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3967发布日期:2019-10-29 21:04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摸屏已经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类电子、仪器、仪表等应用领域。目前电容式触摸屏大多采用双层触控功能层结构,亦有采用单层触控功能层结构。触摸屏包括功能区及设置在所述功能区两侧的边框区。在双层触控式触摸屏及单层触控式触摸屏中,一般需在边框区设置走线,致使边框区要求预留的空间较大,且亦容易导致静电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能够节省边框区空间且提升防静电效果的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功能区及与所述功能区一端连接设置的连接区,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异层且绝缘设置的第一触控功能层及第二触控功能层,所述第一触控功能层包括第一图案结构及第一连接走线,所述第一图案结构位于所述功能区,所述第一连接走线与所述第一图案结构电性连接并延伸至所述连接区,所述第二触控功能层包括第二图案结构及第二连接走线,所述第二图案结构位于所述功能区并形成通道,所述第二连接走线与所述第二图案结构电性连接,并穿设于所述通道延伸至所述连接区。

一种触控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由于位于功能区的第二图案结构形成通道,第二连接走线通过所述通道与第二图案结构电性连接并延伸至连接区,避免触控面板在功能区两侧进行布线,从而有效提高触控面板的防静电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触控面板的区域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装置的触控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第一触控功能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第二触控功能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局部区域V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叠层结构示意图。触控装置200包括触控面板100。触控面板100包括异层且绝缘设置的第一触控功能层50及第二触控功能层70。触控面板100还包括盖板90,第二触控功能层70位于第一触控功能层50及盖板90之间,盖板90用于保护第一触控功能层50与第二触控功能层70。

本实施方式中,触控装置200为触控显示装置,触控装置200还包括显示面板201,显示面板201与触控面板100层叠设置,第一触控功能层50、第二触控功能层70及盖板90依次层叠设置于显示面板201上,盖板90位于触控装置200的观看面的最外侧;第一触控功能层50为驱动发射层,第二触控功能层70为感应接收层。触控装置200可以为平板电脑、手机、阅读器等具触控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装置200可以省略显示面板201,即触控装置200不具显示功能。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区域分布示意图。触控面板100包括功能区10及与功能区10一端连接设置的连接区30。连接区30为触控面板100的一端的区域。功能区10为触控面板100的触控有效区,以供用户触控输入。

触控面板100还包括两个边框区40,两个边框区40分别位于功能区10的两侧,用于预留一定空间方便将触控面板100与边框组装贴合于一起。两个边框区40与连接区30连接,两个边框区40与连接区30围成框形环绕功能区10设置。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边框区40的数量也可为三个,三个边框区40与连接区30分别设于功能区10的四周,而整体围绕功能区10。

请参阅图3与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装置的触控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第一触控功能层的平面示意图。第一触控功能层50包括第一图案结构51及第一连接走线53。第一图案结构51位于功能区10。第一连接走线53与第一图案结构51电性连接并延伸至连接区30。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图案结构51包括多个图案单元511,图案单元511大致呈条形,图案单元511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图案单元51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大致垂直。图案单元511与连接区30相邻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走线53电性连接,第一连接走线53远离图案单元511的另一端用于与触控感测电路(图未示)连接,从而实现图案单元511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之间的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功能区10与连接区30的排布方向。可以理解,不限定图案单元511的形状,图案单元511可以为菱形、椭圆形等,不限定图案单元51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第二触控功能层的平面示意图。第二触控功能层70包括第二图案结构71及第二连接走线73。第二图案结构71位于功能区10并形成多个通道711。通道711从功能区10延伸至连接区30。第二连接走线73与第二图案结构71电性连接,并穿设于通道711中而通过通道711延伸至连接区30,以实现第二图案结构71与所述触控感测电路电性连接。由于第二连接走线73通过通道711延伸至连接区30,使得第二触控功能层70无需向功能区10的两侧引出走线,即避免在边框区40设置走线,如此,触控面板100节省了边框区40的设置空间,有利于全面屏的发展及触控装置200无边框化的发展。

更为具体的,通道711包括第一通道7111及第二通道7113,第一通道7111及第二通道7113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图案结构71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出线单元713。两个相邻的出线单元713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通道7111。第一通道7111从功能区10远离连接区30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直至连接区30,换而言之,从图5的视角来看,第一通道7111从第二触控功能层70远离连接区30的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直至连接区30。

出线单元713包括两个第一出线单元7131及一个第二出线单元7133。两个第一出线单元7131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并与连接区30相邻设置。两个第一出线单元7131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通道7113。相邻的两个第二出线单元7133之间的间隙构成部分第一通道7111。

第一出线单元7131包括多个第一出线子单元7135,所述多个第一出线子单元7135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个第一出线子单元7135均与一第二连接走线73连接,与第一出线子单元7135连接的第二连接走线73穿设于对应的第二通道7113并延伸直至连接区30。

第二出线单元7133包括多个第二出线子单元7137。多个第二出线子单元7137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个第二出线子单元7137均与一第二连接走线73电性连接,与第二出线子单元7137连接的第二连接走线73穿设于对应的第一通道7111并延伸直至连接区30。第二出线子单元7137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出线子单元7135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

可以理解,对第一出线单元7131的数量及第二出线单元7133的数量不作限定,对第一出线单元7131的第一出线子单元7135的数量及第二出线单元7133的第二出线子单元7137的数量不作限定。

与连接区30相邻的第一出线子单元7135通过第二通道7113设置第二连接走线73,而离连接区30距离较远的第二出线子单元7137通过第一通道7111设置第二连接走线73,即第二触控功能层70分区域进行第二连接走线73的布线,使得第二触控功能层70的第二连接走线73的布线方式更为有序,减少了功能区10的盲点,且有效的提高了边缘防静电的效果,确保触控面板100的触控性能。

请参阅图6,图6为图3中局部区域V的放大示意图。第二连接走线73对应第一图案结构51的间隙设置,第二连接走线73在第一触控功能层50的正投影与图案单元511两者之间的距离d不小于0,避免第一图案结构51与第二连接走线73之间因电容耦合导致信号干扰,从而确保触控面板100的触控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面板100及触控装置200,第二图案结构71在功能区10形成多个通道711,多个第二连接走线73通过所述多个通道711与第二图案结构71电性连接并延伸至连接区30,使得第二触控功能层70无需向功能区10的两侧的边框区40引出走线,即避免在传统的边框区设置走线,如此,触控面板100节省了边框区的设置空间,亦有效的提高了触控面板100边缘防静电的效果,且有利于触控装置200无边框化的发展。此外,第二触控功能层70分区域进行第二连接走线73的布线,使得第二触控功能层70的第二连接走线73的布线方式更为有序,减少功能区10的盲点,确保触控面板100的触控性能。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