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9530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气体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温控装置,尤指一种以微量能源加热、可降低热能流失、增加气态瓦斯热交换率、提升瓦斯汽化效果,进而缩小加热装置的体积、节约枪支用电、稳定击发强度的气体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玩具枪,通常都以气体为其动力来源(例如:瓦斯枪),借由气体压力驱动枪身内的子弹以达到射击的效果,当射击时,只要利用气瓶即可持续的提供玩具枪动力源。但以气瓶作为动力源的玩具枪,其气瓶内的气体若遇温度较低时,常常会有汽化不完全的问题,而当汽化不完全时会导致气体压力不足,进而导致动力不足的问题。为此,遂有业者对气瓶进行加热,或在弹匣外增设加热装置。

然上述瓦斯枪的加热方式,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一、对气瓶或弹匣加热时,必面临装置表面过热,而容易发生烫伤的状况,若再包覆隔热物,将导致体积增加、不利于行动。

二、对气瓶或弹匣加热的动作,主要是对液态瓦斯加热,不但容易在非必要状态汽化,造成汽化不完全,且对整个气瓶加热需要不断供应大量能源,而对弹匣加热则容易导致热量从弹匣外壳流失,故两者的加热效益明显不佳。

三、液态瓦斯会因压力变化或温度上升发生汽化现象,然而,非击发需求的汽化动作经常造成液态瓦斯的不完全汽化,而产生的大分子气态瓦斯则会影响击发效果。

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故,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微量能源加热、可降低热能流失、增加气态瓦斯热交换率、提升瓦斯汽化效果,进而缩小加热装置的体积、节约枪支用电、稳定击发强度的气体温控装置。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气体温控装置,设于一弹匣本体内,且该弹匣本体一侧具有一气阀件,该气体温控装置包含有:一导热体,导引气态瓦斯;一形成于该导热体内的导热通道,连通该弹匣本体及该气阀件;至少一设于该导热通道内且受该导热体包覆的气体过滤件,阻隔液态瓦斯;及一设于该导热体一侧的加热装置。

进一步,该加热装置包含一控制基板。

进一步,该加热装置包含一设于该导热体上且电性连接该控制基板的加热件。

进一步,该导热体一侧具有至少一感热元件。

进一步,该控制基板上具有一电性连接该感热元件的温控模组。

进一步,该气体过滤件为多孔体的烧结铜。

进一步,该弹匣本体为低导热材质。

进一步,该弹匣本体为塑料材质。

进一步,该导热体为高导热材质。

进一步,该导热体为金属材质或石墨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实用新型气体温控装置包含一导热体,供导引气态瓦斯,于该导热体内形成有一导热通道,连通该弹匣本体及该气阀件,至少一设于该导热通道内且受该导热体包覆的气体过滤件,供阻隔液态瓦斯,及于该导热体一侧设置至少一加热装置;当使用者利用本实用新型对瓦斯枪的瓦斯进行加热时,利用设于弹匣本体内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而可减少热量经由弹匣本体流失的状况,且其加热动作与液态瓦斯因击发需求而挥发变成气态瓦斯同时,使气态瓦斯在经由导热通道导引至气阀件的过程中,在气体过滤件内被加热,并因气体过滤件被导热体所包覆,故加热装置的热能可较轻易的经由导热体均匀的传导至气体过滤件,而气态瓦斯在气体过滤件内与其大面积的接触,借以大量的吸收热能,来驱使瓦斯完全汽化,从而将瓦斯加热动作小范围的局限于弹匣本体内,以减少热流失、缩小加热装置的体积、避免弹匣本体过热,利用易导热的金属片体(导热体)、及可大面积接触气态瓦斯的气体过滤件,提升加热效益与热交换率、同时减少加热所需的电力消耗。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瓦斯枪的加热方式所存在的体积较大、表面过热、热量易流失、加热效率不良、耗电量较大及瓦斯汽化稳定度不佳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弹匣本体 1、1a 气阀件 11

导热体 2、2a 导热通道 21

感热元件 22a 气体过滤件 3

加热装置 4 控制基板 41、41a

温控模组 411a 加热件 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图1的A-A线剖视图及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温控装置设于一弹匣本体1内,且该弹匣本体1一侧具有一气阀件11,而该气体温控装置包含有:

一导热体2,供导引气态瓦斯;

一形成于该导热体2内的导热通道21,连通该弹匣本体1及该气阀件11;

至少一设于该导热通道21内且受该导热体2包覆的气体过滤件3,供阻隔液态瓦斯,其中该气体过滤件3为多孔体的烧结铜;及

一设于该导热体2一侧的加热装置4,该加热装置4包含一控制基板41、及一设于该导热体2上且电性连接该控制基板41的加热件42。

其中该弹匣本体1为低导热材质,例如塑料材质,而该导热体2为高导热材质,例如金属材质或石墨材质其中之一。

借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达到得以微量能源加热、可降低热能流失、增加气态瓦斯热交换率、提升瓦斯汽化效果,进而缩小加热装置4的体积、节约枪支用电、稳定击发强度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至实施示意图(三),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可由图中清楚看出,在本实施例中,将铜柱状的导热体2设于弹匣本体1内,并使其内部的导热通道21作为弹匣本体1内的气室与枪支的气阀件11间的唯一路径,故当使用者进行击发动作时,气阀件11乃开启,使液态瓦斯因环境压力降低而汽化,又汽化后的气态瓦斯则受导热通道21导引往气阀件11方向移动,并利用导热通道21内的气体过滤件3的特性,将液态瓦斯隔离于外,而仅供气态瓦斯进入。

此时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基板41启动加热件42,以利用设于弹匣本体1内的加热装置4进行加热,而可减少热量经由弹匣本体1流失的状况。且气态瓦斯在经由导热通道21导引至气阀件11的过程中,于气体过滤件3内被加热,虽气体过滤件3的多孔体态样不易传导热能,但经由导热体2的包覆效果,以及导热体2本身高导热系数的特质,而可有效的将热能均匀的传递给气体过滤件3,使气体过滤件3由外而内均匀受热。故本实用新型仅需供应微量电力,即可通过小范围的加热传导热量,而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流失,并因进入气体过滤件3的气态瓦斯,会因为其多孔特性,而在内部大面积的与气体过滤件3接触,借以大量的吸收热能,来驱使瓦斯的汽化动作更完全,而使枪支的击发动力更稳定。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于该导热体2a一侧具有至少一感热元件22a,且该控制基板41a上具有一电性连接该感热元件22a的温控模组411a,借此,使用者可在枪支击发前对导热体2a进行预热,并利用感热元件22a及温控模组411a控制导热体2a的温度,如此即可维持导热体2a的高温状态,而不会有过热的现象。更可利用弹匣本体1a与导热体2a的材质,来增加两者导热系数的差距,使弹匣本体1a更不易抢走导热体2a的热量。例如:弹匣本体1a采用塑料材质,而导热体2a采用金属材质或石墨材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故,请参阅全部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习用技术相较,着实存在下列优点:

一、加热装置4设于弹匣本体1内,直接对气态瓦斯进行加热,可有效减少加热装置4的体积。

二、利用气体过滤件3隔离液态瓦斯,而将热能提供给气态瓦斯,有效帮助瓦斯完全汽化,以增加击发动力的稳定度。

三、利用导热效率高的导热体2均匀的传导热量给气体过滤件3,并利用气体过滤件3大面积的传导热量给气态瓦斯,而大幅提升加热效益。

四、利用弹匣本体1与导热体2的材质差异,减少热量的流失。

五、将加热范围局限于导热体2上,让本实用新型得以微量能源集中加热,而有效节约消耗电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温控装置于使用时,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