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七茎秆拔取力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8518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七茎秆拔取力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七茎杆拔取力测量装置,属于力学测量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三七拔取式联合收获机的设计需要拔取力等基础力学特性参数作为依据;以影响拔取力的重要因素一一拔取角度为主,研制了拔取角度可调的手动三七茎杆拔取力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智能显示弹簧测力计,可测量最大拔取力并记录拔取力的大小。经实验验证,该装置设计合理,操简便,使用可靠,可以作为三七拔取式联合收获机的研发和三七茎杆拔取力基础研宄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七茎杆拔取力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起拔夹1、底座2、弹簧测力计3、绳子4、角测量尺5、滑轮I 6、支架I 7、滑轮II 8、把手9、支架II 10,底座2上设有支架I 7,底座2与支架I 7活动连接,支架I 7可沿底座2滑动;底座2的前端设有起拔夹1,起拔夹I的侧面设有小孔;绳子4与弹簧测力计3相连,弹簧测力计3通过绳子4绕过滑轮I 6、滑轮II 8,滑轮II 8通过支架II 10固定在底座2上,滑轮II 8与把手9相连。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三七在田间的生长、拔取角示意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拔取机构对三七进行起拔时,拔取力F与地面形成夹角α,α即为拔取角度,其大小也可由L和H的长度结合三角函数来验证;沿不同方向拔取三七时,三七根系断裂过程、土壤变形过程以及根系与土壤间的粘着力均存在差异,使所需拔取力的大小有所不同;针对不同土壤条件、不同拔取角度下的三七拔取力F进行测量,可以分析上述因素的影响,为三七收获机械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小量程,高精度的弹簧测力计,能够实现对三七茎杆力学特性的测量实验;在夹具设计方面:考虑到三七茎杆的自身特点,设计了专用管卡式拔取夹;此外,该试验装置拔取力偏小,因此由操作者手动施加的拉力即可满足要求,本装置能够实现野外作业,空间尺寸小,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拔取角度示意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起拔夹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_起拔夹;2-底座;3_弹簧测力计;4-绳子;5_角测量尺;6-滑轮I ;7-支架I ;8_滑轮II ;9_把手;10-支架II。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0011]实施例1
[0012]本实施例所述三七茎杆拔取力测量装置包括起拔夹1、底座2、弹簧测力计3、绳子4、角测量尺5、滑轮I 6、支架I 7、滑轮II 8、把手9、支架II 10,底座2上设有支架I 7,底座2与支架I 7活动连接,支架I 7可沿底座2滑动;底座2的前端设有起拔夹1,起拔夹I的侧面设有小孔;绳子4与弹簧测力计3相连,弹簧测力计3通过绳子4绕过滑轮I 6、滑轮II 8,滑轮II 8通过支架II 10固定在底座2上,滑轮II 8与把手9相连,如图1~3所示。
[0013]本实施例工作时:将底座2置于平整的地面,滑动支架I 7可调整其在底座2上的位置,旋转支架I与底座上的连接螺栓,固定支架I的位置;首先使用起拔夹I夹紧三七茎杆底部,绳子4穿过起拔夹I与三七茎杆相连,然后匀速旋转滑轮II 8上的手柄,使得拔取力均匀增加,观察三七拔取过程中不同拔取角度下受力的大小。
【主权项】
1.一种三七茎杆拔取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起拔夹(1)、底座(2)、弹簧测力计(3)、绳子(4)、角测量尺(5)、滑轮I (6)、支架I (7)、滑轮11(8)、把手(9)、支架II (10),底座(2)上设有支架I (7),底座(2)与支架I (7)活动连接,支架I (7)可沿底座(2 )滑动;底座(2 )的前端设有起拔夹(I),起拔夹(I)的侧面设有小孔;弹簧测力计(3)通过绳子(4)绕过滑轮I (6)、滑轮II (8),滑轮II (8)通过支架II (10)固定在底座(2)上,滑轮II (8)与把手(9)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七茎秆拔取力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起拔夹、底座、弹簧测力计、绳子、角测量尺、滑轮Ⅰ、支架Ⅰ、滑轮Ⅱ、把手、支架Ⅱ,底座上设有支架Ⅰ,底座与支架Ⅰ活动连接,支架Ⅰ可沿底座滑动;底座的前端设有起拔夹,起拔夹1的侧面设有小孔;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子绕过滑轮Ⅰ、滑轮Ⅱ,滑轮Ⅱ通过支架Ⅱ固定在底座上,滑轮Ⅱ与把手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降低测量过程中拉力的波动,有效控制起拔角度的大小,手动施加拔取力,对户外测试有良好的适应性,采集的数据可为三七收获机械设计提供参考。
【IPC分类】G01L5-00, G01N19-00
【公开号】CN204594859
【申请号】CN201520151093
【发明人】张兆国, 赵菲菲, 武占东, 于进川, 张永成, 马佳乐, 王迪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