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拔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996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拔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的测试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机械结构的拉拔测试的拉拔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铆钉或钢筋混凝土等运用过程中,其接合力度是评价产品质量的直接标准。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抽样检测其接合力度,最简单的方式是采用拉拔仪测试其拉力。而现有的拉拔仪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0920109525.3,名称为一种手持式双用电动拉拔仪;虽然是手持式,但需外接动力设施及电源,操作繁琐,若在无电力资源的地方则无法测试,且该拉拔仪结构尺寸固定,只适用于固定尺寸的场合使用,灵活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便、灵活性高且采用手动传动的拉拔测试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拔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丝杆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提升机构、压力传感模块、处理模块及显示模块;

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均呈倒“U”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架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架的宽度,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支架卡接在第二支架的固定槽上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

所述提升机构为设置在第一通孔内的顶块,该顶块通过一手动摇杆带动其相对于第一支架上、下移动,所述顶块上还贯穿设有一与第二支架的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

所述压力传感模块设置在顶块的表面,压力传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丝杆夹持机构包括: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的丝杆、设置在该丝杆的第一端的夹持部及旋接在该丝杆上的固定块,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待测产品,所述丝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二支架的第二通孔与顶块的第三通孔,所述固定块从丝杆的第二端旋接至丝杆上并抵触在顶块的表面;

所述手动摇杆带动顶块向上移动,顶块顶触在丝杆夹持机构的固定块上并一同带动丝杆夹持机构及待测产品移动,所述压力传感模块测试顶块与固定块之间的压力并传输至处理模块,并通过处理模块输出至显示模块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提升机构为可伸缩设置在第一通孔内的顶块,所述顶块通过一手动摇杆带动,其具体方式是:还包括蜗杆及蜗轮,所述蜗轮呈环形结构,所述蜗轮外侧面设有齿轮,其内侧面设有内螺纹,所述蜗轮设置在第一支架内;所述顶块为外周侧设有外螺纹的圆柱体结构,所述顶块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其外周侧的外螺纹与蜗轮的内螺纹相旋接;所述蜗杆设置在第一支架内并与蜗轮的齿轮相啮合,所述手动摇杆连接蜗杆并带动该蜗杆转动,所述蜗杆的转动带动蜗轮旋转,所述蜗轮的旋转使蜗轮的内螺纹与顶块的外螺纹产生相对旋转,进而带动顶块相对于第一支架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有按键输入模块,所述按键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模块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丝杆与夹持部之间呈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模块为单片机处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显示模块为显示屏显示模块。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形成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架上固定设有用于测试的器件,可通过改变第二支架的尺寸来适应各种场地;同时,本装置采用手动摇杆带动顶块向上移动,顶块顶触在丝杆夹持机构的固定块上并一同带动丝杆夹持机构及待测产品移动来测试待测产品的拉拔力度,结构简单,无需外接电力等来驱动,其具有灵活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拉拔测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拉拔测试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拔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20及丝杆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支架10上设有提升机构、压力传感模块(未示出)、处理模块(未示出)、按键输入模块70及显示模块60。

所述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均呈倒“U”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架20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架10的宽度,所述第二支架20上设有固定槽21,所述第一支架10卡接在第二支架20的固定槽21上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2。

所述提升机构具体包括:手动摇杆12、蜗杆(未示出)、蜗轮(未示出)及顶块50,所述蜗轮呈环形结构,所述蜗轮外侧面设有齿轮,其内侧面设有内螺纹,所述蜗轮设置在第一支架10内;所述顶块50为外周侧设有外螺纹的圆柱体结构,所述顶块50上设有一贯穿上、下底面的第三通孔51,所述顶块50穿设在第一通孔11内,其外周侧的外螺纹与蜗轮的内螺纹相旋接;所述蜗杆设置在第一支架10内并与蜗轮的齿轮相啮合,所述手动摇杆12连接蜗杆并带动该蜗杆转动,所述蜗杆的转动带动蜗轮旋转,所述蜗轮的旋转使蜗轮的内螺纹与顶块50的外螺纹产生相对旋转,进而带动顶块50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蜗轮的结构为现有结构,其与蜗杆的连接也均为现有技术。

所述压力传感模块设置在顶块50的表面,压力传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显示模块60与按键输入模块70均设置在第一支架10的表面,所述按键输入模块70的输出端连接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60的输入端。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及按键输入模块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规器件,如压力传感模块为压力传感器,处理模块为单片机处理模块,显示模块60为显示屏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70为具有按键功能的信号输入端。其具体的连接结构也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实现的,在此不再详述。

所述丝杆夹持机构包括: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的丝杆30、设置在该丝杆30的第一端的夹持部40及旋接在该丝杆30上的固定块31,所述丝杆30与夹持部40之间呈铰链连接,增大夹持部的灵活度。所述夹持部40用于夹持待测产品(如铆钉等),所述丝杆30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二支架20的第二通孔22与顶块50的第三通孔51,所述固定块31从丝杆30的第二端旋接至丝杆30上并抵触在顶块50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模块设置在顶块50的表面,压力传感模块的压力即为所测试的拉拔力,相对于直接将拉力传感器设置在丝杆的拉拔端的设备,节省了布线,且容易拆卸。

所述手动摇杆12带动顶块50向上移动,顶块50顶触在丝杆夹持机构的固定块31上并一同带动丝杆夹持机构及待测产品移动,所述压力传感模块感应顶块50与固定块31之间的压力并传输至处理模块,并通过处理模块输出至显示模块60显示,按键输入模块70可输入相应的信号(如开始、停止或选择功能等),处理模块根据按键输入模块所输入的信号做出相对应的动作。所述压力传感模块感应的最大压力即为测试产品的拉拔力度。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形成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架上固定设有用于测试的器件,可通过改变第二支架的尺寸来适应各种场地;同时,本装置采用手动摇杆带动顶块向上移动,顶块顶触在丝杆夹持机构的固定块上并一同带动丝杆夹持机构及待测产品移动来测试待测产品的拉拔力度,结构简单,无需外接电力等来驱动,其具有灵活性高的特点。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