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包固定装置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5768阅读:1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温包固定装置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感温包固定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感温头测量冷媒的温度来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但是由于条件的局限性,无法直接对冷媒的温度实时测量。为了使外壁的温度接近于冷媒温度,冷媒的温度通过待测温管件的管壁传递到感温套筒上,然后传递到感温头上。感温套筒目前是焊接到待测温管件表面,焊接时容易出现虚焊及焊料不能完全填满现象,且焊接时效率低,同时感温套筒上需要卡一个卡簧,然后再把感温头插入感温套筒中,以卡紧感温头,此种固定方式装配效率低。另一种常用的感温头固定装置直接卡入待测温管件中,但容易脱出,固定不可靠,所以还扎了一条束紧带绑紧,这种方式可靠性差,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感温包固定装置装配困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温包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待测温管件和感温包,包括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所述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的开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拱形板开口的第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拱形板开口的第一侧边缘通过连接板连接,使所述第一拱形板、第二拱形板和连接板共同形成待测温管件和感温包的容纳腔,所述第一拱形板开口的第二侧边缘和所述第二拱形板开口的第二侧边缘通过锁紧组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拱形板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延伸有与所述第二拱形板之间形成台阶的第三拱形板;所述第三拱形板与所述第二拱形板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三拱形板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拱形板的半径;所述第三拱形板远离所述第二拱形板的一端设有向内部延伸的凸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凸缘的内边沿处朝向背离所述第二拱形板的方向上延伸有第四拱形板,所述第四拱形板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三拱形板的半径,所述第四拱形板与所述第三拱形板同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拱形板开口的第二侧边缘和所述第二拱形板开口的第二侧边缘处分别设有朝向外侧翻转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翻边的锁紧扣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卡槽,所述锁紧扣与所述卡槽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锁紧扣为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包括弹性段和固定段,所述弹性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边连接,所述弹性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感温包固定装置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冷媒管和用于检测所述冷媒管温度的感温包,所述感温包包括感温头和与感温头连接的线体,所述感温头和线体的连接处套设有柔性护套;还包括上述的感温包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感温包和冷媒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使得冷媒管与感温头的侧壁紧贴在一起,两者直接紧密接触,达到高效、灵敏感温效果,锁紧组件把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之间形成的开口处锁紧,使得该感温包固定装置不会与冷媒管脱离。该感温包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固定可靠,且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温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温包固定装置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温包固定装置装配后的右视图;

图中:1:第一拱形板;2:第二拱形板;3:连接板;4:第三拱形板;5:凸缘;6:第四拱形板;7:第一翻边;8:第二翻边;91:卡槽;92:锁紧扣;921:弹性段;922:固定段;101:冷媒管;102:感温头;103:柔性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温包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待测温管件和感温包,待测温管件不仅可以是空调的冷媒管 101,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准确测温的管件的感温包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以将感温包固定在冷媒管101为例。感温包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拱形板1和第二拱形板2,第一拱形板1和第二拱形板2的开口相对设置,且第一拱形板1开口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拱形板2开口的第一侧边缘通过连接板3连接,使第一拱形板1、第二拱形板2和连接板3共同形成冷媒管101和感温包的容纳腔,第一拱形板1开口的第二侧边缘和第二拱形板2开口的第二侧边缘通过锁紧组件连接。如图3中所示,第一拱形板1的拱形内壁半径与冷媒管101的半径相同,第二拱形板2 的拱形内壁的半径与感温包的感温头102半径相同,第一拱形板1将冷媒管101包覆在内,第二拱形板2将感温头102包覆在内,使得冷媒管101与感温头102的侧壁紧贴在一起,两者直接紧密接触,达到高效、灵敏感温效果,锁紧组件把第一拱形板1和第二拱形板2之间形成的开口处锁紧,使得该感温包固定装置不会与冷媒管101脱离。该感温包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固定可靠,且装配效率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拱形板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延伸有与第二拱形板2之间形成台阶的第三拱形板4;第三拱形板4与第二拱形板2同轴设置,且第三拱形板4的半径大于第二拱形板2的半径;第三拱形板4远离第二拱形板2的一端设有向内部延伸的凸缘5。通常感温包连接线体的一端通常设置有套设在感温包和线体外侧的柔性护套 103,柔性护套103与感温头102之间形成台阶状,通过设置与第二拱形板2呈台阶状的第三拱形板4以及设置在第三拱形板4远离第二拱形板2一端的内部凸缘5可以实现对于柔性护套103两端的限位,避免在拉扯线体时将感温头102在外力作用下从容纳腔中脱出。由于柔性护套103的柔性,并且通常设置的柔性护套103厚度较小,所以并不会对容纳腔内冷媒管101与感温头102的安装产生较大的影响,柔性护套103在感温头102和冷媒管101之间受到挤压,冷媒管101与感温头102仍然可以保持接触状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凸缘5的内边沿处朝向背离第二拱形板2 的方向上延伸有第四拱形板6,第四拱形板6的半径小于第三拱形板4 的半径,第四拱形板6与第三拱形板4同轴设置。凸缘5的内边沿处朝向背离第二拱形板2的方向上延伸出的第四拱形板6避免在凸缘5 处的线体与感温头102的连接由于折弯失效,第四拱形板6使得线体与感温头102的连接位置保持平直,在第二拱形板2的末端线体是耐折弯的,所以不会轻易损坏,因此,设置第四拱形板6保证了感温包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施中第一拱形板1开口的第二侧边缘和第二拱形板2开口的第二侧边缘处分别设有朝向外侧翻转的第一翻边7和第二翻边8。通过设置向外侧翻转的第一翻边7和第二翻边8,第一翻边7 和第二翻边8形成容纳腔的扩口状开口,便于冷媒管101的装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锁紧组件包括设于第一翻边7的锁紧扣92 以及设于第二翻边8的卡槽91,锁紧扣92与卡槽91相配合。通过锁紧口与卡槽91的配合实现第一拱形板1和第二拱形板2的锁紧。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锁紧扣92为折弯板,折弯板包括弹性段921和固定段 922,弹性段921的一端与第一翻边7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段922连接。使用时,下压弹性段921和固定段922,使得固定段922伸入卡槽91 中由于弹性段921与固定段922之间形成有一定的夹角,下压的外力去除后固定段922卡在第二翻边8的下表面,实现了锁紧。本实施例中的锁紧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中的锁紧组件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其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锁紧结构。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该感温包固定装置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冷媒管101和用于检测冷媒管101温度的感温包,感温包包括感温头102和与感温头102 连接的线体,感温头102和线体的连接处套设有柔性护套103;还包括上述的感温包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感温包和冷媒管101。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采用上述的感温包固定装置来固定感温包和冷媒管101,具有与上述的感温包固定装置同样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感温包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拱形板1和第二拱形板2使得冷媒管101与感温头102的侧壁紧贴在一起,两者直接紧密接触,达到高效、灵敏感温效果,锁紧组件把第一拱形板1和第二拱形板2之间形成的开口处锁紧,使得该感温包固定装置不会与冷媒管101脱离。该感温包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固定可靠,且装配效率高。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第二拱形板2呈台阶状的第三拱形板4以及设置在第三拱形板4远离第二拱形板2一端的内部凸缘5可以实现对于柔性护套103两端的限位,避免在拉扯线体时将感温头102在外力作用下从容纳腔中脱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