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通量检测的模具计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669发布日期:2019-02-10 23:2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基于磁通量检测的模具计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磁通量检测的模具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具有使用寿命,但是仅凭肉眼并不能准确判断一个模具已使用的次数,因此需要专门设置用于计数模具合模次数的装置。

模具计数器正是计数模具合模次数的装置。模具计数器一般包括:主壳体,以及顶端伸出至主壳体外部的竖置压杆。模具合模时压杆受模具压迫而下压,压杆每下压一次,模具计数器计数一次。

模具计数器的具体结构属现有技术,即如何实现压杆每下压一次,模具计数器计数一次,有很多现有设计,故在此不在赘述。

模具计数器的使用方法也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现将常规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模具计数器的主壳体与下模固定,压杆顶端朝向上模,上模设有与压杆顶端相对应的接触面,接触面位于压杆顶端正上方,压杆顶端供接触面抵靠。

模具合模之前,接触面不与压杆接触,压杆未受到上模压迫,压杆在弹性件(如弹簧)的作用下部分伸出至主壳体外部,即压杆顶端伸出至主壳体外部(压杆顶端位于主壳体上方)。

模具合模时,上模下降,上模下降的过程中,接触面抵靠压杆顶端,并进一步压迫压杆下压,压杆下压可触发模具计数器计数一次。

模具开模时,接触面随上模上升复位而脱离压杆,且压杆在弹性件(如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以待下一次合模计数。

模具每合模一次,压杆下压一次;压杆每下压一次,模具计数器计数一次。

虽然模具计数器被广泛应用,但目前还没有基于磁通量检测来计数模具合模次数的模具计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磁通量检测的模具计数装置,其可用于计数模具的合模次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基于磁通量检测的模具计数装置,包括测量盒,配有探测线圈的磁通计,工控机,以及电子计数器;

所述探测线圈设于测量盒内部,该探测线圈的轴心竖置;探测线圈的正上方设有与该探测线圈共轴心的竖置磁棒,磁棒贯穿测量盒的顶壁,测量盒顶壁设有供磁棒贯穿的竖置轴孔,磁棒与该轴孔滑动配合;磁棒顶部设有与该磁棒共轴心的顶部凸环,磁棒的底部设有与该磁棒共轴心的底部凸环,且底部凸环的外径小于探测线圈的内径;磁棒还套装有与其共轴心的竖置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位于顶部凸环和测量盒顶壁之间;压缩弹簧的顶端与顶部凸环抵靠,压缩弹簧的底端与测量盒顶壁抵靠;底部凸环与探测线圈的间距,小于顶部凸环与测量盒顶壁的间距;

所述探测线圈、磁通计、工控机、电子计数器依次连接;

所述磁通计,其检测探测线圈内的磁通量,并向工控机上传其所检测出的磁通量;

所述工控机,其判断磁通计所上传的磁通量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出磁通计所上传的磁通量达到预设值,向电子计数器发送计数信号;

所述电子计数器,其由上述计数信号触发计数。

优选的,所述磁通计为数字积分式磁通计。

优选的,所述探测线圈为亥姆霍兹线圈。

优选的,所述工控机设有用于设置上述预设值的预设值设置模块。

优选的,所述探测线圈与磁通计间的连线贯穿测量盒的侧壁,测量盒侧壁设有供该连线通行的过线孔。

优选的,所述过线孔填充有密封胶,过线孔通过密封胶密封。

优选的,所述测量盒的外壁覆盖有电磁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磁通量检测的模具计数装置,其可用于计数模具的合模次数。

本实用新型模具计数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测量盒与模具装配

将测量盒与下模固定,磁棒顶端朝向上模,上模竖置与磁棒顶端相对应的接触面,接触面位于磁棒顶端正上方,磁棒顶端供接触面抵靠。

进一步来说,如上所述,现有模具计数器包括:主壳体,以及顶端伸出至主壳体外部的竖置压杆;模具合模时压杆受模具压迫而下压,压杆每下压一次,模具计数器计数一次。测量盒与模具装配时,可将测量盒视为现有模具计数器中的主壳体,将磁棒视为现有模具计数器中的压杆;即可参考现有模具计数器与模具的装配,来完成测量盒与模具的装配,使模具合模时磁棒可受模具压迫而下压,且磁棒不阻碍模具合模动作的完成。另外,测量盒与下模的连接方式并不唯一,如可将测量盒焊接在下模上。

2)设置磁通量预设值

模具正常生产前,将模具合模,模具合模时,上模下降,上模下降的过程中,接触面抵靠磁棒顶端,并进一步压迫磁棒下压,磁棒插入探测线圈并改变探测线圈内的磁通;磁通计检测探测线圈内的磁通量;以模具完成合模动作时,磁通计所检测出的磁通量为磁通量预设值;通过预设值设置模块向工控机输入上述磁通量预设值。

3)模具正常生产时的合模计数

模具合模之前,接触面不与磁棒接触,磁棒未受到上模压迫,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磁棒顶端保持在最高位置,且磁棒底端位于探测线圈的正上方,即磁棒未插入探测线圈。

模具合模时,上模下降,上模下降的过程中,接触面抵靠磁棒顶端,并进一步压迫磁棒下压,磁棒插入探测线圈并改变探测线圈内的磁通;磁通计检测探测线圈内的磁通量,并向工控机上传其所检测出的磁通量;工控机判断磁通计所上传的磁通量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出磁通计所上传的磁通量达到预设值,向电子计数器发送计数信号;电子计数器接收上述计数信号时触发计数一次。

模具开模时,接触面随上模上升复位而脱离磁棒,且磁棒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以待下一次合模计数。

模具每合模一次,磁棒下压一次;磁棒每下压一次,模具计数装置计数一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带磁通计2的模具计数装置,包括测量盒1,配有探测线圈5的磁通计2,工控机3,以及电子计数器4;

所述探测线圈5设于测量盒1内部,该探测线圈5的轴心竖置;探测线圈5的正上方设有与该探测线圈5共轴心的竖置磁棒6,磁棒6贯穿测量盒1的顶壁,测量盒1顶壁设有供磁棒6贯穿的竖置轴孔,磁棒6与该轴孔滑动配合;磁棒6顶部设有与该磁棒6共轴心的顶部凸环71,磁棒6的底部设有与该磁棒6共轴心的底部凸环72,且底部凸环72的外径小于探测线圈5的内径;磁棒6还套装有与其共轴心的竖置压缩弹簧8,该压缩弹簧8位于顶部凸环71和测量盒1顶壁之间;压缩弹簧8的顶端与顶部凸环71抵靠,压缩弹簧8的底端与测量盒1顶壁抵靠;底部凸环72与探测线圈5的间距,小于顶部凸环71与测量盒1顶壁的间距;

所述探测线圈5、磁通计2、工控机3、电子计数器4依次连接;

所述磁通计2,其检测探测线圈5内的磁通量,并向工控机3上传其所检测出的磁通量;

所述工控机3,其判断磁通计2所上传的磁通量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出磁通计2所上传的磁通量达到预设值,向电子计数器4发送计数信号;

所述电子计数器4,其由上述计数信号触发计数。

优选的,所述磁通计2为数字积分式磁通计。

优选的,所述探测线圈5为亥姆霍兹线圈。

优选的,所述工控机3设有用于设置上述预设值的预设值设置模块。

优选的,所述探测线圈5与磁通计2间的连线贯穿测量盒1的侧壁,测量盒1侧壁设有供该连线通行的过线孔。

优选的,所述过线孔填充有密封胶,过线孔通过密封胶密封。

优选的,所述测量盒1的外壁覆盖有电磁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带磁通计2的模具计数装置,其可用于计数模具的合模次数。

本实用新型模具计数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测量盒与模具装配

将测量盒1与下模固定,磁棒6顶端朝向上模,上模竖置与磁棒6顶端相对应的接触面,接触面位于磁棒6顶端正上方,磁棒6顶端供接触面抵靠。

进一步来说,如上所述,现有模具计数器包括:主壳体,以及顶端伸出至主壳体外部的竖置压杆;模具合模时压杆受模具压迫而下压,压杆每下压一次,模具计数器计数一次。测量盒1与模具装配时,可将测量盒1视为现有模具计数器中的主壳体,将磁棒6视为现有模具计数器中的压杆;即可参考现有模具计数器与模具的装配,来完成测量盒1与模具的装配,使模具合模时磁棒6可受模具压迫而下压,且磁棒6不阻碍模具合模动作的完成。另外,测量盒1与下模的连接方式并不唯一,如可将测量盒1焊接在下模上。

2)设置磁通量预设值

模具正常生产前,将模具合模,模具合模时,上模下降,上模下降的过程中,接触面抵靠磁棒6顶端,并进一步压迫磁棒6下压,磁棒6插入探测线圈5并改变探测线圈5内的磁通;磁通计2检测探测线圈5内的磁通量;以模具完成合模动作时,磁通计2所检测出的磁通量为磁通量预设值;通过预设值设置模块向工控机3输入上述磁通量预设值。

3)模具正常生产时的合模计数

模具合模之前,接触面不与磁棒6接触,磁棒6未受到上模压迫,在压缩弹簧8的作用下,磁棒6顶端保持在最高位置,且磁棒6底端位于探测线圈5的正上方,即磁棒6未插入探测线圈5。

模具合模时,上模下降,上模下降的过程中,接触面抵靠磁棒6顶端,并进一步压迫磁棒6下压,磁棒6插入探测线圈5并改变探测线圈5内的磁通;磁通计2检测探测线圈5内的磁通量,并向工控机3上传其所检测出的磁通量;工控机3判断磁通计2所上传的磁通量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出磁通计2所上传的磁通量达到预设值,向电子计数器4发送计数信号;电子计数器4接收上述计数信号时触发计数一次。

模具开模时,接触面随上模上升复位而脱离磁棒6,且磁棒6在压缩弹簧8的作用下复位,以待下一次合模计数。

模具每合模一次,磁棒6下压一次;磁棒6每下压一次,模具计数装置计数一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