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968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家庭采暖及生活热水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作为家庭采暖及生活热水供应的采暖热水两用燃气壁挂炉,燃气壁挂炉燃烧室的气密性直接关系到壁挂炉燃气的燃烧及随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利用率,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到正常的充分燃烧,降低燃烧质量,影响热输入。因此,对出厂前的壁挂炉的燃烧室气密性进行检测非常重要。

在公告号为CN20528030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PWM控制电磁阀的差压式气密检漏仪,其包括控制单元、气源接口、充气阀、平衡阀、基准物接口和被测物接口;所述气源接口与充气阀连通且两者之间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充气阀的输出端口处分别与基准物接口、被测物接口、排气阀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并接,且基准物接口和被测物接口均通过设有平衡阀的气道与充气阀连接;所述排气阀的输入端与充气阀连通,其输出端设有排气口;在所述基准物接口和被测物接口之间设有差压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PWM控制器,所述PWM控制器分别与充气阀、平衡阀以及排气阀电连接。

上述的气密性检漏仪通过对壁挂炉和基准物进行充气,读取差压传感器的信号变化,判定被测物的差压检测泄漏量。由于气密性检漏仪本身存在误差,在使用过程中,自身管路会发生老化破裂而泄露,导致误差会越来越大,工作时难以发现气密性检漏仪的误差是否增大,进而导致检测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监测管和压力计,以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所述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包括气源管、充气管、基准物管、被测物管,所述基准物管和被测物管均与所述充气管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充气管上设置有充气阀,所述基准物管和被测物管上均设置有平衡阀,所述充气管的输出端口连接有排气管以及排气阀,所述充气管的输出端口还连接有监测管,所述监测管的输出端口设置有压力计,所述监测管上设置有监测阀;

所述基准物管和被测物管之间设有差压传感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打开充气阀、平衡阀和监测阀,关闭排气阀,充气管通过被测物管和基准物管分别对壁挂炉和基准物内腔进行充气;经过预设的充气时间后,将充气阀关闭,进而停止充气,关闭平衡阀和监测阀,使得压力计、基准物和壁挂炉之间的通路被切断;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通过监测差压传感器的信号变化,显示壁挂炉的差压检测泄漏量;由于压力计中的压力与基准物中的充气量保持一致,同时读取压力计和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上显示的基准物的压力,如果压力相等,说明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未发生泄露;如果基准物的压力小于压力计的压力,说明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发生泄露,需要校准,从而及时发现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的异常,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计为U型管压力计,所述监测管的输出端口与所述U型管压力计的一个管口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U型管压力计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若无外力破坏几乎可永久使用、读取方便、数据可靠、无需外接电力既无需消耗任何能源。通过监测管向U型管压力计中通入气体,气压增大后迫使U型管中的液位发生变化,从而通过刻度尺读取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被测物管与所述监测管互相缠绕,所述被测物管与所述监测管的输出端口分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输出的气体进入U型管压力计和壁挂炉中后,如果监测管内的气体受外界影响温度发生变化,与被测物管内气体的温度不一致,气体热胀冷缩会导致U型管内的液面发生变化,导致检测精度降低;被测物管和监测管互相缠绕后,被测物管和监测管内的气体发生热交换,从而使被测物管和监测管内的气体温度相同或者减少温差,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被测物管与所述监测管缠绕段的周侧设置有隔热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能够隔绝外界的热量,避免被测物管、监测管内的气体与外界而发生热交换,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被测物管与所述监测管同轴向设置,所述监测管的直径小于所述被测物管,所述监测管的输出端口贯穿所述被测物管的外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被测物管与监测管同轴向设置,提高了气体的热交换面积,从而使被测物管和监测管内的气体温度相同或者减少温差,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管的外壁与所述被测物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片一方面避免监测管的外壁紧贴被测物管的内壁,另一方面,被测物管内的气体通过支撑片将热量传导给监测管内的气体,增大了气体的热交换面积,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管与所述被测物管不同轴的一段的周侧设置有绝热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绝热层能够隔绝外界的热量,避免监测管内的气体与外界而发生热交换,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监测管和压力计,同时读取压力计和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上显示的基准物的压力,如果压力相等,说明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未发生泄露,如果基准物的压力小于压力计的压力,说明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发生泄露,需要校准,从而及时发现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的异常,提高检测精度;

(2)通过将被测物管和监测管互相缠绕,被测物管和监测管内的气体发生热交换,从而使被测物管和监测管内的气体温度相同或者减少温差,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3)通过设置支撑片,支撑片一方面避免监测管的外壁紧贴被测物管的内壁,另一方面,被测物管内的气体通过支撑片将热量传导给监测管内的气体,增大了气体的热交换面积,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监测管沿图2中A-A线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2、气源管;3、充气管;4、基准物管;5、被测物管;6、排气管;7、监测管;8、充气阀;9、平衡阀;10、监测阀;11、排气阀;12、差压传感器;13、压力计;14、壁挂炉;15、基准物内腔;16、隔热层;17、支撑片;18、绝热层;1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为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H050,其结构和原理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包括气源管2、充气管3,气源管2与空气气源连通。充气管3的输出端口连通有并联的基准物管4、被测物管5、排气管6和监测管7。基准物管4用于向基准物内通入空气,被测物管5用于向壁挂炉14内通入空气,在检测完毕后,排气管6用于排出壁挂炉14和基准物中残余的高压气体。

气源管2和充气管3上均安装有充气阀8,基准物管4和被测物管5上均设置有平衡阀9,监测管7上设置有监测阀10,排气管6上设置有排气阀11,基准物管4和被测物管5之间设有差压传感器12。监测管7的输出端口设置有压力计13,压力计13优选为U型管压力计,监测管7的输出端口与U型管压力计的一个管口连接,U形管压力计垂直悬挂在固定的支架上。监测管7用于向U型管压力计中输入空气,检测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是否发生泄露。

工作时,打开充气阀8、平衡阀9和监测阀10,关闭排气阀11,充气管3通过被测物管5和基准物管4分别对壁挂炉14和基准物内腔15进行充气;经过预设的充气时间后,将充气阀8关闭,进而停止充气,关闭平衡阀9和监测阀10,使得U型管压力计、基准物和壁挂炉14之间的通路被切断;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通过监测差压传感器12的信号变化,显示壁挂炉14的差压检测泄漏量;由于U型管压力计中的压力与基准物中的充气量保持一致,同时读取U型管压力计和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上显示的基准物的压力,如果压力相等,说明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未发生泄露;如果基准物的压力小于压力计13的压力,说明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发生泄露,需要校准,从而及时发现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的异常,提高检测精度。

由于输出的气体进入U型管压力计和壁挂炉14中后,如果监测管7内的气体受外界影响温度发生变化,与被测物管5内气体的温度不一致,气体热胀冷缩会导致U型管压力计内的液面发生变化,导致检测精度降低。因此,被测物管5与监测管7互相缠绕且相互贴合,被测物管5与监测管7的输出端口分开,被测物管5与监测管7缠绕段的周侧设置有隔热层16,隔热层16可以采用聚氨酯泡沫材料。

被测物管5和监测管7互相缠绕后,被测物管5和监测管7内的气体发生热交换,从而使被测物管5和监测管7内的气体温度相同或者减少温差,隔热层16能够隔绝外界的热量,避免被测物管5、监测管7内的气体与外界而发生热交换,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工作时,打开充气阀8、平衡阀9和监测阀10,关闭排气阀11,充气管3通过被测物管5和基准物管4分别对壁挂炉14和基准物内腔15进行充气;经过预设的充气时间后,将充气阀8关闭,进而停止充气,关闭平衡阀9和监测阀10,使得U型管压力计、基准物和壁挂炉14之间的通路被切断;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通过监测差压传感器12的信号变化,显示壁挂炉14的差压检测泄漏量;由于U型管压力计中的压力与基准物中的充气量保持一致,同时读取U型管压力计和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上显示的基准物的压力。

如果压力相等,说明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未发生泄露;如果基准物的压力小于压力计13的压力,说明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发生泄露,需要校准,从而及时发现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的异常,提高检测精度。隔热层16能够隔绝外界的热量,避免被测物管5、监测管7内的气体与外界而发生热交换,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被测物管5与监测管7同轴向设置,监测管7的直径小于被测物管5,监测管7的输出端口贯穿被测物管5的外壁。由于被测物管5与监测管7同轴向设置,提高了气体的热交换面积,从而使被测物管5和监测管7内的气体温度相同或者减少温差,提高检测精度。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监测管7的外壁与所述被测物管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片17,支撑片17绕监测管7周向等间距设置为多个,优选为8个,从而使相邻的支撑片17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间隙,支撑片17上可以开设供空气流通的通孔19。支撑片17采用导热性高的材料制成,优选为不锈钢片。支撑片17一方面避免监测管7的外壁紧贴被测物管5的内壁,另一方面,被测物管5内的气体通过支撑片17将热量传导给监测管7内的气体,增大了气体的热交换面积,从而使被测物管5和监测管7内的气体温度相同或者减少温差。

如图2和图4所示,为了降低外界对监测管7内气体温度的影响,监测管7与所述被测物管5不同轴的一段的周侧设置有绝热层18,绝热层18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绝热层18能够隔绝外界的热量,避免监测管7内的气体与外界而发生热交换,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实施例二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工作时,同时读取U型管压力计和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上显示的基准物的压力。如果压力相等,说明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未发生泄露;如果基准物的压力小于压力计13的压力,说明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发生泄露,需要校准,从而及时发现差压式气密性检漏仪1的异常,提高检测精度。

支撑片17一方面避免监测管7的外壁紧贴被测物管5的内壁,另一方面,被测物管5内的气体通过支撑片17将热量传导给监测管7内的气体,增大了气体的热交换面积,从而使被测物管5和监测管7内的气体温度相同或者减少温差。避免气体热胀冷缩导致U型管压力计内的液面发生变化。绝热层18能够隔绝外界的热量,避免被测物管5、监测管7内的气体与外界而发生热交换,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