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发动机与发动机架安装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12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便于发动机与发动机架安装的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发动机安装配件,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发动机与发动机架安装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小型通用飞机的发动机是通过发动机架与机身连接的,所以发动机的载荷及振动首先会传递到发动机架上。由于发动机与发动机架的连接对载荷与振动的传递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求发动机与发动机架的连接要非常准确并且可靠,然而当前,大多数发动机与安装节、安装节与发动机架都是通过螺栓连接的。为保证发动机的载荷与振动顺利地传递到发动机架上,就需要安装节上的8个孔(1'、2'、……8')与发动机架上的8个孔(1、2、……8)一一对应,并且准确可靠,于是就要求发动机架上的尺寸(L1、L2、……L8)与安装节上的对应尺寸(L1'、L2'、……L8')分别相等,即(L1=L1'、L2=L2'、……L8=L8')。这种要求非常苛刻,但又必须需要。

目前通用的方法是:首先将不加工8个孔(1、2、……8)的发动机架安装在地面工装上,将安装节安装到发动机对应安装耳片上。然后用起重机将发动机吊起,矫正发动机与发动机架的相对位置,达到发动机与发动机架的位置要求。再将发动机架与发动机试装配,用专用工装在发动机架上做安装节8个孔(1'、2'、……8')的投影标记。然后在发动机架上的标记处使用专用工装钻孔(1、2、……8),以保证孔的方向、大小及位置要求。最后使用螺栓将安装节固定在发动机架上,如此,则完成了发动机与发动机架的连接。

但是,由于加工公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每台发动机安装节的8个孔(1'、2'、……8')都不完全相同。那么采用这种方法安装,就要求每台发动机的安装都要经过起吊、矫正、试装、打标记、钻孔、安装的工序,并且为保证必要的精度要求,还需要多种专用工装和高级技师才能完成。这种工序数量多,比较依赖操作人员的水平,因而加工出错的风险会比较大,特别是一旦钻孔的位置或方向有偏差,轻则导致发动机载荷及振动无法有效传递到发动机架上,重则导致发动机架返工或报废,不利于批量生产,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也无法节约资源控制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飞机发动机及发动机架安装时存在的安装复杂、出错风险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便于发动机与发动机架安装的结构,该结构可以在达到安装精度要求的同时简化发动机安装工序,提高装配合格率,节约成本。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发动机与发动机架安装的结构,在发动机架上设置有n个安装孔一,安装孔一对应的有安装孔一基座,所述n>4,n个安装孔一形状、尺寸相等,在安装节上设置有与发动机架安装孔一数量相等、位置一一对应的安装孔二,安装孔二对应的有安装孔二基座,在每个一一对应的安装孔一与安装孔二之间匹配设置有固定螺栓,在每个发动机架安装孔一内分别嵌入一偏心衬套,偏心衬套与安装孔一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偏心衬套长度至少大于发动机架安装孔一基座厚度,每个偏心衬套的外径相同但偏心度不同。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每个发动机架安装孔一基座下端及安装节的安装孔二基座上端分别安装有垫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n为8。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偏心衬套长度大于发动机架安装孔一基座厚度0.5-1mm。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提高发动机与发动机架的连接精度,2.简化发动机与发动机架的装配工序,3.减小发动机与发动机架装配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4.提高装配合格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发动机、安装节及发动机架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安装节与发动机架对接示意图之一;

图3是现有技术中安装节与发动机架对接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发动机与发动机架安装的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架安装孔一装配衬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节安装孔二与发动机安装孔一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偏心衬套转动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偏心衬套转动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发动机, 2-安装节,3-发动机架,4-安装孔一,5-安装孔二,6-安装孔一基座,7-安装孔二基座,8-偏心衬套,9-螺栓,10-垫片,11-防松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实施例1:一种便于发动机与发动机架安装的结构,参见图4-图6,在发动机架上设置有8个安装孔一4,8个安装孔一形状、尺寸相等,每两个安装孔一对应一个安装孔一基座6,在安装节上设置有与发动机架安装孔一数量相等、位置一一对应的安装孔二5,在每个一一对应的安装孔一与安装孔二之间匹配设置有螺栓9,在每个发动机架安装孔一内分别嵌入一偏心衬套8,偏心衬套8与安装孔一4之间留有间隙,偏心衬套长度至少大于发动机架安装孔一基座厚度,每个偏心衬套的外径相同但偏心度不同。在每个发动机架安装孔一基座下端及安装节的安装孔二基座上端分别安装有垫片10。

本实施例根据发动机的装配要求,通过在发动机架的孔中嵌入偏心衬套的方法,即能满足安装要求(L1=L1'、L2=L2'、……L8=L8'),又能简化工序。

具体原理为:偏心衬套与发动机架的孔是非常小的间隙配合,衬套可以在孔中旋转。当安装发动机时,如果L2≠L2',那么则转动孔2和孔3的偏心衬套。由于偏心作用,衬套转动不同的角度后L2会变化为L2±Δ,只要Δ足够大,就可以保证L2±Δ=L2',即调整后的L2=L2'。以此类推,即可满足L1=L1'、L2=L2'、……L8=L8'。

偏心衬套加工时,其长度稍大于发动机架安装孔一基座的厚度。装配时,偏心衬套的一端与安装节安装孔二基座接触,另一端低于发动机架安装孔一基座X mm,X优选为0.5-1mm,与垫片接触,螺栓拧紧时,螺母会压紧衬套以产生阻止衬套旋转的摩擦力,衬套固定好。

具体的将发动机与发动机架连接的过程为:首先在加工发动机架时,将发动机架上的8个孔扩大到一定的尺寸,机械加工可以保证孔的大小及方向;同时加工若干相同外径但不同偏心度的偏心衬套,将衬套嵌入发动机架上的8个孔中。再起吊发动机至发动机架上方,使用螺栓连接安装节与发动机架。然后,如果螺栓不能顺利从安装节的孔中穿到发动机架的孔中,则旋转偏心衬套,直至螺栓可以自由穿插。最后使用螺母压紧衬套使其不再自由旋转,则安装过程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