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依替米星酶联免疫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98816发布日期:2021-07-30 18:09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依替米星酶联免疫测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依替米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固化的依替米星抗体、加入依替米星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依替米星抗体,通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依替米星含量。



背景技术:

依替米星(etimicinsulfate),又名爱大霉素,是一种新的半合成水溶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敏感菌正常的蛋白质合成。

依替米星因为只有紫外末端吸收难以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测定,目前较普遍的为通过采用通用型检测器如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或采用离子色谱仪电化学检测方法检测依替米星的含量。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之间的反应,通过酶作用底物的显色以对抗体或抗原进行分析。目前还没有见到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依替米星含量检测的报道。

采用精密仪器(如液相色谱仪等)在依替米星含量测定上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仪器设备价格昂贵、维护成本较高、检测周期较长,对检测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开发一种操作方便、用时较短、重现性好的检测方法对于依替米星的生产研究和工艺开发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本发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依替米星的含量,具有安全准确、成本较低、测定周期较短、重现性好、一次性检测样本量大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依替米星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方法,方法中包括使用两种不同种属的特异性依替米星单克隆抗体,命名为抗体1,抗体2,其中,将抗体1固化到载体,抗体2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然后利用标准曲线对依替米星含量进行检测。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待测样品的配制:依替米星原料药或依替米星注射液,经超纯水溶解或稀释成依替米星终浓度为10μg/ml~30μg/ml;

步骤2,依替米星抗体1包被:取依替米星抗体1,包被于固相载体上;

步骤3,将标准品、待测样品、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2,和步骤2的包被抗体1混合,进行免疫显色反应;

步骤4,将终止液与步骤3的显色液混合,终止反应;

步骤5,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显色反应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依替米星的含量。

其中,所述依替米星为以下产品:含有依替米星的原料药,包括硫酸依替米星,依替米星,盐酸依替米星,含有依替米星的药物制剂,包括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依替米星注射剂,盐酸依替米星注射剂,以及任何一种可供服用的制剂形式,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等。

本发明制备了两个不同种属的特异性依替米星单克隆抗体,依替米星抗体1和抗体2。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依替米星偶联血蓝蛋白,与佐剂混合,注射入两种动物体(选自:小鼠,兔,羊)内,1周后再次注入,3周后再次注入,取动物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和亚克隆。将筛选后的亚克隆细胞柱注入动物腹腔,收集腹水,进行sds-page及elisa鉴定,并利用亲和层析对其进行纯化,得到两个不同属源的依替米星单克隆抗体,分别称为抗体1,抗体2(1和2编号可以任意安排,如,将小鼠抗体命名为抗体1,则另一个兔或羊的抗体则命名为抗体2,反之也可以,目的是将两种不同种属的抗体区别开)。通过将一个种属的特异性抗体固化到载体,另一个不同种属的抗体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方法进行依替米星含量的检测。

本发明测定原理如下首先将依替米星抗体1包被于固相载体(例如酶标板)上,然后加入标样或待测样品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依替米星抗体2,反应后加入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或邻苯二胺柠檬酸缓冲溶液)进行显色,一定时间后加入盐酸终止液终止反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450nm处百分吸光度,根据百分吸光度值与依替米星浓度关系作图即得标准曲线,再根据标准曲线和待检样品的百分吸光度值,即可推算出待测样品中依替米星的含量。

依替米星抗体包被的方法是用包被缓冲液将鼠源依替米星抗体按需要稀释,向酶标板微孔中加入抗体稀释液,放入4℃环境中过夜孵育;倾去包被液,用洗涤液洗涤,在每孔中加入封闭液,37℃孵育;倾去孔内液体,干燥后用铝膜真空密封保存。本发明试剂盒最低检测限为1μg/l,回收率为95±15%,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0%,同奈替米星、小诺霉素等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均小于0.5%,各组份可以在2-8℃保存12个月。

其中,所述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依替米星抗体,制备方法为过碘酸钠法。

其中,所述显色,原理见图5。

其中,所述标准曲线,方法为:配制依替米星标准品溶液,浓度分别为0μg/l、1μg/l、3μg/l、9μg/l、27μg/l和81μg/l;用超纯水作为溶剂,与3,3,5,5—四甲基联苯胺或邻苯二胺显色,用雷杜rt-2100c型号的酶标仪测定显色反应液的在450nm处的吸光度,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依替米星的含量。

可以作为固相载体的物质较多,例如聚苯乙烯、硝酸纤维素、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酰胺、交联葡萄糖、玻璃、硅橡胶、琼脂糖凝胶等,该载体的形式可以为凹孔、纸片、小珠等。本发明优选的固相载体为96孔或48孔聚苯乙烯酶标板,酶标板包被依替米星抗体,并封闭微孔表面未吸附位点;所用的包被液为ph9.6、0.05mol/l的碳酸盐缓冲溶液,碳酸盐缓冲溶液含1.59g碳酸钠和2.93g碳酸氢钠,超纯水1l,封闭液为1%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所述依替米星抗体是利用免疫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抗体可为fab、fv、scfv、单域抗体,收集腹水,用亲和层析方法进行纯化。

本发明需要使用到的其他溶液包括:底物液a为含有过氧化氢或过氧化脲的ph4.0柠檬酸缓冲溶液;底物液b为含有3,3,5,5—四甲基联苯胺或邻苯二胺的ph4.0柠檬酸缓冲溶液;终止液为1mol/l盐酸溶液。洗涤液为含1%吐温-20的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7.4,浓度为0.05mol/l。

本发明使用的酶标板是96孔的聚苯乙烯酶标板,放于铝铂袋内;盖板膜是不透明塑料贴纸。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依替米星检测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中含有以下组分:依替米星抗体,所述抗体可以是单克隆抗体,也可为fab、fv、scfv及单域抗体。

所述试剂盒中含有两种不同种属的依替米星抗体。

所述试剂盒中含有选自小鼠,兔,羊种两种不同种属的依替米星抗体。所述试剂盒中还可含有任何一种用于本发明方法的检测试剂及其装载物,如选自:酶标板、显色液、终止液、标准品,稀释液,缓冲溶液,等渗溶液,试剂瓶,说明书,面签,滴定管,取样器等。

本发明的关键创新点:

(1)依替米星的含量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2)依替米星的含量检测步骤:一步法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提供了将酶免疫检测技术进一步应用于依替米星的快速检测的新方法,避免了精密仪器价格昂贵、检测周期长、检测人员要求高等条件的限制,从而减少了检测成本;(2)本发明提供检测方法采用一步法双抗夹心elisa检测模式,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基于以上优点本检测方法非常适用于依替米星的批量检测和原料药合成中的测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标准曲线图

图2为酶标板

图3阳性细胞株elisa的筛选试验

图4抗体电泳结果

图5显色反应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依替米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依替米星偶联血蓝蛋白,与佐剂混合,分别注射入小鼠和兔体内,1周后再次注入,3周后再次注入,取动物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细胞筛选、细胞亚克隆。细胞注入动物腹腔,收集腹水,进行sds-page及elisa鉴定,并利用亲和层析对其进行纯化,经分别操作,得到小鼠依替米星单克隆抗体(命名为抗体1)和兔依替米星单克隆抗体(命名为抗体2)。

其中,免疫原制备(戊二醛的两个醛基与载体和半抗原的氨基结合):

(1)1mg依替米星,溶解于1ml超纯水中。10mg血蓝蛋白溶解于1ml0.1mol/lpbs(ph7.5)中。(2)把上述溶液振荡混匀。(3)边搅拌边滴加入0.25%戊二醛1ml,加完后再缓慢搅拌20-30min,于室温下继续反应4h~6h,作为免疫原用。

其中,抗体的鉴定(阳性细胞株)

实施例2

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组份的配制(1)洗涤液的配制:含1%吐温-20的磷酸盐缓冲液,缓冲液ph值为7.4,浓度为0.05mol/l。(2)封闭液的配制:牛血清白蛋白10g溶于1000ml超纯水。(3)底物液a的配制:30%过氧化氢1.0ml溶于500mlph4.0柠檬酸缓冲液中,4℃保存。磷酸-柠檬酸缓冲液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g、柠檬酸21ml、加超纯水500ml配制而成。(4)底物液b的配制:将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0.1g溶于1000mlph4.0柠檬酸缓冲液中,4℃保存。所述的柠檬酸缓冲液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g、柠檬酸21ml、加超纯水500ml配制而成。(5)酶标抗体工作液的配制: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2加洗液稀释成浓度为0.5mg/ml。(6)酶标板微孔板的包被:将抗体1用ph9.6,0.05mol/l的碳酸盐缓冲溶液稀释成3.0μg/ml,在酶标板的每孔中加入抗体1包被液100μl,4℃下过夜,甩干,用洗液洗涤3次,拍干,然后在每孔中加入200μl1%牛血清白蛋白,放入37℃恒温箱中2h后甩干,干燥后封入铝箔袋中4℃保存。碳酸盐缓冲溶液含1.59g碳酸钠和2.93g碳酸氢钠,超纯水1l。(6)依替米星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依替米星标样10mg,溶于100ml超纯水中,然后用缓冲液稀释分别配制81μg/l、27μg/l、9μg/l、3μg/l、1μg/l依替米星溶液。配制后贴标签,注明批号和有效期,4℃保存。其中(5)涉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依替米星抗体2的制备:采用简易过碘酸钠法进行抗体2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偶联,偶联比为2:1。根据公式igg量(mg/ml)=(od280nm-od403nm×0.3)×0.62,计算酶标记抗体2的最终浓度为1.78mg/ml。

实施例3

一、样品前处理:取依替米星原料药10mg,置100ml量瓶中,用超纯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用超纯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作为待测样品溶液。

二、检测方法(1)将实施例2配制的各组份从冷藏环境中取出,置于室温平衡30min以上,将酶标板条固定于支架,标准和样品做两个平行实验,按顺序编号。(2)在标准品孔依次加入50μl标准品,样品孔加入50μl待测样品。然后每孔加入100μl酶标抗体工作液,轻拍混匀。盖上盖板膜,在室温孵育60min。(3)倒出孔中的液体,将微孔架倒置在吸水纸上拍打,每孔注入250μl洗液,再次倒掉微孔中的液体,再重复操作3遍。(4)每孔各加入50μl显色液a和50μl显色液b,轻拍混匀,盖上盖板膜,暗处室温孵育15min。(5)每孔加入100μl终止液。混合好在波长450nm测定各孔吸光值,必须在加入终止液后30min内读取吸光值。

三、检测结果计算与分析:以所获标准样品吸光值的平均值计算百分吸光度值,以百分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依替米星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直线方程为y=0.0195x+0.4432,r=0.998。根据样品溶液的百分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式求出对应样品的依替米星浓度,检测结果的分析还可以利用计算机专业软件进行计算与分析。依替米星在1μg/l-81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整个检测过程只需75min就可以完成。

依替米星原料药检测结果

实施例4

检测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试验

1、标准品溶液重复性试验从3批按照实施例2(5)中的方法制备的酶标板中,各抽出10个微孔,测定9μg/l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od值),重复10次,计算变异系数rsd,结果见表l。

表1标准品溶液重复性试验

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检测的批内变异系数范围在2.4%-3.2%之间,批间变异系数为5.7%。

2、样本重复性与准确度试验准确度是指测得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在elisa测定中,准确度常以回收率表示,精密度常以变异系数来表示。在空白药液中,将依替米星添加至终浓度为5μg/l、30μg/l,每个浓度各10个平行,测定3批。计算平均值、添加回收率及批内变异系数。结果见表2。

表2样本重复性与准确度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添加回收率在85.0%-103.6%之间,批内变异系数在5.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依替米星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包括将依替米星抗体包被于固相载体上、加入标样或待测样品,再加入酶标记依替米星抗体,反应后加入底物液进行显色,测定百分吸光度、根据依替米星的标准曲线和待检样品的百分吸光度值,推算出待测样品中依替米星的浓度等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