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机调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988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电机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电机调测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电机在装配完毕后,需要最后调测微电机的稳定性能,以确定微电机是否合格。

目前,对于微电机的调测,具有多种多样的装置,这些装置虽能够对微电机进行较精确的调测,但是,一般都比较精密、结构复杂,价格较高,操作起来也不那么方便,对于研发工作来说,那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生产来说,则是不够实用,因为生产还需要讲究成本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电机调测装置,这种微电机调测装置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操作相当方便,提高调测效率。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电机调测装置,包括稳压电源、电源开关、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其特征是:还包括电阻组、示波器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检测头通过电源开关与所述稳压电源的正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头通过电阻组与稳压电源的负端连接;切换开关连接在电阻组的两端;示波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检测头、第二检测头连接。

在进行微电机调测时,先合上电源开关,并将第一检测头、第二检测头分别接到微电机的两个接线端;当切换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微电机、电源开关、稳压电源、电阻组构成回路,示波器显示微电机接入电阻组工作时的电压波形;当切换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电阻组被短路,微电机、电源开关、稳压电源构成回路,示波器显示微电机单独工作的电压波形;用于调测的电阻组的阻值一般很小,对微电机的正常工作影响很小,当接入电阻组时,如果电压波形变化较大,则说明微电机不正常,从而达到调测微电机、剔除不合格产品的目的,提高微电机的出厂良率,而且,整个微电机调测装置的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操作相当方便,提高调测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切换开关为脚踏开关。将切换开关设置为脚踏开关,稳压电源、电源开关、电阻组、示波器、第一检测头、第二检测头均放置在工作台上面,而将脚踏开关放置在工作台下面,工人在工作台上面操作第一检测头、第二检测头对微电机进行检测,当需要将电阻组短路(跳过电阻组)时,只要用脚踩下脚踏开关即可,手脚并用,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完成微电机的调测工作,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阻组至少由三个电阻并联而成。由多个电阻并联构成电阻组,各个电阻均起到分摊电流的作用,能够经受较大的电流,避免电阻被烧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检测头、第二检测头均为金属夹头。将第一检测头、第二检测头设置为金属夹头,更方便与微电机的接线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检测电路中设置并联在一起的电阻组和切换开关,以选择是否接入电阻组,当接入电阻组时,如果电压波形变化较大,则说明微电机不正常,从而达到调测微电机、剔除不合格产品的目的,提高微电机的出厂良率,而且,整个微电机调测装置的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操作相当方便,提高调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这种微电机调测装置,包括稳压电源1、电源开关2、第一金属夹头3、第二金属夹头4、电阻组5、示波器6和脚踏切换开关7;第一金属夹头3通过电源开关2与稳压电源1的正端连接,第二金属夹头4通过电阻组5与稳压电源1的负端连接;脚踏切换开关7连接在电阻组5的两端;示波器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金属夹头3、第二金属夹头4连接;电阻组5由五个电阻并联而成。

在进行微电机调测时,先合上电源开关2,并将第一金属夹头3、第二金属夹头4分别接到微电机8的两个接线端;当脚踏切换开关7处于断开状态时,微电机8、电源开关2、稳压电源1、电阻组5构成回路,示波器6显示微电机8接入电阻组5工作时的电压波形;当脚踏切换开关7处于接通状态时,电阻组5被短路,微电机8、电源开关2、稳压电源1构成回路,示波器6显示微电机8单独工作的电压波形;用于调测的电阻组5的阻值一般很小,对微电机8的正常工作影响很小,当接入电阻组5时,如果电压波形变化较大,则说明微电机8不正常,从而达到调测微电机8、剔除不合格产品的目的,提高微电机8的出厂良率,而且,整个微电机调测装置的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操作相当方便,提高调测效率。

另外,将切换开关设置为脚踏切换开关7,稳压电源1、电源开关2、电阻组5、示波器6、第一金属夹头3、第二金属夹头4均放置在工作台上面,而将脚踏切换开关7放置在工作台下面,工人在工作台上面操作第一金属夹头3、第二金属夹头4对微电机8进行检测,当需要将电阻组5短路(跳过电阻组5)时,只要用脚踩下脚踏切换开关7即可,手脚并用,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完成微电机8的调测工作,更加方便。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