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1913阅读:35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闭卸油装置,属于卸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国各地石油、石化、化工行业油罐车拉油卸车过程中,绝大多数现场仍然采用传统的敞口卸油方式,敞口卸油方式的缺点包括:一、油气容易挥发,存在爆燃的安全隐患;二、卸油过程中压力较大,油品易向外面喷溅,造成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部分卸油台现场环境恶劣,工作人员长期呼吸有害物质极易致病等。并且卸油车中的杂物不经过过滤直接进入油库,一方面会造成堵塞,另一方面影响油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密闭卸油装置,该密闭卸油装置减少了油气挥发,防止了油品喷溅,并且可以将卸油车中的杂物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闭卸油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上面板上设有观察口,观察口上设有观察口盖板,观察口盖板与上面板铰接,箱体的一个侧面板上设有进油口;箱体内部设有第一层过滤网和第二层过滤网,第一层过滤网为桶状,网口正对进油口,第二层过滤网为平面状,设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

卸油车卸油时,油品通过卸油管和进油口进入箱体内的,首先经过第一层过滤网,然后经过第二层过滤网,最终流入油库;有观察需要时,打开观察口盖板即可完成观察需求。

优选的,所述的上面板为防静电铝材。

优选的,所述的箱体的各个面板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条,确保整个卸油过程在密闭环境下进行。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层过滤网向下倾斜,符合油品进入箱体的流动方向,能够较好的起到过滤作用,减小杂物由于压力过大而被冲出的可能行。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层过滤网内部设置把手,第一层过滤网为活动过滤网,可以定期清理过滤网中的杂物。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层过滤网和第二层过滤网的网格均是边长为0.7cm-1.2cm的方格。

优选的,所述的侧面板的进油口上设置有快速接口,快速接口上设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的观察口盖板上表面设置拉把,上面板上增设锁座,拉把与上面板之间设有锁头。

优选的,所述的箱体外围设有防护架,避免卸油车在倒车过程中对装置主体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减少了油气挥发,防止了油品喷溅,并且可以将卸油车中的杂物进行过滤,杂物的清理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密闭卸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防护架;3、密封胶条;4、上面板;5、第二层过滤网;6、锁座;7、观察口盖板;8、拉把;9、观察口;10、快速接口;11、密封盖;12、把手;13、第一层过滤网;14、油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闭卸油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面板4上设有观察口9,观察口9上设有观察口盖板7,观察口盖板7与上面板4铰接,箱体1的一个侧面板上设有进油口;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层过滤网13和第二层过滤网5,第一层过滤网13为桶状,网口正对进油口,第二层过滤网5为平面状,设于上面板4和下面板之间。

本实施例中:上面板4为防静电铝材,箱体1的各个面板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条3,确保整个卸油过程在密闭环境下进行;第一层过滤网13向下倾斜,并且第一层过滤网13内部设置把手12,第一层过滤网13和第二层过滤网5的网格均是边长为1.0cm的方格;进油口上设置有快速接口10,快速接口10上设有密封盖11,观察口盖板7上表面设置拉把8,上面板4上增设锁座6,拉把8与上面板4之间设有锁头;箱体1外围设有防护架2,避免卸油车在倒车过程中对密闭卸油装置主体造成损伤。

卸油车卸油时,将密封盖11打开,卸油管与快速接口10对接,油品经过卸油管、快速接口10和进油口进入箱体1内的,然后首先经过第一层过滤网13,随后经过第二层过滤网5,最终流入油库14;有观察需要时,打开观察口盖板7即可完成观察需求,不需要观察时,上锁即可。第一层过滤网13向下倾斜设置,符合油品进入箱体1的流动方向,能够较好的起到过滤作用,减小杂物由于压力过大而被冲出的可能行;第一层过滤网13为活动过滤网,并且内部设置把手12,方便定期清理过滤网中的杂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