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1529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车辆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车辆的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研发过程中,为了验证零部件即整车性能、耐久性等指标是否满足研发预期,并及时发现潜在的不足和故障,需要在很多阶段对其进行测评。当前各个厂商的测评工作主要是依靠手工完成的:由工程师依据纸质检查清单项去逐项检测,手工统计出测评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去复现、反查、解决问题。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测评时间长、实时性差、组织人员工作量大,复现和解决问题耗时时间长,历史测评信息不便于存储和管理,数据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车辆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实现无纸化测评,提高测评过程及分析定位问题的效率及便捷性,并完成车辆检测数据与主观测评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与应用。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测评方法包括:

确定测评项目;

根据所述测评项目采集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获取测评结果。

优选地,所述确定测评项目包括:

根据所述测评项目确定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

根据所述人工测评数据确定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测评项目采集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测评项目采集人工测评数据;

根据所述人工测评数据采集车辆检测数据。

优选地,所述人工测评数据还包括:

故障发生时刻;

在所述故障发生时刻的故障现象信息。

优选地,所述确定测评项目还包括确定所述人工测评数据在app端的显示格式。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获得测评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确定测评结果;

根据所述测评结果确定报表的显示格式并生成报表。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测评装置包括:

测评项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测评项目;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评项目采集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

测评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获取测评结果。

优选地,所述测评项目定模块包括:

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评项目确定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

车辆检测数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工测评数据确定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评项目采集人工测评数据;

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工测评数据采集车辆检测数据。

优选地,所述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还用于:

采集故障发生时刻;

采集在所述故障发生时刻的故障现象信息。

优选地,所述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人工测评数据在app端的显示格式。

优选地,所述测评结果获取模块包括:

测评结果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确定测评结果;

报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评结果确定报表的显示格式并生成报表。

采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以后,用户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的app进行现场测评,操作方便;能够根据实际测评需求定制测评项目、定制测评项目在app界面上的显示格式以及测评结果报表的显示格式,满足多种应用场景;在测评过程中采集车辆检测数据和人工测评数据,为分析与解决测评中发现的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持;在发生故障时通过设置故障标签来记录故障发生时刻和在该时刻产生的故障现象信息,据此将车辆检测数据与人工测评数据相对应,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原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车辆漏水情况测评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车辆最高速度测评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车辆加速性能测评的流程图,测评前确定了人工测评数据在app上的显示格式以及测评结果报表的显示格式;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测评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车辆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实现无纸化测评,将车辆检测数据与人工测评数据相结合,提高了测评过程中分析定位问题的效率及便捷性。下面三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测评者根据测评需求对车辆的漏水情况进行测评。

S101、确定测评项目为在车辆的哪几种状态下对车辆的哪些部件进行漏水情况测评。测评需求为对车辆的漏水情况进行测评。根据测评需求确定测评项目如下:分别在发动机停转及停车时对水箱、水泵、缸体、缸盖、暖风装置及所有连接部位都进行漏水情况的测评。将已确定的测评项目保存在计算机的文件中。

S102、根据测评项目在车辆的各种状态下对车辆的指定部件进行漏水情况测评。测评员在移动终端上通过无线网络获取到保存了测评项目的文件,依据该文件中的测试项目开始测评:分别在发动机停转及停车时对水箱、水泵、缸体、缸盖、暖风装置及所有连接部位都进行漏水情况的测评,发现在发动机停转时水泵漏水较多,其他条件下的其他部件漏水很少,不很明显。测评员将测评中收集到的人工测评数据记录在保存测评项目的同一文本文件中。本测评项目无需采集车辆检测数据。测评员对多个同一型号的车辆进行同样的漏水测评,得到的人工测评数据是一致的,将多次测评的人工测评数据都保存在同一文本文件中。

S103、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获取测评结果。计算机对保存的人工测评数据进行分析。经分析认为,发动机停转时,水泵漏水较多,测评结果为不合格;其他漏水情况漏水较少,测评结果为合格。

请参阅图2,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测评组织者根据测评需求确定对车辆最高速度进行测评,并确定了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在现场测评时,测评员通过故障标签的方式捕捉到发生的故障,服务器根据采集到的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生成测评结果。

S201、测评组织者根据实际的测评需求确定测评项目为车辆最高速度。

S202、测评组织者根据测评项目确定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

测评项目为车辆最高速度,据此测评组织者确定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包括车辆品牌、型号,路面状况(比如:沥青或混凝土等)。由于测量车速需要测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评结果,所以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还包括对测试项目进行测评的次数。在每一次测评过程中,测评员会观察和感受到很多现象,这些现象可能有助于发现更多的车辆问题,比如行车过程中车辆跑偏、操作困难等等。因此,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还包括在每一次测评过程中测评员观察和感受到的对于发现车辆问题有帮助的现象。所有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端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

S203、测评组织者根据测评项目确定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根据测评项目,测评组织者将车速、发动机转速作为要在车辆端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保存在服务器端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并将上报方式设定为实时上报。

S204、测评组织者将故障标签设置方式设定为使用语音方式。测评组织者在服务器端的人工测评数据配置文件中设定使用故障标签的方式来记录测评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及相关故障信息,并将故障标签设置方式设定为使用语音方式。

故障标签用于将故障发生时刻与相应的故障数据(包括测评员通过文字等手段对观察和感受到的故障现象进行描述的人工测评数据,以及故障发生时刻在车辆端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对应起来。可以使用的故障标签设置方式包括任何能够在故障发生时刻上报故障的方式。比如,如果将故障标签设置方式设定为语音方式,那么在故障发生时刻,测评员使用语音方式上报故障情况,则会生成故障标签,该故障标签中记录了故障发生时刻,以及测评员通过语音(和文字,如果测评员也输入了相关的文字信息)描述的故障信息;如果将故障标签设置方式设定为外接硬件(如蓝牙设备)方式,那么在故障发生时刻,测评员点击外接硬件设备,则会生成故障标签,该故障标签中记录了故障发生时刻,后续测评员可以在此故障标签中通过文字描述记录更多相关的故障信息。

S205、测评员通过平板电脑获取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获取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

测评员接到测评任务后,使用有效的用户账号登录平板电脑上安装的测评app。此时,app通过无线网络从服务器端保存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获取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并显示在app上。

待测车辆中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无线网络从服务器端获取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保存的需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

在测评员通过无线网络获取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以及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无线网络获取需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的过程中,测评员使用的平板电脑和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之间进行时间同步。通过这种时间同步,能够将测评过程中的故障发生时刻与在故障发生时刻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相对应起来。

S206、测评员通过app采集人工测评数据,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上报车辆检测数据。

在现场测评过程中,测评员根据实际的测评情况在app上填写人工测评数据。比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路面状况为沥青。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评中的现象中填写:车辆有跑偏现象。

待测车辆中安装有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由于测评组织者已在车辆检测数据配置文件中将上报方式设定为实时上报,在现场测评过程中,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实时上报给服务器。除了车辆检测数据配置文件中规定的需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外,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还能够自动为这些数据添加包括时间、GPS位置等信息,这些附属信息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

S207、在测评过程中,如果测评员发现车辆出现故障现象,则跳转至S208;否则跳转至S209继续执行。

S208、使用已设定的故障标签设置方式的方法生成故障标签,记录故障信息。比如,在测评过程中,测评员在时刻A听到车辆出现异常的隆隆声,则通过语音播报生成故障标签,此故障标签中记录了故障发生时刻A,测评员可以在故障标签中输入文字描述记录自己观察及感受到的故障现象和其他故障信息。测评员观察到故障现象并通过语音方式生成的故障标签如下:

在第1次测评过程中生成故障标签1,故障发生时刻为A,将测评员的语音播报的音频文件作为附件保存,同时测评员输入文字性描述:出现尖锐的异响。

S209、测评员通过app提交人工测评数据。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规定的测评项目完成现场测评以后,测评员在平板电脑上通过app提交人工测评数据,保存到服务器中。同时,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停止向服务器上报车辆检测数据。

S210、生成测评结果。服务器根据接收到并保存到本地的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对多次测量的车辆最高速度计算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与服务器中保存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得出合格或不合格的测评结果。比如,车辆最高速度的平均值为175km/h,服务器中保存的同类车辆最高速度的参考值为180km/h,服务器将测评结果确定为合格。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平板电脑也可以换为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只要测评app能够在所述移动终端上使用即可。

请参阅图3,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测评组织者根据测评需求确定对车辆加速性能进行测评,并确定了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在移动终端的app上的显示格式以及测试结果报表的显示格式,经测评员在现场测评后,服务器根据采集到的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确定测评结果,并根据测评组织者确定的测试结果报表的显示格式,生成测评结果报表。

S301、测评组织者根据实际的测评需求确定测评项目为车辆加速时间。测评需求为车辆加速性能,据此,测评组织者确定测评项目为车辆加速时间。

S302、测评组织者根据测评项目确定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

测评项目为车辆加速时间,据此测评组织者确定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包括车辆品牌、型号,路面状况(比如:沥青或混凝土等)、起始和最终速度。由于测量车辆加速时间需要测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实测值,所以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还包括对测试项目进行测评的次数。在每一次测评过程中,测评员会观察和感受到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可能有助于发现更多的车辆问题,比如行车过程中车辆跑偏、操作困难等等。因此,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还包括在每一次测评过程中测评员观察和感受到的对于发现车辆问题有帮助的现象。所有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信息都保存在服务器端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

测评组织者可以针对测评项目提供测评帮助。测评帮助通常为描述性的文字,用于指导测评员在进行此项测评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观察是否出现测评帮助中所描述的异常现象,以发现更多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测评项目为车辆加速时间。据此,测评组织者通过服务器端的web确定相应的测评帮助如下:

测评帮助:注意车辆在启动时是否存在异响、不稳定、操作困难,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出现跑偏、剧烈晃动。

S303、测评组织者根据测评项目确定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根据测评项目,测评组织者将车速、发动机转速、车辆内噪音作为要在车辆端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保存在服务器端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并将上报方式设定为测评结束后统一上报。

S304、测评组织者将故障标签设置方式设定为使用外接蓝牙设备。测评组织者在服务器端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设定使用故障标签的方式来记录测评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及相关故障信息,并将故障标签设置方式设定为使用外接蓝牙设备。

S305、确定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在app上的显示格式。不同的测试项目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不同,对于在app上的显示格式的要求也不同。良好的显示格式能够充分满足测评需求,同时便于测评员操作。测评组织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测评项目自定义人工测评数据在app上的显示格式。在本实施例中,定义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在app上的显示格式如下:

以填充的形式让测评员输入待测车辆的品牌和型号;

测评项目:车辆加速时间;

以单选的形式让测评员选择路面状况:沥青、混凝土。

以单选的形式让测评员选择车辆加速过程的起始和最终速度:0-50km/h、0-80km/h、0-100km/h。

以填充的形式让测评员输入计划对此测评项进行测评的次数(比如4次)。

在测评员输入计划对此测评项进行测评的次数(比如4次)以后,app界面上自动显示出4个分组框,每个分组框内是一次测评过程中需要填写的所有测评数据,具体如下:

“测评中的现象”填充行,每行前的提示为:第<几>次测评中的现象,其中<几>为具体的测评次数编号,如:第2次测评中的现象。测评员可以在填充行中填写自己在测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测评员点击app界面上与车辆加速时间相关联的“添加”按钮,可以按需要添加更多测评记录,每一个分组框中包括每一条测评记录中的所有需要测评员填写的测评数据。

S306、测评组织者确定测评结果报表的显示格式。现场测评过程完成后,将根据测评员在app上提交的人工测评数据和在车辆端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确定测评结果。服务器首先根据接收到的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计算出多次测评过程的车辆加速时间的平均值,再将此平均值与服务器中保存的同类车辆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确定测评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在本实施例中,测评组织者通过服务器端的web设定测评结果报表的显示格式如下:

显示测评员姓名;

显示待测车辆的品牌和型号;

实际测评时的路面状况;

实际测评时车辆加速过程的起始和最终速度;

实际测评次数;

每一测评中车辆达到最终速度所耗费的时间;

每一次测评中测评员观察到的现象;

每一次测评中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

显示每次测评中产生的故障标签的相关信息;

车辆加速时间平均值;

车辆加速时间参考值;

测评结果:合格或不合格。

S307、测评员通过手机获取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获取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测评员接到测评任务后,使用有效的用户账号登录手机上安装的app。此时,app通过无线网络从服务器端保存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获取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并按照S305中设定的显示格式在app上显示。

待测车辆中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无线网络从服务器端获取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保存的需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

在测评员通过无线网络获取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以及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无线网络获取需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的过程中,测评员使用的测评手机和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之间进行时间同步。通过这种时间同步,能够将测评过程中的故障发生时刻与故障发生时刻时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相对应起来。

S308、测评员通过app采集人工测评数据,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采集车辆检测数据。对于测评项目“车辆加速时间”,采集到的人工测评数据如下:

待测车辆品牌:M;

待测车辆型号:m;

路面状况:选中“混凝土”;

车辆加速过程的起始和最终速度:选中“0-100km/h”;

测评次数:4;

第3次测评中的现象:车辆操作困难;

第4次测评中的现象:车辆操作困难。

S309、测评员根据自己的观察感受判断车辆是否出现故障情况。若是,则执行S310;若否,则执行S311。

S310、测评员发现车辆出现故障情况(比如,在测评过程中,测评员在时刻A听到车辆出现异常的隆隆声),则通过故障标签设置方式中已设定的方式触发生成故障标签,此故障标签中记录了故障发生时刻A,测评员可以在故障标签中输入文字描述记录自己观察及感受到的故障现象和其他故障信息;同时待测车辆端采集相应的车辆检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测评员通过外接蓝牙设备生成的故障标签示例为:在第3次测评过程中生成故障标签3,其中记录的故障为:在时刻C,车身出现异常抖动;在第4次测评过程中生成故障标签4,其中记录的故障为:在时刻D,车身出现异常抖动。

如果测评过程尚未完成,则跳转到S308继续测评;否则,执行S311。

S311、测评员提交人工测评数据,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上报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完成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后,测评员通过app提交自己填写的人工测评数据,保存到服务器中。由于测评组织者在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设定的上报方式为测评结束后统一上报,此时现场测评过程已结束,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一次性地上报给服务器。

S312、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按照预定的报表显示格式生成测试结果报表。服务器根据多次车辆加速时间的测量值计算出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与服务器端预先保存的同类车辆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确定测评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加速时间的平均值为15.1秒,参考值为14.7秒,确定测评结果为合格。服务器根据测评结果,按照步骤S306中预先确定的报表显示格式生成测评结果报表。下面是一个测评结果报表的示例:

测评员姓名:XXX;

待测车辆品牌:M

待测车辆型号:m;

路面状况:混凝土;

实际测评次数:4;

第1次测评:

车辆加速时间:14.2秒

测评中的现象:无

车辆检测数据:(以文件的格式作为附件显示,每一次测评过程生成一个文件);

第2次测评:

车辆加速时间:16.1秒

测评中的现象:无

车辆检测数据:(以文件的格式作为附件显示,每一次测评过程生成一个文件);

第3次测评:

车辆加速时间:15.6秒

测评中的现象:车辆操作困难;

车辆检测数据:(以文件的格式作为附件显示,每一次测评过程生成一个文件);

故障标签3:

-故障时刻:C

-故障信息:车身出现异常抖动;

第4次测评:

车辆加速时间:14.5秒

测评中的现象:车辆操作困难;

车辆检测数据:(以文件的格式作为附件显示,每一次测评过程生成一个文件);

故障标签4:

-故障时刻:D

-故障信息:车身出现异常抖动;

车辆加速时间平均值;15.1秒;

车辆加速时间参考值:14.7秒;

测评结果:合格。

后续车辆工程师会根据服务器端保存的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结合故障标签中的信息,分析定位车辆可能存在的问题。

请参阅图4,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测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测评项目确定模块M1,用于确定测评项目;

数据采集模块M2,用于根据所述测评项目采集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

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用于根据所述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获取测评结果。

其中,测评项目定模块M1包括:

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用于根据所述测评项目确定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

车辆检测数据采集确定单元U12,用于根据所述人工测评数据确定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

数据采集模块M2包括:

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用于根据所述测评项目采集人工测评数据,采集故障发生时刻,采集在所述故障发生时刻的故障现象信息,确定所述人工测评数据在app端的显示格式。

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用于根据所述人工测评数据采集车辆检测数据。

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包括:

测评结果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确定测评结果;

报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评结果确定报表的显示格式并生成报表。

请参阅图5,本发明的系统架构中包括:网络、服务器、移动终端和待测车辆。在服务器端通过web根据测评需求进行定制测评内容,并提供数据保存、应用服务等,通常以服务器集群的方式接入网络。服务器对应于本发明的车辆测评装置中的测评项目确定模块和测评结果获取模块。移动终端上安装并运行用于现场测评时使用的app,该app通过网络从服务器获取测评组织者定制的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移动终端对应于本发明的车辆测评装置中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待测车辆上安装有本发明的车辆测评装置中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能够实时采集车辆总线上的各种数据并上报至服务器;服务器和待测车辆通过无线传输接入网络。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测评需求为对车辆的漏水情况进行测评。测评项目确定模块M1根据测评需求确定测评项目为分别在发动机停转及停车时对水箱、水泵、缸体、缸盖、暖风装置及所有连接部位都进行漏水情况的测评,并将已确定的测评项目保存在计算机的文本文件中。在现场测评过程中,数据采集模块M2分别在发动机停转及停车时对水箱、水泵、缸体、缸盖、暖风装置及所有连接部位都采集有关漏水情况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在同一文本文件中。数据采集模块M2对多个同一型号的车辆采集有关漏水情况的数据并保存在同一文本文件中。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对保存的测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次对多个同一型号的车辆采集到的漏水情况的数据是一致的:在发动机停转时水泵漏水较多,其他条件下的其他部件漏水很少,不很明显。发动机停转时,水泵漏水较多,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将相应的测评结果确定为不合格;其他漏水情况漏水较少,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将相应的测评结果确定为合格。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测评项目确定模块M1确定测评项目为车辆最高速度。测评项目确定模块M1中的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确定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为:车辆品牌、型号,路面状况(比如:沥青或混凝土等)、对测试项目进行测评的次数,以及在每一次测评过程中测评员实际观察和感受到的可能有助于发现车辆更多问题的现象。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将这些信息保存到服务器端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测评项目确定模块M1中的车辆检测数据确定单元U12确定需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为车速、发动机转速,并将这些信息保存在服务器端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同时将上报方式设定为实时上报。测评项目确定模块M1中的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将故障标签设置方式设定为使用语音方式。

在现场测评过程中,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从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获取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信息并显示在app上。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从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获取需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在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从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获取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信息以及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从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获取需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的过程中,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对测评使用的平板电脑和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进行时间同步,通过这种时间同步,能够将测评过程中的故障发生时刻与故障发生时刻时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相对应起来。在现场测评过程中,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采集人工测评数据。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采集车辆检测数据。由于在车辆检测数据采集文件中将上报方式设定为实时上报,在现场测评过程中,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将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实时上报给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除了车辆检测数据配置文件中规定的需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外,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还能够自动为这些数据添加包括时间、GPS位置等信息,这些附属信息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

在现场测评过程中,如果车辆出现故障现象,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将会通过已设定好的故障标签设置方式触发生成故障标签。比如,在测评过程中,时刻A车辆出现异常的隆隆声,那么在时刻A,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将会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触发生成故障标签,示例性的故障标签内容如下:

在第1次测评过程中生成故障标签1,故障发生时刻为A,将语音播报的音频文件作为附件保存,同时采集倒文字性描述:出现尖锐的异响。

现场测评完成后,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将采集到的人工测评数据上报给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同时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停止向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上报车辆检测数据。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中的测评结果确定单元U31对多次测量的车辆最高速度计算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与服务器中保存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确定测评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比如,车辆最高速度的平均值为175km/h,服务器中保存的同类车辆最高速度的参考值为180km/h,则测评结果确定单元U31将测评结果确定为合格。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测评项目确定模块M1确定测评项目为车辆加速时间。测评项目确定模块M1中的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确定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包括车辆品牌、型号,路面状况(比如:沥青或混凝土等)、起始和最终速度、对测试项目进行测评的次数、对每一次测评过程,还需要采集测评员实际观察和感受到的对于发现车辆问题有帮助的现象,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将这些需要采集的信息保存在服务器端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还要确定针对于测评项目的测评帮助,用于指导测评员在进行此项测评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观察是否出现测评帮助中所描述的异常现象,以发现更多问题。在本实施例中,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确定的测评帮助如下:

测评帮助:注意车辆在启动时是否存在异响、不稳定、操作困难,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出现跑偏、剧烈晃动。

测评项目确定模块M1中的车辆检测数据确定单元U12确定要在车辆端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包括车速、发动机转速、车辆内噪音,并将这些信息保存在服务器端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同时将上报方式设定为测评结束后统一上报。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将故障标签设置方式设定为使用外接蓝牙设备。

测评项目确定模块M1中的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还要确定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在app上的显示格式。在本实施例中,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确定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在app上的显示格式如下:

以填充的形式让测评员输入待测车辆的品牌和型号;

测评项目:车辆加速时间;

以单选的形式让测评员选择路面状况:沥青、混凝土。

以单选的形式让测评员选择车辆加速过程的起始和最终速度:0-50km/h、0-80km/h、0-100km/h。

以填充的形式让测评员输入计划对此测评项进行测评的次数(比如4次)。

在测评员输入计划对此测评项进行测评的次数(比如4次)以后,app界面上自动显示出4个分组框,每个分组框内是一次测评过程中需要填写的所有测评数据,具体如下:

“测评中的现象”填充行,每行前的提示为:第<几>次测评中的现象,其中<几>为具体的测评次数编号,如:第2次测评中的现象。测评员可以在填充行中填写自己在测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测评员点击app界面上与车辆加速时间相关联的“添加”按钮,可以按需要添加更多测评记录,每一个分组框中包括每一条测评记录中的所有需要测评员填写的测评数据。

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中的报表生成单元U32确定测评结果报表的显示格式。现场测评过程完成后,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首先根据收到的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计算出多次测评过程的车辆加速时间的平均值,再将此平均值与服务器中保存的同类车辆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确定测评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在本实施例中,报表生成单元U32设定测评结果报表的显示格式如下:

显示测评员姓名;

显示待测车辆的品牌和型号;

实际测评时的路面状况;

实际测评时车辆加速过程的起始和最终速度;

实际测评次数;

每一测评中车辆达到最终速度所耗费的时间;

每一次测评中测评员观察到的现象;

每一次测评中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

显示每次测评中产生的故障标签的相关信息;

车辆加速时间平均值;

车辆加速时间参考值;

测评结果:合格或不合格。

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通过无线网络从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获取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并按照测评项目确定模块M1中的人工测评数据确定单元U11设定的显示格式在app上显示。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通过无线网络从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获取需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在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通过无线网络从人工测评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获取需要采集的人工测评数据以及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通过无线网络从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获取需要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的过程中,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对测评手机和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之间进行时间同步。通过这种时间同步,能够将测评过程中的故障发生时刻与在故障发生时刻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相对应起来。在现场测评过程中,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采集人工测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人工测评数据如下:

待测车辆品牌:M;

待测车辆型号:m;

路面状况:选中“混凝土”;

车辆加速过程的起始和最终速度:选中“0-100km/h”;

测评次数:4;

第3次测评中的现象:车辆操作困难;

第4次测评中的现象:车辆操作困难。

在测评过程中,如果车辆出现故障现象(比如,在测评过程中,在时刻A车辆出现异常的隆隆声),则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通过故障标签设置方式中已设定的方式触发生成故障标签,此故障标签中记录了故障发生时刻A,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可以在故障标签中保存文字描述记录测评员观察及感受到的故障现象和其他故障信息;同时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采集相应的车辆检测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通过外接蓝牙设备生成的故障标签示例为:在第3次测评过程中生成故障标签3,其中记录的故障为:在时刻C,车身出现异常抖动;在第4次测评过程中生成故障标签4,其中记录的故障为:在时刻D,车身出现异常抖动。

现场测评完成后,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人工测评数据采集单元U21将采集到的人工测评数据上报给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由于在车辆检测数据采集配置文件中设定的上报方式为测评结束后统一上报,此时现场测评过程已结束,数据采集模块M2中的车辆检测数据采集单元U22将采集到的车辆检测数据一次性地上报给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中的测评结果确定单元U31根据多次车辆加速时间的测量值计算出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与服务器端预先保存的同类车辆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确定测评结果。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加速时间的实测值为15.1秒,参考值为14.7秒,确定测评结果为合格。测评结果获取模块M3中的报表生成单元U32根据测评结果并按照在前面步骤中预先确定的报表显示格式生成测评结果报表。下面是一个测评结果报表的示例:

测评员姓名:XXX;

待测车辆品牌:M

待测车辆型号:m;

路面状况:混凝土;

实际测评次数:4;

第1次测评:

车辆加速时间:14.2秒

测评中的现象:无

车辆检测数据:(以文件的格式作为附件显示,每一次测评过程生成一个文件);

第2次测评:

车辆加速时间:16.1秒

测评中的现象:无

车辆检测数据:(以文件的格式作为附件显示,每一次测评过程生成一个文件);

第3次测评:

车辆加速时间:15.6秒

测评中的现象:车辆操作困难;

车辆检测数据:(以文件的格式作为附件显示,每一次测评过程生成一个文件);

故障标签3:

-故障时刻:C

-故障信息:车身出现异常抖动;

第4次测评:

车辆加速时间:14.5秒

测评中的现象:车辆操作困难;

车辆检测数据:(以文件的格式作为附件显示,每一次测评过程生成一个文件);

故障标签4:

-故障时刻:D

-故障信息:车身出现异常抖动;

车辆加速时间平均值;15.1秒;

车辆加速时间参考值:14.7秒;

测评结果:合格。

后续车辆工程师会根据服务器端保存的人工测评数据和车辆检测数据,结合故障标签中的信息,分析定位车辆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的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中的对应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来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