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极管焊接拉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379发布日期:2018-07-11 03:3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极管焊接拉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轴向二极管的制造工艺已经日趋成熟,排向,装填,焊接,转换,酸洗,上胶,前固化,模压,后固化,为加工轴线塑封二极管的基本工艺。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焊接工序作为特殊工序,直接影响二极管的电性及可靠性,而检验焊接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就是焊接拉力和焊接气孔。

市面上的指针式推拉力计,其底端仅设有一个钩子,无法对二极管进行稳固固定并实现拉伸过程,因此无法测量其焊接拉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二极管两端进行夹紧固定、并进行焊接管拉力测试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极管焊接拉力测试装置,包括底架支座、手柄固定座、可移动手柄、指针式拉力计以及固定夹紧轴;所述手柄固定座与指针式拉力计分别设置于底架支座上表面的两端;所述可移动手柄固定于手柄固定座;所述固定夹紧轴沿同一轴线设置两根,一根与可移动手柄固定、一根与指针式拉力计固定,待测二极管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固定夹紧轴的悬空端;通过操作可移动手柄可以完成引线的拉伸过程。将要待测二极管焊接管置于两个固定夹紧轴中间,推动可移动手柄,使之间距达到最小状态,使焊接点位于两个夹紧轴中间位置。匀速拉动可移动手柄,直至焊接点断开。由于固定夹紧轴一端连接指针式拉力计,此拉伸过程完全模拟指针式拉力计的测试过程,故而,指针所示数值为焊接管的焊接拉力值。

所述固定夹紧轴包括外壳轴套、中心轴、弹簧、弹珠、连接轴;所述外壳轴套内部开设有圆锥台孔与圆柱孔的组合孔;所述中心轴包括圆锥形的头部以及与头部底面连接的柱状连接部,所述头部与柱状连接部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头部底面开设有与柱状连接部连通的通孔;所述弹簧套设于柱状连接部、末端与连接轴固定,所述柱状连接部可在连接轴内部移动,所述头部伸入圆锥台孔内部且顶端伸出外壳轴套、所述头部侧壁均匀开设有圆孔;所述弹珠置于头部内、初始状态下弹珠相互接触且部分伸出圆孔与圆锥台孔孔壁接触;所述连接轴包括轴套与轴体,所述轴套外壁与圆柱孔孔壁螺旋连接,所述固定夹紧轴通过连接轴与可移动手柄、指针式拉力计连接。

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弹簧未被压缩,中心轴头部顶住外壳轴套且部分伸出外壳轴套外,此时固定夹紧轴处于夹紧状态,弹珠之间相互接触、将中心轴内部空隙堵住;插入引线前,将中心轴头部向内按压,随着头部的运动、其与圆锥台孔之间产生缝隙;此时插入引线,由于头部与圆锥台孔之间存在缝隙、随着引线的插入弹珠可向圆锥台孔侧移动,即弹珠之间产生容纳引线的孔隙;引线插入后,撤销对头部的按压,由于弹簧的作用,中心轴被顶回到原来的位置、弹珠重新相互夹紧,以此达到将引线夹紧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圆孔与弹珠对应设置3组。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孔径小于弹珠直径,防止弹珠落入柱状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二极管拉力测试装置,用于二极管焊接管的拉力测试,主要依靠发明的固定加紧轴来实现轴向管的固定过程,设计的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方便精准的测量出焊接管的焊接拉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紧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固定座,2、底架支座,3、固定夹紧轴,4、指针式拉力计,5、可移动手柄;31、外壳轴套,311、圆锥台孔,312、圆柱孔,321、头部,322、柱状连接部,300、圆孔,301、通孔,33、弹簧,34、弹珠,351、轴套,352、轴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二极管焊接拉力测试装置,包括底架支座2、手柄固定座1、可移动手柄5、指针式拉力计4以及固定夹紧轴3;所述手柄固定座1与指针式拉力计4分别设置于底架支座2上表面的两端;所述可移动手柄5固定于手柄固定座1;所述固定夹紧轴3沿同一轴线设置两根,一根与可移动手柄5固定、一根与指针式拉力计4固定,待测二极管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固定夹紧轴3的悬空端;通过操作可移动手柄5可以完成引线的拉伸过程。将要待测二极管焊接管置于两个固定夹紧轴3中间,推动可移动手柄5,使之间距达到最小状态,使焊接点位于两个夹紧轴中间位置。匀速拉动可移动手柄5,直至焊接点断开。由于固定夹紧轴3一端连接指针式拉力计4,此拉伸过程完全模拟指针式拉力计4的测试过程,故而,指针所示数值为焊接管的焊接拉力值。所述圆孔300与弹珠34对应设置3组。所述通孔301孔径小于弹珠34直径,防止弹珠34落入柱状连接部32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圆孔300和通孔301的孔径可以设置为2mm、弹珠34直径可以设置为2.5mm。

所述固定夹紧轴3包括外壳轴套31、中心轴、弹簧33、弹珠34、连接轴;所述外壳轴套31内部开设有圆锥台孔311与圆柱孔312的组合孔;所述中心轴包括圆锥形的头部321以及与头部321底面连接的柱状连接部322,所述头部321与柱状连接部322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头部321底面开设有与柱状连接部322连通的通孔301;所述弹簧33套设于柱状连接部322、末端与连接轴固定,所述柱状连接部322可在连接轴内部移动,所述头部321伸入圆锥台孔311内部且顶端伸出外壳轴套31、所述头部321侧壁均匀开设有圆孔300;所述弹珠34置于头部321内、初始状态下弹珠34相互接触且部分伸出圆孔300与圆锥台孔311孔壁接触;所述连接轴包括轴套351与轴体352,所述轴套351外壁与圆柱孔312孔壁螺旋连接,所述固定夹紧轴3通过连接轴与可移动手柄5、指针式拉力计4连接。

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弹簧33未被压缩,中心轴头部321顶住外壳轴套31且部分伸出外壳轴套31外,此时固定夹紧轴3处于夹紧状态,弹珠34之间相互接触、将中心轴内部空隙堵住;插入引线前,将中心轴头部321向内按压,随着头部321的运动、其与圆锥台孔311之间产生缝隙;此时插入引线,由于头部321与圆锥台孔311之间存在缝隙、随着引线的插入弹珠34可向圆锥台孔311侧移动,即弹珠34之间产生容纳引线的孔隙;引线插入后,撤销对头部321的按压,由于弹簧33的作用,中心轴被顶回到原来的位置、弹珠34重新相互夹紧,以此达到将引线夹紧的目的。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