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茶叶称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1053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用于茶叶称量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称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茶叶称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加工又称“制茶”,是将茶树鲜叶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制成各种半成品茶或成品茶的过程,按加工过程不同,可分为初制、精制、再加工和深加工,加工工艺不同便形成不同的茶类,各茶类茶叶品质的形成取决于加工工序的协调配合,优质的鲜叶原料只有在精湛的加工条件下,生产出优质的各种茶叶。

我国具有悠久的饮茶习惯,茶叶备受国人喜爱,且名扬海内外,但是由于茶叶本身重量较轻,在称量过程中易于散落,称量不稳,会造成称量误差,影响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茶叶称量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茶叶称量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扣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箱体的外壁表面连接有挂耳,所述箱体的一侧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下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连接有提手计量器,底座安装在箱体的下侧,所述底座包括锂电池、称重传感器和承载板,所述锂电池安转在底座的内腔,且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与锂电池对应的充电插孔,所述承载板设置在称重传感器顶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挂耳上连接有挂绳。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上设置有料斗盖,所述料斗盖与进料斗铰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计数显示屏,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称重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计数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用于茶叶称量的装置,通过称重传感器进行重量计算,将数据传输到控制面板,经过计数显示屏显示数字及价格,便于计量,在无电状态下通过提手计量器进行测量,实现一体多能,应变不同环境的影响,且箱式称量防止茶叶散落,有效的进行称量计数,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利于茶叶在销售过程中的称量计数,防止茶叶称量时的散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称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进料斗、4挂耳、5控制面板、6底座、7提手计量器、8安装槽、9出料口、10锂电池、11称重传感器、12承载板、13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用于茶叶称量的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扣接有箱盖2,所述箱盖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料斗3,所述 箱体1的外壁表面连接有挂耳4,所述箱体1的一侧面安装有控制面板5,所述控制面板5的下侧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连接有提手计量器7,所述底座6安装在箱体1的下侧,所述底座6包括锂电池10、称重传感器11和承载板12,所述锂电池10安转在底座6的内腔,且底座6的表面设置有与锂电池10对应的充电插孔,所述承载板12设置在称重传感器11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出料口9,在出料口9上设置有用于装填茶叶用的卡环,方便对内部茶叶进行袋装。

进一步的,所述挂耳4上连接有挂绳13,防止装置电力耗尽时,方便使用备用称量。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3上设置有料斗盖,所述料斗盖与进料斗3铰接,便于盖合防止落灰。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5上安装有计数显示屏,所述锂电池10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方便计数。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传感器11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5的输出端与计数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提高效率。

具体的,茶叶从进料斗3进入箱体1内,落到承载板12上,通过称重传感器11进行重量感应计算,将数据传输到控制面板5上,经过计数显示屏显示出数字及价格,便于计量,计量完成后,打开出料口9的密封盖,将内部茶叶倒出,且在出料口9上设置有用于装填茶叶用的卡环,方便对内部茶叶进行袋装,在无电状态下通过提手计量器7将挂接在挂耳4上的挂绳13拉起,记录空箱重量,在记录存放茶叶的重量,增加计量方式,避免影响正常的销售,两种计量方式,实现一体多能,应变不同环境的影响,利于茶叶在销售过程中的称量计数,防止茶叶称量时的散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