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微量脂肪酸鉴别植物源性地沟油的方法

文档序号:616005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采用微量脂肪酸鉴别植物源性地沟油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采用微量脂肪酸鉴别植物源性地沟油的新方法,通过对照加热前后食用油中微量脂肪酸的变化,同时结合典型地沟油样品中微量脂肪酸的含量,确立了植物源性地沟油鉴别的特征性指示物,并制定了与该特征性指示物相关的判定指标。依据建立的判定指标,可实现对植物源性地沟油的有效甄别。该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特异性强、易于推广的优点,为地沟油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补充,提高了地沟油检测的准确度。
【专利说明】采用微量脂肪酸鉴别植物源性地沟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鉴别植物源性地沟油的新方法,该方法提出了用于区分植物源性地沟油的特征性指示物,并制定了相应的判断依据。该方法的建立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在地沟油鉴定方面的现状,弥补现有地沟油鉴定方法的不足。将该方法与动物源性地沟油鉴定方法相结合,将有效提高鉴别方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背景技术】
[0002]地沟油是一个泛指概念,是对各类劣质油的统称,一般包括潲水油、煎炸废油、食品及相关企业产生的废弃油脂等。这些地沟油经过脱色、水洗、除臭后经不法商贩销售流入市场,可以获取巨额的利润。但是食用地沟油对人体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多危害,例如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甚至引发各种癌症。因此,不仅需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食用油市场,还需要开发一种准确、可靠地鉴别地沟油的方法,这是我国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用于地沟油鉴定的指标主要包括:胆固醇(陈红等.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火锅油、潲水油及地沟油中胆固醇含量.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5):429-32;郭涛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胆固醇含量鉴别地沟油.食品科学,2009,30(22):286-9;张蕊等.测定胆固醇含量鉴别地沟油的研究.中国油脂,2006, 31 (5):65-7 ;周永生等.固相萃取_气相色谱_质谱联用检测地沟油中胆固醇.色谱,2012,30 (2):207-10)、电导率(王飞艳等.基于电导率的地沟油快速定性与半定量分析.食品科学,2011,32(18):304-7;周智慧等.电导率法快速鉴别食用油品质.中国油脂,2011,36 (10):64-6 ;朱锐,王督,杨小京,何东平.电导率测定在鉴别食用植物油掺伪应用研究.粮食与油脂,2008,8:42-3)、特定基因、多环芳烃等。然而,现有的这些鉴定指标在实际应用时存在较多的缺陷,其中特异性差、灵敏度低是主要的问题。为此,我们首先确立了动物源性地沟油的特征性指示物,并制定了相应的判定依据。然而从地沟油来源可以看出,一般地沟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动物源性地沟油,一类为植物源性地沟油。如果仅从动物源性地沟油鉴定方法出发,有可能出现漏判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扩大地沟油检测的范围,提高地沟油检测的准确性,减小在判定过程中存在的漏判问题,需要进一步对植物源性地沟油进行有效检测和表征。因此,确立一种准确、可靠、特异性的指示物,制定该指示物的准确指标限值,并建立用于植物源性地沟油鉴定的特异性方法,对于我国进一步完善新技术标准、开展有效地抽样检测、健全监管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将动物源性地沟油和植物源性地沟油检测、鉴定方法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完善地沟油鉴定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探索用于区分植物源性地沟油的特征性指示物,制定相应的判定指标,并开发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特异性强的鉴别方法,从而对植物源性地沟油进行有效鉴定。该方法与动物源性地沟油鉴定方法的结合,将有效减小地沟油鉴定过程中存在的漏判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a)样品前处理:取0.02-0.15g待测食用油,加入50-200 μ L l_5mol/L衍生化试剂,然后再向其中加入0.1-1.0mL正己烷,并进行充分震荡。待静置分层后,使用饱和食盐水对正己烷相进行洗涤。
[0007]衍生化试剂为强碱(如氢氧化钾)或者强酸(如浓硫酸)的醇溶液;强碱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甲醇钠;强酸为浓硫酸;醇为甲醇或乙醇。
[0008]b)仪器分析:取正己烷相溶液进行分析,以气相色谱与多维气相色谱的结合、或气相色谱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结合作为分析手段,选择其中一种相对稳定、含量适中的脂肪酸衍生化产物作为参考物,并确定用于动物源性地沟油鉴别的特征性指示物。设定仪器分析条件,分别对特征性指示物和参考物进行检测分析。
[0009]特征性指示物是指在天然动、植物油中含量差别较大、能够表征反复使用过的植物油特点的特征性脂肪酸,如正构十一碳脂肪酸;参考物可以为饱和直链十五碳脂肪酸、十七碳脂肪酸等的甲酯化或乙酯化产物。
[0010]c)数据统计:
[0011]先由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参考物的相对含量;再借助多维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记录特征性指示物衍生化产物和参考物的峰面积或者峰高,计算其峰面积或者峰高的比值。然后结合参考物的相对含量,计算特征指示物衍生化产物的相对含量。
[0012]d)结果判断:依据确立的特征性指示物衍生化产物的判定指标,对植物源性地沟油进行判定。该判据指标是根据特征指示物的衍生化产物在天然植物油、加热植物油以及地沟油中的相对含量进行制定的。植物油为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葵花油、橄榄油、稻米油、红花油、芥花籽油、坚果油、小麦胚芽油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动物油为牛油、羊油、猪油。
[0013]正构十一碳脂肪酸甲酯的指标为1.1ppm,当该特征性指示物衍生化产物的含量超过判定指标时,即判定该食用油中掺杂了植物源性地沟油。反之,则未掺杂植物源性地沟油。
[0014]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5](I)操作简单:前处理过程仅需要简单的衍生化处理
[0016](2)准确率高:可以准确地区分动物源性地沟油
[0017](3)特异性强:特征性指示物的衍生化产物作为植物源性地沟油的特异性指标,在甄别该类地沟油时具有特异性的识别作用。
[0018](4)便于推广:分析仪器比较普遍,常规分析实验室具备该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表1为本发明中判定指标的确定依据
[0020]表2为采用本发明方法,鉴别植物源性地沟油的结果。
[0021]表3为将动、植物源性地沟油鉴定方法相结合,对待测油样的判断结果。
[0022]实施例1:
[0023]分别取0.06g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天然植物油以及前三种天然植物油的加热样品置于一次性聚四氟乙烯管中,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150 μ L2mol/L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再分别加入ImL正己烷,充分震荡后,静置分层。分别取上层清夜I μ L进气相色谱和多维气相色谱进行分析。仪器分析完毕,采用归一化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记录气相色谱上饱和直链十五碳脂肪酸酸甲酯的相对含量(MO)。然后结合多维气相色谱仪中异构十五碳脂肪酸甲酯和饱和直链十五碳脂肪酸甲酯的峰面积比值(Al / Α0),计算出不同动物油中异构十五碳脂肪酸甲酯的相对含量(Ml),Ml=Al / Α0ΧΜ0。
[0024]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食用油而言,其中含有的正构十一碳脂肪酸甲酯的相对含量较小,低于1.lppm。而当食用油加热后,其含有的正构十一碳脂肪酸甲酯含量明显增大O 1.5ppm),异构十五碳脂肪酸甲酯含量基本不变。由此可见,植物源性地沟油经历过反复加热后,必将导致其正构十一碳脂肪酸甲酯含量增大,而仅从异构十五碳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则无法对植物源性地沟油进行识别。因此本发明所建立的特征性指示物可以将植物源性地沟油和食用油区分开来。
[0025]表1食用油中正构十一碳脂肪酸甲酯的含量
[0026]
【权利要求】
1.采用微量脂肪酸鉴别植物源性地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油脂样品经过简单的前处理、仪器分析和系统的数据统计,然后再依据该方法中针对特征性指示物衍生化产物制定的判定指标,对待测油样中是否含有植物源性地沟油进行判定。具体流程如下: a)样品前处理:选择衍生化试剂对待测食用油样进行衍生,然后向其中加入正己烷,并进行充分震荡。待静置分层后,用饱和食盐水对正己烷相进行洗涤; 所述食用油为食用植物油; b)仪器分析:将气相色谱与多维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联合使用作为分析手段,实现脂肪酸衍生化产物之间的有效分离; 其中,选择一种相对稳定、含量适中的脂肪酸衍生化产物作为参考物,并确定用于动物源性地沟油鉴别的特征性指示物; 设定仪器分析条件,分别对特征性指示物和参考物进行检测分析; c)数据统计: 先由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参考物的相对含量; 再借助多维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记录特征性指示物衍生化产物和参考物的峰面积或者峰高,并计算出特征性指示物衍生化产物和参考物峰面积或者峰高的比值;然后结合参考物的相对含量,计算特征指示物衍生化产物的相对含量; d)结果判断:依据确立的特征指示物衍生化产物的判定指标,对待测油样中是否含有植物源性地沟油进行判定。当该特征指示物衍生化产物的含量超过判定指标时,即判定待测油样中含有植物源性地沟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取0.02-0.15g待测油样,加入50-200 μ L l-5mol / L衍生化试剂,然后再向其中加入0.1_1.0mL正己烷,并进行充分震荡。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衍生化试剂是指强碱或者强酸的醇溶液;其中强碱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甲醇钠;强酸为浓硫酸;醇为甲醇或乙醇。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特征指示物是指在天然动、植物油中含量差别较大、能够表征反复使用过的植物油特点的特征性脂肪酸,如正构十一碳脂肪酸;参考物可以为饱和直链十五碳脂肪酸或十七碳脂肪酸等的甲酯化或乙酯化产物。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的判据指标是根据特征指示物的衍生化产物在天然植物油、加热植物油以及典型地沟油中的相对含量进行制定的。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正构十一碳脂肪酸甲酯的判定指标为1.lppm。
7.按照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油为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葵花油、橄榄油、稻米油、红花油、芥花籽油、坚果油、小麦胚芽油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
【文档编号】G01N30/06GK103512990SQ201210224647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30日
【发明者】陈吉平, 金静, 田玉增, 王龙星, 邹黎黎, 王淑秋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