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触控屏幕结构、触控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314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及其触控屏幕结构、触控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触控面板及其触控屏幕结构、触控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一种具有可变色装饰层的触控面板及其触控屏幕结构与触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面板普遍运用于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及平板计算机等。触控面板本身更可以与显示单元整合,而达到触控显示功能,以提供用户一个直觉且便利的人机操作界面。传统触控面板通常会有一装饰层形成于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板下表面,在架构上用来作为一边框区,以遮蔽触控面板整体架构中所有位于此边框区内的外围布线电路。其中,装饰层通常为单色油墨层,因此传统触控面板的边框区的颜色较为单调。除此之外,传统的装饰层主要用于遮蔽外围电路,直接在单色油墨层的装饰层上制作图案或图形,都会影响其对周边电路的遮蔽效果及后续其他触控面板组件的制作。因此,使得在触控面板的边框区不容易呈现出图案或图形的设计,也是造成传统触控面板的边框区的外观视觉效果较为单调的另一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在触控面板中的装饰层进行设计及改良,使得装饰层除了可以有效地提供遮蔽作用外,更可随着温度或光线变化而改变颜色。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屏幕结构,其用于触控面板。所述触控屏幕结构包括保护盖板与至少一可变色装饰层。可变色装饰层为温致或光致变色材料,其设置于保护外壳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且可变色装饰层的设置区域定义出触控面板的非可视区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且触控面板包括保护盖板、至少可变色装饰层、绝缘层与触控基板。可变色装饰层为温致或光致变色材料,其设置于保护外壳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且可变色装饰层的设置区域定义出触控面板的非可视区域。绝缘层位于保护外盖与可变色装饰层的下表面。触控基板位于绝缘层的下表面,其中绝缘层用以贴合触控基板与保护外盖。上述触控基板进一步包含一感测电极,且上述绝缘层为透明绝缘的光学胶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且触控面板包括保护盖板、至少一可变色装饰层与感测电极层。可变色装饰层为温致或光致变色材料,其设置于保护外壳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且可变色装饰层的设置区域定义出触控面板的非可视区域,感测电极层成型于保护盖板及可变色装饰层下方。进一步的,该感测电极层直接形成于该保护盖板及该可变色装饰层的下表面。此外,上述触控面板更包括一平滑层,该平滑层设置于该保护盖板的下表面,且位于该触控面板的一相对于该非可视区域的可视区域,其中该感测电极层形成于该平滑层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包括上述其中一种触控面板、显示单元与运算控制电路,其中触控面板设置于显示单元之上,且运算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显示单元与触控面板。进一步的,上述温致变色材料为热敏性材料。 进一步的,上述温致变色材料包括微细胶囊包裹的液晶。进一步的,上述光致变色材料为同色异谱材料。进一步的,上述光致变色材料包括螺吲哚啉、螺吡喃、螺恶嗪或其组合。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与触控屏幕结构具有可变色装饰层,因此所述装饰层的颜色可随着温度或光线变化而改变,并且更可藉由图案或图形的搭配设计而变化出更丰富多样的外观效果,故具有较佳的视觉感受。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平面图,而图1B是图1A的触控面板依据剖面线AA剖面的剖面图。图1C 图1E是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方块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2、2’、2”、2”’、32 :触控面板21、21’、21”、21”,触控屏幕结构
`[0021]22:保护盖板24、24a、24b :可变色装饰层25 :平滑层26 :绝缘层28 :触控基板29:感测电极层VA:可视区域NVA:非可视区域3 :触控显示设备34 :显示单元36:运算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可变色装饰层的触控面板及其触控屏幕结构、触控显示设备与制造方法。所述触控面板或触控屏幕结构的装饰层采用光致或温致变色材料,因此所述装饰层的颜色可以因光线或温度变化而改变,而不会有传统触控面板的装饰层的颜色单调死板的问题。另外,透过设计可变色装饰层于特定温度或特定波长的光线下显示特定颜色以及由不同颜色所架构出的图案或图形,让使用所述触控面板或触控屏幕结构的电子装置更可以具有防伪功能。附带一提的是,本说明书中所称的方位“上”及“下”,仅是用来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对于本说明书的图式而言,触控面板的上方较接近观看者,而下方则较远离观看者。〔触控面板与触控屏幕结构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A与图1B,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平面图,而图1B是图1A的触控面板依据剖面线AA剖面的剖面图。触控面板2会有可视区域VA与非可视区域NVA定义于其中,且包括保护盖板22、可变色装饰层24、绝缘层26与触控基板28。其中,就触控面板2的结构而言,可视区域VA与非可视区域NVA是不重迭的相对设置,通常非可视区域NVA是围设于可视区域VA,但实际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非可视区域NVA更可是设置于可视区域VA的至少一侧边。保护外盖22为透明绝缘的材料,例如玻璃与聚乙烯。可变色装饰层24设置于保护盖板22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且可变色装饰层24的设置区域用来定义出触控面板2的非可视区域NVA。绝缘层26位于保护盖板22与可变色装饰层24的下表面。触控基板28具有感测电极,且位于绝缘层26的下表面。绝缘层26为黏贴层,例如为各种透明绝缘的光学胶层,用以贴合触控基板28与保护盖板22。值得说明的是,可变色装饰层24为光致或温致变色材料,其本身可以因为温度或光线变化而变色。温致或光致变色材料可以分为无机、有机与液晶三类,而目前业界大多使用有机和液晶类材料。有机类型的光致变色材料是在材料中添加螺吲哚啉、螺吡喃、螺恶嗪之类的变色化合物。在光线催化的情况下,化合物发生化学变化,导致吸旋光性改变而产生不同的颜色。液晶类型的温致变色材料是在材料中添加使用微细胶囊包裹的液晶,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液晶结构发生微小变化,故折射和反射光组合也随之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温致变色材料例如为热敏材料,其可以被设计在O度至50度之间发生颜色转变。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可变色装饰层24的颜色也将跟着变化。除此之外,温致变色材料亦可以透过接受触控显示设备操作时所散发的热量来变化其颜色。光致变色材料实质上属于同色异谱材料,可变色装饰层24可以采用两种以上在视觉效果上颜色相同但光谱反射率曲线不同的材料。因此,在不同光源下,可变色装饰层24于视觉上将会显现颜色差异,进而达到变色效果。 除此之外,透过适当地对可变色装饰层24进行图案设计,可变色装饰层24于不同温度与光线的环境下,其视觉上的图案效果也就会因颜色变化而有所不同。如此,所述可变色装饰层24将不会有单调死板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可变色装饰层24还可以用于防伪用途。可变色装饰层24的特定图案设计区域可以被设计在特定低温、高温、或特定波长的光线下(如红外线或紫外线的照射下)时显现特定的颜色或显现由不同颜色所架构出的图案,以辨识触控显示设备是否为膺品。在此请注意,于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造过程中,可变色装饰层24形成于保护盖板22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以形成一个触控屏幕结构21。触控基板28可以藉由绝缘层26与触控屏幕结构21进行黏贴,以形成所述触控面板2。〔触控面板与触控屏幕结构的另一实施例〕[0045]请参照图1C,图1C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图。相较于图1B的触控面板2,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的差异点在于具有两层可变色装饰层24a与24b。另夕卜,相较于图1B的触控屏幕结构21,本实施例的触控屏幕结构21’具有两层可变色装饰层24a 与 24b ο所述两层可变色装饰层24a及24b可分别采用变色后为不同颜色的材料,并且可变色装饰层24a可进一步设计有镂空图案,让可变色装饰层24b的颜色可以呈现于镂空图案。藉此让触控面板2’得以呈现出更丰富的色彩图案效果。值得说明的是,可变色装饰层24a与24b的层数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与触控屏幕结构的另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D,图1D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图。相较于图1B的触控面板2是透过绝缘层26来黏贴保护盖板22及触控基板28的设计,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的差异点在于是直接成型一感测电极层29于保护盖板22及可变色装饰层24下方,以形成单板式的触控面板2”。更具体来讲,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更包括一平滑层(smoothing layer) 25,设置于保护盖板22的下表面,且位于触控面板2”的可视区域VA。其中,平滑层25为一种聚合物层,用来平坦化保护盖板22及可变色装饰层24之间所形成的高度差,进而让感测电极层29可以形成于平滑层25的下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触控面板2”也可省略平滑层25的设计以减少制程,让感测电极层29是直接形成于保护盖板22及可变色装饰层24的下表面。〔触控面板与触控屏幕结构的另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E,图1E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图。相较于图1D的触控面板2”,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的差异点在于具有两层可变色装饰层24a与24b。另外,相较于图1D的触控屏幕结构21”’,本实施例的触控屏幕结构21”’具有两层可变色装饰层24a与24b。值得说明的是,可变色装饰层24a与24b的层数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相较于图1B与图1C,因为图1D与图1E是直接将感测电极层29成型于保护外盖22下方,故其厚度较薄。〔触控显示装饰的实施例〕请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方块图。触控显示设备3包括触控面板32、显示单元34与运算控制电路36。其中触控面板32设置于显示单元34之上,且触控面板32与显示单元34皆电性连接运算控制电路36。触控面板32可以是上述实施例的任何一种触控面板。显示单元34具有显示面板,用以依据画面数据显示画面于触控面板32的可视区域VA。另外,运算控制电路36用以控制显示单元34依据画面数据显示画面,且用以接收触控面板32的感测信号,以获得触点位置。甚至,运算控制电路36会依据获得触点位置执行对应的指令或控制显示单元34显示对应的画面。所述触控显示设备3因采用上述实施例的任何一种触控面板,因此触控显示设备3于视觉及所呈现的外观上不会有单调死板的问题。除此之外,上述触控显示设备3更可以具有上述的防伪功能。〔实施例的可能功效〕[005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与触控屏幕结构具有可变色装饰层,因此所述可变色装饰层的颜色可随着温度或光线变化而改变,故具有较佳的视觉感受。另外,透过在可变色装饰层上的图案或图形设计,让所述可变色装饰层更可因颜色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图案或图形效果,以呈现出多样的外观。进而,亦可进一步应用于防伪措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屏幕结构,用于一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护盖板;以及 至少一可变色装饰层,为一温致变色材料,设置于该保护盖板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该可变色装饰层的设置区域定义出该触控面板的一非可视区域。
2.一种触控屏幕结构,用于一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护盖板;以及 至少一可变色装饰层,为一光致变色材料,设置于该保护盖板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该可变色装饰层的设置区域定义出该触控面板的一非可视区域。
3.—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护盖板; 至少一可变色装饰层,为一温致变色材料,设置于该保护盖板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该可变色装饰层的设置区域定义出该触控面板的一非可视区域; 一绝缘层,位于该保护盖板与该可变色装饰层的下表面;以及 一触控基板,位于该绝缘层的下表面,其中该绝缘层用以贴合该触控基板与该保护外至JHL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为透明绝缘的光学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基板进一步包含一感测电极。
6.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护盖板; 至少一可变色装饰层,为一光致变色材料,设置于该保护盖板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该可变色装饰层的设置区域定义出该触控面板的一非可视区域; 一绝缘层,位于该保护盖板与该可变色装饰层的下表面;以及 一触控基板,位于该绝缘层的下表面,其中该绝缘层用以贴合该触控基板与该保护外至JHL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为透明绝缘的光学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基板进一步包含一感测电极。
9.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护盖板;以及 至少一可变色装饰层,为一温致变色材料,设置于该保护盖板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该可变色装饰层的设置区域定义出该触控面板的一非可视区域;以及一感测电极层,成型于该保护盖板及该可变色装饰层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层直接形成于该保护盖板及该可变色装饰层的下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平滑层,该平滑层设置于该保护盖板的下表面,且位于该触控面板的一相对于该非可视区域的可视区域,其中该感测电极层形成于该平滑层的下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平滑层为聚合物层。
13.—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护盖板;以及至少一可变色装饰层,为一光致变色材料,设置于该保护盖板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该可变色装饰层的设置区域定义出该触控面板的一非可视区域;以及一感测电极层,成型于该保护盖板及该可变色装饰层下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层直接形成于该保护盖板及该可变色装饰层的下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平滑层,该平滑层设置于该保护盖板的下表面,且位于该触控面板的一相对于该非可视区域的可视区域,其中该感测电极层形成于该平滑层的下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平滑层为聚合物层。
17.—种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单元; 一如权利要求3至16项其中之一所述的触控面板,设置于该显示单元之上;以及 一运算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该显示单元与该触控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触控屏幕结构、触控显示设备。触控屏幕结构,其用于触控面板。所述触控屏幕结构包括保护盖板与至少一可变色装饰层。可变色装饰层为温致或光致变色材料,其设置于保护外壳的下表面的周围区域,且可变色装饰层的设置区域定义出触控面板的非可视区域。
文档编号G06F3/041GK202904520SQ2012204538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余晶, 袁琼, 杨满玉 申请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