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及具备其的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3112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及具备其的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视在里衬金属件的内侧固接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承部 件而成的轴承的温度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及具备该轴承温度监视装置的 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高速旋转的轴的径向轴颈轴承或推力轴承 中,采用了在里衬金属件的内侧(内侧是指面对机械内部的被滑接部件的 轴端面侧或内周面侧)固接了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承部件的轴承。所述高 速旋转轴的树脂材料制轴承由于轴的高速旋转引起的轴承温度上升大,且 树脂材料的热传导率与白合金等铜合金轴承相比低,因此,收到所述热传 导率低而引起的轴承温度上升的影响,因此,要求时常监视轴承温度而进 行装置的运行。
作为如上所述的监视在里衬金属件的内侧固定了由树脂材料构成的 轴承部件的轴承的温度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之一,提供有专利文献1 (特
开2006 — 112602号公报)的技术。
图9是专利文献1 (特开2006—112602号公报)中的轴承温度监视装 置的轴承温度检测部的轴向要部剖面图。
在图9中,01是由径向轴颈轴承构成的轴承,在里衬金属件03的内 侧固接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承部件02。
所述轴承Ol中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的轴承温度检测部具备在所述 里衬金属件03冲孔的有底孔03f内中嵌合的绝热件料03g;由金属材料构 成,嵌合于轴承部件02的贯通孔03c中,前端配置为与轴承部件02的内 表面同一面的测温用金属部片03d;嵌合于所述里衬金属件03的插通孔 03e,与测温用金属部片03d电连接的温度检测器03h,利用由金属材料构 成的所述测温用金属部片03d检测所述轴承部件02,将其向所述温度检测器03h传送。
在图9所示的专利文献1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中,将温度检测器03h 连接于嵌合在轴承部件02的贯通孔03c,前端配置为与轴承部件02的内 表面同一面的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测温用金属部片03d,构成轴承温度检测 部,但所述以往技术中存在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艮P,构成所述轴承部件02的树脂材料的杨氏模量与白合金等铜合金 轴承相比小(白合金的杨氏模量-52GPa左右,相对于此,树脂材料的杨 氏模量43GPa左右),因此,在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承部件02中,相对 于从旋转轴侧向该轴承部件02施加的轴承负荷的该轴承部件02的压縮量 与白合金等铜合金轴承材料相比变大。
而且,在图9所示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将测温用金属部片03d设 为其前端面成为与轴承部件02的内表面同一面,将其固定于该轴承部件 02而安装,因此,由于轴承负荷引起的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承部件02的 压縮量变大,如图9中用虚线所示的突出量B所示,测温用金属部片03d 从轴承部件02的表面对旋转轴侧相对地突出,而且由于所述测温用金属 部片03d的向旋转轴侧的突出,导致在旋转轴发生损伤,轴承负荷能力降 低,并且,还可能导致所述损伤引发旋转轴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所述以往技术的问题,提供监视在里衬金属件 的内侧(与机械内部的被滑接部件面向的轴端面侧或内周面侧)固定由树 脂材料构成的轴承部件而成的轴承的温度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中,避免与 面对所述轴承部件的表面的金属制温度传感部件的接触引起的旋转轴的 损伤的发生,防止伴随所述损伤的发生的轴承负荷能力的降低及旋转轴的 损坏的引发,提高可靠性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及具备其的轴承装置。
本发明实现了所述目的, 一种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其监视在里衬金属 件的与被滑接部件面向的一侧固定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承部件而成的轴
承的温度,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孔,其以从所述轴承部件的里衬金属 件侧(轴承面相反侧)向与被滑接部件面向的轴承面连通的方式,冲孔在 所述轴承部件;由热传导率比所述轴承部件大的材料构成的温度传感部
7件,其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于该安装孔,温度检测端面面对所述轴承部件 的轴承面,并且具有限制向所述轴承面侧的突出量的突出量限制部;按压 部件,其以能够从由所述突出量限制部限制的限制位置向轴承面相反侧移
动一定量的方式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按压;温度检测
器,其与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电连接,检测该温度传感部件的温度。
在所述发明中,优选所述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具备轴承温度处理装置, 其处理由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轴承温度的电信号,算出轴承温度;显示 装置,其显示由该轴承温度处理装置算出的轴承温度;警报装置,其在由 所述轴承温度处理装置算出的轴承温度超过容许值时发送警报。
根据所述发明可知,由杨氏模量比白合金等铜合金轴承小的树脂材料 构成的轴承部件通过来自旋转轴侧(被滑接部件侧)的轴承负荷,在径向 上被压縮,减少该轴承部件的壁厚,该轴承部件的内表面(轴承面侧)向 里衬金属件侧变位,与此同时,由于所述轴承负荷,温度传感部件通过温 度检测端面对轴承的外侧即里衬金属件(轴承面相反侧)的方向被按压的 情况下,该温度传感部件是以能够从基于突出量限制部的向轴承的外侧方 向的移动限制位置利用所述按压部件向轴承面相反侧移动一定量的方式 按压,因此,在施加所述轴承负荷的情况下,该温度传感部件克服按压部 件的按压力向轴承的外侧方向与所述轴承部件的内表面(轴承面) 一同移 动至与该内表面相同的位置。
从而,即使由于来自旋转轴侧的轴承负荷,轴承部件的压縮量变大, 温度传感部件的温度检测端面与轴承部件的内表面(轴承面) 一同仅移动 相当于所述轴承部件的压縮量的量,从而,温度检测端面不会从轴承部件 的内表面(轴承面)向旋转轴侧(被滑接部件侧)相对地突出。由此,能 够避免温度传感部件的向旋转轴侧的突出引起的旋转轴的损伤的发生,能 够防止伴随所述损伤的发生的轴承负荷能力的降低及旋转轴的损伤的引 发。
另外,在显示装置显示轴承温度的检测值,在轴承温度超过容许值时, 利用警报装置发出警报,因此,能够监视轴承温度使其时常包括在容许轴 承温度内,从而能够防止轴承温度的过度升高。
另外,在所述发明中,优选具体构成如下。(1 )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形成为将具备所述温度检测端面且能够相对 移动地嵌合于所述安装孔,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小的剖面积的 前端部、和所述突出量限制部一体地形成的台阶形状,所述突出量限制部 配置于在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与所述轴承部件的内表面(轴承面)抵 接,由此限制该温度传感部件的向所述轴承面侧的突出量,所述按压部件 由收容于作为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空间形成的弹簧室中,将所述温度传 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按压地施力的弹簧构成。
若这样构成,则由于由弹簧构成以能够向轴承面相反侧移动一定量的 方式按压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的按压部件,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以规 定负荷可靠地值所述温度传感部件。
还有,在所述结构中,优选构成如下。
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冲孔有连通所述温度检测端面和所述弹簧室内的 压力平衡用连通孔。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轴承部件表面(轴承面)的油通过连通孔,容 易地导向温度传感部件的背侧,能够保持温度传感部件表背的压力平衡, 因此,在不受到轴承的油膜压力的影响的情况下,容易地调节温度传感部 件和轴承部件及里衬金属件的间隙。
(2)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形成为将具备所述温度检测端面且能够相对 移动地嵌合于所述安装孔,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小的剖面积的 前端部、和所述突出量限制部一体地形成的台阶形状,所述突出量限制部 配置于在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与在所述里衬金属件的轴承部件侧端部 形成的突出部抵接,由此限制该温度传感部件的向所述轴承面侧的突出 量,所述按压部件由收容于在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从轴承部件侧凹陷 设置的部位)形成的弹簧室中,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按 压地施力的弹簧构成。
若这样构成,则使温度传感部件的突出量限制部与在里衬金属件的轴 承部件侧端部形成的突出部抵接,将该温度传感部件支撑于里衬金属件, 因此,增大温度传感部件的支撑刚性,提高该温度传感部件的轴承温度的 检测精度。
另外,在轴承部件的背面有里衬金属件的突出部,因此,温度传感部件附近的轴承部件难以压力变形,能够防止设置温度传感部件而容易引起 的轴承部件的变形。
(3)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形成为将具备所述温度检测端面且能够相对 移动地嵌合于所述安装孔,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小的剖面积的 前端部、和所述突出量限制部一体地形成的台阶形状,所述突出量限制部 配置于在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与所述轴承部件的外侧面或所述轴承部 件的外侧形成的所述里衬金属件的突出部的任一个抵接,由绝热件料被覆 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的与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对置的面。
若这样构成,则用绝热件料被覆处于容易释放进入温度传感部件的热 量的状态的该温度传感部件的向里衬金属件的内部的对置的面,由此能够 抑制自温度传感部件的向里衬金属件侧的放热,能够防止所述放热引起的 轴承温度的检测精度。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形成为将具备所述温度 检测端面且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于所述安装孔,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量 限制部小的剖面积的前端部、和所述突出量限制部一体地形成的台阶形 状,所述按压部件由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按压地施力的 弹簧构成,形成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及所述按压部件及所述温度检测器收 容于由绝热件料构成的箱体内,并且,构成了通过使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的 台阶部与该箱体的内表面抵接而限制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的向轴承面侧的 突出量的所述突出量限制部的盒体,将所述盒体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所述里 衬金属件。
根据所述发明可知,在由绝热件料构成的箱体内收容温度传感部件及 按压部件及温度检测器,构成盒体,因此,利用由绝热件料构成的箱体, 提高自温度传感部件向里衬金属件侧的放热的抑制效果,从而能够防止所 述放热引起的轴承温度的检测精度的降低,并且,用单元将所述盒体能够 装卸地安装于里衬金属件,因此,能够容易进行轴承温度检测部的组装卸 载。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形成为将具备所述温度 检测端面且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于所述安装孔,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量 限制部小的剖面积的前端部、和所述突出量限制部一体地形成的台阶形状,所述按压部件形成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筒状套筒,上端部固定于所述 温度传感部件,下端部固定于所述里衬金属件,通过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的 向轴承面相反侧的移动,能够压縮一定量,在所述按压部件的内部配置所 述温度检测器,利用所述按压部件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 按压。
根据所述发明可知,独立于温度传感部件及筒状套筒而使温度检测器 接地,用筒状所述套筒的弹性变形吸收向轴承面相反侧的移动,因此,作 为温度检测器,能够容易地利用通用热电偶,并且,还能够容易地进行该 温度检测器的更换,能够降低装置成本。
在所述发明中,优选构成如下。
在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冲孔有从所述突出量限制部的与所述温度检测 端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达到接近该温度检测端面的深度的温度检测器 插入孔,在该温度检测器插入孔中插入所述温度检测器。
若这样构成,则将能够使用通用的热电偶的温度检测器的检测端配置 于接近温度传感部件的温度检测端面的部位,因此,能够提高轴承温度的 检测精度。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轴承温度监视装置而构成轴承装 置。根据所述发明可知,能够得到具备提高可靠性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的 轴承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知,即使由于来自旋转轴侧的轴承负荷,轴承部件的压 縮量变大,温度传感部件的温度检测端面与轴承部件的内表面一同仅移动 相当于所述轴承部件的压缩量的量,从而,温度检测端面不会从轴承部件 的表面对旋转轴侧(被滑接部件侧)相对地突出。由此,能够避免温度传 感部件的向旋转轴侧的突出引起的旋转轴的损伤的发生,能够防止伴随所 述损伤的发生的轴承负荷能力的降低及旋转轴的损伤的引发。
另外,在显示装置显示轴承温度的检测值,在轴承温度超过容许值时, 利用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从而,能够监视轴承温度使其时常包括在容许轴 承温度内,从而能够防止轴承温度的过度升高。
由此能够提供可靠性提高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及具备其的轴承装置, 尤其通过适用于将通过油膜将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的高速旋转的轴支撑为旋转自如的径向轴颈轴承,能够防止形成所述油膜的油的过度升高,在实 用上有效。


图1是沿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径向轴颈轴承中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
的轴承温度检测装置的轴心线的要部剖面图(图8的A—A线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1对应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图1对应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图1对应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图1对应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图1对应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图1对应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 第七实施例的径向轴颈轴承中的轴承温度监视 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9是以往技术中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的轴承温度检测部的轴心要部 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使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 记载的结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在没有尤其特定的记 载的情况下,不是表示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此,其只不过是说明例。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 第七实施例)的径向轴颈轴承的轴承 温度监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在图8中,1是由径向轴颈轴承构成的轴承,在由钢材构成的里衬金 属件3的内侧固定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承部件2。所述轴承1支撑沿轴 承部件2的内周旋转的未图示的旋转轴。la是轴承中心线即旋转轴的轴心。
10是在后详述的轴承温度检测装置,4是轴承温度处理装置,5是显 示装置,6是警报装置,将由所述轴承温度检测装置IO检测的轴承温度的 电信号向轴承温度处理装置4输入,用该轴承温度处理装置4处理所述轴 承温度的电信号,算出轴承温度,用显示装置显示由该轴承温度处理装置
124算出的轴承温度,另外,在由所述轴承温度处理装置4算出的轴承温度 超过容许值时,用警报装置6发出警报。实施例1
图1是沿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径向轴颈轴承中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
的轴承温度检测装置的轴心线的要部剖面图(图8的A—A线剖面图)。
在图4中,3是由钢材构成的里衬金属件,2是在该里衬金属件3的 内侧固定的树脂材料制轴承部件。12是以连通所述轴承部件2的内表面 2a和外侧面2b的方式冲孔的后述温度传感部件11的前端部lib的安装孔, 3z是以连通所述里衬金属件3的内表面和外侧面的方式冲孔的后述温度传 感部件11的突出量限制部llc、弹簧13等的安装孔。 IO是轴承温度检测装置,如下所述地构成。
ll是温度传感部件,由像白合金等铜合金、钢材一样热传导率比由树 脂材料构成的所述轴承部件2大的材料构成。该温度传感部件11包括 嵌合于所述轴承部件2的安装孔12内的前端部llb、和一体地形成于该前 端部lib的外侧即所述里衬金属件3侧的突出量限制部llc,且构成为带 有台阶的圆柱体,该圆柱体形成有所述前端部llb的剖面积比所述突出量 限制部llc小的剖面积,所述前端部lib的端面形成为感测所述轴承部件 2的内周面的油膜温度的温度检测端面lla。
另外,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通过使所述突出量限制部lie嵌合于在所 述里衬金属件3的内部冲孔的安装孔3z内,使该突出量限制部llc和所 述前端部lib的台阶面lid与所述轴承部件2的外侧面2b抵接,限制向 所述内表面2a侧的突出量。
14是在所述里衬金属件3的安装孔3z内形成的弹簧室,在该弹簧室 14内收容由螺旋弹簧构成的弹簧13。 18是覆盖所述弹簧室14的罩部件。 在该罩部件18中,在圆板状安装部18a的上部连接设置有圆筒形状部。
还有,在所述罩部件18的安装部18a的上表面、和所述突出量限制部 llc的下表面之间架设有所述弹簧13,用多个螺栓19将所述安装部18a 固定于所述里衬金属件3的安装面,由此向所述弹簧13赋予将所述突出 量限制部llc的台阶面lld以一定负荷向所述轴承部件2的外侧面2b压 紧的安装负荷。17是用于密封所述弹簧室14内的0环。
1315是利用电信号检测来自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的轴承温度的感测信 号的热电偶,贯通所述罩部件18的圆筒形状部内,与所述温度传感部件 11连接。16是用于流体密封该热电偶15的导线的外周的隔膜密封件。
在所述前端部lib的外周和安装孔12的内周之间、及所述突出量限 制部llc的外周和安装孔3z的内周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21,所述轴承 部件2的内侧的油通过该间隙21向所述弹簧室14内流入,由此保持所述 温度传感部件ll的内外的压力平衡。从而,对所述弹簧13的安装负荷来 说,只要是支撑温度传感部件11的程度的小负荷足以。
通过所述结构,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通过所述突出量限制部llc和轴 承部件2的外侧面2b的抵接来限制所述轴承部件2向内表面2a侧突出的 突出量,并通过推压以小负荷安装的所述弹簧13,能够向下方即所述里衬 金属件3的外周侧自由移动。
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可知,由杨氏模量比白合金等铜合金轴承小的树 脂材料构成的轴承部件2通过来自旋转轴侧的轴承负荷,在径向上被压縮, 该轴承部件2的壁厚减少,该轴承部件2的内表面2a向里衬金属件3侧 变位,与此同时,由于所述轴承负荷,经由温度检测端面lla,温度传感 部件11被向轴承1的外侧方向即里衬金属件3的方向按压的情况下,则 该温度传感部件11利用所述弹簧13能够从基于突出量限制部llc的向轴 承1的内侧方向的移动限制位置而向内表面2a的相反侧移动一定量的方 式按压,因此,在施加所述轴承负荷的情况下,该温度传感部件11克服 弹簧13的按压力,向轴承1的外侧方向与所述轴承部件2的内表面2a — 同移动至与该内表面2a相同的位置。
从而,即使由于来自旋转轴侧的轴承负荷,轴承部件2的压縮量变大, 温度传感部件11的温度检测端面11a与轴承部件2的内表面2a—同仅移 动相当于所述轴承部件2的压缩量的量,从而温度检测端面lla不会从轴 承部件2的内表面2a向旋转轴侧相对地突出。由此,能够避免温度传感 部件11的向旋转轴侧的突出引起的旋转轴的损伤的发生,能够防止伴随 所述损伤的发生的轴承负荷能力的降低及旋转轴的破坏的引发。
另外,在显示装置5显示轴承温度的检测值,在轴承温度超过容许值 时,利用警报装置6发出警报,因此,能够使轴承温度时常包括在容许轴
14承温度内,能够防止轴承温度的过度升高。
另外,以能够向轴承1的外侧方向即与轴承部件2的内表面2a相反的 方向移动一定量的方式按压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的按压部件由弹簧13构 成,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以规定负荷可靠地设置所述温度传感部件 11。
实施例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1对应图。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在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冲孔有连通所述温度检 测端面lla和所述弹簧室14内的压力平衡用连通孔20。
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由相同的符号表示与此相同的部件。
根据所述第二实施例可知,能够使轴承部件2的内表面2a的油通过连 通孔20容易地导向温度传感部件11的背侧,能够良好地保持该温度传感 部件11的表背的压力平衡,因此,在不受到轴承1的油膜压力的影响的 情况下容易地调节温度传感部件11和轴承部件2及里衬金属件3的间隙。实施例3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图1对应图。
在该第三实施例中,在所述里衬金属件3的轴承部件2侧端部形成突 出部23,利用所述弹簧13的安装负荷使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的突出量限 制部llc与该突出部23抵接,由此限制该温度传感部件11的向所述轴承 部件2的内表面2a侧的突出量。
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由相同的符号表示与此相同的部件。
根据所述第三实施例可知,使温度传感部件11的突出量限制部llc 与在里衬金属件3的轴承部件2侧端部形成的突出部23抵接,将该温度 传感部件11支撑于里衬金属件3,因此,增大该温度传感部件11的支撑 刚性,提高该温度传感部件11的轴承温度的检测精度。
另外,在轴承部件2的背面有里衬金属件3的突出部23,因此,温度 传感部件11附近的轴承部件2难以压力变形,能够设置温度传感部件11 而容易引起轴承部件2变形的情况。
1实施例4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图l对应图。
在该第四实施例中,用绝热件料24被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的突出 量限制部llc的与所述里衬金属件3的内部对置的面,具体来说与里衬金 属件3的所述安装孔3z对置的面。
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由相同符号表示与此相同的部件。 根据所述第四实施例可知,用绝热件料24被覆处于容易释放进入所 述温度传感部件11的热量的状态的该温度传感部件11的与里衬金属件3 的所述安装孔3z对置的面,由此能够抑制自温度传感部件ll的向里衬金 属件3侧的放热,能够防止所述放热引起的轴承温度的检测精度的降低。实施例5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图1对应图。
在该第五实施例中,在所述轴承温度检测装置10中,将所述温度传 感部件11及所述弹簧13及所述热电偶15收容于由绝热材料构成的箱体 25内,并形成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的前端部11b贯通于该箱体25上部 形成的连通孔25a及所述轴承部件2的安装孔12而成的盒体,利用多个 螺栓19将该所述盒体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所述里衬金属件3。
另外,通过使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的突出量限制部llc的台阶面lld 与该箱体25的上部内表面抵接,限制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的向轴承部件 2的内表面2a侧的突出量。
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由相同符号表示与此相同的部件。
根据所述第五实施例可知,在由绝热材料构成的箱体25内收容温度 传感部件11及弹簧13及所述热电偶15,构成盒体,因此,利用由绝热材 料构成的箱体25,提高从温度传感部件ll向里衬金属件3侧的放热的抑 制效果,从而能够防止所述放热引起的轴承温度的检测精度的降低,并且, 用单元将所述盒体能够装卸地安装于里衬金属件3,因此,能够容易进行 轴承温度检测装置10的组装卸载。实施例6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图l对应图。
在该第六实施例中,作为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向轴承部件2的内表面2a侧按压的按压部件,设置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筒状的套筒26,将该 套筒26的上端面固定于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的下表面,用多个螺栓28 将下端的舌部2'6a紧固固定于所述里衬金属件3,利用所述温度传感部件 11的向与内表面2a相反侧方向的移动,能够将套筒26压縮一定量。
进而,通过该套筒26的利用螺栓28的向里衬金属件3的紧固固定, 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ll中的突出量限制部llc的台阶面lld经由对来自所 述内表面2a侧的油进行密封的气垫27而压接于在所述里衬金属件3的轴 承部件2侧端部形成的突出部23。
另外,所述热电偶15配置于所述套筒26的内部。
根据所述第六实施例可知,独立于温度传感部件11及筒状套筒26设 置作为温度检测器的热电偶15,用筒状所述套筒26的弹性变形吸收温度 传感部件ll的向轴承面相反侧的移动,因此,能够增大热电偶15的设置 空间,能够容易地利用通用的热电偶,并且,还能够容易地更换该热电偶 15。
还有,所述温度传感部件11的结构与所述第一 第五实施例相同, 由相同符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实施例7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图6对应图。
在该第七实施例中,除了所述第六实施例之外,在所述温度传感部件 11冲孔从所述突出量限制部llc的与所述温度检测端面lla侧相反的一侧 的端面到达接近该温度检测端面lla的深度V的热电偶插入孔lle,将所 述热电偶15插入该热电偶插入孔lie中(15a是热电偶的插入部)。
其他结构与所述第六实施例相同,由相同的符号表示与此相同的部件。
根据所述第七实施例可知,将能够使用通用的热电偶15的检测端配 置于接近温度传感部件11的温度检测端面lla的部位,依次,能够提高 轴承温度的检测精度。
还有,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具有树脂制轴承垫的推力轴承,例如,可
以规定为如下推力轴承装置,其所述被滑接部件具有与轴向正交的滑动 面,具备通过油膜与该滑动面接触的轴承垫、和该轴承垫的背面侧的里衬
17金属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孔,其以从所述轴承部件的里衬金属件侧向与 被滑接部件面向的轴承面连通的方式,冲孔在所述轴承部件;由热传导率 比所述轴承垫大的材料构成的温度传感部件,其在轴向上能够相对移动地 嵌合于该安装孔,温度检测端面面对所述轴承部件的滑动面,并且具有限
制向所述滑动面侧的突出量的突出量限制部;按压部件,其以能够从由所
述突出量限制部限制的限制位置在轴向上向滑动面相反侧移动一定量的
方式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按压;温度检测器,其与所述
温度传感部件电连接,检测该温度传感部件的温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知,能够提供监视在里衬金属件的内侧固定由树脂材料 构成的轴承部件而成的轴承的温度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中,避免与面对轴 承部件的表面的金属制的温度传感部件的接触引起的旋转轴的损伤的发 生,防止伴随所述损伤的发生的轴承负荷能力的降低及旋转轴的破坏的引 发,提高可靠性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及具备其的轴承装置。
权利要求
1. 一种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其监视轴承的温度,该轴承是在里衬金属件的与被滑接部件相面对的一侧固接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承部件而成,所述轴承温度监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安装孔,其冲孔于所述轴承部件,从所述轴承部件的里衬金属件侧与被滑接部件所面对的轴承面连通;由热传导率比所述轴承部件大的材料构成的温度传感部件,其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于该安装孔,且温度检测端面面向所述轴承部件的轴承面,并且具有限制向所述轴承面侧的突出量的突出量限制部;按压部件,其以能够从由所述突出量限制部所限制的限制位置向轴承面相反侧移动一定量的方式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按压;温度检测器,其与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电连接,检测该温度传感部件的温度。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温度监视装置还具备轴承温度处理装置,其处理由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轴承温度的电信号,并算出轴承温度;显示装置,其显示由该轴承温度处理装置算出的轴承温度; 警报装置,其在由所述轴承温度处理装置算出的轴承温度超过容许值时发送警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部件构成为,将前端部和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形成为一体的台阶形状,其中,所述前端部具备所述温度检测端面且能够相对移动地 嵌合于所述安装孔,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小的剖面积,所述突 出量限制部配置在设置于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空间,与所述轴承部件的 外侧面抵接,由此限制该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面侧突出的突出量,所述按压部件由弹簧构成,该弹簧收容于作为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 空间形成的弹簧室中,并对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按压地进 行施力。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冲孔有连通所述温度检测端面和所述弹簧室内的 压力平衡用的连通孔。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部件构成为,将前端部和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形成为一体的台阶形状,其中,所述前端部具备所述温度检测端面且能够相对移动地 嵌合于所述安装孔,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小的剖面积,所述突 出量限制部配置在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空间,与在所述里衬金属件的轴 承部件侧端部形成的突出部抵接,由此限制该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面 侧突出的突出量,所述按压部件由弹簧构成,该弹簧收容于作为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 空间形成的弹簧室中,并对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按压地进 行施力。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部件构成为,将前端部和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形成为一体的台阶形状,其中,所述前端部具备所述温度检测端面且能够相对移动地 嵌合于所述安装孔,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小的剖面积,所述突 出量限制部配置在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与所述轴承部件的外侧面或在 所述轴承部件的外侧形成的所述里衬金属件的突出部的任一个抵接,并由绝热件料被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的与所述里衬金属件的内部对 置的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部件构成为,将前端部和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形成为一体 的台阶形状,其中,所述前端部具备所述温度检测端面且能够相对移动地 嵌合于所述安装孔,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小的剖面积,所述按 压部件由对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按压地进行施力的弹簧 构成,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及所述按压部件及所述温度检测器收容于由绝 热件料构成的箱体内,并且形成构成有所述突出量限制部的盒体,所述突 出量限制部通过使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的台阶部与该箱体的内表面抵接而 限制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轴承面侧突出的突出量,并将所述盒体能够装卸 地安装于所述里衬金属件。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温度监视装置构成为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将前端部和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形成为一体的台阶 形状,其中,所述前端部具备所述温度检测端面且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于 所述安装孔,并且形成为比所述突出量限制部小的剖面积,所述按压部件如下构成,即形成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筒状的套筒, 上端部固定于所述温度传感部件,下端部固定于所述里衬金属件,通过所 述温度传感部件向轴承面相反侧的移动而能够压縮一定量,在所述按压部件的内部配置所述温度检测器,利用所述按压部件将所 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按压。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冲孔有温度检测器插入孔,该温度检测器插入孔具有从所述突出量限制部的与所述温度检测端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到 达接近该温度检测端面的深度,在该温度检测器插入孔中插入有所述温度 检测器。
10. —种轴承装置,其是在里衬金属件的与被滑接部件相面对的一侧 固接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承部件而成,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孔,其冲孔于所述轴承部件,从所述轴承部件的里衬金属件侧与被滑接部件所面对的轴承面连通;由热传导率比所述轴承部件大的材料构成的温度传感部件,其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于该安装孔,温度检测端面面对所述轴承部件的轴承面,并 且具有限制向所述轴承面侧的突出量的突出量限制部;按压部件,其以能够从由所述突出量限制部限制的限制位置向轴承面相反侧移动一定量的方式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侧按压;温度检测器,其与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电连接,检测该温度传感部件的 温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装置适用于通过油膜将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的高速旋转的轴 旋转自如地支撑的径向轴颈轴承。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推力轴承装置,所述被滑接部件具有与推力方向正交的滑动面,且具备通过油膜与该滑动面接触的轴承垫、和该 轴承垫的背面侧的里衬金属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孔,其冲孔于所述轴承部件,从所述轴承部件的里衬金属件侧与被滑接部件所面对的轴承面连通;由热传导率比所述轴承垫大的材料构成的温度传感部件,其在轴向上 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于该安装孔,温度检测端面面对所述轴承垫的滑动面,并且具有限制向所述滑动面侧的突出量的突出量限制部;按压部件,其以能够从由所述突出量限制部限制的限制位置在轴向上 向滑动面相反侧移动一定量的方式将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向所述轴承部件 侧按压;温度检测器,其与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电连接,检测该温度传感部件的 温度。
全文摘要
提供避免与面对所述轴承部件的表面的金属制温度传感部件的接触引起的旋转轴的损伤的发生,防止伴随所述损伤的发生的轴承负荷能力的降低及旋转轴的损坏的引发,提高可靠性的轴承温度监视装置及具备其的轴承装置。具备安装孔,其与该轴承部件的内表面连通地冲孔在所述轴承部件;由热传导率比所述轴承部件大的材料构成的温度传感部件,其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于该安装孔,温度检测端面面对所述轴承部件的轴承面,并且具有限制向所述轴承面侧的突出量的突出量限制部;按压部件,其以能够从由突出量限制位置向轴承面相反侧移动一定量的方式将温度传感部件向轴承部件侧按压;温度检测器,其与温度传感部件电连接,检测温度传感部件的温度。
文档编号G01K1/14GK101473203SQ20078002290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日
发明者上里元久, 中野隆, 山下一彦, 山田丰, 胁勇一朗, 贝漕高明 申请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大同轴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