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仪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0383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量仪表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表壳体,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材质的流量仪表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流量仪表壳体(无论是单流束流量仪表壳体,还是多流束流量仪表壳体)均采用分体式的连接方式,即采用塑料外壳与金属连接管件注塑连接的方式,采用此结构的流量仪表壳体,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金属连接管件与塑料外壳连接不可靠、不严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已有流量仪表壳体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金属连接管件与塑料外壳连接不可靠、不严密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流量仪表壳体,它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与连接件连接严密、牢固,使用范围广的优点。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塑料材质的壳体1;壳体1的两端具有圆柱形连接孔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已有的流量仪表壳体由塑料材质的外壳和金属连接管件注塑成为一体,本实用新型是在此结构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壳体的两端取消了金属连接管件,将塑料壳体的两端直接注塑成为可连接的圆柱形连接孔,将连接件装入孔内采用热合的连接方式与流量仪表壳体连接,采用此结构的流量仪表壳体解决了已有流量仪表壳体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金属连接管件与塑料壳体连接不可靠、不严密的问题。二、根据流束的不同可选用单流束流量仪表壳体或多流束流量仪表壳体,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点。三、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与连接件连接严密、牢固,使用范围广的优点,采用此结构的流量仪表壳体可保证流量仪表的计量精度,并能大大的延长流量仪表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单流束壳体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多流束壳体5),图3是具有嵌入板7的单流束壳体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具有插入板10的多流束壳体5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塑料材质的壳体1组成;壳体1的两端具有圆柱形连接孔2。
具体实施方式
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为单流束壳体3;单流束壳体3内的斜孔4的两端与圆柱形连接孔2相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为多流束壳体5;多流束壳体5的内孔6的两端与圆柱形连接孔2相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四结合图3、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增加有金属材质的嵌入板7;嵌入板7装在单流束壳体3的弧形实体内并通过嵌入板7外壁上的通孔9和环形凹槽8注塑连接成为一体。在实体组织内装入具有通孔9和环形凹槽8的嵌入板7,可保证单流束壳体3与嵌入板7连接牢固,防止嵌入板7窜动。
具体实施方式
五结合图5、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还增加有金属材质的插入板10;插入板10装在多流束壳体5的圆弧形实体内并通过插入板10外壁上的通孔12和环形凹槽11注塑连接成为一体。在实体组织内装入具有通孔12和环形凹槽11的插入板10,可保证多流束壳体5与插入板10连接牢固,防止插入板10窜动。
权利要求1.一种流量仪表壳体,它包括塑料材质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两端具有圆柱形连接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仪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单流束壳体(3);单流束壳体(3)内的斜孔(4)的两端与圆柱形连接孔(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仪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还包括多流束壳体(5);多流束壳体(5)的内孔(6)的两端与圆柱形连接孔(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仪表壳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金属材质的嵌入板(7);嵌入板(7)装在单流束壳体(3)的弧形实体内并通过嵌入板(7)外壁上的通孔(9)和环形凹槽(8)注塑连接成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仪表壳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金属材质的插入板(10);插入板(10)装在多流束壳体(5)的圆弧形实体内并通过插入板(10)外壁上的通孔(12)和环形凹槽(11)注塑连接成为一体。
专利摘要流量仪表壳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表壳体。本实用新型包括塑料材质的壳体1;壳体1的两端具有圆柱形连接孔2。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已有流量仪表壳体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金属连接管件与塑料壳体连接不可靠、不严密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流量仪表壳体,它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与连接件连接严密、牢固,使用范围广的优点,采用此结构的流量仪表壳体可保证流量仪表的计量精度,并能大大的延长流量仪表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G01F15/00GK2773633SQ200520020380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9日
发明者陶晓滨 申请人:陶晓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