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571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检测大豆种子中多种大豆异黄酮的绝对含量并筛选出对大豆的耐逆潜力影响显著的一种或多种大豆异黄酮,利用所述一种或多种对大豆的耐逆潜力影响显著的大豆异黄酮及其绝对含量对所述大豆种子的耐逆潜力进行判别,获得具有耐逆潜力的大豆种质资源;当待测大豆种子样本中的gl型异黄酮的绝对含量高于0.5mg/g时,所述待测大豆种子样本具有较好的抗田间霉变潜力并且可作为抗霉型重点育种基础材料加以利用,其中,所述gl型异黄酮包括黄豆黄素GLE、黄豆黄苷GLG、丙二酰黄豆黄苷MGL和乙酰黄豆黄苷AGL;当待测大豆种子样本中的E型异黄酮苷元的绝对含量高于90μg/g时,所述待测大豆种子样本具有较好的耐荫潜力并且可作为耐荫型重点育种基础材料加以利用,其中,所述E型异黄酮苷元包括大豆苷元DE、黄豆黄素GLE和染料木素G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大豆种子中多种大豆异黄酮的绝对含量的步骤包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待测大豆种子样本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分析并得到大豆异黄酮靶向代谢图谱的步骤和利用所述大豆异黄酮靶向代谢图谱计算得到各种大豆异黄酮的绝对含量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待测大豆种子样本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分析并得到大豆异黄酮靶向代谢图谱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a、将待测大豆种子样本粉碎后得到豆粉,将所述豆粉储存于-80~-60℃的环境下备用;b、取所述豆粉置于真空干燥机干燥后冷却至室温,再称取豆粉置于带盖离心管中,加入甲醇水溶液并控制料液比为40:1~20:1,密封震荡后进行超声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并将上清液经过滤膜过滤后进样瓶,将所得样品在-70~-20℃下保存待测;c、对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获得所述待测大豆种子样本的提取离子流图,即为所述大豆异黄酮靶向代谢图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步骤c中,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参数条件包括:采用反相C18色谱柱,其中,流动相A为纯乙腈,流动相B为体积浓度0.1%乙酸水溶液,以A(V/V):0min15%、0~30min20%、30~60min40%、60~70min40%的梯度洗脱;流速梯度为:0min1.0ml/min、0~30min0.8ml/min、30~60min0.8ml/min、60~70min1.0ml/min;洗脱延迟时间为5~10min,随后起始梯度平衡5~10min,流速控制为0.8~1.2ml/min;柱后流出液不经分流直接导入质谱系统进行检测;质谱系统的参数条件包括: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并采用正离子模式检测,其中,使用高纯N2辅助喷雾电离与脱溶剂,控制干燥气流速为10~14L/min,雾化室压力为30~42psig,干燥器温度为340~360℃,毛细管电压为3200~3800V,质量扫描范围为m/z100~7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质谱分析时,选定m/z417、m/z447分别进行大豆苷DG和黄豆黄苷GLG的采集并分别控制采集时间为12~20min;选定m/z433、m/z503、m/z533分别进行染料木苷GEG、丙二酰大豆苷MD和丙二酰黄豆黄苷MGL的采集并分别控制采集时间为28~38min;选定m/z459、m/z489、m/z519分别进行乙酰大豆苷AD、乙酰黄豆黄苷AGL和丙二酰染料木苷MG的采集并分别控制采集时间为40~48min);选定m/z255、m/z475、m/z285分别进行大豆苷元DE、乙酰染料木苷AG和黄豆黄素GLE的采集并分别控制采集时间为48~54min;选定m/z271进行染料木素GE的采集并控制采集时间为60~65min。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大豆异黄酮靶向代谢图谱计算得到各种大豆异黄酮的绝对含量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i、分别精确称量1.0mg大豆异黄酮的标准样品,其中,所述大豆异黄酮包括大豆苷DG、黄豆黄苷GLG、染料木苷GEG、丙二酰大豆苷MD、丙二酰黄豆黄苷MGL、乙酰大豆苷AD、乙酰黄豆黄苷AGL、丙二酰染料木苷MG、大豆苷元DE、乙酰染料木苷AG、黄豆黄素GLE和染料木素GE;ii、将每种大豆异黄酮的标准样品分别溶于10~20μLDMSO并以纯乙腈定容至10ml,控制溶液中大豆异黄酮的浓度为100μg/ml;平衡20~30min后,以纯乙腈分别稀释为75μg/ml、50μg/ml、25μg/ml、10μg/ml、4μg/ml的梯度标准溶液,按照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质谱系统的参数条件由低到高进样,记录各种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标准曲线;iii、根据所述大豆异黄酮靶向代谢图谱中各种大豆异黄酮的峰面积参数并对照所述各种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标准曲线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得到各种大豆异黄酮的绝对含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出对大豆的耐逆潜力影响显著的一种或多种大豆异黄酮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Ⅰ、将检测得到的大豆种子中多种大豆异黄酮的绝对含量形成一个数据矩阵,其中,所述大豆异黄酮包括大豆苷DG、黄豆黄苷GLG、染料木苷GEG、丙二酰大豆苷MD、丙二酰黄豆黄苷MGL、乙酰大豆苷AD、乙酰黄豆黄苷AGL、丙二酰染料木苷MG、大豆苷元DE、乙酰染料木苷AG、黄豆黄素GLE和染料木素GE;Ⅱ、将所述数据矩阵中的变量进行标度化后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矩阵进行统计分析,对大豆种子的代谢指纹数据进行建模,根据模型中的变量重要性因子筛选对分类有重要贡献的大豆异黄酮;Ⅲ、对筛选出的大豆异黄酮进行t检验,结合实际检测耐逆潜力表型选出含量差异显著的大豆异黄酮,并将其作为对大豆的耐逆潜力影响显著的一种或多种大豆异黄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现有的大豆种子样本信息将所述对大豆的耐逆潜力影响显著的一种或多种大豆异黄酮及其绝对含量与大豆种子的耐逆潜力建立关联,形成判别标准。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多个大豆种子样本中随机抽取一个或多个样品的混合物设为质量控制样本,在对大豆种子样本获得的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的过程中,每分析5~10个样本后,将所述质量控制样本进样一次并通过保证质量控制样本的提取离子流图的重复性来确保分析过程中仪器的运行稳定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