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2476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总结出烃源岩、古隆起、断裂带和区域盖层是控制潜山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四大功能要素,然后根据烃源岩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根据古隆起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根据断裂带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根据区域盖层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根据上述四种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确定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定量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目的。
【专利说明】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含油气盆地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油气地质学理论认为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到“生、储、盖、运、圈、保”等6个地质要素的控制,并对这6个要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和逻辑推论,对这些地质要素的分析和推论的结果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0003]然而,这6个地质要素中的某些地质要素并不是地质实体,因此很难被客观描述或者定量表征,例如:运和保这两个地质要素就无法被定量描述,因此,也就无法对油气成藏概率进行定量预测。
[0004]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提出了以下两种模式:
[0005]I) 一种是“要素匹配”成藏模式,在该成藏模式中指出“构造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是受区域盖层(C)、沉积相(D)、古隆起(M)和烃源灶(S)这4个地质要素的控制”的。
[0006]2)另一种是针对岩性油气藏的“功能要素”成藏模式,在该成藏模式中指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是受区域盖层(C)、沉积相(D)、低势区(P)和烃源灶(S)这4个地质要素的控制。
[0007]然而,上述两种成藏模式只能定量预测构造油气藏或者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概率,都无法定量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以达到有效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目的,该方法包括:
[0009]根据烃源岩(S)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烃源岩(S)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10]根据古隆起(M)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古隆起(M)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11]根据断裂带(F)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断裂带(F)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12]根据区域盖层(C)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区域盖层(C)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13]根据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S)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古隆起(M)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断裂带(F)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和在区域盖层(C)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确定所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
[001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装置,以达到有效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目的,该装置包括:
[0015]烃源岩(S)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烃源岩(S)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16]古隆起(M)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古隆起(M)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17]断裂带(F)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断裂带(F)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18]区域盖层(C)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区域盖层(C)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19]成藏概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S)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古隆起(M)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断裂带(F)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和在区域盖层(C)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确定所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
[00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先分别确定研究区域在烃源岩(S)、古隆起(M)、断裂带(F)和区域盖层(C)这四个要素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然后将这四个因素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进行叠合,以便最终确定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定量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目的,进一步的可以有效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有利成藏区带,从而降低了潜山油气藏勘探的风险,指明了潜山油气藏的勘探方向,在含油气盆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CSMF功能要素的纵向有序组合的控藏模式图;
[002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CSMF功能要素的平面叠加组合的控藏模式图;
[002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CSMF功能要素的史期同时联合的控藏模式图;
[002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烃源岩控藏地质模型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烃源岩控藏概率计算模型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古隆起控藏地质模型示意图;
[0029]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古隆起控藏概率计算模型示意图;
[0030]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断裂带控藏地质模型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断裂带控藏概率计算模型示意图;
[0032]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域盖层控藏地质模型示意图;
[0033]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域盖层控藏概率计算模型示意图;
[0034]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潜山油气藏成藏概率预测效果图;
[0035]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37]针对现有的成藏模式都无法定量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有利成藏区带的问题,发明人通过对大量的潜山油气藏进行解剖后发现,烃源岩(S)、古隆起(M)、断裂带(F)和区域盖层(C)是控制潜山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四大功能要素,且这四个要素都是可以定量表征的,因此,可以通过这四个要素定量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有利成藏区带。
[0038]在本例中提出了一种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9]步骤101:根据烃源岩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40]步骤102:根据古隆起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
[0041]步骤103:根据断裂带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42]步骤104:根据区域盖层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43]步骤105:根据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和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确定所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
[0044]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先分别确定研究区在烃源岩(S)、古隆起(M)、断裂带(F)和区域盖层(C)这四个要素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然后将这四个因素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进行叠合,以便最终确定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定量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目的,进一步的可以有效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有利成藏区带,从而降低了潜山油气藏勘探的风险,指明了潜山油气藏的勘探方向,在含油气盆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0045]具体的,在上述步骤101中,根据烃源岩(S)控油气特征分析建立烃源岩(S)控油气概率模型,所依据的原理是:烃源岩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油气藏分布在2倍的烃源灶排烃半径范围内,离烃源灶排烃中心越近,油气成藏概率越大,反之,成藏概率越小,因此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研究区在烃源岩(S)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46]Xv = 0.046--0.16.1η(Λ ) + 0.65 ^ s+0.1345
[0047]其中,Xs表示研究区在烃源岩(S)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s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到排烃中心的距离,无量纲,I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到排烃边界的距离,其中,油气成藏区在排烃边界之外,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无量纲,qe表示所述待分析区域的烃源灶的最大排烃强度,单位为106t/km2,具体的,Ls可以根据油气藏到排烃中心距离/排烃半径确定,I可以根据油气藏到排烃边界距离/排烃半径确定。
[0048]具体实施时,在上述步骤102中,根据古隆起(M)控油气特征分析建立古隆起(M)控油气概率模型,具体的,所依据的原理是:古隆起控制着油气运移的方向,古隆起的顶部以及周围较近的斜坡部位的油气成藏概率比较高,随着至古隆起的顶部距离逐渐增大,油气的成藏概率逐渐变小,因此,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研究区在古隆起(M)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49]XM=e^ 5225IL^
[0050]其中,Xm表示研究区在古隆起(M)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m表示标准化油气藏至古隆起(M)顶部的水平距离,无量纲,具体的,Lm可以根据油气藏至古隆起顶部的水平距离/古隆起顶部至古隆起边界的水平距离确定。
[0051]具体实施时,在上述步骤103中,根据断裂带(F)控油气特征分析建立断裂带(F)控油气概率模型,具体的,所依据的原理是:含油气盆地或凹陷的断裂系统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其控制油气藏分布的基本模式为:距离断裂越近,圈闭含油气性越好,探井的油气产能越高,反之,圈闭的含油气性变差,探井产能变低。因此,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研究区在断裂带(F)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52]Xf =0.991.^
[0053]其中,Xf表示研究区在断裂带(F)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f表示研究区距断裂的距离,单位为m;
[0054]具体实施时,在上述步骤104中,根据区域盖层(C)控油气特征分析建立了区域盖层(C)控油气概率模型,具体的,所依据的原理是: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富集的规模,厚度不大也不小,但塑性较强的区域盖层对油气成藏最有利。因此,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研究区在区域盖层(C)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Ο,Η — O
[0055]Xc 二 0.36851η H -0.995833,0 < H < 225

IH >225
[0056]其中,X。表示研究区在区域盖层(C)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H表示研究区的区域盖层的厚度,单位为m。
[0057]具体实施时,根据上述对潜山油气藏单因素控藏概率的分析,基于主成藏期四大功能要素缺一不可原则,上述步骤105中,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成藏概率:
[0058]Icsfflf=E Bi^Xi
[0059]其中,I_f表示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X表示所述研究区在单一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表示加权系数,Eai = 1,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研究区四个要素权重取值,一般地,可以认为四个要素同等重要,则所有%都取值为1/4,i表示因素的序号,分别取区域盖层(C)、烃源岩(S)、古隆起(M)和断裂带(F)。
[0060]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潜山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根据大量的油气藏解剖,确定了烃源岩(S)、古隆起(M)、断裂带(F)和区域盖层(C)是控制潜山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四大功能要素,然后根据各功能要素的控油气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单功能要素控藏地质模型,根据地质模型,结合数学统计,确定单功能要素控藏概率,根据各功能要素在主成藏期的叠合,确定潜山油气藏成藏概率。即利用对主成藏期四个功能要素的定量表征,进行油气成藏概率评价,解决了目前含油气盆地,特别是断陷盆地潜山油气藏勘探中定量评价的难题,降低了潜山油气藏勘探的风险,指明了潜山油气藏的勘探方向,在含油气盆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0061]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具体实施例仅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0062]在本例中,以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的潜山油气藏勘探工作为例进行说明,该研究区勘探工作始于1955年,先后投产了大民屯、静安堡、边台和法哈牛4个油气田,可以划分为两个含油气系统=DEs42为油源的潜山、Es4及Es3含油气系统,简称高蜡油系统;2)Es4WEs34为油源的Es4及Es3含油气系统,简称正常油系统。这两个含油气系统均为晚期成藏,油气的充注时间为沙三末期至东营早中期,约36.7Ma?34.3Ma。目前,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突破了 3100m为潜山统一油水界面的主导认识,建立起低潜山和隐蔽型潜山成藏模式,实现了由寻找成藏条件相对明显的高、中潜山向寻找埋藏更深、更隐蔽、更复杂的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勘探的转变。
[0063]I)确定潜山油气藏的控藏因素:
[0064]通过对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大量潜山油气藏的解剖,确定了烃源岩(S)、古隆起(M)、断裂带(F)和区域盖层(C)是控制潜山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四大功能要素,四个功能要素涵盖了生、储、盖、圈、运、保等六个方面,既能客观描述,又能定量表征。只有当烃源岩
(S)、古隆起(M)、断裂带(F)和区域盖层(C)自上而下依照C、S、M、F序次出现时,最有利沉积剖面中的油气生排运聚成藏。如图2至4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SMF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模式图,其中图2表示纵向有序组合的控藏模式图,图3表示平面叠加组合的控藏模式图,图4表示史期同时联合的控藏模式图。
[0065]2)建立单功能要素控藏地质模型,并确定各个单功能要素控藏概率:
[0066]利用生烃潜力法对大民屯凹陷烃源岩(S)控油气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潜山油气藏均分布在烃源岩附近,离烃源岩排烃中心越远,发现的油气藏越少,如图5所示是本例中的烃源岩(S)控藏地质模型图。
[0067]根据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的规模(地质储量)、距离烃源岩排烃中心和排烃边界的距离、烃源岩排烃强度的计算,建立了如图6所示的烃源岩(S)控藏概率计算模型,其中烃源岩控藏概率的计算公式为:
[0068]A = 0.046.-0.16.1η(Λ ) + 0.65 ^ sW''+1'1): +0.1345
[0069]其中,Xs表示研究区内烃源岩(S)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Ls表示标准化的油气成藏区至排烃中心的距离,无量纲,I表示标准化的油气成藏区至排烃边界的距离,油气藏在排烃边界之外,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无量纲,I表示烃源灶的最大排烃强度,单位为106t/km2,具体的,Ls可以根据油气藏到排烃中心距离/排烃半径确定,I可以根据油气藏到排烃边界距离/排烃半径确定。
[0070]根据古隆起不同部位发育的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建立古隆起(M)控藏地质模型,目前已发现的潜山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内部的顶部,如图7所示是本例中的古隆起(M)控藏地质模型图。
[0071]根据古隆起内部不同部位发育潜山油气藏的规模(地质储量),建立了如图8所示的古隆起(M)控藏概率计算模型,其中,古隆起的顶部以及周围较近的斜坡部位的油气成藏概率比较高,随着至古隆起的顶部距离逐渐增大,油气的成藏概率逐渐变小,古隆起(M)控藏的概率计算公式为:
[0072]Jm = e'-1
[0073]其中,Xm表示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Lm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至古隆起(M)顶部的水平距离,无量纲,具体的,Lm可以根据油气藏至古隆起顶部的水平距离/古隆起顶部至古隆起边界的水平距离确定。
[0074]含油气盆地或凹陷的断裂系统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断裂带(F)控藏地质模型显示断裂控制油气藏分布的基本模式为:距离断裂越近,圈闭含油气性越好,探井的油气产能越高,反之,圈闭的含油气性变差,探井产能变低。如图9所示是本例中的断裂带(F)控藏地质模型图。
[0075]根据探井至断裂的距离与探井累计单位厚度产能的关系研究,建立了如图10所示的断裂带(F)控藏地质模型,随着探井至断裂距离的增大,探井的累计单位厚度的产能呈现指数形式减小的趋势。断裂带(F)控藏的概率计算公式为:
[0076]Xf =0.991 '.响奶.1』.
[0077]其中,Xf表示断裂带(F)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f表示距断裂的距离,单位为m。
[0078]在任何一个沉积盆地中,沉积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并且较稳定的区域盖层对盆地或凹陷的油气运移与聚集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如图11所示是本例中的区域盖层(C)控藏地质模型,其控油气藏分布的基本模式为:厚度不大也不小,但塑性较强的区域盖层对油气成藏最有利,其中,C表示区域盖层厚度太大,封闭流体泄压通道,油气不易运移聚集,A表示油气主要聚集在厚度不厚也不薄的具有一定塑性的区域盖层之下,B表示盖层厚度薄,封闭能力弱,油气逸散,H表示临界最大盖层厚度,h表示临界最小盖层厚度。
[0079]根据统计分析区域盖层厚度与工业油气流井的产能关系来建立区域盖层(C)控油气藏分布概率的定量模型,如图12所示是根据本例的区域盖层(C)控藏概率计算模型,其中当区域盖层的厚度小于225m时,油气富集程度随着区域盖层厚度增加而增大,当区域盖层厚度大于225m时,油气富集程度接近最大。区域盖层(C)控油气概率的计算公式为:
[0080]建立的区域盖层(C)控油气概率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 0,//-0
[0081]X = 0.3685In//-0.995833,0 <// <225

I,// >225
[0082]其中,X。表示区域盖层(C)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H表示区域盖层的厚度,单位为m。
[0083]3)确定潜山油气藏成藏概率:
[0084]依据上述单功能要素控藏概率分析的结果,基于主成藏期四大功能要素缺一不可原则,主成藏期潜山油气藏成藏概率的计算公式为:
_5] Icsfflf=E Bi^Xi
[0086]其中,I_f表示所述待分析区域的成藏概率,X表示所述待分析区域在单一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表示加权系数,Eai = 1,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研究区四个要素权重取值,一般地,可以认为四个要素同等重要,则所有%都取值为1/4,i表示因素的序号,分别取区域盖层(C)、烃源岩(S)、古隆起(M)和断裂带(F)。
[0087]如图13所示是本例总的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成藏概率的预测效果图,照上述方式预测了大民屯凹陷前古近系潜山油气藏最有利成藏区带5个,主要分布在哈19井区北侧区域、前16井区北侧区域、沈116井区、沈176井东北侧区域以及沈130井北侧区域,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解决目前油气勘探中潜山油气成藏概率定量评价的难题,在大民屯凹陷的应用表明,前古近系已发现的82个潜山油气藏中,100%落入区域盖层(C)、烃源岩(S)、古隆起(M)和断裂带(F)这4个功能要素叠加复合的区域,而且,98%的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大于0.5,其中72%的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大于0.75,在潜山储层新发现油气流井10口,5 口井落入预测的潜山油气藏成藏概率为0.75?I的最有利区,5 口井落入预测的潜山油气藏成藏概率为0.5?0.75的有利区,由此可以证明: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有利成藏区带是可靠的和可行的。
[008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相似,因此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14所示,包括:烃源岩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1、古隆起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2、断裂带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3、区域盖层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4和成藏概率确定单元1405,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0089]烃源岩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1,用于根据烃源岩(S)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烃源岩(S)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90]古隆起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2,用于根据古隆起(M)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古隆起(M)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91]断裂带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3,用于根据断裂带(F)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断裂带(F)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92]区域盖层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4,用于根据区域盖层(C)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区域盖层(C)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93]成藏概率确定单元1405,用于根据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S)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古隆起(M)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断裂带(F)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和在区域盖层(C)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确定所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
[0094]在一个实施例中,烃源岩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1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S)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95]X,= 0.046---'":'?Λ' -0.1?.1η(Λ ) + 0.65sr';7l/+l,n'— +0.1345
[0096]其中,Xs表示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S)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s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到排烃中心的距离,无量纲,I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到排烃边界的距离,其中,油气藏在排烃边界之外,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无量纲,qe表示所述研究区的烃源灶的最大排烃强度,单位为106t/km2,具体的,Ls可以根据油气藏到排烃中心距离/排烃半径确定,I可以根据油气藏到排烃边界距离/排烃半径确定。
[0097]在一个实施例中,古隆起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2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古隆起(M)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098]1=/—1 5225?)
[0099]其中,Xm表示所述研究区在古隆起(M)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m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至古隆起顶部的水平距离,无量纲,具体的,Lm可以根据油气藏至古隆起顶部的水平距离/古隆起顶部至古隆起边界的水平距离确定。
[0100]在一个实施例中,断裂带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3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断裂带(F)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101]X1, ^ 0.991.c ?
[0102]其中,Xf表示所述研究区在断裂带(F)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f表示所述研究区距断裂的距离,单位为m ;
[0103]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域盖层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1404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区域盖层(C)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 (),//-()
[0104]Z = 0.3685 XnH- 0.995833,0 < // < 225

>225
[0105]其中,X。表示所述研究区在区域盖层(C)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H表示所述研究区的区域盖层的厚度,单位为m。
[0106]在一个实施例中,成藏概率确定单元1405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研究区的成藏概率:
[0107]Icsfflf=E Bi^Xi
[0108]其中,Iesmf表示所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X表示所述研究区在单一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其中,%表示加权系数,Σ % = 1,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研究区四个要素权重取值,一般地,可以认为四个要素同等重要,则所有%都取值为1/4,i表示因素的序号,分别取区域盖层(C)、烃源岩(S)、古隆起(M)和断裂带(F)。
[010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011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0111]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先分别确定研究区域在烃源岩(S)、古隆起(M)、断裂带(F)和区域盖层(C)这四个要素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然后将这四个因素单因素控制下的成藏概率进行叠合,以便最终确定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定量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的目的,进一步的可以有效预测潜山油气藏的有利成藏区带,从而降低了潜山油气藏勘探的风险,指明了潜山油气藏的勘探方向,在含油气盆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011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011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烃源岩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根据古隆起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根据断裂带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根据区域盖层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根据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和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确定所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Xs = 0.046.e'n'% —0.16.1η(Λ ) + 0.65.t,、r''7,/+"'Γ" + 0.1345 其中,Xs表示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s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到排烃中心的距离,无量纲,I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到排烃边界的距离,其中,油气藏在排烃边界之外,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无量纲,qe表示所述研究区的烃源灶的最大排烃强度,单位为106t/km2,具体的,Ls可以根据油气藏到排烃中心距离/排烃半径确定,I可以根据油气藏到排烃边界距离/排烃半径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其中,Xm表示所述研究区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m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至古隆起顶部的水平距离,无量纲,具体的,Lm可以根据油气藏至古隆起顶部的水平距离/古隆起顶部至古隆起边界的水平距离确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Xf =0.991.^ 0001S55? 其中,Xf表示所述研究区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f表示所述研究区距断裂的距离,单位为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0,// = O
Xc = 0.3685 In H - 0.995833,0<H< 225

IH >225 其中,X。表示所述研究区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H表示所述研究区的区域盖层的厚度,单位为m。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和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确定所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包括: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
Icsmf = Σ Bi^Xi 其中,Umf表示所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X表示所述研究区在单一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表示加权系数,Eai = 1,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研究区四个要素权重取值,一般地,可以认为四个要素同等重要,则所有%都取值为1/4,i表示因素的序号,分别取区域盖层、烃源岩、古隆起和断裂带。
7.—种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烃源岩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烃源岩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古隆起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古隆起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断裂带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断裂带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区域盖层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区域盖层的控油气特征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成藏概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和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确定所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烃源岩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尤' =0.046.—0.16.ln(/') + 0.65.e s::''7'σ+α?)2 + 0.1345 其中,Xs表示所述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s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到排烃中心的距离,无量纲,I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到排烃边界的距离,其中,油气藏在排烃边界之外,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无量纲,qe表示所述研究区的烃源灶的最大排烃强度,单位为106t/km2,具体的,Ls可以根据油气藏到排烃中心距离/排烃半径确定,I可以根据油气藏到排烃边界距离/排烃半径确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古隆起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其中,Xm表示所述研究区在古隆起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m表示标准化的油气藏至古隆起顶部的水平距离,无量纲,具体的,Lm可以根据油气藏至古隆起顶部的水平距离/古隆起顶部至古隆起边界的水平距离确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裂带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Zf =0.99lW:l01S55*~ 其中,Xf表示所述研究区在断裂带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Lf表示所述研究区距断裂的距离,单位为m。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盖层控制下的概率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研究区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Ο,Η — O
I= 0.3685In//-0.995833,0 <// <225

I,丑 >225 其中,X。表示所述研究区在区域盖层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H表示所述研究区的区域盖层的厚度,单位为m。
12.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藏概率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研究区的成藏概率:
Icsmf = Σ Bi^Xi 其中,Umf表示所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X表示所述研究区在单一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表示加权系数,Eai = 1,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研究区四个要素权重取值,一般地,可以认为四个要素同等重要,则所有%都取值为1/4,i表示因素的序号,分别取区域盖层、烃源岩、古隆起和断裂带。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4234707SQ20141042499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庞雄奇, 彭俊文, 周立明, 李博媛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