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附油加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8286发布日期:2021-05-25 12:4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飞机附油加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料加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附油加注车。



背景技术:

飞机附油加注车集航空附属油料的储存、运输及加注为一体的地面保障装备。其中,航空润滑油作为一种飞机附油,是飞机发动机及仪表、设备所必须的液体润滑剂,按用途可分为各类航空发动机用油及航空仪表用油等。各类型的发动机润滑油主要作用均相同,即减少摩擦表面的相互摩擦力;保护摩擦部件免受化学和机械磨损;吸收摩擦热量、并随油循环将其转移等。

不同的应用场合对润滑油的质量要求也不相同。当润滑油当作油封用油时,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油封油中水分含量超过一定标准后,能大大加快发动机金属表面的氧化和腐蚀过程,促使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存在又会进一步加速发动机金属表面的氧化和腐蚀。航空发动机在定检油封时,需要大量的脱水润滑油,为保证发动机不被水分锈蚀,以往是采取加热蒸发水分的办法。该方法有三个不足,一是加热时浪费燃料油,污染环境;二是润滑油温度升高后,轻质馏分容易挥发,影响油品质量;三是润滑油温度升高后,提高了水分的溶解度,自然降温后,仍会有部分水分析出,这部分水分仍然会腐蚀发动机。

此外,当环境温度低于某一极限值时,润滑油运动的粘度过大,会造成飞机发动机不能起动,需将润滑油加温加注。一方面可以减小加油时的阻力损失,防止由于加油压力过高而造成的损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启动阻力防止启动电流过大而造成的电气元件的损坏,在我国北方的机场加温降粘尤为重要。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可以满足航空润滑油各种加注要求的飞机附油加注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飞机附油加注车,能够实现飞机润滑油的加注、吸油、抽回油和脱水过滤等多种功能和需求,还能对润滑油的加注质量进行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飞机附油加注车,包括车头和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设有包括油箱、油泵、油液过滤器、流量传感器、加油组件和连接管,所述油箱用于提供润滑油,油泵一端与油箱的出油口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加油组件相连;所述油液过滤器和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泵和加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油泵的出口端连有一分支的回油管路,该回油管路上连接有脱水过滤器,回油管路的出口接入油箱;油泵的进油端还分别连有余油抽取管路和吸油管路两条支路,所述吸油管路的端头设有吸油接口,所述余油抽取管路的抽油端接入加油组件的进油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油温传感器和硅胶加热垫,所述油温传感器和硅胶加热垫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由市电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管路、回油管路、余油抽取管路和吸油管路上均设有防爆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上设有油箱过滤器和液位测量仪,油箱本体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油泵、液位测量仪、流量传感器和防爆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软管卷盘、拉脱装置、对接接头和加油接嘴,油箱上连接有一加油接头座,所述加油接嘴可与加油接头座连接进行闭式循环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飞机附油加注车可以实现从外部容器中吸油到本车油箱内,实现对油箱内的润滑油进行循环过滤,实现以压力或重力方式为飞机加注航空液压油,以及为飞机发动机提供脱水的油封用航空润滑油等功能,满足飞机润滑油使用时的各种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电加热装置,在油箱底部铺设硅胶加热垫,可在低温环境时为润滑油加温,保证润滑油在低温环境下的粘度,保证润滑油的加注质量;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油箱上设有一加油接头座,所述加油接头座可与加油组件上的加油接嘴相连进行闭式循环作业,在电加热装置的配合下,通过油液的循环加热管道内的低温油,尤其适用于寒冷地区油液加注时的加温降粘;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回油管路上设置有脱水过滤器,所述脱水过滤器可完成润滑油的脱水,控制油封油中的水分含量,提高油液质量,防止发动机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各功能管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飞机附油加注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油箱,2、油泵,3、油液过滤器,4、流量传感器,5、软管卷盘,6、拉脱装置,7、对接接头,8、加油接嘴,9、加油接头座,10、吸油接头,11、油箱过滤器,12、液位测量仪,13、脱水过滤器,14、车头,15、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2所示的飞机附油加注车,包括车头14和车厢15,所述车厢15上设有包括油箱1、油泵2、油液过滤器3、流量传感器4、加油组件和连接管。

所述油箱1用于提供液压油,所述油泵2一端与油箱1的出油口连通,油箱1与油泵2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防爆电磁阀v2,油泵2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加油组件相连,油液过滤器3、流量传感器4和防爆电磁阀v3设置在所述油泵2和加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流量传感器4用于检测并反馈管道中的油液流量,优选的,所述流量传感器4选用lwgy-15-b型涡轮流量传感器。在油泵2的作用下,油箱1中的油料被吸入并泵出,经过油液过滤器3、软管卷盘5、加油接嘴8后为飞机(受油容器)加油,所述油泵2由发动机提供动力。

所述油泵2的出口端连有一分支的回油管路,该回油管路上连接有脱水过滤器13和防爆电磁阀v5,回油管路的出口接入油箱1。所述脱水过滤器13可完成润滑油的脱水,控制油封油中的水分含量,提高油液质量,防止发动机腐蚀。优选的,该脱水过滤器13采用2ps160x460cif型高精度脱水过滤器13,过滤精度1μm,吸水量50kg,油封用润滑油水的含量控制在300ppm以内,脱水效果明显。

所述油泵2的进油端还分别连有余油抽取管路和吸油管路两条支路,所述吸油管路包括防爆电磁阀v6以及设置在端头的吸油接口,所述余油抽取管理的抽油端接入加油组件的进油端,该余油抽取管路上设有防爆电磁阀v4。所述余油抽取管路用于将加油组件中参与的润滑油抽回油箱1,所述吸油管路用于实现从外部容器中吸油到本车油箱1内。

本实施例所述的飞机附油加注车可以实现从外部容器中吸油到本车油箱1内,实现对油箱1内的润滑油进行循环过滤,实现以压力或重力方式为飞机加注航空液压油,以及为飞机发动机提供脱水的油封用航空润滑油等功能,满足飞机润滑油的各种用油需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全部内容,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油温传感器、硅胶加热垫和控制器,所述硅胶加热垫衬于油箱1底部,所述油温传感器和硅胶加热垫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由市电供电。当环境温度小于设定的温度下限值时,油温传感器将采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自动开启电加热系统;此时接入220v市电,交流电输入给衬在润滑油箱1底部的加热垫,润滑油逐渐升温,当润滑油被加热至设定的温度上限值时,自动停止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软管卷盘5、拉脱装置6、对接接头7和加油接嘴8。所述软管卷盘5可随意拉出加注需要的长度进行作业,拉脱装置6为现有的产品,可保证加注作业时的飞机安全;对接接头7可适应不同机型的需要,油箱1上通过连接管外接有一加油接头座9,当需要进行闭式循作业时,所述加油接嘴8与加油接头座9连接。在电加热装置的配合下,闭式循环作业可通过油液循环加热管道内的低温油,尤其适用于寒冷地区油液加注时的加温降粘。

优选的,所述油箱1上设有油箱过滤器11和液位测量仪12,油箱1体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优选的,所述液位测量仪12为矩阵涡流液位仪。所述油泵2、液位测量仪12、防爆电磁阀和流量传感器4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应能实现加油、吸油、余油抽取、脱水过滤、闭式循环等作业的自动切换,还能显示加油压力、流量、油箱液位、油料温度等,控制器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飞机附油加注车可实现润滑油的加油、吸油、余油抽取、脱水过滤以及闭式循环作业等几个功能,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加油作业:将加油管路上的防爆电磁阀v2和v3打开,其余管路关闭,油泵2将油箱1中的油料吸入并泵出后,经过过滤器、软管卷盘5、加油接嘴8后为飞机(受油容器)加油;

吸油作业:将回油管路上的防爆电磁阀v5和吸油管路上的防爆电磁阀v6打开,其余管路关闭,油泵2将外部容器中的油料吸入并泵出后,经回油管路上的脱水过滤器13后回到油箱1;

余油抽取作业:将抽余油管路上的防爆电磁阀v4和回油管路上的防爆电磁阀v5打开,其余管路关闭,油泵2将加油管路中的余油吸入并泵出后,经回油管路上的脱水过滤器13后回到油箱1;

脱水过滤作业:当飞机需要供应油封用脱水润滑油时,将加油管路上的防爆电磁阀v2和回油管路上的防爆电磁阀v5打开,其余管路关闭,油泵2将油箱1中的油料吸入并泵出后,经回油管路上的脱水过滤器13后回到油箱1;

闭式循环作业:将加油接嘴8与加油接头座9连接,打开防爆电磁阀v1、v2和v3,其余管路关闭,油泵2将油箱1中的油料吸入并泵出后,经加油过滤器、软管卷盘5、加油接嘴8和加油接头座9回到油箱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