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20451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带钢产品缺陷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带钢处理线上,带钢的跑偏可能由于不同的原因产生,跑偏可能导致产品的损坏或生产设备的损坏。为了避免带钢跑偏,带钢对中控制系统应安装在处理线的合适位置,以保证在带钢生产过程中,一直处于机组中心线处。其中,带钢跑偏既有可能是由产品自身的原因(如:镰刀弯或浪形,带钢焊缝处的错位或歪斜),也有可能是机组设备的原因,如支撑或压辊的倾斜或只作用于带钢一边、加热和冷却不均匀等。纠偏CPC系统的功能原理图如附图1所示,包括两组传感器,第一组传感器包括第一发射端I和第一接收端2,第二组传感器包括第二发射端3和第二接收端4,标号5表示带钢,标号6所示的箭头表示带钢行进方向。该两组传感器安装在机组中心对称的位置。第一组传感器用于检测带钢5的一个边,第二组传感器用于检测带钢5的另一个边,每对线圈本身又是有方向的空心变压器。带钢在通过该两组传感器时,在所连接的线圈之间产生磁通量差异,该差异被作为测量结果。发射端提供一个有规则的正弦电压波形,根据带钢在框架中的位置,在接收端中将感应产生一个相应的电压波形,将两个接收通道值详见并放大,就可以得出带钢5偏离机组中心线的一个连续位置信号。
[0003]边裂即为带钢边部的裂口,通常显现为与轧制方向微垂直的皱纹状缺陷,程度或轻或重,严重的成锯齿状割裂,是钢卷的基本缺陷之一,普遍存在于热卷和冷卷产品之中,对热轧、冷轧工序的稳定通板有较大的影响,严重的边裂易造成机组断带进而损伤机组设备,尤其对冷轧区域的连续性机组。例如,冷轧带钢受其化学成分、加工工艺的特点影响,在冷轧至最终成品厚度0.15?0.5mm时,往往在带钢边部存在开口度极小的边裂,这给轧机之后的退火作业机组的连续运行埋下较大隐患,冷轧带钢边裂由于开口度小、分布规律性不强、数量较多等原因给岗位人员现场检测及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一旦退火机组因其发生断带,其处理时间至少为2小时,严重制约正常生产效率。
[0004]为了检测钢卷边裂,授权公告号为CN 20165332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钢卷边裂检测装置,如附图2所示,其包括本体10、锥形插入头11和12、滑槽架20、测量探针22和手柄30,该滑槽架20固定在本体10的中部,该滑槽架20上设置有滑槽21,测量探针22置于滑槽21内,并可在滑槽21内移动;锥形插入头11和12为两个,两个锥形插入头11和12置于本体10上,两个锥形插入头11和12分别位于测量探针22的两侧;手柄30固定在本体10上,附图2中,标号23表不横向锁定块,标号24表不宽度刻度,标号25表不深度刻度。该钢卷边裂检测装置不受钢卷卷取的松紧程度的影响,适用性强,操作方便且安全。但是,该装置并不适合在带钢轧制过程中对其边裂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纠偏CPC系统而实现的能够在带钢轧制过程中对其边裂进行检测的装置。
[0006]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包括第一发射端、第一接收端、第二发射端、第二接收端、信号传输装置、信号接收装置,所述第一发射端和第一接收端构成第一组传感器,所述第二组发射端和第二接收端构成第二组传感器,在带钢轧制过程中,
[0007]所述第一组传感器布置在所述带钢的一个边部,所述带钢的一个边部处于所述第一发射端和第一接收端之间;
[0008]所述第二组传感器布置在所述带钢的另一个边部,所述带钢的另一个边部处于所述第二发射端和第二接收端之间;
[0009]所述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分别通过信号传输装置将各自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接收装置;
[0010]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第一接收端和/或第二接收端信号的数值发生瞬间剧烈跳变时,判定所述带钢上引发所述瞬间剧烈跳变的位置产生边裂。
[0011]作为优选,所述瞬间剧烈跳变的数值与所述边裂的大小成正比。
[0012]作为优选,在所述带钢轧制过程中,所述带钢轧制行程被所述第一组传感器和第二组传感器标记,此时,所述带钢轧制行程也通过信号传输装置发送至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带钢轧制行程,同时标记所述带钢上产生边裂的位置。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组传感器和第二组传感器分别为电磁传感器,所述第一接收端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发射端发出的电磁信号,所述第二接收端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二发射端发出的电磁信号,当所述第一接收端和/或第二接收端检测到的感应电动势出现瞬间剧烈跳变时,判定所述带钢上引发所述瞬间剧烈跳变的位置产生边裂。
[0014]作为优选,所述感应电动势的波动阈值范围是< 5V,当所述感应电动势的瞬间波动值> 5V时,判定所述感应电动势出现瞬间剧烈跳变。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组传感器和第二组传感器为光学传感器,所述第一接收端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所述第二接收端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二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当所述第一接收端和/或第二接收端检测到的光强信号出现瞬间剧烈跳变时,判定所述带钢上引发所述瞬间剧烈跳变的位置产生边裂。
[0016]作为优选,所述光强信号的波动阈值范围是< 3cd,当所述光强信号的波动值>3cd时,判定所述光强信号出现瞬间剧烈跳变。
[0017]作为优选,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基于以太网技术、蓝牙技术或者W1-Fi技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而实现。
[0018]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PC和/或移动终端。
[0019]作为优选,所述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对所述边裂进行报警。
[0020]本发明提供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基于纠偏CPC系统提供的第一组传感器和第二组传感器,通过对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信号的数值进行观察,在带钢出现边裂的情况下,当其运动至与该第一组传感器和第二组传感器对应的位置时,边裂处的检测信号会发生跳变,在纠偏CPC系统上的直观反映是带钢跑偏,但是,当带钢跑偏时,由于带钢本身具有连续性,检测信号发生的跳变具有连续性,因此,可以判断,当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信号的数值发生瞬间剧烈跳变时,引发该瞬间剧烈跳变的位置产生了边裂。由于纠偏CPC系统是在带钢轧制过程中用于对其进行纠偏的系统,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能够在带钢轧制过程中对其边裂进行检测,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已经检测到的边裂进行处理,从而,进一步减轻或者避免边裂对机组设备产生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中纠偏CPC系统的与轧制过程中带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授权公告号为CN 20165332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钢卷边裂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或者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与轧制过程中带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当检测信号与带钢行程之间的对应关系定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深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6]参见附图3,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包括第一发射端31、第一接收端32、第二发射端33、第二接收端34、信号传输装置(图中未示出)、信号接收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发射端31和第一接收端32构成第一组传感器,第二组发射端33和第二接收端34构成第二组传感器,在带钢35轧制过程中(其中标号为36的箭头为带钢35的运行方向),第一组传感器布置在带钢35的一个边部,带钢35的一个边部处于第一发射端31和第一接收端32之间;第二组传感器布置在带钢35的另一个边部,带钢35的另一个边部处于第二发射端33和第二接收端34之间;第一接收端32和第二接收端34分别通过信号传输装置(图中未示出)将各自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信号接收装置(图中未示出);当信号接收装置(图中未示出)接收到的来自第一接收端32和第二接收端34信号的数值发生瞬间剧烈跳变时,判定带钢35上引发瞬间剧烈跳变的位置产生边裂37 (标号37仅表示带钢35上的一处边裂)。
[0027]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基于纠偏CPC系统提供的第一组传感器和第二组传感器,通过对第一接收端32和第二接收端34信号的数值进行观察,在带钢35出现边裂37的情况下,当其运动至与该第一组传感器和第二组传感器对应的位置时,边裂37处的检测信号会发生跳变,在纠偏CPC系统上的直观反映是带钢35跑偏,但是,当带钢35跑偏时,由于带钢35本身具有连续性,检测信号发生的跳变具有连续性,因此,可以判断,当第一接收端32和第二接收端34信号的数值发生瞬间剧烈跳变时,引发该瞬间剧烈跳变的位置产生了边裂37。由于纠偏CPC系统是在带钢轧制过程中用于对其进行纠偏的系统,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纠偏CPC系统检测带钢边裂的装置能够在带钢轧制过程中对其边裂37进行检测,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已经检测到的边裂进行处理,从而,进一步减轻或者避免边裂对机组设备产生的损伤。
[0028]其中,瞬间剧烈跳变的数值与边裂的大小成正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