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开展水平冲击试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4510阅读:来源:国知局
可开展水平冲击试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开展水平冲击试验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空间上依次布置的基座(1)、夹具机构(2)、冲击车(3)、轨道(4),以及相配合的牵引机构(5);它们协同工作,实现不同尺寸结构物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低速冲击实验,结构物为矩形板、方形板或加筋板;

所述的基座,由支撑结构、冲击面板(6)和用于置放夹具机构的托板(7)组成,所述支撑结构固定在地基(11)上;冲击面板(6)位于支撑结构之前,其中部开有大尺寸的矩形通槽,矩形通槽周围预留螺栓孔,不同尺寸的结构物通过夹具机构(2)固定在冲击面板(6)上,以实现完全固支的边界条件;托板(7)焊接于冲击面板(6)靠近底部的位置;

所述的夹具机构(2),由短夹具(12)、长夹具(13)和夹具支撑(14)组成,所述短夹具(12)和长夹具(13)各有两对,均为长条形钢块,厚度一致,上有螺栓开孔;每一对夹具夹紧试验板的一边,并与冲击面板(6)、夹具支撑(14)通过螺栓配合成一整体;夹具支撑(14)为两端窄中间宽的槽口隼结构,与夹紧结合的面处设螺栓开孔,其两端所开隼槽恰好与基座上的冲击面板(6)相合,使得夹具支撑(14)与短夹具(12)结合的面恰好与冲击面板(6)前端面共面;夹具支撑(14)共有两个,中部与短夹具(12)和试验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上端槽口隼处通过螺栓依次与冲击面板(6)、一个短夹具(12)、试验板、另一个短夹具(12)进行配合连接,下端槽口隼处通过螺栓依次与冲击面板(6)、一个长夹具(13)、试验板、另一个长夹具(13)进行配合连接;

所述的轨道(4),由导轨(15)、桁架(16)构成为双轨斜坡式轨道;轨道(4)的水平段高度与基座(1)的冲击面板(6)几何中心的高度一致,轨道(4)的轨道延伸方向垂直于冲击面板(6);导轨(15)的截面为圆形,采用不锈钢材质,其与冲击车(3)的车轮接触位置进行打磨、润滑以方便滑动;桁架(16)由若干根方形支撑管组成,其上部与两根导轨(15)焊接为一体,每根支撑管的底面焊有脚板(17),脚板(17)上开孔,可通过膨胀螺钉与地面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展水平冲击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由底板、顶板、三对梯形大撑板(9)和一块水平撑板(8)组成,所述三对梯形大撑板(9)的上端与顶板和水平撑板相连接、底板相连,由此构成一体结构,并与冲击面板(6)相连;水平撑板(8)位于顶板下方且与三对梯形大撑板(9)的上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开展水平冲击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对梯形大撑板(9),具有底宽顶高的特征,其中中间两块大撑板中间间隔距离稍大,便于在中间安置冲击试验的测量设备,中部两块大撑板与基座前端相连接部分切出凹槽,为冲击过程中结构物的变形留出空间,从面向基座前端的视角可看到中部大撑板的内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开展水平冲击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有四排螺栓孔,地脚螺钉(10)与地基(11)通过钢筋混凝土灌注为一体,地脚螺钉与基座底板上开孔一一对应,通过螺帽和螺栓连接方式将基座与地基固定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展水平冲击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车(3)与轨道(4)相配合,该冲击车携带冲头在轨道(4)上滑行并与固定于基座(1)上的冲击面板(6)发生水平冲击;冲击车(3)的车轮与轨道(4)进行配合,与轨道(4)装配后的冲击头中心的高度与基座冲击面板几何中心的高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展水平冲击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5)包括定滑轮(18)、缆绳(19)、牵引电机(20)、电磁释放装置(21),其中:定滑轮(18)置于导轨(15)最高位置处的双轨中心处,可拆卸;缆绳(19)连接电磁释放装置(21),经过定滑轮(18),与牵引电机(20)相连接;牵引电机(20)固定在地面上,其在不同速度下缠绕缆绳(19)将冲击车(3)拉到一定高度;电磁释放装置(21)置于冲击车(3)后部,连接缆绳(19),通电时产生磁力将冲击车吸住,断电释放使其沿导轨(15)自由滑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