相管上的泄压安全阀a,所述泄压安全阀a两端连接有泄压安全阀b和泄压安全阀c。

所述贮罐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管截止阀、出液管手动阀和出液管紧急切断阀。

所述贮罐通过压力管道和液位管道与监控装置连接,通过监控装置实时监控贮罐的压力和液位。

所述的监控装置包括压力远传变送器和液位远传变送器,所述压力管道一端与压力远传变送器连接,另一端与贮罐上端连接,所述液位管道一端与液位远传变送器连接,另一端与贮罐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贮罐上进液管和贮罐下进液管将天然气输送至贮罐与增压器,通过增压器对部分的天然气进行增压处理后,再将增压后的天然气输送至贮罐,进一步提高了贮罐内天然气的压力,如果贮罐内天然气压力过大时,则通过关闭气相管截止阀a,开启气相管截止阀b,通过泄压阀组对贮罐内的天然气进行泄压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贮罐进液管,2-贮罐,3-增压器,4-贮罐上进液管,5-贮罐下进液管,6-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7-贮罐气相管,8-贮罐出液管,21-监控装置,41-上进液管截止阀a,42-上进液管手动阀,43-上进液管截止阀b,51-下进液管截止阀a,52-下进液管手动阀a,53-下进液管紧急切断阀,54-下进液管手动阀b,55-下进液管截止阀b,61-液相管截止阀,62-法兰,71-气相管截止阀a,72-上贮罐BOG管,73-气相管截止阀b,74-下贮罐BOG管,75-泄压安全阀a,76-泄压安全阀b,77-泄压安全阀c,76-气相截止阀c,79-截止阀d,720-泄压截止阀a,721-自立式调节阀a,722-泄压截止阀b,791-自力式调节阀b,792-气相截止阀e,81-出液管截止阀,82-出液管手动阀,83-出液管紧急切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天然气的贮罐装置,包括贮罐进液管1、贮罐2、增压器3、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6、贮罐气相管7、贮罐出液管8,所述贮罐进液管1 的输出端分别与贮罐上进液管4的输入端和贮罐下进液管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上进液管4的输出端与设置在贮罐2上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下进液管5的输出端与设置在贮罐2下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下进液管5还与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6的输出端通过法兰62与增压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压器3的输出端通过另一法兰62与贮罐气相管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气相管7的输出端与设置在贮罐2上端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贮罐2的输出端与贮罐出液管8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贮罐上进液管4上设置有上进液管截止阀a41、上进液管截止阀b43、上进液管手动阀42,所述上进液管截止阀a41设置在靠近贮罐上进液管4的输入端,所述上进液管截止阀b43设置在靠近贮罐上进液管4的输出端,所述上进液管手动阀42设置在上进液管截止阀a41和上进液管截止阀b43之间,通过关闭上进液管截止阀a41,从而切断天然气从贮罐上进液管4进入贮罐。

所述贮罐下进液管5上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下进液管截止阀a51、下进液管手动阀a52、下进液管紧急切断阀53、下进液管手动阀b54、下进液管截止阀b55,所述下进液管截止阀a51和下进液管手动阀a52设置在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6与贮罐下进液管5连接处一侧,下进液管紧急切断阀53、下进液管手动阀b54、下进液管截止阀b55设置在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6与贮罐下进液管5连接处另一侧,通过控制下进液管截止阀a51开启状态,从而控制天然气流入贮罐2或增压器3。

所述贮罐增压器进口液相管6上设置有液相管截止阀61,当同时开启下进液管截止阀a51和液相管截止阀61时,天然气进入增压器3进行增压。

所述贮罐气相管7上设置有气相管截止阀a71、气相管截止阀b73、泄压阀组,所述气相管截止阀a71靠近贮罐气相管7的输入端,所述气相管截止阀b73靠近贮罐气相管7的输出端,所述泄压阀组设置在气相管截止阀a71和气相管截止阀b73之间,当气相管截止阀a71和气相管截止阀b73同时开启,增压器3将增压后的天然气输送至贮罐2,当气相管截止阀a71关闭,气相管截止阀b73开启时,通过泄压阀组给贮罐2内的天然气泄压。

所述泄压阀组包括并联连接在贮罐气相管7上的上贮罐BOG管72、下贮罐BOG管74,所述上贮罐BOG管72、下贮罐BOG管74输出端均与贮罐BOG总管连接,所述上贮罐BOG管72上设置有泄压截止阀a720、泄压截止阀b722、自立式调节阀a721,所述自立式调节阀a721设置在泄压截止阀a720与泄压截止阀b722之间;

所述泄压阀组还包括并联连接在所述贮罐气相管7上的气相截止阀c78、截止阀d79,所述截止阀d79与自力式调节阀b791连接,所述自力式调节阀b791与气相截止阀e792连接,所述气相截止阀c78与气相截止阀e792的另一端与贮罐气相管2连接;

所述泄压阀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贮罐气相管上的泄压安全阀a75,所述泄压安全阀a75两端连接有泄压安全阀b76和泄压安全阀c77。

所述贮罐出液管8上设置有出液管截止阀81、出液管手动阀82和出液管紧急切断阀83。

所述贮罐2通过压力管道和液位管道与监控装置21连接,通过监控装置21实时监控贮罐2的压力和液位。

所述的监控装置21包括压力远传变送器和液位远传变送器,所述压力管道一端与压力远传变送器连接,另一端与贮罐2上端连接,所述液位管道一端与液位远传变送器连接,另一端与贮罐2下端连接。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