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及泵控制器集成测控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888592阅读:来源:国知局
触器开始正常工作;同时DC12V-继电器J14-开关三极管Q21和0(:12_6构成回路,此时线圈得电使继电器吸合,此时继电器4/5引脚吸合在一起,达到导通吸合交流接触器线圈,使闭合从而使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效果;并联与第一继电器1/2引脚上面的整流二极管D53作为缓冲电流冲击使用。
[0067]本发明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水栗及栗控制器集成测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9)、六个推杆电机、自吸式离心栗回路、立式离心栗回路、流量计复用管路和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发送端控制系统和执行端控制系统,所述发送端控制系统和执行端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方式通讯; 所述发送端控制系统包括发射端CPU,以及与发射端CPU相连的远程数据发送模块、LCD显示模块和按键接收模块; 所述执行端控制系统包括执行端CPU,以及与执行端CPU相连的数据采集模块、六个水位模拟控制模块、栗电源控制模块、电磁阀控制模块和远程数据接收模块; 所述自吸式离心栗回路包括自吸式离心栗(5)、自吸栗控制器(25)、自吸栗状态切换三通球阀(8)、自吸进水管道、入口转接管道、出口转接管道、自吸出水管道、自吸回路电磁阀(7)、手动启停单通球阀(6)、渗漏模拟单通球阀(26)和三通接头; 所述自吸式离心栗(5)通过支架安装在支撑平台(24)上;所述自吸进水管道的一端与水箱(19)左侧底部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自吸栗状态切换三通球阀(8)的第一通道连通;自吸栗状态切换三通球阀(8)的第二通道空置,自吸栗状态切换三通球阀(8)的第三通道与入口转接管道的一端连通;入口转接管道的另一端与自吸式离心栗(5)的入口连通;所述自吸式离心栗(5)的出口与出口转接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出口转接管道的另一端与手动启停单通球阀(6)的一端连通,手动启停单通球阀(6)的另一端与自吸出水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自吸出水管道的另一端从水箱(19)的顶部插入水箱(19)内; 所述自吸回路电磁阀(7)安装在自吸出水管道上,用于自动周期性的控制自吸出水管道的通断;所述自吸回路电磁阀(7)的控制端接入控制系统内; 所述渗漏模拟单通球阀(26)安装在自吸出水管道上,并位于自吸回路电磁阀(7)之后,用于手动控制自吸出水管道的通断; 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串接在自吸出水管道上,第三通道与流量计复用管路连通;所述三通接头位于渗漏模拟单通球阀(26)与自吸回路电磁阀(7)之间。 所述立式离心栗回路包括水栗控制器(3)、立式离心栗(20)、离心进水管道、离心出水管道、压力表(18)、离心栗状态切换三通球阀(22)和离心回路三通球阀(17); 所述水栗控制器(3)通过栗控制器主托盘(I)、栗控制器副托盘(2)和直立型材安装于支撑平台(24)上;所述立式离心栗(20)安装在支撑平台(24)的上表面,并与水栗控制器(3)电连接; 所述离心进水管道的一端与水箱(19)前侧底部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立式离心栗(20)的入口连通;立式离心栗(20)的出口与离心出水管道的一端连通,离心出水管道的另一端从水箱(19)的顶部插入水箱(19)内; 所述离心栗状态切换三通球阀(22)安装在离心进水管道上,用于手动控制离心进水管道的通断;所述压力表(18)安装在离心出水管道上,用于测量离心出水管道内的压力; 所述离心回路三通球阀(17)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串接在离心出水管道上,第三通道与流量计复用管路连通; 所述流量计复用管路包括流量计控制阀(9)和流量计(13),流量计控制阀(9)的控制端接入控制系统内;流量计控制阀(9)的一端与自吸式离心栗回路的三通接头连通,另一端与流量计(13)的第一端连通;流量计(13)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立式离心栗回路的离心回路三通球阀(17)的第三通道连通; 六个推杆电机分别为给水高位推杆电机(I4)、给水中位推杆电机(I5)、给水低位推杆电机(16)、排水高位推杆电机(10)、排水中位推杆电机(II)和排水低位推杆电机(12);六个推杆电机的控制端均接入控制系统内;给水高位推杆电机(14 )、给水中位推杆电机(I 5)和给水低位推杆电机(16)相邻的固定安装在龙门横架(23)上,动作端均伸入水箱(19)的右侧槽孔内;排水高位推杆电机(I O )、排水中位推杆电机(I I)和排水低位推杆电机(I 2)相邻的固定安装在龙门横架(23)上,动作端均伸入水箱(19)的左侧槽孔内;每个推杆电机的末端均安装有一水位探头,给水高位推杆电机(I 4 )、给水中位推杆电机(I 5)和给水低位推杆电机(16)末端的三个水位探头分别位于水箱右侧的上、中、下三个位置;排水高位推杆电机(10)、排水中位推杆电机(11)和排水低位推杆电机(12)末端的三个水位探头分别位于水箱左侧的上、中、下三个位置;每个水位探头的信号线均接入水栗控制器(3)内。 六个水位模拟控制模块的电路相同;所述水位模拟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Jl)、第二继电器(J2)、第一光耦(U5)、第二光耦(U8)、第一按键(K3)、第二按键(K2)、外接电机控制端子(P9)、第一三极管(Ql)、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源指示灯(D15)、第二电源指示灯(D16)、第一整流二极管(D14)、第二整流二极管(D17)、第一限流电阻(R33)、第二限流电阻(R35)、第三限流电阻(R36)、第四限流电阻(R38)、第五限流电阻(R34)、第六限流电阻(R32)、第七限流电阻(R31)、第八限流电阻(R25)、第一控制引脚(M6A)和第二控制引脚(M6B); 所述第四限流电阻(R38)—端与3V3相接,一端与第二光耦(U8)的I引脚连接,第一控制引脚(M6A)与执行端CPU的1 口连接;第二限流电阻(R35) —端与第二光耦(U8)的3引脚连接,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三限流电阻(R36) —端与第一按键(K3)连接,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由DC12V控制的电源分别并联4条支路,第一限流电阻(R33) —端与DCl 2V连接,一端与第一电源指示灯(D15)连接,第一电源指示灯(D15)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一整流二极管(D14)的一端与DC12V连接,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继电器(Jl)的I引脚与DC12V连接,2引脚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DC12-G地极连接;第八限流电阻(R25)—端与3V3相接,一端与第二光耦(U5)的I引脚连接,第二控制引脚(M6B)与执行端CPU的1 口连接;第六限流电阻(R32) —端与第二光耦(U5)的3引脚连接,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l)基极连接;第七限流电阻(R31) —端与第一按键(K2)连接,一端接着第一三极管(Ql)基极连接;由DCl 2V控制的电源分别并联4条支路,第五限流电阻(R34)—端与DC12V连接,一端与第二电源指示灯(D16)连接,第二电源指示灯(D16)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第二整流二极管(D17)的一端与DC12V连接,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继电器(J2)的I引脚与DC12V连接,2引脚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DCl 2-G地极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泵及泵控制器集成测控系统,包括水箱、六个推杆电机、自吸式离心泵回路、立式离心泵回路、流量计复用管路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通过无线方式通讯的发送端控制系统和执行端控制系统;所述发送端控制系统包括发射端CPU、远程数据发送模块、LCD显示模块和按键接收模块;所述执行端控制系统包括执行端CPU,以及与执行端CPU相连的数据采集模块、六个水位模拟控制模块、泵电源控制模块、电磁阀控制模块和远程数据接收模块。本发明将自吸式离心泵和立式离心泵,以及其所对应的泵控制器集成在同一个系统中,可以同时进行自吸式离心泵控制器和立式离心泵控制器的多种模式的测试。与单一测试相比,本发明的测试效率大大提高。
【IPC分类】F04D15/00, G05B23/02
【公开号】CN105676835
【申请号】CN201610014860
【发明人】冮建华, 李峰平, 周斯加, 黄继宝, 孙存轩, 黄科
【申请人】温州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