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孔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0108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曲轴孔检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曲轴孔检测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体属于典型的多面多孔的箱体类零件,主要加工特征是平面和孔系,加工工艺复杂,曲轴孔作为缸体上重要孔系,曲轴的高速运转对曲轴孔的加工提出了较高的工艺要求,而发动机的其他检测项目都已经包含在自动传输系统中,但是没有关于曲轴安装孔检测设置。所以曲轴缸体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应在自动传输设备的某一个工位进行检测,防止不良品进入下道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设计一种曲轴孔检测机,利用检测杆带动检测头插入曲轴安装孔,如果检测头平稳顺利通过,产品即为合格品,检测结束;如果检测头不能顺利通过,产品即为不合格品,系统报警,由操作者手工解决。

为实现上述设想,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曲轴孔检测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由立柱和钢板组成,所述立柱一端与地面固定,另一端与长方形钢板的短边固定,所述钢板中部设置开口,所述钢板一面平行布置着两道水平滑轨,另一面布置有水平移动伺服电机和水平移动滚珠丝杠,所述水平滑轨上面安装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通过水平滑轨、水平移动伺服电机和水平移动滚珠丝杠在钢板表面水平滑动,所述移动架一面平行布置着两道垂直滑轨、升降伺服电机和升降滚珠丝杠,所述垂直滑轨上安装有检测架,所述检测架通过垂直滑轨、升降伺服电机和升降滚珠丝杠在垂直滑轨上上下滑动,所述检测架包括检测杆、检测头、箱式轴承、阻尼器、位置检测片和切换气缸,所述检测杆前端安装检测头,所述检测杆安装在箱式轴承上,所述阻尼器一端顶在检测杆上,另一端与检测片对齐,所述切换气缸驱动检测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2中部设置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架10上还安装有检测传感器和蜂鸣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立柱;2、钢板;3、水平滑轨;4、水平移动伺服电机;5、水平移动滚珠丝杠;6、移动架;7、垂直滑轨;8、升降伺服电机;9、升降滚珠丝杠;10、检测架;11、检测杆;12、检测头;13、箱式轴承;14、阻尼器;15、位置检测片;16、切换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所示,一种曲轴孔检测机,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由立柱1和钢板2组成,所述立柱1一端与地面固定,另一端与长方形钢板2的短边固定,所述钢板2中部设置开口,所述钢板2一面平行布置着两道水平滑轨3,另一面布置有水平移动伺服电机4和水平移动滚珠丝杠5,所述水平滑轨3上面安装有移动架6,所述移动架6通过水平滑轨3、水平移动伺服电机4和水平移动滚珠丝杠5在钢板2表面水平滑动,所述移动架6一面平行布置着两道垂直滑轨7、升降伺服电机8和升降滚珠丝杠9,所述垂直滑轨7上安装有检测架10,所述检测架10通过垂直滑轨7、升降伺服电机8和升降滚珠丝杠9在垂直滑轨7上上下滑动,所述检测架10包括检测杆11、检测头12、箱式轴承13、阻尼器14、位置检测片15和切换气缸16,所述检测杆11前端安装检测头12,所述检测杆11安装在箱式轴承13上,所述阻尼器14一端顶在检测杆11上,另一端与检测片15对齐,所述切换气缸16驱动检测架10移动。切换气缸16带动检测头12的伸出和回缩时,使检测头12对应不同产品的检测位置,实现对生产线上不同口径的产品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可以方便下一次检测时,检测杆的重复定位精度有保障。

其中,所述钢板2中部设置开口。

其中,所述检测架10上还安装有检测传感器和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

发动机缸体从传输线上输送到图中的位置,传输线上的定位固定机构将缸体锁住,曲轴孔检测机升降伺服电机8启动,通过升降滚珠丝杠9将检测杆11下降对正缸体的曲轴安装孔。位置对正后,水平移动伺服电机4启动,检测杆11、检测头12探入缸体的曲轴孔。检测头12从缸体一侧进入,从另一侧伸出,即表示孔径合格。然后水平移动伺服电机4反转,检测杆11退出,待检测头12完全退出后,升降伺服电机8启动,检测杆11上升,传输线上缸体固定机构释放,然后缸体送出。有不合格产品时,检测杆11在进入缸体曲轴孔后会遇到阻力,检测杆11会沿箱式轴承13向后产生位移,然后压迫阻尼器14,导致位置检测片15会有相应移动,检测架10上的检测传感器根据检测片15提供的信号作出判断后,蜂鸣器发出报警,同时检测终止,检测架10回位,等待操作者进行人工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