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保险杠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9763发布日期:2018-08-21 17:18阅读:8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保险杠的检具。



背景技术:

汽车后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后部的安全装置。后保险杠与相邻的行李箱顶盖、行李箱侧板以及防撞梁的配合度是影响汽车后保险杠抗冲击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汽车后保险杠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汽车后保险杠的检具待测工件装配较为繁琐,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保险杠的检具,其能解决现有检具待测工件装配繁琐,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汽车后保险杠的检具,其包括底座、行李箱侧板、行李箱顶盖、防撞梁,以及与行李箱侧板、行李箱顶盖、防撞梁和汽车后保险杠分别对应的行李箱侧板定位支撑机构、行李箱顶盖定位支撑机构、防撞梁定位支撑机构和汽车后保险杠定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李箱侧板定位支撑机构包括分设于行李箱侧板周向并用于拼接的围板第一模拟块、围板第二模拟块和围板第三模拟块,以及设置于围板第二模拟块下方并用于与行李箱侧板卡和固定的侧板卡合座,所述围板第一模拟块、围板第二模拟块和围板第三模拟块分别连接围板第一翻转机构、围板第二翻转机构和围板第三翻转机构;

所述行李箱顶盖包括顶盖第一模拟块和分设于顶盖第一模拟块两侧的顶盖第二模拟块,所述行李箱顶盖定位支撑机构包括与顶盖第一模拟块连接的顶盖翻转机构,以及与顶盖第二模拟块连接的竖向滑动机构;

所述防撞梁定位支撑机构包括一对防撞梁定位支座,所述防撞梁定位支座设有与所述防撞梁的孔位和卡舌分别配合的防撞梁定位销和防撞梁卡槽;

所述汽车后保险杠定位支撑机构包括保险杠定位支座,所述保险杠定位支座设有与所述汽车后保险杠的卡舌配合的保险杠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围板第一翻转机构、围板第二翻转机构、围板第三翻转机构和顶盖翻转机构均包括翻板、翻板底座、翻板支座、转轴、螺栓和挡块,所述翻板通过转轴支撑于翻板底座的底座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于翻板支座的支座凹槽内,所述底座凹槽一侧设有与翻板排和的挡块,所述翻板与对应的围板第一模拟块、围板第二模拟块、围板第三模拟块或顶盖第一模拟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滑动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配合有滑块,所述顶盖第二模拟块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盖第二模拟块通过顶盖定位销定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围板第一翻转机构、围板第二翻转机构、围板第三翻转机构和顶盖翻转机构分别固定于围板第一支撑座、围板第二支撑座、围板第三支撑座和顶盖支撑座,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防撞梁定位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围板第三支撑座,围板第一支撑座、围板第二支撑座、围板第三支撑座和顶盖支撑座固定于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卡合座包括卡槽模拟块和座体,所述卡槽模拟块固定于所述座体,所述座体固定于所述围板第二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的检具,与行李箱侧板配合的围板分割为围板第一模拟块、围板第二模拟块和围板第三模拟块,行李箱顶盖分割为第一模拟块和分设于顶盖第一模拟块两侧的顶盖第二模拟块,并且围板第一模拟块、围板第二模拟块和围板第三模拟块分别连接围板第一翻转机构、围板第二翻转机构和围板第三翻转机构,顶盖第一模拟块连接顶盖翻转机构,顶盖第二模拟块连接竖向滑动机构,使得各部件能够以翻转或滑动的方式脱离原有固定的位置,进而有效避免安装时各部件相互干涉,有效提高待测工件的装配或拆卸效率,进而提高检测效率,同时,翻转或滑动的方式能够避免部件拆卸,再次固定时,只需翻转或滑动后重新固定即可,能够有效简化装配,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侧板定位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定位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顶盖定位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围板第一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检具固定防撞梁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检具固定后保险杠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检具固定行李箱侧板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8所示,一种汽车后保险杠的检具,其包括底座1、行李箱侧板A、行李箱顶盖、防撞梁C,以及与行李箱侧板、行李箱顶盖、防撞梁和汽车后保险杠分别对应的行李箱侧板定位支撑机构4、行李箱顶盖定位支撑机构2和防撞梁定位支撑机构3、汽车后保险杠定位支撑机构;

行李箱侧板定位支撑机构4包括分设于行李箱侧板周向并用于拼接的围板第一模拟块41、围板第二模拟块42和围板第三模拟块43,以及设置于围板第二模拟块下方并用于与行李箱侧板卡和固定的侧板卡合座,围板第一模拟块41、围板第二模拟块42和围板第三模拟块43分别连接围板第一翻转机构44、围板第二翻转机构45和围板第三翻转机构46,围板第一翻转机构44、围板第二翻转机构45、围板第三翻转机构46分别固定于围板第一支撑座47、围板第二支撑座48、围板第三支撑座49,板第一支撑座47、围板第二支撑座48、围板第三支撑座49固定于底座1;

行李箱顶盖包括顶盖第一模拟块21和分设于顶盖第一模拟块两侧的顶盖第二模拟块22,行李箱顶盖定位支撑机构2包括与顶盖第一模拟块21连接的顶盖翻转机构23,以及与顶盖第二模拟块22连接的竖向滑动机构24,顶盖翻转机构23固定于顶盖支撑座25上,顶盖支撑座25固定于底座1;

防撞梁定位支撑机构3包括一对防撞梁定位支座31,防撞梁定位支座31设有与防撞梁的孔位和卡舌分别配合的第一防撞梁定位销32、第二防撞梁定位销33和防撞梁卡槽34,防撞梁定位支座31通过第一连接座固定于围板第三支撑座49;

所述汽车后保险杠定位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顶盖第二模拟块22下部的一对保险杠定位支座51,所述保险杠定位支座51设有与所述汽车后保险杠的卡舌配合的保险杠卡槽52。

围板第一翻转机构44、围板第二翻转机构45、围板第三翻转机构46和顶盖翻转机构均结构相同,以围板第一翻转机构为例进行说明,包括翻板441、翻板底座442、翻板支座443、转轴、螺栓444和挡块445,翻板通过转轴支撑于翻板底座的底座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于翻板支座的支座凹槽内,底座凹槽一侧设有与翻板排和的挡块,翻板与对应的围板第一模拟块、围板第二模拟块、围板第三模拟块或顶盖第一模拟块连接。

竖向滑动机构包括支撑板241,支撑板241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滑轨242,滑轨242上滑动配合有滑块243,顶盖第二模拟块22与滑块243固定连接,支撑板241与顶盖第二模拟块22通过顶盖定位销244定位配合。

侧板卡合座包括卡槽模拟块和座体,卡槽模拟块固定于座体,座体固定于围板第二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检测装配过程:1、如图6所示,进行防撞梁C的装配,防撞梁C的两端分别通过防撞梁定位支撑机构的定位销定位并通过卡舌与卡槽配合固定;2、如图7所示,进行汽车后保险杠B的装配,汽车后保险杠B与保险杠定位支座通过卡槽、卡舌配合、与防撞梁C通过螺栓或定位销固定;3、如图8所述,进行行李箱侧板A的装配,行李箱侧板A的周向通过围板第一模拟块、围板第二模拟块和围板第三模拟块进行定位位,行李箱侧板A上侧与侧板卡合座之间以及行李箱侧板A后侧与汽车后保险杠之间分别通过卡舌、卡槽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