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751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屏幕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屏幕支撑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使屏幕相对于底座旋转的屏幕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使液晶显示屏幕可以向前倾或向后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一般液晶屏幕和与其连接的底座,大都设计有可进行角度调整的屏幕支撑装置,并利用液晶屏幕下方的支架臂带动整个屏幕的前后旋转。
参照图1A,图1A表示一种传统的屏幕支撑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屏幕支撑装置有一转轴102,转轴102上套接有角度控制单元104a、104b,和卡勾106a、106b,并提供一固定座108,以固定屏幕支撑装置。将该转轴穿过固定座108上的孔和带动屏幕支撑装置旋转的支架臂110上的孔后,在转轴102两端锁紧螺帽112a、112b,转轴102两端分别提供两种大小不同的扭力,如螺帽112a一侧提供45kg/m的扭力,而螺帽112b一侧提供25kg/m的扭力。转轴102为两段式芯轴组合而成,角度控制单元104a的右侧为一芯轴,左侧为另一芯轴。在旋转角度较小的一定角度内,只需轻轻施力即可使旋转支架臂110在一定角度内旋转,这时整个转轴一起旋转。如果再施以一较大的力,则可使支架臂110继续旋转至更大的角度,这时只有一芯轴旋转,而另一芯轴则维持不动。
同时参照图1B~1C,图中表示图1A中的角度控制单元的示意图。这里以旋转角度可向前2度和向后60度的液晶屏幕为例。图1B的角度控制单元104a上方有缺口,该缺口被中心线(虚线所示)划分成两个角度,例如2度和20度。图1C的角度控制单元104b则在下方有缺口,该缺口被中心线(虚线所示)划分成两个角度,例如60度和60度。当液晶屏幕的支架臂110垂直于底座时,角度控制单元104a、104b的中心线分别与卡勾106a、106b平行。当液晶屏幕开始旋转时,支架臂110则带动转轴102旋转,而卡勾106a、106b则分别沿着角度控制单元104a、104b的缺口滑动,当卡勾106a、106b碰到缺口边缘时,则支架臂110的转动停止。由于角度控制单元104a的缺口的设计是向前2度和向后20度,当支架臂110向前2度或向后20度时,整个转轴102被带动。然而,如使支架臂10再向后旋转至60度,则须施加更大的力,用以带动角度控制单元104b左侧的芯轴旋转,这时角度控制单元104b右侧的芯轴不动,而卡勾106b则继续在角度控制单元104b的缺口上滑动,直至碰到缺口边缘才停止。
上述传统的屏幕支撑装置,除了两段式芯轴的成本较高这一缺点外,还有转轴两侧扭力不同,扭力较小的一端芯轴较弱,容易损坏的缺点,且组装时需要用人工进行扭力调整,费工费时。如使芯轴承受增大的力,则须加大芯轴的半径,因而加大了整个屏幕支撑装置的体积。另外,该屏幕支撑装置必须有一固定座的配合,因受到固定座所需的空间的限制,致使传统的屏幕支撑装置所需的空间较大,进而影响到液晶屏幕底座的体积。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屏幕支撑装置,该装置是机械式定位,它不但可达到良好的定位效果,而且元件不易疲劳,耐用度大为提高。
根据本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屏幕支撑装置,用以在一底座上支撑一屏幕,并使屏幕相对于底座旋转。该屏幕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架臂、一锁合机构及一转轴机构。其中,锁合机构及转轴机构配置在支架臂上。锁合机构包括一锁轴。其中锁轴的一端为抵靠部,另一端为套接部,抵靠部与套接部之间为一锁轴主体。抵靠部通过第二锁轴通孔突出在第二侧边,而锁轴主体处则配置有一可移动的控制杆。转轴机构包括一角度控制单元、一转轴、多个垫片。角度控制单元的边缘具有一第一缺口和一第二缺口。当支架臂旋转时抵靠部沿第一缺口位移,且使卡勾沿第二缺口位移,以使屏幕相对于底座在一第一角度范围内旋转,平移控制杆后可使抵靠部脱离第一缺口并朝支架臂的内部位移,将屏幕相对于底座在一第二角度范围内旋转。
根据本新型的目的,提出另一种屏幕支撑装置,包括支架臂、锁止机构以及转轴机构。其中,锁止机构包括一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为抵靠部,另一端为配置有弹簧的套接部,弹簧给抵靠部提供一推力使抵靠部突出在第二侧边。角度控制单元具有一第一缺口及一第二缺口,角度控制单元面上与抵靠部耦接,第二缺口与卡勾耦接,当支架臂旋转时,抵靠部沿角度控制单元面位移,使卡勾沿第二缺口位移,将屏幕相对于底座在一第一角度范围内旋转,当支架臂旋转至一预定角度时,弹簧的推力可使定位杆向前弹出,以使抵靠部与第一缺口耦接,继续旋转支架臂可使抵靠部脱离第一缺口,将屏幕相对于底座在一第二角度范围内继续旋转。
本新型的屏幕支撑装置的机械式定位具有更良好的定位效果,且屏幕支撑装置不易产生疲劳现象,耐用度大为提高。另外,本新型的屏幕支撑装置的体积也较小,因而屏幕与其底座之间的衔接不会占据太大的空间。
为使本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于了解,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表示一种传统的屏幕支撑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1B~1C表示图1A中角度控制单元的示意图;图2A表示具有本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液晶屏幕前视示意图;图2B表示具有本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液晶屏幕的侧视示意图;图3A表示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屏幕支撑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图3B表示图3A的锁轴示意图;图3C表示图3A的角度控制单元的侧视图;图3D表示图3A的角度控制单元的角度示意图;图3E表示图3A的转轴的侧视图;图3F表示图3A的垫片示意图;图4A表示液晶屏幕与底座成垂直时的屏幕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图4B表示图4A的侧视图;图5A表示液晶屏幕向后倾25度,且锁轴前端内缩的屏幕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图5B表示图5A的侧视图;图6A表示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屏幕支撑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图6B表示图6A的定位杆示意图;图6C表示图6A的角度控制单元的侧视图;
图6D表示图6A的角度控制单元的角度示意图;图7A表示液晶屏幕与底座成垂直时的屏幕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图7B表示图7A的侧视图;图8A表示液晶屏幕向后倾25度时的屏幕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及图8B表示图8A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新型的屏幕支撑装置,特别是应用在液晶屏幕中的屏幕支撑装置,其利用机械式的定位使液晶屏幕在前后一定角度内相对于底座旋转。液晶屏幕还可折叠90度,使液晶屏幕携带方便。在以下实施例中都以前倾2度到后倾25度之间的角度旋转并可后倾至90度进行说明。实施例一是以一角度控制单元与锁轴之间的配合,使液晶屏幕达到定位的目的。实施例二是以一角度控制单元与定位杆之间的配合,使液晶屏幕达到定位的目的。
参照图3A,图中显示本新型实施例一的屏幕支撑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从图3A中可看出,旋转臂206b内有一支架臂210,屏幕支撑装置由锁合机构302、转轴机构304和支架臂210套接组合而成。锁合机构302包括一锁轴312、一弹簧314和一控制杆332。参照图3B,图中表示图3A的锁轴示意图。其中,锁轴312的一端为一抵靠部344,锁轴312的另一端为一套接部342,抵靠部344与套接部342之间为锁轴主体346。
转轴机构304包括一角度控制单元306、一转轴308、多个垫片310及一螺帽318。参照图3C,其表示图3A的角度控制单元的侧视图。角度控制单元306为上下具有缺口的金属片。角度控制单元306的边缘具有一第一缺口3061和一第二缺口3062,而且中间具有一中央通孔3063。第一缺口3061用以控制液晶屏幕220在前倾2度到后倾25度之间的旋转,第二缺口3062则用以控制液晶屏幕220在前倾2度到后倾90度之间的旋转,参照图3D,其表示图3A的角度控制单元的角度示意图。
参照图3E,其表示图3A转轴的侧视图。转轴308的一端为枢接端3081,枢接端3081的顶部具有多个螺纹3082。枢接端3081与角度控制单元306和多个垫片套接。转轴308后端具有两个固定圆孔3083a、3083b,与底座204上的圆孔位置对应,参照图2A,例如以锁紧螺丝方法将转轴308固定在底座204上,这样使得液晶屏幕202在相对于底座204转动时,支架臂210也相对地绕着转轴308转动。
另外,多个垫片310是为减少角度控制单元306与转轴308之间的磨损和提供扭力而设置的。参照图3F,其表示图3A中垫片的示意图。多个垫片自左至右依次为一固定垫片320、一摩擦垫片322、两弹簧垫片324a、324b、一摩擦垫片326、和两摩擦垫片328a、328b。虽然在此实施例中为达到极佳的旋转效果和耐用度,共使用了7个垫片。然而,本新型的屏幕支撑装置并不限于该数目和组合的垫片,只要使液晶屏幕达到良好旋转效果,都在本新型的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支架臂210壁上的圆孔用以与锁合机构302及转轴机构304套接。支架臂210包括一第一侧边220及一第二侧边230,第一侧边220及第二侧边230相对设置。第一侧边220上有第一锁轴孔,如一第一锁轴通孔336a,第二侧边230在相对于第一锁轴通孔336a处具有第二锁轴孔,如一第二锁轴通孔336b,邻近第二锁轴通孔336b处具有一转轴通孔338。另外,第二侧边230的尾端则配置有一向外弯曲的卡勾340。其中,第一锁轴通孔336a和第二锁轴通孔336b用以使锁合机构302套接在支架臂210上,转轴通孔338用以使转轴机构304与支架臂210套接。而卡勾340则用以在角度控制单元306的第二缺口3062上滑动。当卡勾340碰到第二缺口3062突起的边缘时则停止滑动,支架臂210也不再转动,进而使液晶屏幕停止旋转。
此外,上述屏幕支撑装置的构件,如多个垫片、锁轴、支架臂、角度控制单元等等,都是金属材料制成并经过热处理以便提高硬度,使液晶屏幕利用屏幕支撑装置旋转时,其构件经过多次转动和摩擦仍然不易老化或断裂。一般热处理过的屏幕支撑装置,可使液晶屏幕旋转次数高达30000次以上。
组装时,首先将转轴308的枢接端3081通过中央通孔3063穿过角度控制单元306以及多个垫片,最后以转轴锁紧装置,例如一螺帽318,与转轴308上的螺纹3082啮合,使转轴308稳固在支架臂210的第二侧边230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角度控制单元306的中央通孔3063、转轴308的枢接端3081、与固定垫片320的中央都是非圆形,而转轴通孔338与其他垫片的中央则为圆孔形,这样可使枢接端3081与转轴通孔338相切。接着,将弹簧314套接在锁轴312的套接部342(图3B),并将锁轴312配置在第一锁轴通孔336a和第二锁轴通孔336b之间。其中,抵靠部344通过第二锁轴通孔336b突出在第二侧边230。另外,图3A中的控制杆332配置在锁轴主体346处,而控制杆托架334上有一控制杆滑动槽350,当平移控制杆332时,控制杆332可沿控制杆滑动槽350滑动。特别注意的是,当控制杆332没有移动时,抵靠部344则突出在第二侧边230,并与第一缺口3061耦接;当控制杆332向左移动时,抵靠部344朝向支架臂210内部位移,并压缩弹簧314,使抵靠部344脱离第一缺口3061而不再突出于第二侧边230。
组装完成后,可利用两件对称组合成一体,用与支撑臂210形状相配合的壳体207a、207b,将整个支架臂210罩住,并套上固定盖208以使壳体207a、207b完成接合。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角度控制单元306的中央通孔3063、转轴308的枢接端3081、和固定垫片320的中央均为非圆形,而转轴通孔338与其他垫片的中央则为圆孔形,这样可使枢接端3081与转轴通孔338相切。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屏幕支撑装置如何使液晶屏幕202达到前倾2度至后倾25度之间的旋转,以及如何折叠至90度进行说明。
参照图4A,其表示液晶屏幕与底座成垂直时的屏幕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参照图4B,其表示图4A的侧视图。支架臂210的前平面402是用以与液晶屏幕(图4B未显示)接合的平面,在图4A~4B中,该前平面402与液晶屏幕平行,并与座标轴中的y轴平行。而液晶屏幕的底座则与座标轴中的x轴平行。因此液晶屏幕与底座垂直,即液晶屏幕旋转角度为0度,这时锁轴312的抵靠部344耦接在角度控制单元306的第一缺口3061处,而卡勾340则耦接在第二缺口3062处。至于突出在控制杆滑动槽350外的控制杆332,这时没有被推动而保持在控制杆滑动槽350的最右端,即靠近第二侧边230的一端,使抵靠部344得以突出在第二锁轴通孔336b外。当液晶屏幕转动时,转轴308与角度控制单元306不转动,但支架臂210和其上的锁合机构302以及垫片将绕着转轴308旋转,造成抵靠部344沿着角度控制单元306的第一缺口3061边缘滑动,而卡勾340沿着第二缺口3062的边缘滑动。
因此,简单的说,当液晶屏幕向着F1方向移动时,抵靠部344与卡勾340分别在第一缺口3061与第二缺口3062的边缘上向F1方向移动。而当液晶屏幕向着F2方向移动时,抵靠部344与卡勾340也朝向F2方向移动。
当液晶屏幕自后倾25度继续折叠至后倾90度时,由于抵靠部344已碰到第一缺口3061的边缘突起而无法继续转动支架臂210,因此,只要使抵靠部344退离角度控制单元306的第一缺口3061,支架臂210即可继续旋转。参照图5A,其表示液晶屏幕向后倾25度时锁轴的抵靠部内缩的屏幕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参照图5B,其表示图5A的侧视图。从图5A中可清楚看出,将控制杆332朝第二侧边220的方向平移,即可使抵靠部344退离第一缺口3061。接着,继续将液晶屏幕向后旋转至90度,这时,抵靠部344在角度控制单元306的背面滑动。
由上述可知,角度控制单元306的第一缺口3061与第二缺口3062的大小,决定了液晶屏幕可倾斜的角度。然而在实际应用上,摆动角度并不限制在前倾2度至后倾25度及90度的范围内,也可以是其他角度范围。因此,角度控制单元306的第一缺口3061的大小对应于液晶屏幕旋转的第一角度范围,而第二缺口3062的大小对应于液晶屏幕旋转的第二角度范围。
另外,实施例一中的铰链装置也可将液晶屏幕设计成只能在第一角度内摆动,例如只在前倾2度到后倾25度之间旋转,而不须折叠至90度。这时,可将实施例一的铰链装置简化成不需要设置锁合机构302,只要一凸件来代替抵靠部344,使凸件可沿着第一缺口3061的边缘滑动即可达到此目的。至于凸件的形成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去除控制杆332或者去除锁合机构302,直接在支架臂210的第二侧边230位于第二锁轴通孔336b的位置上形成凸件。因此可以将原有的抵靠部344做为凸件,也可以与支架臂210一体成形为凸件。只要凸件可沿着角度控制单元的第一缺口3061的边缘滑动,使液晶屏幕在第一角度范围内摆动,都在本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经过研制工程师再三测试的结果发现本新型的屏幕支撑装置的机械式定位,比传统的两段式扭力的屏幕支撑装置具有更良好的定位效果,且屏幕支撑装置不易产生疲劳现象,在耐用程度上大为提高。另外,本新型的屏幕支撑装置的体积也较小,使液晶屏幕与其底座之间的衔接不会占据太大的空间。
参照图6A,其表示依照本新型实施例二的屏幕支撑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实施例二的屏幕支撑装置包括支架臂410、锁止机构502以及转轴机构504。锁止机构502包括一定位杆512及一耦接套环516。参照图6B,其表示图6A定位杆的示意图。其中,定位杆512的一端为抵靠部544,另一端为套接部542。
转轴机构504包括一角度控制单元506、一转轴508、多个垫片510以及一螺帽518。参照图6C,其表示图6A的角度控制单元的侧视图。角度控制单元506的边缘具有一第一缺口5061以及一第二缺口5062,中间也具有一中央通孔5063。当液晶屏幕220旋转至后倾25度,抵靠部544与第一缺口5061耦接,第二缺口5062则与实施例一中的角度控制单元306的第二缺口3062功能一样,是用以控制液晶屏幕220在角度前倾2度到后倾90度之间的旋转,参照图6D,其表示图6A的角度控制单元的角度示意图。另外,为降低角度控制单元506与转轴508之间的磨损以及提供扭力,也设有多个垫片510。在图6A中,多个垫片自左至右依次包括位于转轴508与角度控制单元506之间的固定垫片520、角度控制垫片522、和弹簧摩擦垫片524a、524b、524c、524d;当然,垫片的数目可依实际应用而改变。至于转轴508也具有一枢接端5081,用以与角度控制单元506和多个垫片套接。转轴508后端也具有固定圆孔,以将转轴508固定在底座204上。
支架臂410也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420和第二侧边430。其中,第一侧边420上有第一定位杆位置,如第一定位杆通孔(未显示在图9A中),第二侧边430相对于第一定位杆通孔处具有第二定位杆位置,如第二定位杆通孔536b,用以与锁止机构502套接。邻近第二定位杆通孔536b处也有一转轴通孔538,以便与转轴机构504套接。
组装时,转轴508的枢接端5081穿过多个垫片,并借助中央通孔5063贯穿角度控制单元506使枢接端5081与转轴通孔538相切,并用螺帽518固定,以使角度控制单元506稳固在枢接端5081处。定位杆512的套接部542与弹簧514套接,并在第一定位杆通孔处用一耦接套环516与套接部542套接,在该实施例中,耦接套环516为一E形扣环;而弹簧514对抵靠部544提供一推力,使抵靠部544通过第二定位杆通孔536b突出在第二侧边430上。并套装壳体207a、207b和固定盖208,以便完成组装。
当支架臂410旋转时,定位杆512的抵靠部544沿角度控制单元506的背面位移,当支架臂410旋转至一预定角度,如后倾25度时,抵靠部544与第一缺口5061耦接,而角度控制垫片522下方有一向外弯曲的卡勾540,其沿角度控制单元506的第二缺口5062滑动,当卡勾540碰到第二缺口5062上突起的边缘,如e点、f点(图6C)时停止滑动。另外,图6A中的固定垫片520上还有一弯曲的突台560,角度控制单元506的边缘还包括一定位缺口550(图6C),组装时突台560与定位缺口550接合。
参照图7A,其表示液晶屏幕与底座成垂直时的屏幕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参照图7B,其表示图7A的侧视图。支架臂410的前平面602是与液晶屏幕(图7B未显示)接合的平面。当液晶屏幕与底座垂直时,定位杆512的抵靠部544抵住角度控制单元506的背面。这时,角度控制单元506将定位杆512向后压,进而压缩弹簧514。而卡勾540活动地位于角度控制单元506下方的第二缺口5062处。从垂直到后倾25度的旋转过程中,抵靠部544在角度控制单元506的背面上滑动,而卡勾540则在第二缺口5062处自e点向f点方向滑动(图6C)。参照图8A,其表示液晶屏幕向后倾25度时的屏幕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参照图8B,其表示图8A的侧视图。当液晶屏幕向后旋转至预定角度25度时,抵靠部544恰好落在第一缺口5061,这时,原先被压缩的弹簧514因弹性恢复力将定位杆512向前弹出一距离,并卡在第一缺口5061中,进而使液晶屏幕202停止转动。使用者可明显感受到一转动感。由于定位杆512后方的耦接套环516具有定位作用,使得定位杆512不会整个向前弹出。如继续将液晶屏幕向后旋转至90度,使用者只需再施加一外力,以克服定位杆512与角度控制单元506之间的压力,使抵靠部544脱离第一缺口5061而再度压缩弹簧514,即可继续转动液晶屏幕。
在实际应用上,可利用角度控制单元506的缺口大小,使液晶屏幕在某一角度内摆动,如液晶屏幕的设计只在前倾10度到后倾30之间旋转,这时,第一缺口5061的位置即对应于液晶屏幕转至30度时的位置。
由上述屏幕支撑装置实施例一、二的操动可知,角度控制单元是本新型的重要技术特征,角度控制单元的缺口大小决定了液晶屏幕的旋转角度。也就是说,只要稍微改变角度控制单元的缺口大小,即可改变液晶屏幕的旋转角度。因此,虽然上述实施例均以前倾2度至后倾25度间的范围进行说明,但本新型的构思并没有特别限制液晶屏幕前倾或后倾的旋转角度。
本新型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屏幕支撑装置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新型的屏幕支撑装置的机械式定位,是利用角度控制单元与锁轴、或定位杆之间的配合,使屏幕支撑装置具有更良好的定位效果。
2.本新型的屏幕支撑装置的机械式定位,使屏幕支撑装置不易产生疲劳现象,可延长屏幕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液晶屏幕旋转时的耐用度。
3.本新型的屏幕支撑装置的体积较小,因此液晶屏幕与其底座之间的衔接不会占据太大的空间,进而使整个液晶屏幕连同底座的体积变小。
综上所述,虽然本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出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后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屏幕支撑装置,在一底座上支撑屏幕,并使该屏幕相对于该底座旋转,该屏幕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架臂,该支架臂包含一转轴通孔,且支架臂的尾端配置有一卡勾;一锁合机构,包括一锁轴,该锁轴活动地连结在支架臂上,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且锁轴的一端形成一抵靠部,一控制杆,该控制杆连接锁轴,可控制锁轴平移;以及一转轴机构,设置在转轴通孔上,该转轴机构包括一转轴,该转轴固定在底座上,转轴的一端穿过转轴通孔并与一转轴锁紧装置接合,一角度控制单元,该角度控制单元的边缘具有一第一缺口及一第二缺口,且该角度控制单元固定在转轴上,和多个垫片,配置在转轴上,由转轴锁紧装置稳固在支架臂上,其中,当该锁轴位于第一位置时,抵靠部抵接在第一缺口,抵靠部沿第一缺口的边缘滑动,限制屏幕相对于底座在一第一角度范围内旋转,当锁轴位于第二位置时,抵靠部脱离第一缺口,由卡勾沿第二缺口的边缘滑动,限制屏幕相对于底座在一第二角度范围内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第一位置为一第一锁轴孔,第二位置为一第二锁轴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锁合机构包含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架臂上,另一端则固定在锁轴上,当锁轴平移时使弹簧产生形变以提供弹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角度控制单元具有一中央通孔,转轴贯穿中央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支架臂包括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卡勾配置在第二侧边的尾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第一锁轴孔位于第一侧边,第二锁轴孔位于第二侧边并相对于第一锁轴孔,而转轴通孔位于第二侧边且邻近第二锁轴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垫片由转轴锁紧装置稳固在第二侧边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转轴的另一端还包括多个螺纹,与转轴锁紧装置啮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转轴锁紧装置是一螺丝盖,与转轴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固定在底座上的转轴一端还包括多个固定圆孔,并以锁紧螺丝方式固定。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垫片还包括一固定垫片、多个摩擦垫片及多个弹簧垫片。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第一缺口的大小对应于第一角度范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第二缺口的大小对应于第二角度范围。
15.一种屏幕支撑装置,在一底座上支撑屏幕,并使该屏幕相对于该底座旋转,该屏幕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架臂,该支架臂包含一转轴通孔,且支架臂的尾端配置有一卡勾;一锁止机构,包括一定位杆,活动地连结在支架臂上,可在一第一定位杆位置与一第二定位杆位置间来回移动,且定位杆的一端为一抵靠部,和一弹簧,该弹簧穿过定位杆,使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支架臂上,另一端固定在定位杆上,当定位杆移动时,弹簧产生形变提供定位杆复位时所需的外力;以及一转轴机构,配置在转轴通孔上,该转轴机构包括一转轴,该转轴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转轴的另一端穿过转轴通孔并与一转轴锁紧装置接合,一角度控制单元,该角度控制单元的边缘具有一第一缺口及一第二缺口,且该角度控制单元固定在转轴上,和多个垫片,配置在转轴上,由转轴锁紧装置稳固在支架臂上,其中,当该定位杆位于第一定位杆位置时,抵靠部靠接在角度控制单元上,使抵靠部沿角度单元面滑动,限制屏幕相对于底座在一第一角度范围内旋转,当支架臂旋转至一预定位置时,可压迫定位杆向第二定位杆位置移动,使该抵靠部脱离第一缺口,并使卡勾沿第二缺口的边缘滑动,限制屏幕相对于底座在一第二角度范围内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第一定位杆位置为一第一定位杆孔,第二定位杆位置为一第二定位杆孔。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锁止机构还包括一耦接套环,配置在定位杆处。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支架臂包括一第一侧边和一第二侧边。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卡勾配置在第二侧边的尾端。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第一定位杆位置位于第一侧边,第二定位杆位置位于第二侧边并相对于第一定位杆位置,而转轴通孔则位于第二侧边且邻近第二定位杆位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垫片由转轴锁紧装置稳固在第二侧边。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转轴的另一端还包括多个螺纹,与转轴锁紧装置啮合。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转轴锁紧装置是一螺丝盖,与转轴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固定在底座上的转轴一端还包括多个固定圆孔,并以锁紧螺丝的方式固定。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耦接套环为一E形扣环,防止定位杆脱离第一定位杆位置。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垫片还包括一角度控制垫片及多个弹簧摩擦垫片。
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第一缺口的大小对应于预定角度。
2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幕支撑装置,其中第二缺口的大小对应于第二角度范围。
专利摘要一种屏幕支撑装置,用以在底座上支撑屏幕,并使屏幕相对于底座旋转。本新型利用角度控制单元、卡勾,与一锁轴之间的配合,使液晶屏幕可在一前倾角度到一后倾角度之间旋转。其中角度控制单元的上、下边缘均有一缺口。当液晶屏幕转动时,锁轴和卡勾分别在角度控制单元的上缺口和下缺口处滑动。一控制杆可与锁轴连接,以控制锁轴离开角度控制单元的上方缺口,使液晶屏幕可后倾至90度。本新型还提出另一种以定位杆代替锁轴的屏幕支撑装置。该屏幕支撑装置不但达到良好的定位效果,且耐用度大为提高。
文档编号G06F1/16GK2498639SQ0123425
公开日2002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31日
发明者池亭辉, 吴启荣 申请人:明碁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