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领域,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温度控制方法的设计依据是目前居民小区采取分户供热计量的方式,根据每家每户的热量计量表来收取供热费用基于这方面考虑,为了合理、节约用能和节省用户暖开支,设计了一种控制方法来作为温度控制机械的中心处理方法,从而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核心为温度控制模型;
而且,温度控制模型为一个线性调节器,它根据设定的温度值与实际输出的温度值的偏差经过积分、微分后,再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温度控制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为温度控制模型的当前时间,u(t)为温度控制模型的输出,e(t)为温度控制模型的输入,即为设定的温度值与实际输出的温度值的偏差,r1为积分时间常数,r2为微分时间常数;
e(t)与温度控制模型的控制偏差相关,它的值越大,调节时间越短,温度控制模型的控制偏差越小;
r1∫e(t)dt为了消除温度控制模型的偏差,它的值越大,其的积分作用越弱,有利于对温度控制模型进行参数项的调节;
的作用为感知偏差变化趋势,微分时间常数越大,抑制温度控制模型的变化的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而且,温度控制模型的计算公式在确定后,需要对其进行调节,调节的过程为:
第一步:比例整定,首先将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系数取零,即取消微分和积分作用,采用纯比例控制,并且将纯比例控制的比例系数由小到大变化,由此观察温度控制模型的输出,直至温度控制模型的输出趋向稳定,确定纯比例控制的比例系数;
第二步:积分整定,将积分时间常数由小逐渐增加,积分作用就逐渐增强,观察温度控制模型的输出会发现,温度控制模型的静差会逐渐减少直至消除,反复作用几次,直到消除温度控制模型的静差的速度满意为止;
第三步:微分整定,将微分时间常数从零逐渐增加,观察超调量的稳定性,同时相应地微调积分时间常数,逐步微调,直到超调量趋向稳定为止。
本发明的有益成果是:本发明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温度控制方法的认定,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对其中涉及的参数的限定,严格地将数学模型的框架确定下来,以保证温度控制方法的完整性以及有效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能实现同样功能的产品属于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方法如下:
实施例1: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核心为温度控制模型;
而且,温度控制模型为一个线性调节器,它根据设定的温度值与实际输出的温度值的偏差经过积分、微分后,再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温度控制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为温度控制模型的当前时间,u(t)为温度控制模型的输出,e(t)为温度控制模型的输入,即为设定的温度值与实际输出的温度值的偏差,r1为积分时间常数,r2为微分时间常数;
e(t)与温度控制模型的控制偏差相关,它的值越大,调节时间越短,温度控制模型的控制偏差越小;
r1∫e(t)dt为了消除温度控制模型的偏差,它的值越大,其的积分作用越弱,有利于对温度控制模型进行参数项的调节;
的作用为感知偏差变化趋势,微分时间常数越大,抑制温度控制模型的变化的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而且,温度控制模型的计算公式在确定后,需要对其进行调节,调节的过程为:
第一步:比例整定,首先将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系数取零,即取消微分和积分作用,采用纯比例控制,并且将纯比例控制的比例系数由小到大变化,由此观察温度控制模型的输出,直至温度控制模型的输出趋向稳定,确定纯比例控制的比例系数;
第二步:积分整定,将积分时间常数由小逐渐增加,积分作用就逐渐增强,观察温度控制模型的输出会发现,温度控制模型的静差会逐渐减少直至消除,反复作用几次,直到消除温度控制模型的静差的速度满意为止;
第三步:微分整定,将微分时间常数从零逐渐增加,观察超调量的稳定性,同时相应地微调积分时间常数,逐步微调,直到超调量趋向稳定为止。
可以对温度控制模型进行扩展,对其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处理,温度数据处理是温度控制模型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为两部分:传感器软件配置与数据处理、室温设定值调节。首先,分析数据结构,其数据包由两部分组成,分为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为,高位先出,接着出低位。
数据格式为:温度整数数据以及温度小数数校验,其中,校验和数据是前四个字节相加的结果。通过单数据线输出的是未经编码的二进制数据,各字节数据之间需要单独处理,且该传感器一次通讯时间最大为10s,主机连续釆样间隔最好不小于2s。
实施例2:温度控制方法如果对硬件部分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控制器工作模式选择、温度采集模块、室温设定值的调节、定时器的配置、无线通信和阀门开关的中断处理等。具体总体流程如下:
工作模式选择仍然是需要首先判断的,将工作模式分为自动模式和主动模式。
首先,进入自动模式,查看无线接收缓冲区中是否有远程控制指令需要执行,然后采集温度值,作为模糊计算的参量,最后输出时间比例信号,控制暖气电磁阀的打开时间。在温度调节环节,用户可实现对室温值的自由设定。温度控制模型进入主动模式,主动模式下存在网络控制、温度设定值调节和时间比例输出控制功能,在这个工作模式下,传感器正常工作。
温度控制方法中可以选用意法半导体推出的作为微处理器,该款微处理器为内核,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功能强大等优点,完全能够满足本实施例对微处理器的要求;采用极低功率的无线收发器实现无线通信功能,该收发器与微处理器之间通过线接口通信,实现数据传输以及和家庭智能终端的组网,而传感部分可以扩展包括人体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实现人员存在的检测,作为下发控制指令的判决之一,电流传感器获取用电回路的电流信息,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将回路电流信息传送给,作为其控制交流接触器回路通断的另一判据;此外,控制器还设计有门檻电流档位调节按键、控制器手动自动工作模式选择键和一键切断接通用电回路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同时以上说明,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及实施,因此其他基于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完成的等同改变,均应包含在本权利要求书的涵盖范围内。
本发明的有益成果是:本发明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温度控制方法的认定,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对其中涉及的参数的限定,严格地将数学模型的框架确定下来,以保证温度控制方法的完整性以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