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7148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容易挥发出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油气。而大多数油站建立在城市交通要道等人群相对密集的地方。因此油气在空气中挥发对周围人群造成的健康危害是不容忽视的。油气的大量挥发不仅造成油品损失和质量下降。且高浓度的油气被大量排放至大气层,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并产生重大的火灾隐患。数据显示1立方米浓度为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四十的油气混入空气中会形成20立方米的爆炸性气体、会污染6700立方米的大气环境。而我国2009年石油消耗当量为22.52亿吨,按照原油的油气产出率为30计算,汽油的产量为6.756亿吨,汽油从炼油厂到用户手中,平均按四次装卸计算,每次装卸约有百分之一点八的饱和油气排出,装卸损失率为百分之七点二,故油气损失量为486.4万吨,约40亿立方米的油气,将会产生800亿立方米的爆炸性气体,污染268000亿立方米的大气环境,所产生的污染对人类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健康造成了重大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合理处理油气,有效地避免油气泄露的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包括车体和储油罐,还包括气动阀,油气管道、快速接头、卸油管和卸油阀,所述储油罐上端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安全护肩,安全护肩内设置有空腔,储油罐上端中心轴线上布设有欧式人孔盖和防溢流探杆,储油罐内的欧式人孔盖底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欧式人孔盖通过第一气体通道与安全护肩内的空腔连通,第一气体通道上设置有气动阀,所述油气管道一端接入安全护肩的空腔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卸油管一端固定设置在储油罐底部侧端,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油接头,且卸油管上设置有卸油阀,所述安全护肩内的空腔连接有第二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另一端与空气连通,所述储油罐两侧端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车体后端的车架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上设置有通气阀。
[0007]进一步的,所述快速接头上配合设置有通气变径接头。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油过程中,与安全护肩的空腔连通的油气管道通过快速接头和通气变径接头与油库回收装置连接,通气变径接头上的顶针会顶开快速接头,当油料通过油接头和卸油管进入储油罐内后,储油罐内的油气空气减小,内部压力增大,当压力足够大时,与欧式人孔盖连接的第一气体通道上气动阀自动打开,油气通过第一气体通道、安全护肩内的空腔和油气管道进入油库内的密闭油气回收系统,此过程中,通气阀始终关闭,有效避免油气泄露;卸油过程中,油料从卸油管卸出,储油罐内油气空间增大而产生负压,当负压足够大时,气动阀和通气阀均自动打开,空气通过第二气体通道、安全护肩的空腔和气动阀进入储油罐内,当负压变小时,通气阀和气动阀关闭,避免油气对流造成泄漏;运输过程中,油料与储油罐内壁摩擦或气候变化造成储油罐内的气压增大,当压力过大时,气动阀打开,通气阀关闭,安全护肩的空腔和油气管道能够储存部分油气,从而减小储油罐内部整体压力,避免储油罐内压力过大而开启呼吸阀向外排油气;储油罐内的欧式人孔盖底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储存罐内的油气气压;且防溢流探杆的设置,避免储油罐内的油料过满而造成泄漏;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合理处理油气,保证了储油罐内外压力的平衡,有效地避免了油气泄露,运输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一种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车体,2-储油罐,3-第二气体通道,4-通气阀,5-第一气体通道,6-气动阀,7-欧式人孔盖,8-防溢流探杆,9-油接头,10-卸油阀,11-卸油管,12-油气管道,13-快速接头,14-通气变径接头,15-安全护肩。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包括车体1和储油罐2,还包括气动阀6,油气管道12、快速接头13、卸油管11和卸油阀10,所述储油罐2上端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安全护肩15,安全护肩15内设置有空腔,储油罐2上端中心轴线上布设有欧式人孔盖7和防溢流探杆8,储油罐2内的欧式人孔盖7底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标出),欧式人孔盖7通过第一气体通道5与安全护肩15内的空腔连通,第一气体通道5上设置有气动阀6,所述油气管道12 —端接入安全护肩15的空腔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快速接头13,所述卸油管11 一端固定设置在储油罐2底部侧端,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油接头9,且卸油管11上设置有卸油阀10,所述安全护肩15内的空腔连接有第二气体通道3,第二气体通道3另一端与空气连通,所述储油罐2两侧端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车体1后端的车架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体通道3上设置有通气阀4,通气阀4为只允许进气的单向阀。
[0014]进一步的,所述快速接头13上配合设置有通气变径接头14。
[00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油过程中,与安全护肩15的空腔连通的油气管道12通过快速接头13和通气变径接头14与油库回收装置连接,通气变径接头14上的顶针会顶开快速接头13,当油料通过油接头9和卸油管11进入储油罐2内后,储油罐2内的油气空气减小,内部压力增大,当压力足够大时,与欧式人孔盖7连接的第一气体通道5上气动阀6自动打开,油气通过第一气体通道5、安全护肩15内的空腔和油气管道12进入油库内的密闭油气回收系统,此过程中,通气阀4始终关闭,有效避免油气泄露;卸油过程中,油料从卸油管11卸出,储油罐2内油气空间增大而产生负压,当负压足够大时,气动阀6和通气阀4均自动打开,空气通过第二气体通道3、安全护肩15的空腔和气动阀6进入储油罐内,当负压变小时,通气阀4和气动阀6关闭,避免油气对流造成泄漏;运输过程中,油料与储油罐2内壁摩擦或气候变化造成储油罐2内的气压增大,当压力过大时,气动阀6打开,通气阀4关闭,安全护肩15的空腔和油气管道12能够储存部分油气,从而减小储油罐2内部整体压力,避免储油罐2内压力过大而开启呼吸阀向外排油气;储油罐2内的欧式人孔盖7底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标出)能够实时监测储存罐2内的油气气压;且防溢流探杆8的设置,避免储油罐2内的油料过满而造成泄漏。
[001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包括车体和储油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阀,油气管道、快速接头、卸油管和卸油阀,所述储油罐上端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安全护肩,安全护肩内设置有空腔,储油罐上端中心轴线上布设有欧式人孔盖和防溢流探杆,储油罐内的欧式人孔盖底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欧式人孔盖通过第一气体通道与安全护肩内的空腔连通,第一气体通道上设置有气动阀,所述油气管道一端接入安全护肩的空腔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卸油管一端固定设置在储油罐底部侧端,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油接头,且卸油管上设置有卸油阀,所述安全护肩内的空腔连接有第二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另一端与空气连通,所述储油罐两侧端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车体后端的车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上设置有通气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头上配合设置有通气变径接头。
【专利摘要】一种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包括车体和储油罐,还包括气动阀,油气管道、快速接头、卸油管和卸油阀,所述储油罐上端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安全护肩,安全护肩内设置有空腔,储油罐上端中心轴线上布设有欧式人孔盖和防溢流探杆,储油罐内的欧式人孔盖底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欧式人孔盖通过第一气体通道与安全护肩内的空腔连通,第一气体通道上设置有气动阀,所述油气管道一端接入安全护肩的空腔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卸油管一端固定设置在储油罐底部侧端,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油接头,且卸油管上设置有卸油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合理处理油气,保证了储油罐内外压力的平衡,有效地避免了油气泄露,运输安全可靠。
【IPC分类】B67D7/06
【公开号】CN204981115
【申请号】CN201520575226
【发明人】魏炳亮, 冯鹏, 刘国红
【申请人】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