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GIS应急指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7975发布日期:2019-08-03 16:0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三维GIS应急指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安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三维GIS应急指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GIS应用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从真三维空间来处理问题,三维GIS是布满整个三维空间的GIS,与传统的二维GIS或2.5维GIS明显不同,尤其体现在空间位置和拓扑关系的描述及空间分析的扩展上,为有效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准确预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置平台,现有应急指挥装置功能单一,难以实时监测前端警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前端警务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三维GIS应急指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7302147U,授权公告2018.05.01公开了三维GIS警务应急指挥平台包括设置在前端警务人员身上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第一GPS定位模块和第一语音模块;无人机搭载有摄像头、第二通信模块、扩音器和控制模块;车载指挥平台包括指挥车,该指挥车上安装有第三通信模块、第四通信模块、第五通信模块、中央控制器、第二语音模块和显示端;后方服务中心包括GIS服务器、终端和GIS数据库,终端分别与该第五通信模块和该GIS服务器连接,GIS服务器还与GIS数据库连接。

该专利中的三维GIS警务应急指挥平台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该三维GIS警务应急指挥平台功能单一,难以实时监测前端警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维GIS应急指挥装置,解决了传统的三维GIS应急指挥装置功能单一,前端警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难以实时监测,安全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三维GIS应急指挥装置,包括移动设备本体,所述移动设备本体的右端固定有手柄,所述移动设备本体的左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照明灯和红外摄像头,所述移动设备本体的正面上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第一扬声器、第一麦克风、第一蜂鸣器和开关,所述移动设备本体的背面上设置有弹簧夹,所述移动设备本体的侧面上并排嵌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所述移动设备本体的内部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GPS定位模块、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手柄的内部设置有干电池。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光照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红外摄像头的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扬声器的输入端和第一蜂鸣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麦克风的输出端和GPS定位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三维GIS终端连接,所述三维GIS终端处分别设置有第二麦克风、第二扬声器和第二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麦克风嵌入设置在移动设备本体的正面上,且所述第一麦克风的底端与移动设备本体铰接。

优选的,所述照明灯嵌入设置在移动设备本体的左端面中心处,所述红外摄像头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红外摄像头沿圆周均匀设置在照明灯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维GIS应急指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设备本体,移动设备本体可由前端警务人员可通过手柄手持,亦可通过无人机搭载该移动设备本体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红外摄像头进行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信息传给三维GIS终端,三维GIS终端为计算机终端,可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第二麦克风、第二扬声器、第一扬声器和第一麦克风和前端警务人员直接进行语音交流,传达指挥命令,GPS定位模块对前端警务人员的位置实时定位,三维GIS终端同时控制多个移动设备本体,地理信息互享,应急指挥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可对前端警务人员的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若环境恶劣,前端警务人员有安全危险时,则微处理器控制第一蜂鸣器工作,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同时微处理器亦将环境信息传给三维GIS终端,三维GIS终端处的第二蜂鸣器亦工作,提醒远程工作人员注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端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移动设备本体;2、手柄;3、第一扬声器;4、第一麦克风;5、第一蜂鸣器;6、开关;7、弹簧夹;8、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烟雾传感器;11、光照传感器;12、照明灯;13、红外摄像头;14、GPS定位模块;15、微处理器;16、无线通信模块;17、干电池;18、三维GIS终端;19、第二麦克风;20、第二扬声器;21、第二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三维GIS应急指挥装置,包括移动设备本体1,移动设备本体1的右端固定有手柄2,移动设备本体1的左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照明灯12和红外摄像头13,照明灯12嵌入设置在移动设备本体1的左端面中心处,照明灯12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充当手电筒使用,红外摄像头13设置有四个,四个红外摄像头13沿圆周均匀设置在照明灯12的四周,移动设备本体1的正面上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第一扬声器3、第一麦克风4、第一蜂鸣器5和开关6,第一麦克风4嵌入设置在移动设备本体1的正面上,且第一麦克风4的底端与移动设备本体1铰接,使用时将第一麦克风4的顶端转出来进行语音通话,不使用时再将其复位即可,移动设备本体1的背面上设置有弹簧夹7,弹簧夹7的设置使得该移动设备可固定在前端警务人员的腰带上,携带更加方便,移动设备本体1的侧面上并排嵌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烟雾传感器10和光照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8的型号设置为PT100,湿度传感器9的型号设置为ST-19-06,烟雾传感器10的型号设置为SS-TAD-169,光照传感器11的型号设置为HA2003,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烟雾传感器10和光照传感器11可时刻监测前端警务人员的周边环境参数,保证前端警务人员的安全,移动设备本体1的内部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GPS定位模块14、微处理器15和无线通信模块16,GPS定位模块14设置为索工生产的型号为D2的GPS定位追踪器,微处理器15设置为型号为STC89C51的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16设置为万科盛生产的型号为CC1101模块,手柄2的内部设置有干电池17,温度传感器8的输出端、湿度传感器9的输出端、烟雾传感器10的输出端、光照传感器11的输出端和红外摄像头13的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微处理器1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扬声器3的输入端和第一蜂鸣器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麦克风4的输出端和GPS定位模块14的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微处理器15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6与三维GIS终端18连接,三维GIS终端18为计算机终端,三维GIS终端18处分别设置有第二麦克风19、第二扬声器20和第二蜂鸣器21。

使用时,前端警务人员可通过手柄2手持该移动设备本体1,亦可通过无人机搭载该移动设备本体1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红外摄像头13进行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15,微处理器15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6将信息传给三维GIS终端18,三维GIS终端18为计算机终端,可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第二麦克风19、第二扬声器20、第一扬声器3和第一麦克风4和前端警务人员直接进行语音交流,传达指挥命令,GPS定位模块14对前端警务人员的位置实时定位,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烟雾传感器10和光照传感器11,可对前端警务人员的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若环境恶劣,前端警务人员有安全危险时,则微处理器15控制第一蜂鸣器5工作,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同时微处理器15亦将环境信息传给三维GIS终端18,三维GIS终端18处的第二蜂鸣器21亦工作,提醒远程工作人员注意。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蜂鸣器5、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烟雾传感器10和光照传感器11,解决了传统的三维GIS应急指挥装置功能单一,前端警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难以实时监测,安全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