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瓶灌装生产线的空瓶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236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瓶灌装生产线的空瓶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瓶灌装,特别涉及一种空瓶灌装生产线的空瓶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药、食品等包装领域中,传统的进料装置主要包括空瓶放置台、将空瓶传送进入下道工序的传送带以及将空瓶从放置台转移到传送带上的传送装置。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大多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空瓶摆放成开口向上的放置方式并依次放置到传送装置上,增加了空瓶灌装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瓶灌装生产线的空瓶进料装置,该空瓶进料装置可自动将空瓶传送至将空瓶传送进入下道工序的传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空瓶灌装生产线的空瓶进料装置,包括将空瓶传送进入下道工序的主传送带、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内的顶部开口的锥形容置腔和空瓶转移腔,所述锥形容置腔用于放置空瓶并沿锥形容置腔内壁设置有用于将锥形容置腔底部的空瓶传送至空瓶转移腔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空瓶转移腔设置有用于将空瓶转移腔内的空瓶依次传送到主传送带上的空瓶传送盘,所述空瓶转移腔内还设置有用于将由第一传送带从锥形容置腔传送至空瓶转移腔的空瓶传送到空瓶传送盘上的导向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进料装置的过程中,首先将待使用的数量较多的空瓶放入锥形容置腔中,由于第一传送带沿锥形容置腔内壁设置并用于将锥形容置腔底部的空瓶传送至空瓶转移腔,所以当第一传送带转动时可将锥形容置腔底部的空瓶由下向上沿锥形容置腔的内壁传送至锥形容置腔的顶部,并通过锥形容置腔的顶部传送进入空瓶转移腔;当空瓶从空瓶转移腔顶部落入空瓶转移腔时,空瓶可能与空瓶转移腔中的空瓶发生碰撞,从而发生空瓶飞溅的情况,导向通道的设置可对从第一传送带进入空瓶转移腔的空瓶产生导向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瓶飞溅的情况发生;当空瓶落到空瓶传送盘上时,空瓶传送盘可将空瓶依次传送到主传送带上,从而完成空瓶进料的工作;在进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全部通过自动化的传送方式完成空瓶的传送,减少了空瓶灌装的人工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空瓶传送盘周边均匀设置有多个可容纳单个空瓶的卡接槽,所述空瓶转移腔的内壁还设置有将卡接槽中多余的空瓶拨出的拨瓶装置以及用于将倒置在卡接槽中的空瓶拨正的扶正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瓶传送盘转转时,空瓶传送盘上的空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移动到空瓶传送盘边缘位置,卡接槽经过堆放在空瓶传送盘边缘位置的空瓶时,可将位于空瓶传送盘上的空瓶卡入卡接槽;拨瓶装置和扶正装置的设置可使得卡入卡接槽的空瓶的只有一个并且均正向立于卡接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拨瓶装置设置为一风车,风车的扇叶位于装有空瓶的卡接槽移动路径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风车的扇叶位于装有空瓶的卡接槽移动路径的上方,所以风车旋转时可将卡在卡接槽边缘位置的多余的空瓶从卡接槽拨出,使得一个卡接槽只能带动一个空瓶移动,同时也使得多余的空瓶重新回到风车传送盘上,以便于重新卡入卡接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空瓶传送盘靠近锥形容置腔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空瓶传送盘靠近锥形容置腔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所以,位移空瓶传送盘上的空瓶,可在重力作用下朝向空瓶传送盘靠近锥形容置腔的一侧移动,使得位于空瓶传送盘上可自由活动的空瓶堆积到空瓶空瓶传送盘靠近锥形容置腔的一侧,以便于空瓶传送盘上的卡接槽更加方便的卡入空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空瓶传送盘包括叠落在一起的顶盘和底盘,顶盘和底盘的周边均匀凸出设置有多个卡尺,相邻卡尺组成所述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盘和底盘上的卡尺可共同起到卡接空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卡接槽卡接空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主传送带上方沿平行于主传送带传送方向设置有用于对位于主传送带上的空瓶起导向作用的靠尺和护栏,所述靠尺一端位于所述顶盘和底盘之间,所述护栏位于空瓶转移腔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靠尺一端位于顶盘和底盘之间,护栏位于空瓶转移腔外部,所以当空瓶传送盘上的卡接槽经过靠尺时,靠尺可将位于卡接槽中的空瓶卡到主传送带上,从而实现空瓶从卡接槽转移到主传送带的步骤。同时,护栏和靠尺的设置还可以起到对位于主传送带上的空瓶的导向和防倾倒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导向通道包括与所述第一传送带顶部位置对应的导向漏斗以及与导向漏斗底部连通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空瓶传送盘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漏斗的设置可起到对空瓶的导向作用,使得从第一传送带进入空瓶转移腔的空瓶全部通过导向漏斗进入导向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导向管的出口端位于沿空瓶传送盘的传送方向上从主传送带到空瓶传送盘最低部之间的卡接槽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向管的出口端位于沿空瓶传送盘的传送方向从主传送带到空瓶传送盘最低部之间的卡接槽上方,所以当空瓶从导向管出口落下时会在空瓶传送盘的带动下向空瓶传送盘的最低部移动,在一定程度上 减少了堆积在空瓶传送盘最低部的空瓶的数量并增加了空瓶卡入卡接槽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工作安全性高,通过设置导向通道,不但在一定程度上 减少了堆积在空瓶传送盘最低部的空瓶的数量并增加了空瓶卡入卡接槽的概率,同时,也起到了防止由于从第一传送带进入空瓶转移腔的空瓶与空瓶转移腔中的空瓶发生碰撞,从而发生空瓶飞溅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进料装置工作的安全性;

二,降低生产升本,本进料装置通过设置第一传送带以及空瓶转移装置,减少了操作工人的工作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进料装置轴测图;

图2是锥形容置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推送凸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空瓶转移腔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柜体;2、主传送带;21、护栏;22、靠尺;3、锥形容置腔;31、第一传送带;311、挡板;32、第一驱动电机;33、第二传送带;331、推送凸块;34、第二驱动电机;4、空瓶转移腔;41、空瓶传送盘;411、卡尺;42、拨瓶装置;43、拨杆;44、导向弧;45、限位板;46、导向通道;461、导向漏斗;462、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空瓶灌装生产线的空瓶进料装置,包括将空瓶传送进入下道工序的主传送带2、柜体1以及设置在柜体1内的顶部开口的锥形容置腔3和空瓶转移腔4,锥形容置腔3的缩口端朝下设置。其中,锥形容置腔3用于放置空瓶并设置有将锥形容置腔3底部的空瓶传送至空瓶转移腔4的传送装置,空瓶转移腔4设置有用于将空瓶转移腔4内的空瓶依次传送到主传送带2上的空瓶转移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传送装置包括沿锥形容置腔3内壁设置的第一传送带31以及驱动第一传送带3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32,第一传送带31位移锥形容置腔3靠近空瓶转移腔4的一侧。第一传送带31沿自身传送方向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拖动空瓶的挡板311,挡板311表面设置有防滑垫(图中未示出)。当第一传送带31转动时,可通过挡板311将位于锥形容置腔3内的空瓶传送至空瓶转移腔4中。

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锥形容置腔3设置为四棱锥形,锥形容置腔3的四个内壁上均设置有用于将锥形容置腔3内的空瓶推送至锥形容置腔3底部的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包括沿锥形容置腔3内壁设置的第二传送带33以及驱动第二传送带33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34,第二传送带33位于锥形容置腔3内时的运动方向为沿锥形容置腔3内壁向下方向。第二传送带33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推送凸块331,推送凸块331的横截面为圆弧面,推送凸块331的凸出侧朝向第二传送带33的传送方向。

当该进料装置工作时,第二传送带33可通过推送凸块331将贴在锥形容置腔3内壁上的空瓶推送至锥形容置腔3底部,以便于第一传送带31将位于锥形容置腔3底部的空瓶传送至空瓶转移腔4中。同时,当锥形容置腔3内的空瓶数量减少时,推送装置推送空瓶的动作可使得位于锥形容置腔3内的空瓶尽可能的堆积在锥形容置腔3底部,以便于第一传送带31将位于锥形容置腔3底部的空瓶传送至空瓶转移腔4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第一传送带31传送空瓶的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空瓶转移腔4设置为圆柱形空腔,空瓶转移装置包括与空瓶转移腔4配合的空瓶传送盘41,空瓶传送盘41靠近锥形容置腔3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空瓶传送盘41包括叠落在一起的顶盘和底盘,顶盘和底盘的周边均匀凸出设置有多个卡尺411,相邻卡尺411之间形成可容纳单个空瓶的卡接槽。当空瓶通过第一传送带31进入空瓶转移腔4时会堆积在空瓶传送盘41靠近锥形容置腔3的一端,当空瓶传送盘41转动过程中,卡接槽将逐个通过堆积在空瓶传送盘41上的空瓶,同时,靠近卡接槽的空瓶将逐个进入卡接槽,从而达到通过空瓶传送盘41传送空瓶的目的。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主传送带2设置在空瓶传送盘41背离锥形容置腔3的一侧,主传送带2上设置有护栏21和靠尺22,护栏21和靠尺22的均设置在主传送带2的上方,并且护栏21和靠尺22的长度方向与主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平行。其中,靠尺22的一端位于上述顶盘和底盘之间,护栏21位于空瓶转移腔4外部。当空瓶传送盘41通过卡接槽带动空瓶经过主传送带2时,空瓶将被靠尺22挡在主传送带2上并通过主传送带2传送至下一道工序。护栏21和靠尺22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止空瓶在主传送带2上移动时倾倒的现象发生,同时也对空瓶移动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空瓶随传送带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的,空瓶转移腔4的内壁还设置有将卡接槽中多余的空瓶拨出的拨瓶装置42以及用于将倒置在卡接槽中的空瓶拨正的扶正装置。其中,拨瓶装置42设置为一风车,上述空瓶传送盘41的最低端位于风车的扇叶转动所在竖直平面上。当风车转动时,风车的扇叶可将卡在卡接槽边缘位置的多余的空瓶拨向空瓶传送盘41的最低端。扶正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空瓶转移腔4内壁上的拨杆43和设置在空瓶转移腔4侧壁中的导向弧44,拨杆43位于风车和导向弧44之间,导向弧44靠近拨杆43的一端与空瓶转移腔4的底璧位于同一高度,导向弧44背离拨杆43的一端与相应空瓶转移腔4的底璧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空瓶的高度。空瓶转移腔4相应于导向弧44的侧壁设置有防止空瓶从导向弧44滑出空瓶转移腔4的限位板45。

当空瓶传送盘41通过卡接槽将空瓶传送到主传送带2的过程中,空瓶倒立在卡接槽中时,由于空瓶的底部大于空瓶的顶部,倒立的空瓶的底部将与拨杆43发生碰撞,从而使空瓶在相应卡接槽中发生倾斜;当发生倾斜的空瓶经过导向弧44时,空瓶的顶部将滑出卡接槽,并抵接导向弧44,空瓶的底部在卡接槽的带动下继续随空瓶传送盘41转动,此时空瓶的顶部将沿导向弧44移动,从而使得空瓶的顶部的位置逐渐升高,当空瓶通过导向弧44时,空瓶将顶部向上立于卡接槽中,从而完成对倒立的空瓶的拨正。

如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的,空瓶转移腔4还固定设置有一导向通道46,导向通道46包括与上述第一传送带31的顶部位置对应的导向漏斗461以及与导向漏斗461底部连通的导向管462,导向管462的出口端位于沿空瓶传送盘41的传送方向上从主传送带2到空瓶传送盘41最低部之间的卡接槽上方。

当空瓶在第一传送带31的传送作用下进入空瓶转移腔4中时,将首先进入导向漏斗461,并沿导向漏斗461下方的导向管462落在空瓶传送盘41上。导向通道46的设置可以避免由于从第一传送带31进入空瓶转移腔4的空瓶会与位于空瓶转移腔4内堆积的空瓶碰撞而发生空瓶飞溅的情况,同时,由于导向管462的出口位于沿空瓶传送盘41的传送方向上从主传送带2到空瓶传送盘41最低部之间的卡接槽上方,所以当空瓶从导向管462出口落下时会在空瓶传送盘41的带动下向空瓶传送盘41的最低部移动,在一定程度上 减少了堆积在空瓶传送盘41最低部的空瓶的数量并增加了空瓶卡入卡接槽的概率。

通过以上所述内容可知,当工作人员将空瓶倒入锥形容置腔3中后,空瓶将在第一传送带31的作用下进入空瓶转移腔4,同时第二传送带33以及位于第二传送带33上的推送凸块331可将靠在锥形容置腔3内壁上的空瓶推送至锥形容置腔3的底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第一传送带31对空瓶的传送效率。当空瓶传送盘41转动时,可将堆积在空瓶传送盘41上的空瓶逐个传送到主传送带2上,导向通道46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堆积在空瓶传送盘41最低部的空瓶的数量并增加了空瓶卡入卡接槽的概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