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硅藻泥时对桶装原料取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942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硅藻泥时对桶装原料的取样装置。

[

背景技术:
]

生产硅藻泥时,需要对于很多原材料进行取样,桶装原料桶因为其桶身大而出料口小,使得对于桶装原料的取样难以操作和把控,往往需要利用真空磅等抽样装置从原料桶中进行抽取,但同时原料桶数量众多,则需要大量真空磅来进行抽样工作,因此提高了硅藻泥制造成本,增多了工作量,以及容易混淆取样装置,降低取样的准确性,影响成品的质量。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硅藻泥时对桶装原料的取样装置,使原料桶倾斜摆放,同时在每个原料桶出料口设置可控操作阀门,减少使用多个真空泵的生产设备,避免取样混淆,更进一步为生产节约成本,同时提高了取料时称取重量的准确性,保证生产的产品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硅藻泥时对桶装原料的取样装置,包括有多个前支脚1和多个后支脚2,所述后支脚2高于前支脚1,所述前支脚1顶端连接有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所述后支脚2顶端连接有后支脚顶端连接杆4,所述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与后支脚顶端连接杆4之间连接有多个用于固定原料桶的定位杆5,所述两定位杆5之间的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上设有用于承托原料桶的承重凸块6,所述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上设有用于与原料桶出料口连接进行取样的可控操作阀7。

所述外侧前支脚1与外侧后支脚2之间连接有外侧连接杆8。

所述前支脚1底端连接有前支脚底端连接杆9,所述后支脚2底端连接有后支脚底端连接杆10。

所述前支脚底端连接杆9与后支脚底端连接杆10之间设有内侧连接杆11。

所述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与后支脚顶端连接杆4同侧端之间设有斜面12。

所述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1,所述后支脚顶端连接杆4上设有多个与第二通孔41,所述定位杆5两端上分别设有与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41通过螺纹连接的定位杆通孔51。

所述定位杆5为三角棱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存放多个桶装原料桶,生产取料时只需要简单的操作阀门便可准确称取重量,同时也避免了使用多个真空泵造成取样混淆,或单个真空泵重复使用造成原料相互交叉污染,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的长期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生产硅藻泥时对桶装原料的取样装置,包括有多个前支脚1和多个后支脚2,所述后支脚2高于前支脚1,所述前支脚1顶端连接有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所述后支脚2顶端连接有后支脚顶端连接杆4,所述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与后支脚顶端连接杆4之间连接有多个用于固定原料桶的定位杆5,所述定位杆5为三角棱柱,所述两定位杆5之间的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上设有用于承托原料桶的承重凸块6,所述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上设有用于与原料桶出料口连接进行取样的可控操作阀7。

其中,所述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与后支脚顶端连接杆4同侧端之间设有斜面12。

所述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1,所述后支脚顶端连接杆4上设有多个与第二通孔41,所述定位杆5两端上分别设有与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41通过螺纹连接的定位杆通孔51。

原料桶通过斜面12滑动到前支脚顶端连接杆3和后支脚顶端连接杆4上,并将原料桶滑动到承重凸块6上,由于所述后支脚2高于前支脚1,承重凸块6起到承托原料桶的作用,并将可控操作阀7与原料桶出料口接通,此时在原材料桶两侧放置形状为三角棱柱的定位杆5,并利用螺钉分别将第一通孔31与定位杆通孔51,第二通孔41与定位杆通孔51连接固定,起到固定原料桶,防止其左右滚筒的作用,去取样时,只需打开可控操作阀7进行取样即可,同时由于原料桶前低后高向前倾斜的摆放方式,桶内原料会向出料口倾斜,更好的实现取样操作,提高取样的准确性。

其中,所述外侧前支脚1与外侧后支脚2之间连接有外侧连接杆8,所述前支脚1底端连接有前支脚底端连接杆9,所述后支脚2底端连接有后支脚底端连接杆10,所述前支脚底端连接杆9与后支脚底端连接杆10之间设有内侧连接杆11,更好地加固支架,同时提高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