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流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9214发布日期:2019-04-13 01:0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两相流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尤其是一种雷达使用的两相流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雷达系统中,往往需要设置冷却换热装置来冷却一些发热设备。而传统的冷却换热装置往往体积大,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目的在于利用氟利昂在发热设备内气液两相的变化进行吸热,对发热设备进行冷却,换热效率高,体积小,保证雷达系统正常运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包括冷却水循环管路、氟利昂循环管路、储液罐、冷凝器、过冷器和屏蔽泵,冷却水循环管路和氟利昂循环管路均与冷凝器和过冷器,且氟利昂循环管路与储液罐连通,氟利昂循环管路上设置屏蔽泵。

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包括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出水管和第一调节阀,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上安装第一调节阀。

所述氟利昂循环管路包括氟利昂进液管、氟利昂出液管、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旁通支管和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分别安装在氟利昂进液管和氟利昂出液管上,旁通支管连通氟利昂进液管和氟利昂出液管,且旁通支管上设有第三截止阀。

所述氟利昂进液管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氟利昂出液管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采用上述结构后,将本实用新型的氟利昂循环管路与发热设备连接,形成在线循环运行。将氟利昂从进氟利昂管路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冷却水循环管路内进入冷凝器的冷却水换热,再进入储液罐中。如需使用,启动屏蔽泵将储液罐中的氟利昂抽出,通过氟利昂循环管路将氟利昂送到发热设备中去,形成循环,换热效率高,体积小,保证雷达系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一种两相流换热装置,包括冷却水循环管路1、氟利昂循环管路2、储液罐3、冷凝器4、过冷器5和屏蔽泵6,冷却水循环管路1和氟利昂循环管路2均与冷凝器4和过冷器5,且氟利昂循环管路2与储液罐3连通,氟利昂循环管路2上设置屏蔽泵6。

参见图1所示,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1包括冷却水进水管11、冷却水出水管12和第一调节阀13,所述冷却水进水管11上安装第一调节阀13。冷却水从冷却水进水管11进入,然后从冷却水出水管12流出,形成循环,第一调节阀13用于调节冷却水的流量。

参见图1所示,所述氟利昂循环管路2包括氟利昂进液管21、氟利昂出液管22、第一截止阀23、第二截止阀24、旁通支管25和第三截止阀26,所述第一截止阀23和第二截止阀24分别安装在氟利昂进液管21和氟利昂出液管22上,旁通支管25连通氟利昂进液管21和氟利昂出液管22,且旁通支管25上设有第三截止阀26。液态状的氟利昂从氟利昂进液管21进入,从氟利昂出液管22流道设备中去,形成一个循环,而且第一截止阀23和第二截止阀24可以截断氟利昂的流动,方便检修,旁通支管25在遇到特殊情况,如压力过高等状态,可以开通第三截止阀26,起到泄压作用。

参见图1所示,所述氟利昂进液管21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1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12,所述氟利昂出液管22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22。第一温度传感器21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12用于监测氟利昂在进入时的温度和压力,第二温度传感器2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22用于监测氟利昂在进入发热设备时的温度和压力。

参见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从冷却水进水管11进入,然后经过冷凝器4和过冷器5,再从冷却水出水管12流出,形成一个循环,冷却水进水管11和冷却水出水管12的接头连接冷水机,冷水机可以循环制造冷却水。氟利昂从氟利昂进液管21进入,再经过冷凝器4和过冷器5,利用冷却水进行降温换热,再从氟利昂出液管22进入发热设备,进行换热。氟利昂在常温状态下为液体,而进入发热设备,则会吸收发热设备产生的热量变为气体,高温气体进行换热后,又变为液体,储存在储液罐3内,然后通过屏蔽泵6抽取,形成循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零部件均安装在安装板7的两侧,冷却水进水管11、冷却水出水管12、氟利昂进液管21和氟利昂出液管22均安装在安装板7的一侧,方便安装而可以较小体积,换热效率高,保证雷达系统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