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基座及其收纳式枢接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04899阅读:来源:国知局
6-1至图6-2是本发明的收纳式枢接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7-1至图7-3是本发明的扩充基座的动作示意图。
[0027]图中:
1、基座本体;
2、翻转部,21、连接部,211,支撑件,212、枢转轴,22、第二电子讯号连接埠,23、半壳;
3、第一表面;
4、第二表面;
5、装设部,51、第一固定座,52、压掣部,521、第二限制部,522、操作钮,523、第一接设段,524、第一活动段,525、第一限位槽,53、枢接杆,531、第一限制部,532、第一扭力弹簧;
6、容置槽;
7、辅助装设部,71、第二固定座,72、枢设杆,721、第一限位部,722、第二扭力弹簧,73、第二限位部,731、第二接设段,732、第二活动段,733、第二限位槽,74、连动杆; 100、扩充基座,101、扭力产生部;
200、便携式电子装置,201、显示平面,202、第一电子讯号连接埠。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扩充基座100可组装一便携式电子装置200,该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包含有一显示平面201以及至少一与该显示平面201电连接的第一电子讯号连接埠202。见图1至图4所示,该扩充基座100包含有一基座本体I以及一与该基座本体I枢接的翻转部2。其中,该基座本体I包含有一第一表面3,—设置于该第一表面3另一侧的第二表面4, 一位于该第一表面3与该第二表面4之间的装设部5,以及一开设于该第二表面4上的容置槽6。该装设部5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51,一设置于该第一固定座51上并供使用者操作的压掣部52,以及一枢设于该第一固定座51并受该压掣部52控制决定是否旋转的枢接杆53。该枢接杆53包含有一第一限制部531,以及一套设于该枢接杆53上并抵接于该枢接杆53与该基座本体I的第一扭力弹簧532。该压掣部52包含有至少一常态下与该第一限制部531卡合的第二限制部521,以及一连动该第二限制部521并受使用者操作使该第二限制部521脱离该第一限制部531的操作钮522。该第二限制部521则包含有一连接该第一固定座51的第一接设段523,—连接该第一接设段523并受压后相对该基座本体I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动段524,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活动段524并卡合该第一限制部531的第一限位槽525。
[0029]见图3至图5所不,该基座本体I包含有一位于该第一表面3与该第二表面4之间并相对该装设部5设置于该翻转部2另一侧的辅助装设部7。该辅助装设部7包含有一第二固定座71,一枢设于该第二固定座71并具有一第一限位部721的枢设杆72, —常态下与该第一限位部721卡合的第二限位部73,以及一接触该第二限制部521与该第二限位部73并受该操作钮522抵顶该第二限制部521而连动该第二限位部73脱离该第一限位部721的连动杆74。此外,该枢设杆72包含有一套设于该枢设杆72上并抵接于该枢设杆72与该基座本体I的第二扭力弹簧722。该第二限位部73包含有一连接该第二固定座71的第二接设段731,一连接该第二接设段731并受压后相对该基座本体I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动段732,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活动段732并卡合该第一限位部721的第二限位槽73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限制部531为二设置于该枢接杆53上且相互平行的平面,而该第一限位部721为二设置于该枢设杆72上且相互平行的平面。由此可知,该第一限制部531与该第一限位部721可分别限制该枢接杆53与该枢设杆72旋转180度,但不仅限于此。
[0030]见图3至图5所示,该翻转部2包含有一受该枢接杆53穿设的连接部21,以及至少一设置于该连接部21并与该第一电子讯号连接埠202连接以传输电子讯号的第二电子讯号连接埠22。该连接部21包含有二分别枢接该枢接杆53与该枢设杆72的支撑件211,以及二平行该枢接杆53与该枢设杆72枢设于该支撑件211并连接该第二电子讯号连接埠22的枢转轴212。此外,为了容设该支撑件211与该枢转轴212,该连接部21包含有二接设于该支撑件211的半壳23。其中,更包含多个分别设置于该枢接杆53、该枢设杆72与前述多个枢转轴212并分别提供一抵顶力使该枢接杆53、该枢设杆72与前述多个枢转轴212相对该支撑件211定位的扭力产生部101。进一步的讲,该枢接杆53、该枢设杆72、前述多个枢转轴212及该支撑件211可通过前述多个扭力产生部101的扭力而相互紧配合组装,进而使该枢接杆53、该枢设杆72、前述枢转轴212及该支撑件211不会轻易地相互枢转。
[0031]由于该扩充基座100具有装设部5与辅助装设部7,当该翻转部2欲相对该扩充基座100翻转时,该装设部5与该辅助装设部7均可限制该翻转部2旋转。鉴于该装设部5与该辅助装设部7具有相同的卡合机制,首先以该装设部5为例进行说明。当该压掣部52未限制该枢接杆53时,亦即该第二限制部521脱离该第一限制部531,该翻转部2即可以该枢接杆53为轴心进行翻转,因此该翻转部2可定义出一翻转状态。此外,当该压掣部52限制该枢接杆53时,亦即该第二限制部521卡合该第一限制部531,且该翻转部2收纳于该容置槽6并被限制旋转,因此该翻转部2可定义出一收纳状态。而关于该辅助装设部7,于翻转状态时,该辅助装设部7的第二限位部73亦脱离该枢设杆72的第一限位部721。于该收纳状态时,该辅助装设部7的第二限位部73亦卡合该枢设杆72的第一限位部721。
[0032]承上,当该翻转部2欲往该容置槽6翻转时,该翻转部2会带动该枢接杆53旋转,而该第一扭力弹簧532会因该枢接杆53的旋转而蓄存一第一弹性力。由此可知,该第一扭力弹簧532具有一当该翻转部2由该翻转状态转换至该收纳状态时蓄存该第一弹性力的第一蓄能状态。此外,当该翻转部2欲远离该容置槽6翻转时,该翻转部2亦会带动该枢接杆53旋转,进而使该第一扭力弹簧532逐渐地释放该第一弹性力。由此可知,该第一扭力弹簧532具有一当该翻转部2从收纳状态转换至翻转状态时释放该第一弹性力的第一释能状态。此外,该第二扭力弹簧722亦具有一当该翻转部2由翻转状态转换至收纳状态时蓄存一第二弹性力的第二蓄能状态以及一当该翻转部2从收纳状态转换至翻转状态时释放该第二弹性力的第二释能状态。
[0033]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扩充基座100的作动方式,首先须先了解该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可组接于该扩充基座100上,进而使使用者可使用该扩充基座100上的附加功能来操作该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同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200亦可分离于该扩充基座100,进而使使用者仅携带该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并收纳该扩充基座100。见图6-1和图6-2所示,当使用者已将该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拔离该扩充基座100并欲将该翻转部2收纳至该容置槽6时,使用者仅需按压该操作钮522,该操作钮522即会带动该第二限制部521的第一活动段524并使该第一限位槽525脱离该枢接杆53的第一限制部531,同时该第二限制部521亦会带动该连动杆74与该第二限位部73的第二活动段732使该第二限位部73的第二限位槽733脱离该枢设杆72的第一限位部721,此时仅需再利用手部将该翻转部2往该容置槽6旋转,如图7-1至图7-3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者需按压该操作钮522后才能旋转该翻转部2。此外,当该翻转部2开始朝该容置槽6旋转时,使用者即不需再按压该操作钮522。进一步的讲,当该翻转部2相对该基座本体I自由旋转的期间,该第一活动段524与该第二活动段732会分别地朝该第一接设段523与该第二接设段731复位移动并分别地抵顶该第一限制部531与该第一限位部721,此时该第一限位槽525与该第二限位槽733仍未分别地卡合于该第一限制部531与该第一限位部721。然而,当该翻转部2已收纳于该容置槽6且该第一限位槽525与该第二限位槽733可分别地卡合于该第一限制部531与该第一限位部721时,该翻转部2即完成收纳的动作并处于收纳状态。最后,若使用者欲将处于该容置槽6的该翻转部2移出时,仅需按压该操作钮522使该第一限位槽525与该第二限位槽733分别地脱离于该第一限制部531与该第一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