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试纸条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_3

文档序号:93733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反映出胃蛋白酶在24小时内的变化情况,进而做出准确的线性分析,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0061]所述的用于无创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胃蛋白酶检测试纸条中,还包括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套设在所述底板I外部,将底板I及检测模块封闭;且所述第一隔板8与所述塑料外壳内部相抵顶,使各个凹槽9相互隔离。所述塑料外壳上与各个检测模块的样品垫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加样孔13,与各个检测模块的检测垫4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观察窗14 ;所述加样孔13上覆盖有防水隔膜。每个加样孔13上覆盖独立的防水隔膜,那么在使用时仅仅打开所使用的单个加样孔13即可,避免其他检测模块暴露于空气中。
[0062]无创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胃蛋白酶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3]步骤一、提纯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和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I ;
[0064]步骤二、制备结合垫3,用共价偶联的方式将步骤一中处理得到的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标记在纳米金颗粒上,然后喷涂在玻璃纤维膜上,避光条件下35?38°C烘干,即制得结合垫3 ;
[0065]步骤三、制备检测垫,使用含有4-8%蔗糖的磷酸缓冲溶液分别将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1、羊抗鼠IgG抗体稀释至终浓度为0.8-1.2mg/ml,然后分别间隔喷涂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烘干,即得所述检测垫;
[0066]步骤四、制备样品垫,用磷酸缓冲溶液浸泡玻璃纤维素膜20-40min,35-38°C烘干,即得所述样品垫;
[0067]步骤五、组装,在湿度小于35%,温度为20?25°C条件下进行检测模块的组装;另夕卜,所述检测垫4的设置方式为,检测带6接近结合垫3 —端,质控带7接近吸水纸5 —端;将组装后的检测模块裁切为与凹槽9相对应的尺寸,将裁切后的检测模块放入各个凹槽9中并固定,即得所述试纸条。
[0068]所述的无创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胃蛋白酶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一中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和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I的提纯方法为: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技术分离纯化人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将纯化的胃蛋白酶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融合技术制备针对人胃蛋白酶的单克隆抗体;通过蛋白酶亲和层析技术和凝胶过滤技术纯化单克隆抗体,利用酶联免疫技术筛选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诊断用单克隆抗体。
[0069]所述的无创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胃蛋白酶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二中,直径为10-20nm的纳米金颗粒标记有生物素;直径为40_60nm的纳米金颗粒标记有链霉亲和素,作为二级捕获纳米金。
[0070]无创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胃蛋白酶检测试纸条的使用方法,方法为:打开一个加样孔上的防水隔膜,取咽喉分泌物或唾液作为待检测样品液,将样品液滴加到该加样孔13上,观察质控带7是否显色:质控带7显色则诊断为患有咽喉反流性疾病;质控带7不显色则间隔2小时后重复上一步操作,直至在24小时内出现显色反应则诊断为患有咽喉反流性疾病,未出现显色反应则诊断为未患有咽喉反流性疾病。
[0071]所述的用于无创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胃蛋白酶检测试纸条的使用方法中,也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0072]步骤一、打开一个加样孔13上的防水隔膜,取咽喉分泌物或唾液作为待检测样品液,将样品液滴加到该加样孔13上,观察质控带7是否显色,并在与该加样孔13对应的位置做出相应的标记;
[0073]步骤二、间隔2小时后,打开与上一次加样相邻的加样孔13,再次采集样品液并滴加到该加样孔13上,并依此方法在24小时内连续采样滴加,观察每次质控带7的显色情况并标记;
[0074]步骤三、对所述试纸条上的所有检测垫4进行结果统计并分析,并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判断:
[0075]质控带7均不显色,诊断为未患有咽喉反流性疾病;
[0076]只有一个检测模块的质控带7显色,诊断为患有轻度咽喉反流性疾病;
[0077]有2-3个检测模块的质控带7显色,诊断为患有中度咽喉反流性疾病;
[0078]有3个以上检测模块的质控带7显色诊断为患有重度咽喉反流性疾病。
[0079]实施例1
[0080]步骤一、提纯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和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I。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技术分离纯化人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将纯化的胃蛋白酶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融合技术制备针对人胃蛋白酶的单克隆抗体;通过蛋白A亲和层析技术和凝胶过滤技术纯化单克隆抗体,利用酶联免疫技术筛选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诊断用单克隆抗体。
[0081]步骤二、制备结合垫3。所述纳米金颗粒选用制备的不同直径的纳米金颗粒,通过紫外-可见光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对制备的纳米金颗粒进行表征;首先,用共价偶联的方式将步骤一中处理得到的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标记在所述纳米金颗粒上。再使用喷膜仪将标记有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喷涂于玻璃纤维膜上,避光条件下35°c烘干,制得结合垫3,加入干燥剂封存备用。选择直径分别为15nm和50nm两种纳米金颗粒进行标记,其中直径为15nm的纳米金颗粒标记生物素,直径为50nm的纳米金颗粒标记链霉亲和素,作为二级捕获纳米金。
[0082]步骤三、制备硝酸纤维素膜。使用含有5%蔗糖的磷酸缓冲溶液分别将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1、羊抗鼠IgG抗体稀释至终浓度为lmg/ml,再使用喷膜仪将二者间隔喷涂在硝酸纤维素膜上,35°C烘干,烘干时间30min,制成包括检测带6和质控带7的硝酸纤维素膜,加入干燥剂封存备用。
[0083]步骤四、制备样品垫2。用磷酸缓冲溶液浸泡玻璃纤维素膜,浸泡时间30min,35°C烘干20min,制得样品垫2。
[0084]步骤五、组装试纸条。在湿度为30%,温度为22°C条件下进行检测模块的组装,组装的顺序为样品垫2、结合垫3、检测垫4、吸水纸5,所述检测垫4设置时,在远离所述样品垫2的方向上依次为检测带6和质控带7。所述底板I选用PVC板。将组装后的检测模块进行裁切,使其与底板I上凹槽9的大小相对应,将裁切后的检测模块放入各个凹槽9中并固定。
[0085]使用时,每间隔2小时取待检测病人咽喉分泌物作为待检测样品液,将样品液滴加到样品垫2上,24小时内检测试纸条的多个检测模块中,有一个质控带显色,判断为该病人未患有轻度咽喉反流性疾病。
[0086]实施例2
[0087]步骤一、提纯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和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I。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技术分离纯化人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将纯化的胃蛋白酶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融合技术制备针对人胃蛋白酶的单克隆抗体;通过蛋白A亲和层析技术和凝胶过滤技术纯化单克隆抗体,利用酶联免疫技术筛选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诊断用单克隆抗体。
[0088]步骤二、制备结合垫3。所述纳米金颗粒选用制备的不同直径的纳米金颗粒,通过紫外-可见光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对制备的纳米金颗粒进行表征;首先,用共价偶联的方式将步骤一中处理得到的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标记在所述纳米金颗粒上。再使用喷膜仪将标记有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喷涂于玻璃纤维膜上,避光条件下37°c烘干,制得结合垫3,加入干燥剂封存备用。选择直径分别为20nm和60nm两种纳米金颗粒进行标记,其中直径为20nm的纳米金颗粒标记生物素,直径为60nm的纳米金颗粒标记链霉亲和素,作为二级捕获纳米金。
[0089]步骤三、制备硝酸纤维素膜。使用含有6%蔗糖的磷酸缓冲溶液分别将胃蛋白酶单克隆抗体I1、羊抗鼠IgG抗体稀释至终浓度为0.8mg/ml,再使用喷膜仪将二者间隔喷涂在硝酸纤维素膜上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