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调压装置的预警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2110发布日期:2018-06-08 22:0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调压装置的预警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调压装置的预警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天燃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燃气输送过程中的气密性要求就非常的严格。调压装置是燃气输送过程中的必要设备之一,对其质量的检测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目前,市面上的一种燃气调压装置的预警集成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使工作人员实时的对调压装置进行监控,并且预警效果较差,除此之外,在对数据进行采集之后利用无线传输的手段进行传输到接收端,在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数据的不准确,同时不便于工作人员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无法实时的对接收到的数据性的准确性作出判断,降低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调压装置的预警集成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调压装置的预警集成系统,包括设置有集成为芯片的控制器和监视器的调压装置,所述控制器芯片电性连接气压感应器和燃气感应器,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数据采集器和第一无线传输器,所述数据采集器和所气压感应器和所述燃气感应器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调压装置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监控器通过第一无线无线传输器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监视器均分别集成为芯片安装于所述调压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监控器内部依次设有数据分析模块、数据整合模块和第一存储模块依次进行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第二存储模块,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和所述数据采集器进行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压装置和所述控制器的外部分别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分别与所述调压装置和所述控制器通过螺栓进行嵌入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监控器内部设有第一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传输器和第二无线传输器进行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压装置一侧设有燃气报警器,所述燃气报警器和所述控制器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增设的控制器接收到数据采集器内部的数据并且进行分析,当达到预设的值,控制器可对调压装置进行控制,并且可使燃气警报器发出警示,同时将实时数据传输给监控器,除此之外,通过增设的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能够对数据采集器和监控器内部的数据进行存储,便于工作人员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实时的对接收到的数据性的准确性作出判断,整体上提高了在对天然气进行使用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燃气调压装置的预警集成系统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燃气调压装置的预警集成系统监控器的内部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燃气调压装置的预警集成系统,包括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内部分别设有气压感应器和燃气感应器,所述调压装置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数据采集器和第一无线传输器,所述数据采集器和所气压感应器和所述燃气感应器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调压装置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器外部设有监控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监控器通过第一无线无线传输器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监视器具体为监视器芯片,所述所述监控器内部依次设有数据分析模块、数据整合模块和第一存储模块依次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第二存储模块,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和所述数据采集器进行连接。所述调压装置和所述控制器的外部分别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分别与所述调压装置和所述控制器通过螺栓进行嵌入式固定连接。所述监控器内部设有第一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传输器和第二无线传输器进行连接。所述调压装置一侧设有燃气报警器,所述燃气报警器和所述控制器进行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数据整合模块、第一存储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一无线接收模块均集成于所述监视器芯片内。

本发明的改进在于:在使用的时候,利用控制器接收到数据采集器内部的数据并且进行分析,当达到预设的值,控制器可对调压装置进行控制,并且可使燃气警报器发出警示,同时将实时数据传输给监控器,同时通过增设的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能够对数据采集器和监控器内部的数据进行存储,工作人员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实时的对接收到的数据性的准确性作出判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