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204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子板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子板多为印制板与连接器采用焊接或压接的方式结合为一体,而在一些特殊应用场合需要印制电路板与连接器进行转接使用采用传统的模式就无法进行;且传统的子板模块组件其插拔方向的横截面的宽度及长度都会比所使用的连接器尺寸要大,采用这种模式无法形成一个设计参考,出现设计宽度及长度不确定情况;传统的子板模块附件组装到功能电路子板上时,需正反两面单独组装零件,且印制板边沿无法进行封闭处理,且组装的零件无法与连接器一同设计组装为一个整体,封闭性、电磁兼容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子板组件。该子板组件采用传导散热的方式,且具备电磁兼容性、方便插拔,形成了一种可靠的、新型的子板互联架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子板组件,主要由对外接口连接器、刚柔结合板、功能电路子板、腔体、导热橡胶垫、导电橡胶垫、插针、胶体、侧板、盖板、固定支撑柱、螺钉组成。

本发明具备如下创新点。

所述子板组件中包含刚柔结合板,实现功能电路子板与连接器的柔性转接。

所述子板组件中具备导热橡胶垫,能将功能电路子板两面发热器件通过传导式散热。

所述子板组件中具备导电橡胶垫,能提高对外部环境的抗干扰性。

所述子板组件能通过腔体、侧板及盖板将功能电路子板封闭起来,形成一体化的组合模式。

所述子板组件在其插拔方向的横截面大小即为对外接口连接器对接端大小,子板组件对接面设计可依据连接器对接面作为设计参考。

所述子板组件依据对外接口连接器多腔体的特点,方便信号管理分类,传输不同种类的信号。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的组成爆炸示意图。

图2系本发明所选对外接口连接器示意图。

图3系本发明刚柔结合板示意图。

图4系本发明刚柔结合板、对外接口连接器、功能电路子板组装示意图。

图5系本发明功能电路子板固定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6系本发明整体外形示意图。

图7系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本发明主要由对外接口连接器(1)、插针(2)、功能电路子板(3)、支撑柱(4/17)、导电橡胶垫(5/8/12/14)、腔体(6)、导热橡胶垫(7/13)、侧板(9/15)、螺钉(10)、盖板(11)、刚柔结合板(18)组成。

图2所示的对外接口连接器(1)为本发明所选用的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j95系列连接器。该连接器由a腔体(19)、b腔体(20)、c腔体(21)三个腔体组成,其中a腔体(19)用于传输高速差分信号;b腔体(20)用于传输一般单端io信号、低功率电源信号或低速差分信号;c腔体(21)为混装接触件,可传输不同功率的电源信号。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刚柔结合板(16)。主要由刚性板(24/25)、柔性板(22)组成,插针(2)用于焊接到刚性板(24)上,焊接好后在刚性板(24)背面灌封胶体(23),防止插针(2)另一头焊接到功能电路子板(3)上时受热焊锡融化,刚性板(25)用于焊接到对外接口连接器(1)上,具体见图4所示。

支撑柱(4/17)用于将功能电路子板(3)通过螺钉(10)固定在腔体上,其固定安装方式图5所示,支撑柱(17)螺纹部分穿过功能电路子板(3)安装孔直接与支撑柱(4)螺纹孔进行拧紧,进而夹紧功能电路子板(3)。

安装好对外接口连接器(1)、插针(2)、功能电路子板(3)、支撑柱(4/17)、刚柔结合板(18)、导电橡胶垫(5)后,整体通过腔体导轨(16)装入腔体(6)内,然后将导热橡胶垫(7/13)贴装到功能电路子板(3)功率器件上,进而将热量传递给侧板(9/15),在安装侧板(9/15)前需要先进行安装导电橡胶垫(8/14),最后再组装导电橡胶垫(12)及盖板(11)。组装后整体外形示意图见图6所示。采用此种方式的好处是子板组件在其插拔方向的横截面大小即为对外接口连接器对接端大小。

图7所示本发明应用示意图,使用时通过把手(28)与机箱背板(26)上的连接器(27)进行对接不占用机箱内多余的空间,且插拔方便,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及电磁兼容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板组件,包括对外接口连接器、刚柔结合板、功能电路子板、腔体、导热橡胶垫、导电橡胶垫、插针、胶体、侧板、盖板、固定支撑柱、螺钉。本发明采用传导散热的方式,且具备电磁兼容性、方便插拔,形成了一种可靠的、新型的子板互联架构。

技术研发人员:金旸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2.24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