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式触控结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4337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电感式触控结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式触控结构、一种应用该触控结构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的触控屏有电容式触控屏、电阻式触控屏、电感式触控屏等。其中,电阻式触控屏是利用压力感应原理来实现对屏幕内容的操作和控制,当触控屏表面受到的压力(如通过笔尖或手指进行按压)足够大时,则根据分压器原理,电阻式触控屏产生代表X坐标和Y坐标的电压,从而来定位触控位置。电阻式触控屏的优点是精度高,缺点是不支持多点触控。电容式触控屏是利用人体感应进行触控点检测控制,不需要直接接触或只需要轻微接触,通过检测感应电流来定位触控坐标。电容式触控屏的优点是支持多点触控,缺点是精度不高,且容易受环境影响、稳定性较差、成本较高。
[0003]电感式触控屏的工作原理是在触控笔中安装谐振线圈,通过改变触控笔与安装有触控感应电路的触控屏之间的空间距离使电磁场发生变化,则所述触控感应电路中的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也相应发生变化,进而通过检测感应电流的变化来确定触控点位置。相比电阻式触控屏和电容式触控屏,电感式触控屏具有较高的透光度和灵敏度以及更好的稳定性。触控感应电路是电感式触控屏的核心部件,触控感应电路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电感式触控屏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然而,在现有的电感式触控屏中,触控感应电路在感应到所述触控笔相对于触控屏的触控动作时,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较小,从而导致当通过检测感应电流的变化来确定触控点位置时,检测结果容易受环境影响而产生误差,不利于进一步提升电感式触控屏的触控稳定性和灵敏度。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式触控结构,通过采用多组感应线圈构成触控感应单元,使得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在感应到有触控导体靠近时更够产生的较大的感应电流,从而使得所述电感式触控结构能够更灵敏地检测到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变化,提升触控稳定性和灵敏度。
[0005]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该电感式触控结构的触控显示装置。
[0006]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该电感式触控结构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0007]一种电感式触控结构,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多条第二信号线及多个触控感应单元,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正投影方向上相交形成多个触控节点,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每一对应的触控节点处通过所述触控感应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多组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用于在感应到有触控导体靠近时产生感应电流,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用于采集所述感应电流,以通过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上的感应电流的变化确定触控位置。
[0008]其中,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沿X轴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于同一图层,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沿Y轴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于另一图层,且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通过一绝缘层隔离,所述触控节点四周由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划分形成第一感应区、第二感应区、第三感应区和第四感应区。
[0009]其中,多组所述感应线圈呈半封闭的3/4矩形结构,并以所述触控节点为中心依次同轴设置,多组所述感应线圈各自的一端在所述第三感应区与所述第四感应区的交界处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性连接,多组所述感应线圈各自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感应区与所述第四感应区的交界处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
[0010]其中,多组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第一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第三感应线圈和第四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靠近所述触控节点设置,所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三感应线圈和所述第四感应线圈依次远离所述触控节点设置。
[001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彩膜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的电感式触控结构,所述电感式触控结构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多条第二信号线和多个触控感应单元,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正投影方向上相交形成多个触控节点,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每一对应的触控节点处通过所述触控感应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多组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用于在感应到有触控导体靠近时产生感应电流,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用于采集所述感应电流,以通过检测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上的感应电流的变化确定触控位置。
[0012]其中,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沿X轴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于同一图层,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沿Y轴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于另一图层,且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通过一第一绝缘层隔离,所述触控节点四周由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划分形成第一感应区、第二感应区、第三感应区和第四感应区。
[0013]其中,多组所述感应线圈呈半封闭的3/4矩形结构,并以所述触控节点为中心依次同轴设置,多组所述感应线圈与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通过一第二绝缘层隔离,多组所述感应线圈各自的一端在所述第三感应区与所述第四感应区的交界处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性连接,多组所述感应线圈各自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感应区与所述第四感应区的交界处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
[0014]其中,多组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第一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第三感应线圈和第四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靠近所述触控节点设置,所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三感应线圈和所述第四感应线圈依次远离所述触控节点设置。
[0015]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0016]在彩膜基板上通过溅射沉积铝、钼或铜形成导电薄膜,并通过曝光、显影、蚀刻、剥离制程形成多条第一信号线;
[0017]由无机绝缘材料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第一绝缘层;
[0018]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通过溅射沉积铝、钼或铜形成导电薄膜,并通过曝光、显影、蚀刻、剥离制程形成多条第二信号线;
[0019]由无机绝缘材料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第二绝缘层;
[0020]在所述第一信号线对应的位置通过光刻形成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第一过孔,并在所述第二信号线对应的位置通过光刻形成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二过孔;
[0021]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通过溅射沉积氧化铟锡形成导电薄膜,并通过曝光、显影、蚀亥IJ、剥离制程形成触控感应单元,并将所述触控感应单元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性连接,将所述触控感应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
[0022]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3]在彩膜基板上通过涂布、曝光、显影形成黑矩阵;以及
[0024]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及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上形成彩色滤光膜和隔垫物。
[0025]所述电感式触控结构采用所述同轴设置的第一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第三感应线圈和第四感应线圈构成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使得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在感应到有触控导体靠近时更够产生的较大的感应电流,从而使得所述电感式触控结构能够更灵敏地检测到所述触控感应单元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变化,提升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稳定性和灵敏度。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感式触控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所示电感式触控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