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尼龙管燃油管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1045发布日期:2019-11-12 22:0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基于尼龙管燃油管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设备,特别涉及基于尼龙管燃油管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管路行业中,尼龙燃油管逐渐被普及,作为燃油的运输工具,尼龙燃油管的密封要求至关重要,为达到要求,此类管路必须100% 检测,其中检测需要使用气检,测定尼龙燃油管在一定时间内检测压降值,判断尼龙燃油管的密封性。本发明工作台方便操作,提高检测的实用性及效率。。

因此,发明基于尼龙管燃油管的气密性检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尼龙管燃油管的气密性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尼龙管燃油管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顶部设置有检测仪,所述检测仪一侧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一侧设置有触摸屏,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中部设置有检测充气口,所述检测充气口一侧设置有管子支撑架,所述管子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尼龙燃油管,所述尼龙燃油管一端设置有检测出气口,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底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一侧设置有增压阀,所述增压阀底部设置有储气罐,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内部设置有废料箱,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表面设置有打标气缸,所述打标气缸底部设置有记号笔,所述记号笔一侧设置有拉手,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一侧设置有启动按钮,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一侧设置有总电源。

优选的,所述尼龙燃油管一端固定连接检测充气口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检测出气口。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检测仪、压力表、触摸屏、电磁阀、增压阀、储气罐、废料箱、启动按钮、总电源、检测充气口、管子支撑架、尼龙燃油管、检测出气口、打标气缸、记号笔、拉手,方便尼龙燃油管气密性检测,确保了尼龙管燃油管的质量,同时也确保了燃油的传输安全,加强了整车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尼龙燃油管的检测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台面示意图

图中:1检测仪、2压力表、3触摸屏、4电磁阀、5增压阀、6储气罐、7废料箱、8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9启动按钮、10总电源、11检测充气口、12管子支撑架、13尼龙燃油管、14检测出气口、15打标气缸、16记号笔、17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基于尼龙管燃油管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8顶部设置有检测仪1,所述检测仪1一侧设置有压力表2,所述压力表2一侧设置有触摸屏3,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8,中部设置有检测充气口11,所述检测充气口11一侧设置有管子支撑架12,所述管子支撑架12顶部设置有尼龙燃油管13,所述尼龙燃油管13一端设置有检测出气口14,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8底部设置有电磁阀4,所述电磁阀4一侧设置有增压阀5,所述增压阀5底部设置有储气罐6,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8内部设置有废料箱7,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8表面设置有打标气缸15,所述打标气缸15底部设置有记号笔16,所述记号笔16一侧设置有拉手17,所述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8一侧设置有启动按钮9,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8一侧设置有总电源10。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尼龙燃油管13一端固定连接检测充气口11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检测出气口14。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使用本发明时,闭合总电源10,将燃油尼龙管13放在尼龙燃油管检测工装台8管子支撑架12上,一端连接检测充气口11另一端连接检测出气口14,启动总电源10、按启动按钮9,通过触摸屏3控制储气罐6、增压阀5对燃油尼龙管13增加气压,观察压力表2,待气压达到要求后,停止燃油尼龙管13加压,通过检测仪1测量一定时间内的压强值,检测合格即通过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将尼龙燃油管13放入废料箱7,方便尼龙燃油管气密性检测,确保了尼龙管燃油管的质量,同时也确保了燃油的传输安全,加强了整车的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